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包含该电连接器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46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包含该电连接器的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及包含该电连接器的组合,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安装相机模块或类似的数字及光学组件模块的电连接器及包含该电连接器的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及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电子消费产品越来越趋向多功能、小型化,如,在手机中集成一相机模块而增加拍照和摄像功能。其中,在模块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方式上,现有的电连接器大致包含底面接触与侧面接触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第7156679号公开一用于连接该类模块的底面接触式电连接器7。该电连接器7包含一绝缘本体70、若干导电端子71,及一包覆于该绝缘本体70上的遮蔽体72。该绝缘本体70具有环绕在一起的四侧壁700,及与该四侧壁700连接的底壁701。各导电端子71的接触部710是并排设于绝缘本体70的底壁701上,以和模块(未图示)底面的电接触垫(contactpad)电连接。如图2所示,美国专利第7077663号揭露一种侧面接触式电连接器8。该电连接器8同样包含一绝缘本体80、若干导电端子81。该绝缘本体80具有环绕在一起的四侧壁800,及与该四侧壁800连接的底壁801。各导电端子81的接触部810是并排设在绝缘本体80的侧壁上800,以和模块84侧面上的电接触垫840电接触。然上述的电连接器,无论是底面接触式或是侧面接触式,其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都是紧靠地并排设置,模块上的各电接触垫也紧靠地并排设置;因此,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大小及模块上电接触垫的面积都会受限,所以导电端子的位置及模块上电接触垫的位置需精确地对应,否则无法让导电端子接触到正确的相应电接触垫而造成接触不良甚至电气性能损坏。而且,由于模块上的各电接触垫不得不紧靠并排设置,也增加了模块上的各电接触垫及其线路的布局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包含该电连接器的组合,该电连接器可与对接的模块稳定、准确的电连接,降低模块上电接触垫及其它线路的布局难度,且不致增加产品的尺寸。本实用新型提供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模块。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一包覆该绝缘本体的遮蔽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环绕一体的四侧壁、一连接该四侧壁的底壁,及一由该四侧壁与底壁界定的收容空间;该模块收容于该收容空间。该各导电端子进一步包含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交错间隔排列并分别具有一接触部;且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绝缘本体的侧壁延伸而出并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绝缘本体的底壁延伸而出并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模块上具有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接触的第一电接触垫,及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接触的第二电接触垫。在一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的四侧壁上交错间隔设有并列延伸至底壁的第一端子收容槽与第二端子收容槽,分别收容相应的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一自该基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自该基部另一端反向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该接触部是自该弹性部继续延伸;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一自该基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自该基部另一端反向弯折延伸的连接部、自该连接部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该接触部是自该弹性部继续延伸。该第一导电端子的基部与弹性部收容于该第一端子收容槽位于该侧壁上的部分;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基部与连接部收容于该第二端子收容槽位于该侧壁上的部分,该弹性部收容于该第二端子收容槽位于该底壁上的部分。该模块底部上设有基板,该第一电接触垫是设于该基板的侧面,该第电二接触垫是设于该基板的底面。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电连接器及其组合,藉由具有侧向接触部的第一导电端子与具有底向接触部的第二导电端子交错间隔地排列,从而分别接触插入的模块的侧面电接触垫及底面电接触垫,达到双面接触的作用;能够在狭小的有效空间内增加模块的电接触垫及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布局间隔,方便模块上的各电接点及其线路的布局,进而增加电接触垫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面积,使得电接触垫和导电端子的电连接更稳定并有效改善电气特性。