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瓶盖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196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瓶盖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奶瓶盖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婴幼儿成品奶饮料的兴起,原有采用利乐包装或是马口铁管包装的饮料都需要用到吸管,而小孩采用吸管容易刺伤自己,因此可以采用类似奶瓶塑料瓶进行包装;而奶瓶行业在生产后也需要将奶瓶盖与奶瓶拧紧,而对于奶瓶拧盖装置需要源源不断向其内部输送奶嘴和盖帽配合好的奶瓶盖,奶瓶盖在奶瓶拧盖装置的作用下与奶瓶瓶口螺纹连接,现有的奶瓶拧盖装置是由人工或是采用设备向其加入奶瓶盖,现有的设备的输料效率不高,且极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出错率低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奶瓶盖输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奶瓶盖输送装置,包括输料装置和推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用以将奶瓶盖输送至奶瓶拧盖装置,所述输料装置的出料端与所述奶瓶拧盖装置的进盖口相对设置,所述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的出料端,用以将输料装置出料端的奶瓶盖逐个依次推至奶瓶拧盖装置的进盖口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输料装置将所述奶瓶盖从其进料端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其出料端并由推料装置将奶瓶盖按照正确的朝向且逐个依次推入到奶瓶拧盖装置的进盖口内,提高奶瓶拧盖装置的整体的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输料装置包括两个规格一致的传送辊、驱动装置、传送带、多个U形槽管和支架,所述奶瓶盖盖底伸入到所述U形槽管内,其盖口端与U形槽管的槽口处滑动接触,多个所述U形槽管分别并列且连续的固定在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且每根所述U形槽管均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每个所述U形槽管的槽口均背离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两个所述传送辊并列且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两端,其中,出料端的传送辊的水平高度高于进料端的传送辊的水平高度,所述传送带绕过两个所述传送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其驱动端与任意一根所述传送辊传动连接,并驱动对应的传送辊带动所述传送带移动传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传送带上周向分布U形槽管,其中U 形槽管使得奶瓶盖放置在传送带上时,其会自动小头朝下、上端朝上的掉入到U形槽管内,且其盖口与所述U形槽管的槽口与滑动接触,即奶瓶盖在U 形槽管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在槽口竖直朝上转至槽口转动°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奶瓶盖均不会脱离对应的U形槽管,因此传送带倾斜向上设置时,所述U形槽管槽口与水平面的夹角足以将奶瓶盖留在U形槽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为一个悬设在所述输料装置进料端上方的槽板,所述槽板的槽口朝向所述输料装置的出料端,所述槽板的三侧侧边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靠近对应处U形槽管的上端,所述槽板与位于其下端的传送带围合形成上端和一侧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以盛放奶瓶盖,所述奶瓶盖在所述料斗内向下掉落至下方的U形槽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预先放置很多奶瓶盖在对应的空腔内,由传送带转动时根据概率逐渐将部分奶瓶盖依次输送至其末端,减小人工成本,且其效率更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料装置还包括两个转向轮和一个转向辊,两个所述转向轮相互并列且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中部的两侧,所述转向辊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中部的两侧,并位于两个所述转向轮下方靠近输料装置出料端的一端;所述传送带两侧分别对向向外延伸形成裙边,所述传送带上端两侧的裙边分别绕过对应侧转向轮的下端,所述传送带下端绕过所述转向辊的下端,所述转向轮和转向辊用以将所述传送带沿其输料方向弯折,且所述传送带进料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传送带出料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转向轮和转向辊使得传送带弯折运行,其中进料端倾斜角度平缓或是水平状态有利于在进料端奶瓶盖与U形槽管快速的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料斗,所述料斗为一个悬设在所述输料装置进料端上方的槽板,所述槽板的槽口远离所述输料装置的进料端并朝向转向轮延伸,所述槽板的三侧侧边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靠近对应处U形槽管的上端,所述槽板与位于其下端的传送带围合形成上端和一侧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以盛放奶瓶盖,所述奶瓶盖在所述料斗内向下掉落至下方的U形槽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料斗延伸至转向轮处,使得未与U形滑槽相配合的奶瓶盖能在转向轮处自动掉落在对应的空腔内,即从空腔中运出去的奶瓶盖都是与U形槽管配合好的奶瓶盖,未与U形槽管配合的奶瓶在空腔内继续与U形槽管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奶瓶拧盖装置的进盖口连接并连通有一根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推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出料端的另一侧,所述进料管靠近输料装置的一端与推料装置的推料端相对设置,所述传送带旋转至每一个U形槽管依次与所述进料管和推料装置相对应时,所述推料装置将对应U形槽管内的奶瓶盖推送至进料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U形槽管内的奶瓶盖垂直进料管管口处,由于推料装置推料端的作用使得盖帽底部在垂直进料管管口处时与管壁碰撞,并使得盖口处先进入到进料管内,既实现追个推料又将瓶盖按照正确的放线推入到进料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气泵和气流喷嘴,所述气流喷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对应侧,所述气流喷嘴的进气口与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并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气流喷嘴使得气流以线性输出,提高气流的吹击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堵料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堵料感应装置用以感应所述进料管内是否堵料,所述堵料感应装置、驱动装置和气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堵料感应装置将感应到的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并由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和气泵的运行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堵料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使得进料管内一端发生堵塞,即可停止驱动装置和气泵的运行,停止输料,避免传送带出料端出料不畅导致奶瓶盖跌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奶瓶盖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奶瓶盖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奶瓶盖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送带和推料装置的配合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送带和推料装置的配合关系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U形槽管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奶瓶盖与所述U形槽管配合的结构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的电连接图。

