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件及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4679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件及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件及有机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显示行业与照明行业得飞速发展,显示行业及照明行业对于亮度的追求也明显提高。其中,当单个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不够,需要串联一个发光元件来增加发光亮度。当时串联一个发光元件会导致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积增加,从而导致发光元件的面电阻增大。由于发光元件的面电阻增大,则在发光面积上损失的电压增大,从而导致功耗增大。同时增大发光面积还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发热现象,会严重影响发光元件的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件及发光组件,以在不增大面电阻的同时增大发光面积,以满足业界对亮度的需求。
[000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压输出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件,用于连接有机发光元件,所述连接器件包括基板、连接极、第一对电极、第二对电极及第三对电极,所述连接极、所述第一至第三对电极均铺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至第三对电极均包括正极及负极,所有正极均通过所述连接极电连接,所有负极通过所述连接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对电极的正极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对电极的负极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对电极的正极用于连接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二对电极的负极用于连接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所述第三对电极的正极用于连接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三对电极的负极用于连接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从而使得所述电源同时分别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供电。
[0007]其中,所述连接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及第二对电极均设置于所述连接极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对电极设置于所述连接极的第二侧。
[0008]其中,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极的形状相同,且所述连接极的各个边与所述基板的对应边平行。
[000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电源、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第二有机发光元件及连接器件,所述连接器件包括基板、连接极、第一对电极、第二对电极及第三对电极,所述连接极、所述第一至第三对电极均铺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至第三对电极均包括正极及负极,所有正极均通过所述连接极电连接,所有负极通过所述连接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对电极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对电极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对电极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二对电极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所述第三对电极的正极连接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三对电极的负极连接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从而使得所述电源同时分别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供电。
[0010]其中,所述连接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及第二对电极均设置于所述连接极的第一侧,所述第三对电极设置于所述连接极的第二侧。
[0011]其中,所述基板与所述连接极的形状相同,且所述连接极的各个边与所述基板的对应边平行。
[0012]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均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连接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连接电极依次电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作为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连接电极作为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
[0013]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具有可延伸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电极具有可延伸的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二对电极的正极,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第三对电极的负极。
[0014]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端子是包覆电线、金属板或金属带的形式。
[0015]其中,所述电源为恒定电流驱动器。
[0016]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件,用于连接有机发光元件,所述连接器件包括基板、连接极、第一对电极、第二对电极及第三对电极,所述连接极、所述第一至第三对电极均铺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至第三对电极均包括正极及负极,所有正极均通过所述连接极电连接,所有负极通过所述连接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对电极的正极用于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对电极的负极用于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对电极的正极用于连接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二对电极的负极用于连接第一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所述第三对电极的正极用于连接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第三对电极的负极用于连接第二有机发光元件的负极,从而使得所述电源同时分别对所述第一及第二有机发光元件供电。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所述连接器件增加了有机发光元件的数量,即增加了发光面积,同时未增大面电阻,从而在满足业界对发光装置亮度的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增加额外的功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发明第一方案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连接器件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明第二方案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第二方案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将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居间元件或层。相同的符合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在此所用时,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0023]将理解,虽然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
[0024]为便于描述,这里可以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在…之上”、“上”
等空间相对性术语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空间相对性术语旨在涵盖除图中示出的取向之外,器件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下面”的元件将会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以涵盖之上和之下两种取向。器件可以以别的方式取向(旋转90度或其他取向),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性描述符被相应地解释。
[0025]这里所用的术语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