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672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调天线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改善装配的新型连接器结构,特别涉及绝缘在壳体中装配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现有连接器结构均采用金属卡圈将绝缘固定在壳体上的结构,先将胶芯装入壳体,将卡圈用专用的治具装入壳体并用治具推卡圈到壳体的卡圈槽中,但是由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卡圈没有装到位而导致绝缘从壳体中脱落,从而导致连接器失效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器金属卡圈结构中,卡圈容易脱落不到位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圆筒状的绝缘体1和一圆筒状的壳体4;

所述绝缘体1包括

位于绝缘体1中部侧面的绝缘卡圈槽2;

套接在绝缘体1上,内径与绝缘体1圆形端面相配,外径与绝缘卡圈槽2相配的卡圈3;

其中,所述卡圈3为弹性材质,所述卡圈3的形状呈弧形环状,所述卡圈3的外径凸出于绝缘卡圈槽2的槽口设置。

所述壳体4包括

套接在壳体4中部,前后截面呈正方形的定位板5;

设置在壳体4内部,尺寸与卡圈3外径相配的壳体卡圈槽6。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4的前部内侧设有内螺纹401,所述壳体卡圈槽6靠近壳体4的后端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5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四个相同大小的倒角501,沿所述定位板5的两根对角线对称设有四个定位孔502。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将卡圈装入绝缘的槽中,通过专用治具将卡圈及绝缘装入壳体中,人工的或治具的推动绝缘到位的同时,也将卡圈推到位,固定住绝缘,确保了绝缘的有效固定,降低了由于卡圈未装到位从而导致绝缘脱落的风险,确保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始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2为原始结构中绝缘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原始结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立体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绝缘体;

2.绝缘卡圈槽;

3.卡圈;

4.壳体;

401.内螺纹;

5.定位板;

501.倒角;

502.定位孔;

6.壳体卡圈槽;

7.原始壳体;

8.原始卡圈;

9.原始绝缘体;

10.原始壳体卡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圆筒状的绝缘体1和一圆筒状的壳体4;

所述绝缘体1包括

位于绝缘体1中部侧面的绝缘卡圈槽2,绝缘卡圈槽2作用在于固定卡圈3及在安装过程中不需用专用治具将卡圈3推到位,通过推动绝缘体1即可推动卡圈3到位,固定住绝缘体1,确保了绝缘体1的有效固定;

套接在绝缘体1上,内径与绝缘体1圆形端面相配,外径与绝缘卡圈槽2相配的卡圈3;

其中,所述卡圈3为弹性材质,便于安装与卡合,所述卡圈3的形状呈弧形环状,所述卡圈3的外径凸出于绝缘卡圈槽2的槽口设置;

所述壳体4包括

套接在壳体4中部,前后截面呈正方形的定位板5;

设置在壳体4内部,尺寸与卡圈3外径相配的壳体卡圈槽6。

具体实施时,所述壳体4的前部内侧设有内螺纹401,与待连接的装置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壳体卡圈槽6靠近壳体4的后端设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定位板5的四个直角处分别设有四个相同大小的倒角501,沿所述定位板5的两根对角线对称设有四个定位孔502。

如图1~3所示,原来的结构是先将原始绝缘体9装入原始壳体7,或将原始卡圈8通过专用治具将原始卡圈8套于原始绝缘体9上,并装入原始壳体7,将原始卡圈8及原始绝缘体9推到位,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由于操作的原因,原始卡圈8未能完全推到原始壳体7的原始壳体卡圈槽10中,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原始绝缘体9有从原始壳体7中退出的风险。

如图4~6所示,新型的结构上在绝缘体1上增加绝缘卡圈槽2,将卡圈3通过专用治具安装于绝缘卡圈槽2中,并装入壳体1,通过普通的压入治具或人工将绝缘体1推到位。当绝缘体1推到位时,同时也将卡圈3完全推到位,确保了卡圈3完全置于壳体1的壳体卡圈槽6中,同时确保了绝缘体1有效固定在壳体1上,从而避免了由于操作的原因导致卡圈3未能装到位的情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