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防护组件以及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12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密封防护组件以及轴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一种密封防护组件以及具有该密封防护组件的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密封罩盖通常用于防止外界灰尘或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同时也避免了内部的润滑油或油脂溢出轴承。一般地,轴承密封罩盖设计为非接触式以达到较低的摩擦力矩,轴承外圈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罩盖的槽,内圈设置与该密封罩盖配合的槽或表面。

现有的具有密封罩盖的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该轴承1包括外圈2、内圈3、滚动体4、用于保持滚动体的保持架5以及用于轴承两侧防护的密封罩盖6,密封罩盖6固定在外圈2轴向两侧的安装槽7内,在密封罩盖6的径向内周面与内圈3的外周面具有配合间隙G,该间隙存在的优点是可以减小摩擦力矩,但该间隙也导致了如下缺陷:该密封罩盖只能防止较大颗粒的灰尘或污染物,但对于较小的灰尘或污染物却无能为力,因较小的灰尘或污染物可通过该配合间隙G进入轴承内部,同时轴承内部的润滑油也会藉由该配合间隙G溢出轴承,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以及轴承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防护组件以及轴承,以解决轴承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轴承的密封防护组件,该密封防护组件包括整体呈环形构型的径向外部防护件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且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具有形状上凹凸互补的配合面,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处于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

可选地,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处于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截面具有呈朝轴向一侧开口的U型,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截面具有朝向轴向另一侧开口的U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配合部的U型的径向外侧分支末端收容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U型空间中。

可选地,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处于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其中一个的截面具有轴向延伸部,另一个的截面具有收容所述轴向延伸部且开口朝向轴向一侧的U型部。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的径向内缘或位于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的径向外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的间隙包括至少两组不同方向交替但连续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两组间隙的方向分别为径向和轴向。

较佳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构型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的径向内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的径向外部。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内圈、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滚动体以及两个密封防护组件,所述密封防护组件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且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通过所述外圈固定,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通过所述内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密封防护组件包括整体呈环形构型的径向外部防护件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且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具有形状上凹凸互补的配合面,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处于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该迷宫式密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或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具有密封罩盖的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有密封防护组件的轴承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有密封防护组件的轴承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具有密封防护组件的轴承实施例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密封防护组件在轴承中的应用,对本实用新型密封防护组件以及具有密封防护组件的轴承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有图示所示的轴承以及密封防护组件均是通过轴承旋转轴的轴截面的上半部分。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轴承10包括外圈20、内圈30、滚动体40、用于保持滚动体的保持架50以及用于轴承两侧防护的密封防护组件,为了在提高密封性能的同时保证较低的摩擦力矩,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防护组件如图2所示,包括整体呈环形构型的径向外部防护件11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12。

具体地,外圈20在轴向两侧设置有固定槽201,径向外部防护件11包括大体上沿径向延伸的主体部113、位于径向外部边缘的卷边112以及位于径向内部边缘的第一配合部111,卷边112藉由固定槽201固定在外圈20上,第一配合部111具有一轴向延伸部114。

内圈30在轴向两侧设置有固定槽301,径向内部防护件12的旋转轴一侧的半部轴截面(图中所示为上半部轴截面)呈开口朝向轴向一侧的U型,在该实施例中,径向内部防护件12整体上同样作为第二配合部121实现与第一配合部111的间隙配合,如图所示,该U型开口朝向轴承外侧并收容轴向延伸部114,该径向内部防护件12通过该U型的径向内侧分支的内周面及U型底部与固定槽301固定。

所述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121具有形状上凹凸互补的配合面,当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121处于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该迷宫式密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灰尘或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

该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21之间的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连续的径向方向间隙、轴向方向间隙、径向方向间隙、轴向方向间隙,即该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两组不同方向交替但连续的间隙。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轴承同样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用于保持滚动体的保持架以及用于轴承两侧防护的密封防护组件,该密封防护组件实施例2包括整体呈环形构型的径向外部防护件21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2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径向外部防护件21的第一配合部211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22的第二配合部221的形状上凹凸互补的构型发生了变化。

该实施例2中,当第一配合部211和第二配合部221处于如图3所示的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在轴承的上半部轴截面图示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1的截面具有呈朝轴向外侧开口的U型,所述第二配合部221的截面具有朝向轴向内侧开口的U型。如图所示,所述第二配合部221的U型的径向外侧分支末端收容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U型空间中。

该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221之间的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连续的轴向方向间隙、径向方向间隙、轴向方向间隙、径向方向间隙、轴向方向间隙,即该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两组不同方向交替但连续的间隙。

该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配合部211和第二配合部221的构型在整个圆周方向上延伸。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轴承同样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用于保持滚动体的保持架以及用于轴承两侧防护的密封防护组件,该密封防护组件实施例2包括整体呈环形构型的径向外部防护件31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3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径向外部防护件31的第一配合部311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32的第二配合部321的形状上凹凸互补的构型发生了变化。

该实施例3中,当第一配合部311和第二配合部321处于如图3所示的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在轴承的上半部轴截面图示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11的截面具有呈朝轴向内侧开口的U型,所述第二配合部321的截面具有朝向轴向外侧开口的U型。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配合部321的U型的径向外侧分支末端收容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U型空间中。

该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321之间的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连续的轴向方向间隙、径向方向间隙、轴向方向间隙、径向方向间隙、轴向方向间隙,即该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两组不同方向交替但连续的间隙。

上述实施例中,该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包括两组的两组不同方向的间隙为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如此设置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互不干涉的情况下实现径向外部防护件与径向内部防护件的顺利组装,当然也可以修改为配合面的轴截面为形状一致的波浪形或连续折线,可理解地,即使是呈形状一致的波浪形或连续折线形,二者配合时仍然呈现为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

上述实施例1中,轴向延伸部114位于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11的径向内缘,该实施方式可替换地,第一配合部111与第二配合部121的结构也可互换,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12的径向外缘,且径向外部防护件11与径向内部防护件12的整体构型也可互换,另外其分别与外圈以及内圈的固定方式也可修改为其他已知方式。

可理解的,用于实现迷宫式密封的间隙的大小以业界普遍实现的迷宫式密封也即非接触式密封的间隙为准,较佳地,在保证非接触的情况下,间隙尺寸越小则密封效果越好。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径向内部防护件整体上也构成为第二配合部,可变换地,径向内部防护件也可具有径向延伸的主体部,使得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在径向上与更靠近滚动体的中心位置。即,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的径向内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的径向外部。

本实用新型密封防护组件和轴承包括整体呈环形构型的径向外部防护件以及径向内部防护件,且所述径向外部防护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径向内部防护件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具有形状上凹凸互补的配合面,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处于形状上凹凸互补的位置关系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迷宫式密封结构,这种迷宫式密封结构既可以保证较小的摩擦力矩也可以提高密封效果,有效防止灰尘或外界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还可以避免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溢出轴承。

虽然本申请仅就某些示范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这些描述应该仅作为示例而不构成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情况下,各种变化均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