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71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且具有良好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设备、城轨及铁路车辆电器等领域的充电设备上,用于实现户外大电流充电,而普通的大电流充电连接器不仅外形较大、使用过程中显得笨重,而且不具备屏蔽功能。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且具有良好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组合。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配对的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组装于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沿前后方向将其贯穿以收容对应第一导电端子的若干第一端子通道,所述第一金属外壳沿前后方向组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外侧,且第一金属外壳向后延伸以使其后端面至少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后端面平齐,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前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呈对称设置,且包括一对第一电源端子、若干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侦测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一侦测端子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其具有两对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一对所述第一侦测端子,所述第一电源端子为弹性端子,所述第一侦测端子于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具有包裹于第一绝缘本体外的基体、自所述基体向外突伸形成的安装边框及位于其前侧的环形延伸部,所述安装边框内侧形成有一安装槽,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后侧的第一主体部及位于其前侧的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突伸入所述延伸部内,且与延伸部的内表面之间间隔形成一定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前端的第一防护盖,所述第一防护盖具有安装板及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相连的盖板,所述第一防护盖的安装板自前向后组装入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防护盖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三个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收容空间,且其上侧的两个第一收容空间为对称设置且大小相同的两个圆形,下侧的一个第一收容空间居中且对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收容空间的下方,在对接面上,三个第一收容空间的中心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朝向安装板盖合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分别与对应第一收容空间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的阻塞体以及位于所述阻塞体外围的外缘部,当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安装板上时,所述外缘部夹置于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之间,所述阻塞体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收容空间内以将其前端开口封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的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开口,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后端设置的定位块向前插入第一金属外壳后端设置的对应开口内并与其固定配合,以将第一绝缘本体与第一金属外壳相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与待充电设备相连,所述对接连接器通过其末端连接的线缆与输出设备相连,所述第一金属外壳设有与对接连接器上设置的锁扣臂相锁扣的卡扣孔。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在能够满足相关防护要求的同时,产品结构排布紧凑,并且采用金属外壳完整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具有良好的屏蔽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中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至图4是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5是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插座连接器将防护盖及第一金属外壳移除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5所示插座连接器将防护盖移除后的部分分解图。

图8是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9是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10至图11是图9所示插头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图12是图9所示插头连接器将第二金属外壳、附加壳体及锁扣件移除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13是图12所示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图9所示插头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5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所述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配对的插座连接器100与插头连接器200,其中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与待充电设备相连,所述插头连接器200通过其末端连接的线缆与输出设备相连。在以下说明中,仅以插座连接器100作为电连接器、插头连接器200作为对接连接器进行说明;在其他描述方式中,也可将插头连接器200作为电连接器、插座连接器100作为对接连接器进行说明。为了表述方便,下文在单独介绍插座连接器100或插头连接器200时,均以其对接端为前端,与对接端相对设置的另一端为后端。

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12及组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金属外壳13。

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具有位于其后侧的第一主体部111、位于其前侧的第一对接部112以及沿前后方向将其贯穿以收容对应第一导电端子12的若干第一收容空间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0的数量为三个,且从前其对接端向后看,其上侧的两个第一收容空间110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圆形,且大小相同,下侧的一个第一收容空间110居中且对称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收容空间110的下方,在对接面上,三个第一收容空间110的中心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如图8所示)。另外,上侧的第一收容空间110内设有一个沿前后方向贯穿设置的端子槽(未标示),下侧的第一收容空间110内设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端子槽。

所述第一主体部111内部设置有壁部1112,所述壁部1112沿垂直于其轴心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主体部111的内表面相连。另外,所述第一主体部111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突伸的定位块1113,所述定位块1113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1的后端。

所述第一对接部112自所述壁部1112的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且第一对接部112的后段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1的内部,其前段突露于第一主体部111的前方。

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11前端的凸缘113,所述凸缘113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11的基本形状一致,但较第一主体部111的尺寸小,所述第一对接部112向前延伸并突露于所述凸缘113的前侧。

请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内,且呈对称设置,其包括一对第一电源端子121、两对第一信号端子122及一对第一侦测端子12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端子121、第一信号端子122及第一侦测端子123的数量可以依照应用需求而设定。所述第一电源端子121为弹性端子,且其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2及第一侦测端子123上侧,所述第一侦测端子123于横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122的两侧。每一导电端子12内还设有一位于其内部的防水圈124。所述第一电源端子121具有柱状第一接触部1211及位于其前端的绝缘部1212,所述绝缘部1212自前向后组装并卡扣定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前端。

请参照图3至图5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也呈对称设置,其自前向后组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侧,且具有基体131、自基体131向外突伸形成的安装边框132及位于其前侧的环形延伸部133。所述基体131的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有至少一开口13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311的数量为三个,且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基体131的上侧,另外两个对称设置于其横向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安装边框132内侧形成有一安装槽1321,所述延伸部133位于所述安装槽1321内,所述安装边框132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后凹陷形成一缺槽1322。所述延伸部133向前延伸以使其前端面位于所述安装边框132的前侧,所述延伸部133上设有以与对接连接器200上设置的扣钩相锁扣的卡扣孔13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孔1331位于所述延伸部133的顶部。

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还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孔134,所述安装孔134分布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13的边角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34包括前安装孔1341及后安装孔1342,所述前安装孔1341与对应的后安装孔1342沿前后方向对齐设置,且所述前安装孔1341与所述安装槽1321相连通,所述后安装孔1342向后开放设置。