图1是一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一现有电连接器及插入的模块的剖视图;图3是根椐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图4是根椐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设于一电路板上的立体图5是图4中电连接器组合及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根椐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其配合的模块的立体图7是根椐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其配合的模块的立体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对接一相机模块的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10包含一电连接器l,及一可收容于该电连接器的相机模块2。如图4、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组合1可进一步包含一保护盖3,在相机模块2组入电连接器1后其覆于电连接器1及相机模块2外,进一步将相机模块2固定于电连接器1内,并防止该电连接器1及相机模块2受到外界损害。根据该实施例的该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本体4、若干第一导电端子50与第二导电端子51,及一金属制的遮蔽体6;该第一导电端子50与第二导电端子51交错间隔排列。该相机模块2包含一基部20、及设置在基部20的底面的一基板22,该基板22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电路板。该基部20向外凸伸有防呆凸块200,用于防止相机模块2在安装过程中错位;并于各边角处分别凹陷设置一阶状的配合部201。基板22则设于基部20底部以与电连接器1的导电端子4电连接。结合图5、6、7所示,该电连接器l的绝缘本体4呈一方形框体,具有环绕在一起的四侧壁40及一连接该四侧壁40的底壁41,并籍由该四侧壁40与底壁41定义一收容空间42。在收容空间42内,若干第一端子收容槽43与第二端子收容槽44交错间隔自各侧壁40并列延伸向底壁41,以分别收容相应的第一导电端子50与第二导电端子51;其中该第二端子收容槽44较第一端子收容槽43在底壁41上延伸更长一段。为与相机模块2上的防呆凸块200相对应配合形成安装防呆结构,相应侧壁40自上而下凹陷一防呆口45;同样,对应相机模块2上各配合部201,各侧壁40相接处分别凹陷一容设部46,此外设置有防呆口45的该两侧壁40上还进一步自外向内凹陷有若干安装槽47。各第一导电端子50分别具有一基部500、一自基部500—端垂直延伸的焊接部501、一自基部500另一端大致反向弯折延伸的弹性部502及自弹性部502延伸的接触部503。该基部500与弹性部502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43位于绝缘本体4的侧壁40上的部分,焊接部501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43位于绝缘本体3的底壁41的部分,并可进一步焊接至电路板P上的相应焊垫Sl;该接触部503则自第一端子收容槽43位于侧壁40部分延伸而出并凸伸于收容空间42中(参见图8)。各第二导电端子51分别具有一基部510、一自基部510—端垂直延伸的焊接部511、一自基部510另一端大致反向弯折延伸的连接部512、自该连接部512约略垂直弯折延伸的弹性部513及自弹性部513延伸的接触部514。该基部510与连接部512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44位于绝缘本体4的侧壁40上的部分,焊接部511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44位于绝缘本体4的底壁41的部分,并可进一步焊接至电路板P上的相应焊垫Sl;该弹性部513则自连接部512延伸向第二端子收容槽44位于底壁41上部分,而该接触部514自向第二端子收容槽44位于底壁41上部分延伸出并凸伸于收容空间42中(参见图8)。遮蔽体6与绝缘本体4形状相应以套设于绝缘本体4的外围,具有遮蔽绝缘本体4的四侧板60。各侧板60上端弯折延伸有接合片600,可覆于绝缘本体4的侧壁40上方。对应绝缘本体4上设置的安装槽47,遮蔽体6的侧板60上设置有若干向内侧弯折延伸的抵压片601;当遮蔽体6与绝缘本体4装配在一起时,该抵压片601卡抵相应安装槽47内壁,藉由接合片600及抵压片601使遮蔽体6与绝缘本体4两者结合。对应绝缘本体4上的容设部46,遮蔽体6的两相对侧板60上设有相应的锁扣件61,该锁扣件61在相机模块2组入后可卡扣其上的配合部201而将相机模块2固定于收容空间42内。此外遮蔽体6底部还设有若干可将其固定于电路板P的固定部62,各固定部62可焊接于电路板P上的相应固定焊垫S2上,从而将遮蔽体6乃至整个电连接器1固定于电路板P(参见图3)。各焊垫S2也可以连接电接地轨迹,使遮蔽体6进一步具有较佳的电磁遮蔽效果参考图7可知,相机模块2的基板22包含设于其侧面的第一电接触垫23,及设于底面的第二电接触垫24,各个第一电接触垫23及第二电接触垫24分别连接电路轨迹。进一步参考图8,在相机模块2组入电连接器1的收容空间42后,其会推抵第一导电端子50及第二导电端子51分别藉由各自的弹性部502、513而弹性位移,使得第一导电端子50的接触部503与相机模块的第一电接触垫23接触,第二导电端子51的接触部514与相机模块的第二电接触垫24接触;从而分别以侧面接触方式和底面接触方式实现相互间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及包含该电连接器1的电连接器组合10,其电连接器1包含接触部503自绝缘本体4的侧壁40凸伸而出的第一导电端子50,与接触部514自绝缘本体4的底壁41凸伸而出的第二导电端子51;其连接模块2的基板22分别设有位于侧面的第一电接触垫23与位于底面的第二电接触垫24;从而该第一导电端子50以侧面接触方式与第一电接触垫23接触,第二导电端子51以底面接触方式与第二电接触垫24接触,达到双面接触的作用。因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增加模块的电接触垫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布局间隔,增加电接触垫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面积,使得两者间的接触更为稳定。