图中:1输料装置、11传送辊、12驱动装置、121电机,122减速机,13传送带、14U形槽管、15支架、16转向轮、17转向辊、2推料装置、21气泵、22气流喷嘴、3奶瓶盖、4奶瓶拧盖装置、41进料管、5料斗、6堵料感应装置、61红外线发生装置、62红外线接收装置、7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奶瓶盖输送装置,包括输料装置1和推料装置2,所述输料装置1用以将奶瓶盖3输送至奶瓶拧盖装置4,所述输料装置1的出料端与所述奶瓶拧盖装置4的进盖口相对设置,所述推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1的出料端,用以将输料装置1出料端的奶瓶盖3逐个依次推至奶瓶拧盖装置4的进盖口内。采用输料装置将所述奶瓶盖从其进料端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其出料端并由推料装置将奶瓶盖按照正确的朝向且逐个依次推入到奶瓶拧盖装置的进盖口内,提高奶瓶拧盖装置的整体的工作效率。

如图2、5、6、7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输料装置1包括两个规格一致的传送辊11、驱动装置12、传送带13、多个U形槽管14和支架15,所述奶瓶盖3盖底伸入到所述U形槽管14内,其盖口端与U形槽管14的槽口处滑动接触,多个所述U形槽管14分别并列且连续的固定在所述传送带13 的表面,且每根所述U形槽管14均与所述传送带13的传送方向垂直,每个所述U形槽管14的槽口均背离所述传送带13的表面;两个所述传送辊11 并列且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5的两端,其中,出料端的传送辊11的水平高度高于进料端的传送辊11的水平高度,所述传送带13绕过两个所述传送辊 11,所述驱动装置12安装在所述支架15上,其驱动端与任意一根所述传动辊11传动连接,并驱动对应的传送辊11带动所述传送带13移动传送。在传送带上周向分布U形槽管,其中U形槽管使得奶瓶盖放置在传送带上时,其会自动小头朝下、上端朝上的掉入到U形槽管内,且其盖口与所述U形槽管的槽口与滑动接触,即奶瓶盖在U形槽管能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在槽口竖直朝上转至槽口转动90°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奶瓶盖均不会脱离对应的U 形槽管,因此传送带倾斜向上设置时,所述U形槽管槽口与水平面的夹角足以将奶瓶盖留在U形槽管内。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料斗5,所述料斗5为一个悬设在所述输料装置1进料端上方的槽板,所述槽板的槽口朝向所述输料装置1的出料端,所述槽板的三侧侧边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靠近对应处U 形槽管14的上端,所述槽板与位于其下端的传送带13围合形成上端和一侧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以盛放奶瓶盖3,所述奶瓶盖3在所述料斗内向下掉落至下方的U形槽管14内。可以预先放置很多奶瓶盖在对应的空腔内,由传送带转动时根据概率逐渐将部分奶瓶盖依次输送至其末端,减小人工成本,且其效率更高。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输料装置1还包括两个转向轮16和一个转向辊17,两个所述转向轮16相互并列且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15 中部的两侧,所述转向辊17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中部的两侧,并位于两个所述转向轮16下方靠近输料装置1出料端的一端,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向轮16的下端与进料端的传送辊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转向辊的下端与进料端的传送辊的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两个所述转向轮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端,所述转向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环内;所述传送带13两侧分别对向向外延伸形成裙边131,所述传送带13上端两侧的裙边分别绕过对应侧转向轮16的下端,所述传送带13下端绕过所述转向辊17的下端,所述转向轮16和转向辊17用以将所述传送带13沿其输料方向弯折,且所述传送带13进料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传送带13出料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采用转向轮和转向辊使得传送带弯折运行,其中进料端倾斜角度平缓或是水平状态有利于在进料端奶瓶盖与U形槽管快速的配合。还包括料斗5,所述料斗为一个悬设在所述输料装置1进料端上方的槽板,所述槽板的槽口远离所述输料装置1的进料端并朝向转向轮16延伸,所述槽板的三侧侧边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靠近对应处U形槽管14的上端,所述槽板与位于其下端的传送带13围合形成上端和一侧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用以盛放奶瓶盖3。将料斗延伸至转向轮处,使得未与U形滑槽相配合的奶瓶盖能在转向轮处自动掉落在对应的空腔内,即从空腔中运出去的奶瓶盖都是与U形槽管配合好的奶瓶盖,未与U形槽管配合的奶瓶在空腔内继续与U形槽管配合。