请参照图4至图7所示,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具有组装固定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安装端的第一后盖14,所述第一后盖14具有结合部141、自所述结合部141向前突伸形成的插入部142及自所述结合部141向后突伸形成的后突部143,所述结合部141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143对齐设置的结合孔1411。所述第一后盖14沿前后方向贯穿形成有若干收容通道144,所述收容通道144分别与第一收容空间110内对应的端子槽沿前后方向对齐。所述结合部141的中部自其前端面向内凹陷,且形成位于外缘的周壁,所述周壁与所述插入部142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肋145。

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前端的第一防护盖15、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的第一密封圈16及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底部的接地件17。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盖15具有安装板151及与所述安装板151的一侧相连的盖板152,所述安装板151的周边设有沿前后方向将其贯穿的若干连接孔1512,所述连接孔1512分别与对应的前安装孔1341沿前后方向对齐设置,以供连接件(未图示)自前向后依次插入所述连接孔1512及前安装孔1341内,进而将第一防护盖15与第一金属外壳13连为一体。所述盖板152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51的一侧,且所述盖板152朝向安装板151盖合的一侧凸设有若干分别与对应第一收容空间110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的阻塞体1521以及位于所述阻塞体1521外围的外缘部1522。

所述第一密封圈16呈环状,且自其内壁朝向其中心轴的方向突伸形成有至少一环状凸肋161。

请参照图4、图6及图7所示,所述接地件17具有板体部171、位于所述板体部171横向方向上两侧的固持部172、位于所述板体部171后端的一对弯折部173及自板体部171向下突伸形成的抵持部174,所述固持部172的自由末端埋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内,所述一对弯折部173相向弯曲形成,所述抵持部174向下突伸并卡持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的内表面。

组装时,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及所述接地件17镶埋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外侧,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后端面平齐,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前端面前方,如此可有效排除使用过程中的杂讯干扰,增强电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

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后端设置的定位块1113向前插入第一金属外壳13后端设置的对应开口1311内并与其固定配合,以将第一绝缘本体11与第一金属外壳13相固定。所述第一对接部112突伸入所述延伸部133内,且与延伸部133的内表面之间间隔形成一定间隙。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的后段及所述接地件17的一对弯折部173突露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后端面外。

所述第一密封圈16自前向后套设于所述凸缘113上,且通过其环状凸肋161紧密夹置于所述凸缘113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之间。所述第一后盖14组装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及第一金属外壳13的后侧,且通过若干螺钉18将其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紧固,其中所述螺钉18自后向前插入并穿过所述第一后盖14的结合孔1411内,并继续向前插入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上向后开放设置的后安装孔1342内。

所述第一防护盖15的安装板151自前向后组装入所述安装槽1321内,并通过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防护盖15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3相连。当所述电连接器100无需与对接连接器200插接时,可将所述盖板152盖合于所述安装板151上,此时所述外缘部1522插入所述延伸部133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2外,也即夹置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2与所述延伸部133的内表面之间,所述阻塞体1521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收容空间110内以将其前端开口封闭。

另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端子排布及整体结构均较为紧凑,可满足小型化的使用需求。

请参照图9至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对接连接器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类似,所示对接连接器200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1、组装入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内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组装至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外的第二金属外壳23、组装至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外的第二后盖24。

第二绝缘本体21具有位于其前侧的对接柱211及位于其后侧的配合部212,所述对接柱211的外形及大小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1的第一收容空间110相匹配,所述对接柱211具有沿前后方向将其贯通的对接空间210。所述配合部212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开槽2121、将其周壁贯穿的若干收容孔2122以及设置于其周壁上的若干固定臂2123。所述固定臂2123的后端为自由末端,且于其后端设有与第二金属外壳23相卡扣的固定部21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2123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固定臂2123,配合部212的下侧设有一个所述固定臂2123。

第二导电端子22的构成及排布与第一导电端子12相同,其具有一对第二电源端子221、两对第二信号端子222及一对侦测端子223,以使其能够与第一导电端子12相互对接,其中第二电源端子221具有管状第二接触部2211及位于第二接触部2211内的冠簧2212。所述第一电源端子121的第一接触部1211与冠簧2212弹性接触,以实现更好的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3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外,其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管体部231、自所述管体部231的一侧向后延伸的突出部232及开设于所述管体部231外的缺口233,所述缺口233设置于所述管体部231向外突出形成的突条234上,且与所述突出部232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3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3的前端面位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的前侧,其向后延伸以使其后端面位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后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3的后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后盖24的后侧。

所述第二后盖24向前插置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内,其具有若干圆形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收容腔241及设置于其顶部的一对凸包242,所述一对凸包242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且突伸入对应的所述收容孔2122内。所述第二后盖24还具有位于所述一对凸包242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243,所述凹槽243与第二绝缘本体21的开槽2121沿前后方向对齐,且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3的突出部232向下突伸入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1的开槽2121及第二后盖21的凹槽243内。

所述对接连接器200还具有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外的第二密封圈25、套设于第二金属外壳23外的附加壳体26及弹性锁扣件27,所述第二密封圈25同时套设于并包裹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外。所述附加壳体26前端为圆环状的环体261及与环体261的一侧相连且向后延伸的突伸部262,所述突伸部262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的收容槽2621,所述环体261套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3上。

所述锁扣件27具有向前延伸的锁扣臂271、弹性枢转件272及供使用者按压操作的按压部273,所述锁扣臂271向前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环体261沿前后方向贯通设置的通孔内,并突露于所述环体261的前侧,所述按压部273的暴露于所述突伸部262的收容槽2621内。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273,所述锁扣臂271可在枢转件272的作用下与电连接器100的卡扣孔1331锁扣或者解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