并且,模块上的各电接触垫可以排布在两个面上,方便模块上的各电接触垫及其线路的布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一包覆该绝缘本体的遮蔽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环绕一体的四侧壁、一连接该四侧壁的底壁,及一由该四侧壁与底壁界定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该各导电端子进一步包含若干个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交错间隔排列并分别具有一接触部;且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绝缘本体的侧壁延伸而出并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绝缘本体的底壁延伸而出并凸伸于该收容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四侧壁上交错间隔设有并列延伸至底壁的第一端子收容槽与第二端子收容槽,分别收容相应的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一自该基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自该基部另一端反向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该接触部是自该弹性部继续延伸;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一自该基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自该基部另一端反向弯折延伸的连接部、自该连接部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该接触部是自该弹性部继续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基部与弹性部收容于该第一端子收容槽位于该侧壁上的部分;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基部与连接部收容于该第二端子收容槽位于该侧壁上的部分,该弹性部收容于该第二端子收容槽位于该底壁上的部分。5、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及一模块;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一包覆该绝缘本体的遮蔽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环绕一体的四侧壁、一连接该四侧壁的底壁,及一由该四侧壁与底壁界定的收容空间;该模块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该各导电端子进一步包含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交错间隔排列并分别具有一接触部;且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绝缘本体的侧壁延伸而出并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绝缘本体的底壁延伸而出并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模块上具有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接触的第一电接触垫,及与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接触的第二电接触垫。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四侧壁上交错间隔设有并列延伸至底壁的第一端子收容槽与第二端子收容槽,分别收容相应的该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第二导电端子。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一自该基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自该基部另一端反向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该接触部是自该弹性部继续延伸;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基部、一自该基部一端垂直弯折延伸的焊接部、自该基部另一端反向弯折延伸的连接部、自该连接部弯折延伸的弹性部,该接触部是自该弹性部继续延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端子的基部与弹性部收容于该第一端子收容槽位于该侧壁上的部分;该第二导电端子的基部与连接部收容于该第二端子收容槽位于该侧壁上的部分,该弹性部收容于该第二端子收容槽位于该底壁上的部分。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底部上设有基板,该第一电接触垫是设于该基板的侧面,该第电二接触垫是设于该基板的底面。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连接器的组合,包含电连接器及收容于该电连接器的模块。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体。该绝缘本体具有四侧壁、连接该四侧壁的底壁,及由该四侧壁与底壁界定的收容空间;该模块收容于该收容空间。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交错间隔排列并分别具有接触部,且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自该绝缘本体的侧壁延伸而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自该绝缘本体的底壁延伸而凸伸于该收容空间。该模块具有与第一导电端子接触部接触的第一电接触垫,及与第二导电端子接触部接触的第二电接触垫。本实用新型可改善模块的电接触垫与线路布局,提高模块与导电端子电连接稳定性。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289952SQ20082011815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优先权日2008年6月12日发明者冶初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