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奶瓶拧盖装置4的进盖口连接并连通有一根进料管41,所述进料管4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1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推料装置2设置在所述输料装置1出料端的另一侧,所述进料管41 靠近输料装置1的一端与推料装置2的推料端相对设置,所述传送带13旋转至每一个U形槽管14依次与所述进料管41和推料装置2相对应时,所述推料装置2将对应U形槽管14内的奶瓶盖3推送至进料管41内。

采用气流将U形槽管内的奶瓶盖垂直进料管管口处,由于气流的作用使得盖帽底部在垂直进料管管口处时与管壁碰撞,并使得盖口处先进入到进料管内,既实现追个推料又将瓶盖按照正确的放线吹入到进料管内。所述推料装置2包括气泵21和气流喷嘴22,所述气流喷嘴22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3 的对应侧,所述气流喷嘴22的进气口与气泵2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并连通。设置气流喷嘴使得气流以线性输出,提高气流的吹击力。还包括堵料感应装置6和控制装置7,所述堵料感应装置6用以感应所述进料管41内是否堵料,所述堵料感应装置6、驱动装置12和气泵21分别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所述堵料感应装置6将感应到的信息输送至控制装置7并由控制装置7 控制驱动装置12和气泵21的工作状态,驱动装置和气泵的工作状态是当感应装置一直感应到信号或是间歇感应到信号,此时驱动装置和气泵正常运行,当堵料感应装置超过3秒未检测到信号即可认定奶瓶盖在进料管内发生堵料,由于奶瓶盖在进料管内的经过的速度很快,故设定为三秒,发生堵料时,则气泵和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停止运行。设置堵料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使得进料管内一端发生堵塞,即可停止驱动装置和气泵的运行,停止输料,避免传送带出料端出料不畅导致奶瓶盖跌落。其中堵料感应装置包括红外线发生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红外线发生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红外线发生装置和红外线接收相对设置在所述进料管41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当所述奶瓶盖依次经过感应装置时,堵料感应装置感应到间歇信号,若没有奶瓶盖经过时,红外线发生装置和红外线接触装置一直感应到信号,此时控制装置认为没有奶瓶盖进入,当红外接收装置超过3s感应不到红外线发生装置的信号时,此时控制装置认为进料管内发生堵料,此时控制装置会控制气泵和驱动装置停止运行。

所述驱动装置12包括电机121和减速机122,所述减速机122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架上远离传送带进料端的传送辊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21的驱动端与所述减速机122的输入端传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