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挠性薄膜结构的显示元件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5657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为此,在相位差膜21c的制造步骤中,需要倾斜拉伸该膜。关于该倾斜拉伸,日本特愿2013-070787号(专利文献7)、日本特愿2013-070789号(专利文献8)中有详细的记载,可以使用通过这些文献所记载的方法拉伸的相位差膜。另外,作为相位差膜21c,可以使用具有相位差根据波长而变化、越为短波长侧则相位差越小的逆色散特性的膜。具有逆色散特性的相位差膜在日本专利第5204200号(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第5448264号(专利文献10)等中有所记载,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可以使用这些专利申请所记载的逆色散特性的相位差膜。
[0097]再次参照图8,被一对驱动辊23从光学膜卷筒22中放出的光学膜21经过导辊24、在上下方向上可动的松紧调节辊25以及导辊26及导辊27,被输送到切口形成机构28。切口形成机构28由切割刀29与送出用的一对驱动辊30构成。该切口形成机构28在切口形成位置使驱动辊30停止,在停止对光学膜21的输送的状态下,使切割刀29工作,留下载体膜21e而仅在光学膜21上沿其宽度方向形成切口 28a。切口 28a的间隔为与母板B上的各显示元件1的纵向长度L相对应的距离。因此,光学膜被利用切口 28a沿宽度方向切割,成为具有显示元件的横向宽度W与纵向长度L的光学膜片21f。这样一来,在载体膜21e上,连续地形成有多个光学膜片21f,这些光学膜片21f支承于载体膜21e并被向贴合位置输送。
[0098]松紧调节辊25被弹性地向上施力,是在沿输送方向连续地驱动光学膜21的一对驱动辊23、与切割时停止对光学膜21的输送且切割结束后以规定距离进行驱动的一对驱动辊30之间起着调整薄膜输送的作用的调整辊。即,在驱动辊30停止期间,松紧调节辊25通过偏压力向上方移动以吸收驱动辊23的输送量,在驱动辊30开始工作时,松紧调节辊25利用由该驱动辊30向光学膜21施加的拉伸力克服偏压力而向下方移动。
[0099]通过切口 28a而形成的一连串的光学膜片21f以支承于载体膜21e的状态经过导辊31及导辊32,通过与松紧调节辊25相同结构的松紧调节辊33,由导辊34、35、36、37引导而被输送到贴合位置。
[0100]在贴合位置设有贴合辊38与载体膜剥离机构39。贴合辊38配置成能够在上方的拉起位置与下方的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当变为被载体膜21e支承的连续的光学膜片21f中的前头的光学膜片21f的前端与贴合对象即显示元件1的前端位置对齐的状态时,贴合辊38从上方位置下降至下方的按压位置,将光学膜片21f按压在母板B上的显示元件1上而进行贴合。
[0101]载体膜剥离机构39具有剥离板,该剥离板起到如下作用,即:在贴合位置,将载体膜21e呈锐角状折回,将前头的光学膜片21f自该载体膜21e上剥去。为了回收呈锐角状折回的载体膜21e而配置有载体膜卷绕辊40。自光学膜片21f上剥下的载体膜21e经过导棍41及一对卷绕用驱动棍42,被向卷绕棍40输送,卷绕在该卷绕棍40上。
[0102]驱动辊30及切割刀29的动作由图8中未图示的前述控制装置控制。即,控制装置存储有与母板B上的显示元件1的尺寸及位置有关的信息,控制装置根据显示元件1的纵向长度L的信息控制驱动辊30的驱动与切割刀29的工作,在光学膜21上以与显示元件1的纵向长度L对应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切口 28a。另外,在贴合位置的上游侧设有检测光学膜片21f前端的膜检测装置43,向控制装置提供关于向贴合位置输送的光学膜片21f的前端位置的信息。该光学膜片前端位置信息存储在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根据该光学膜片前端位置信息与从吸引保持盘10获得的母板B的位置信息,对应吸引保持盘10的动作来控制驱动辊30和卷绕用驱动辊42的工作,进行调节以使自载体膜21e剥去的光学膜片21f的前端、与处于贴合位置的母板B上的要进行贴合的显示元件1的前端位置对齐。完成位置对齐后,以同步的速度输送光学膜片21f与母板B。贴合辊38下降至下方的按压位置,将光学膜片21f向显示元件1的显示面按压。这样一来,向显示元件1上贴合光学膜片21f。
[0103]图10是表示将光学膜片21f依次向在母板B上配置成纵横的矩阵状的显示元件1贴合的顺序的一例的概况图。在该例中,贴合机构20的横向位置相对于输送方向固定,保持母板B的吸引保持盘10以可横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支承机构13上。如图10(a)所示,控制母板B的位置被控制为最初使左端显示元件列的前头的显示元件1定位在贴合位置。在该状态下,如前文联系图8所述地,光学膜片21f贴合于左端一列前头的显示元件1的显示部Id。
