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951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绝大多数的汽缸排列均采用直式单排或直式双排结构。汽缸产生的气动力需经直式曲轴与轴瓦的紧密磨合再经一系列的动力传动系统方可驱动汽车的主动轮使其转动。
此类发动机其曲轴的加工难度大、因扭矩对材料的要求高;曲轴与轴瓦间的静摩擦造成轴瓦的快速损耗需经常更换等等。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其主要部件的加工难度大、整机功效低、油耗大、由于曲轴的非对称单向驱动引起的震颤等诸多缺点。
卧式环状向心直轴驱动汽缸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汽缸呈卧式环状排列,采用中心直轴传动驱动取代传统的曲轴驱动方式,大大提高做功效率,减少油耗。
但是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采用直轴通过伞形齿轮驱动变速箱,变速箱也使用伞形齿轮传递力矩,容易造成力矩的不平衡,而且扭驱力的传递使能量有一定的损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对申请号为200510134387.0,名称为《卧式环状向心直轴驱动汽缸发动机》的发明专利的改进,使用该齿轮可直接驱动变速箱,从而驱动车轮转动,无需伞形齿轮,没有扭驱力,能量损耗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包括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中间悬挂定位轴,其中所述主动轴齿轮与被动轴齿轮啮合,驱动被动轴齿轮转动;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分别与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上的双轮变向齿啮合,驱动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旋转;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内部有中间悬挂定位轴,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与中间悬挂定位轴通过轴承连接;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与发动机缸体轴承连接,中间悬挂定位轴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效果1.无需伞形齿轮,没有扭驱力,能量损耗小。
2.驱动力均衡,实现稳定无震颤。
3.结构简单实用,便于大规模生产。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卧式环状向心直轴驱动汽缸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双轮变向齿A-A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双轮变向齿B-B视图。
其中1-主动轴齿轮2-被动轴齿轮3-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4-中间悬挂定位轴5-双轮变向齿
6-变向旋转内啮齿7-变向旋转外啮齿8-轴承9-发动机缸体10-气缸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是发动机旋转动力输出功率的终端部分,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主动轴齿轮1、被动轴齿轮2、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3、中间悬挂定位轴4。
发动机经汽缸(10)推动后,主动轴齿轮1做平行水平旋转运动,主动轴齿轮1与被动轴齿轮2紧密啮合,驱动被动轴齿轮2做与主动轴齿轮1方向相反转动;主动轴齿轮1、被动轴齿轮2分别与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3上的双轮变向齿5上的变向旋转内啮齿6啮合,驱动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3做垂直方向的旋转运动;双轮变向齿5上的变向旋转外啮齿7与变速箱(图中未示)啮合,驱动变速箱(图中未示),从而驱动车轮(图中未示)转动,实现驱动的目的。
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3内部有中间悬挂定位轴4,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3与中间悬挂定位轴4通过轴承8连接;主动轴齿轮1、被动轴齿轮2与发动机缸体9通过轴承8连接,中间悬挂定位轴4固定在发动机缸体9上。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已对发明内容做了详尽说明。对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构成对本发明专利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中间悬挂定位轴,其中所述主动轴齿轮与被动轴齿轮啮合,驱动被动轴齿轮转动;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分别与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上的双轮变向齿啮合,驱动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旋转;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内部有中间悬挂定位轴,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与中间悬挂定位轴通过轴承连接;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与发动机缸体轴承连接,中间悬挂定位轴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环状向心驱动发动机变向旋转齿轮,包括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中间悬挂定位轴,其中所述主动轴齿轮与被动轴齿轮啮合,驱动被动轴齿轮转动;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分别与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上的双轮变向齿啮合,驱动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旋转;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内部有中间悬挂定位轴,变向旋转驱动齿轮轴与中间悬挂定位轴通过轴承连接;主动轴齿轮、被动轴齿轮与发动机缸体轴承连接,中间悬挂定位轴固定在发动机缸体上。本发明无需伞形齿轮,没有扭驱力,能量损耗小。驱动力均衡,实现稳定无震颤。
文档编号F16H3/02GK1858463SQ20061008310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冠伟 申请人:李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