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7087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端子焊脚共面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连接器作为实现电子设备电源与讯号传输的重要部件已得到广泛应用。电连接器在传输速度、安全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应于现有电连接器体积减小、端子数量增加且排列更为紧凑,在制造成型及焊接至电路板上时,端子焊脚的共面度易受影响。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提供一种更利于保证端子焊脚共面度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端子焊脚共面度的电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塑料本体,具有基部和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具有后端面及复数前后延伸并向后贯穿后端面的端子收容槽;复数第一端子,一体连接于一第一料带本体同一侧缘,所述第一料带本体上形成有复数第一端子下料孔,每一第一端子形成有一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一固定部远离第一料带本体一端的第一接触部、自第一固定部另一端之横向两侧朝向第一料带本体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料带本体相连接的第一肩部、以及位于第一肩部之间并且连接第一固定部的第一焊脚;复数第一焊脚藉由与之对应的第一端子下料孔处统一撕裂成型,并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端子藉由治具与第一料带本体相配合而安装至塑料本体上后再将所述第一料带本体取下,所述第一固定部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至对接部,所述第一焊脚位于后端面后方且与后端面相平行。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焊脚与后端面间隔设置。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焊脚与第一固定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位于后端面后侧,所述第一肩部向后延伸至所述第一折弯部旁侧并于第一肩部的后端形成连接第一料带本体的第一 V型槽。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相对复数第一端子设置且沿横向依次排布的复数第二端子、复数第三端子及复数第四端子,复数第二端子一体连接于一第二料带本体同一侧缘,所述第二料带本体上形成有复数第二端子下料孔,每一第二端子形成有一第二固定部、连接第二固定部远离第二料带本体一端的第二接触部、自第二固定部另一端之横向两侧朝向第二料带本体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料带本体相连接的第二肩部、以及位于第二肩部之间并且连接第二固定部的第二焊脚;复数第二焊脚藉由与之对应的第二端子下料孔处统一下料成型,并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端子藉由治具与第二料带本体相配合而安装至塑料本体上后再将所述第二料带本体取下,所述第二固定部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至对接部,所述第二焊脚位于后端面后方且与后端面相平行,所述第二焊脚与第一焊脚反向延伸设置于塑料本体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肩部和第二焊脚间隔设置,并于第二固定部后侧向前凹陷形成有间隔第二肩部和第二焊脚的凹槽。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焊脚与第二固定部之间连接有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位于后端面后侧且所述第二折弯部横向收缩形成颈部,所述颈部向前延伸至所述凹槽旁侧,所述第二肩部向后延伸出后端面并于第二肩部的后端形成连接第二料带本体的第二 V型槽。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料带本体和第二料带本体于塑料本体前后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同。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复数第三端子一体连接于一第三料带本体的同一侧缘,所述第三端子的构造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同,所述第三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焊脚反向延伸设置于后端面后方的第三焊脚。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复数第四端子一体连接于一第四料带本体的同一侧缘,所述第四端子的构造及排布方式与第二端子相一致,所述第四端子包括设置于后端面后侧的第四焊脚。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及第四焊脚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复数第一端子于安装至塑料本体之前,先将第一焊脚自第一料带本体下料成型,保证复数第一焊脚的共面度;并且所述第一端子于安装至塑料本体之后,第一料带本体折断取下时不会对第一焊脚的共面度产生影响。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构造得以优化,减少制造安装过程中的异常,提高产品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于料带本体未取下时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又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复数第一端子与第一料带本体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复数第二端子与第二料带本体的平面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6]请参阅图1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中,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立体示意图,所述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塑料本体1、复数第一端子21以及相对复数第一端子21设置且沿横向依次排布的复数第二端子22、复数第三端子23及复数第四端子24。
[0027]所述塑料本体1包括基部11、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以及横向相对设置于所述基部11两端的第一端部13与第二端部14。所述基部11具有呈平面设置的后端面111以及底面112与顶面113,并于靠向底面112 —侧设置有前后延伸贯穿后端面111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4,靠向顶面113 —侧则沿横向依次设置有分别用以收容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及第四端子24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15、第三端子收容槽116与第四端子收容槽117,所述顶面113于第三端子收容槽116处向上突伸形成一凸出部118。所述第三端子收容槽116与底面112的间距大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15及第四端子收容槽117与底面112的间距。
[0028]所述塑料本体1的第一端部13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第一定位柱131,所述第一定位柱131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2 ;所述第二端部14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第二定位柱141,所述第二定位柱141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42。
[0029]参看图3-6与图8,复数第一端子21 —体连接于第一料带本体25的同一侧缘,所述第一料带本体25上形成有复数第一端子下料孔251。每一第一端子21形成有一第一固定部211、连接第一固定部211远离第一料带本体25 —端的第一接触部212、自第一固定部211另一端之横向两侧朝向第一料带本体25方向延伸并与第一料带本体25相连接的第一肩部213、以及位于第一肩部213之间并且连接第一固定部211的第一焊脚214。所述第一端子21藉由治具与第一料带本体25相配合而安装至塑料本体1上后再将所述第一料带本体25取下。
[0030]所述第一固定部211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14内。所述第一接触部212延伸至对接部12上。复数第一焊脚214位于后端面111后方且与后端面111间隔设置,并且复数第一焊脚214位于同一平面且与后端面111相平行,焊接爬锡不会对塑料本体1产生影响。所述第一焊脚214与第一固定部211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弯部215,所述第一折弯部215位于后端面111后侧,所述第一肩部213向后延伸至所述第一折弯部215旁侧并于第一肩部213的后端形成连接第一料带本体25的第一 V型槽216。所述第一焊脚214藉由与之对应的第一端子下料孔251处统一撕裂成型以保持较好的共面度,所述第一端子下料孔251的开口对应于第一焊脚214的样式大致呈矩形。相较于现有技术,第一 V型槽216的位置较为靠后,在将第一端子21安装至塑料本体1上后,可有效防止第一料带本体25自第一 V型槽216处折断取下时触碰到第一焊脚214,进而不会对第一焊脚214的共面度造成影响。
[0031]参看图3-5及图7、9,复数第二端子22 —体连接于第二料带本体26的同一侧缘。所述第二料带本体26上形成有复数第二端子下料孔261,每一第二端子22形成有一第二固定部221、连接第二固定部221远离第二料带本体26 —端的第二接触部222、自第二固定部221另一端之横向两侧朝向第二料带本体26方向延伸并与第二料带本体26相连接的第二肩部223、以及位于第二肩部223之间并且连接第二固定部221的第二焊脚224。所述第二端子22藉由治具与第二料带本体26相配合而安装至塑料本体1上之后再将所述第二料带本体26取下。
[0032]所述第二固定部221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15内。所述第二接触部222延伸至对接部12上。所述第二肩部223向后延伸出所述后端面111,所述第二肩部223和第二焊脚224间隔设置,并于第二固定部221后侧向前凹陷形成有间隔第二肩部223和第二焊脚224的凹槽225。复数第二焊脚224与第一焊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