[0104]接着,通过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吸引保持盘10,使母板B相对于输送方向,以与显示元件列的横向间隔相当的距离向横向左侧方向移动。通过该横向移动,如图10(b)所示,左数第二列的前头的显示元件1定位在贴合位置。然后,通过与前述动作相同的动作,在该显示元件1的显示部Id上贴合光学膜片21f。之后,通过相同的操作,使母板B向横向左侧方向移动,进行光学膜片21f的贴合。在显示元件1配置为三列的图示例的情况下,这样就完成了光学膜片21f向前头的显示元件上的贴合。图10(c)表示该状态。
[0105]接着,在输送方向上以与各纵列中的显示元件1的间隔相当的距离驱动吸引保持盘10,将右端一列的从前头数起的第二个显示元件1定位在贴合位置,按照同样的方法,如图10(d)所示,在该元件1的显示部Id上贴合光学膜片21f。之后,如图10(e)所示,在输送方向上驱动母板B,通过相同的操作,进行光学膜片21f的贴合。
[010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支承于载体膜21e的层叠结构的光学膜预先被切割机构28切割为规定的长度而形成为光学膜片21f的形式,之后才贴合在母板B上的显示元件1的显示部ld,但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光学膜不预先被切割为片状,而是以连续带状膜的形式,贴合于整个纵列的显示元件。在该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图8所示的贴合机构20中的切口形成机构28。图11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贴合。如图11(a)所示,母板B使其输送方向左端一列的前头的显示元件1的前端被定位在贴合位置处的规定位置。如上文联系图10所述地,将载体膜21e自光学膜21剥离,将该光学膜连续地贴合在左端一列的显示元件1上。接着,使母板B向横向左侧方向及后方移动,如图11(b)所示,使第二列前头的显示元件1为与贴合位置对齐的状态,进行相同的贴合。同样,使母板B向横向左侧方向及后方移动,如图11(c)所示,使右端一列前头的显示元件1为与贴合位置对齐的状态,进行相同的贴合。
[0107]图12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光学显示元件处理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显示单元制造装置80的概况图。若通过上述的工序,完成了光学膜片21f相对于所有显示元件1的贴合,则母板B以保持在吸引保持盘10上的状态,被向图12所示的光学显示单元制造装置80输送。
[0108]该光学显示单元制造装置80具有载体带放出棍81、载体带卷绕棍82和排列在这些辊81、82之间的多个导向辊84a、84b、84c、84d、84e。在载体带放出辊81上安装有载体带83的卷筒83a。如图13所示,载体带83由带基材83b与设置于该带基材83b的一个面上的剥离力较小的粘接剂层83c构成。载体带83的卷筒83a为以粘接剂层83c处于外侧的方式卷绕的结构。
[0109]载体带83被从卷筒83a中放出,以粘接剂层83c朝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沿导向辊84b、84c、84d、84e下侧的运动路径通过,并被卷绕在卷绕辊82上。光学膜片21f贴合在光学显示元件1的显示面上而形成的元件集合体母板B与接合在该母板B上的玻璃基板3一起,以保持在吸引保持盘10上的状态被输送到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载体带83的下方的位置。
[0110]图12所示的光学显示单元制造装置80具有载体带贴合位置1、玻璃基板剥离位置
I1、粘接剂层施加位置II1、复合膜贴合位置IV和光学显示元件切割位置V。光学膜片21f贴合在光学显示元件1的显示面上而形成的元件集合体母板B与玻璃基板3在到达载体带贴合位置I之前,使用设置于吸引保持盘10的支承机构13上的高度调节机构进行高度调节。调节的高度为贴合于元件集合体母板B上的光学显示元件1的光学膜片21f可以规定的接触压与载体带83的粘接剂层83c接触的高度。进行过高度调节的吸引保持盘10上的元件集合体母板B及玻璃基板3被送入到图12中左起第二个导向棍84b的下方。在此,从卷筒83a中放出的载体带83利用导向棍84b将其粘接剂层83c按压在元件集合体母板B上的光学膜片21f上。这样一来,载体带83被接合于元件集合体母板B。图13表示该状态。
[0111]在该过程中,载体带83在图12中箭头A所示的输送方向上,被以与吸引保持盘10同步的速度驱动。在元件集合体母板B通过载体带贴合位置I这一期间,载体带83与元件集合体母板B上的所有光学膜片21f接合。在元件集合体母板B通过了载体带贴合位置I之后,解除吸引保持盘10的真空吸引力,使元件集合体母板B与玻璃基板3变为仅由载体带83支承的状态。
[0112]支承于载体带83的元件集合体母板B与玻璃基板接着被输送至玻璃基板剥离位置II。在该位置II,通过激光照射等公知的方法,将玻璃基板3从树脂基材4上剥去。通过激光照射将玻璃基板从树脂基材上剥去的技术被记载于例如国际公开公报W02009/104371号(专利文献2)中。剥去了玻璃基板3的元件集合体母板B被输送至粘接剂层施加位置
III。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