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072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加工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舱总成加工时升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焊装生产线发动机舱总成的焊接过程中,每个焊接工作岗位对其完成相应的焊接工作之后需要将其升吊至一定高度运吊至下一工作岗位进行下一步焊接工作。现有的升吊装置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515005. 5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吊具,该吊具包括Z形吊杆和直形吊杆,两者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直形吊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Z形吊杆的中部设有吊环,尾端挂有配重铁块,整个吊具可从驾驶室车门处伸进车内, 将发动机总成从驾驶室车门处吊出。该技术中需要额外的配重,使用很不方便。在发动机舱升吊过程中只定位发动机舱左右减震器两孔,由于发动机舱前后不对称升吊过程晃动十分严重,传统发动机机舱升吊装置使用单一绳索极不稳定,导致升吊过程和放置发动机舱总成时须等待并设法使其稳定后才能继续焊接工作,影响工作效率,发动机舱边角锋利,晃动时易伤及操作人员,安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通过两个剪式伸缩架避免了发动机舱升吊过程中的晃动,减少了在升吊过程中等待升吊装置平稳的时间。一种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包括通过行进机构与导轨配合的承重梁,该承重梁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的电动葫芦的两侧并排布置有第一剪式伸缩架和第二剪式伸缩架,这两个剪式伸缩架的顶部与所述的承重梁连接,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设有横梁,该横梁的两端设有用于承载发动机舱的吊钩,所述的电动葫芦的牵引索连接在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并排布置的两个剪式伸缩架,可以减小剪式伸缩架底部的横梁的晃动,提高发动机舱升吊时的平稳性。电动葫芦带动牵引索时,会直接或间接的牵引横梁,以提升发动机舱。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带有吊耳,所述的电动葫芦的牵引索连接在该吊耳上,即牵引索直接牵引横梁。剪式伸缩架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原理,就剪式伸缩架本身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剪式伸缩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设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梁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所述的两个剪式伸缩架的顶部分别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两个相对的边上。作为优选,设有第二矩形框架,所述的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分别连接在第二矩形框架两个相对的边上,且所述的横梁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上。[0012]所述的承重梁和第一矩形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的横梁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可以通过螺栓或捆扎件等连接,方便维护和拆装。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的中线部位,有利于保持平衡。所述的行进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采用电机驱动的轮子,支撑梁通过连接件与轮轴相接。为了进一步稳固发动机舱,作为优选,所述的吊钩带有用于与发动机舱相配合的定位销孔,使用时通过定位销实现吊钩和发动机舱的相互定位,避免发动机舱发生错位。所述的吊钩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的横梁的两端,可以方便的调整角度以勾住发动机舱。作为优选,设有用于感应横梁上升极限位置的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的电动葫芦的控制电路。该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承重梁或第一矩形框架上,当横梁上升至极限时,所述的电动葫芦停止运行。传感器可以利用现有技术,根据传感器类型和需要可以在横梁上放置对应的元件,用以发射可被传感器接收的电信号或磁信号等。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稳定性好、安全性高,运用简单的机械部件无需另设电动、气动等动力装置,通过两个剪式伸缩架避免了发动机舱升吊过程中的晃动,减少了在升吊过程中等待升吊装置平稳的时间,具备较强安全性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省略电动葫芦、行进机构、导轨和承重梁之后的侧视图;图3为图2的立体图,略呈仰视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包括通过行进机构I与导轨2配合的承重梁3。行进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例如采用电机驱动的轮子,支撑梁3通过连接件与轮轴相接。承重梁3上设有电动葫芦7,电动葫芦7的两侧并排布置有第一剪式伸缩架6和第二剪式伸缩架。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剪式伸缩架的稳定性,设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梁3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4,两个剪式伸缩架的顶部分别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4两个相对的边上。设有第二矩形框架5,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分别连接在第二矩形框架5两个相对的边上,第二矩形框架5的中线部位固定有横梁11。承重梁3和第一矩形框架4之间,以及横梁11与第二矩形框架5之间可以通过螺栓或捆扎件等连接,方便维护和拆装。横梁11的两端通过转轴12铰接有用于承载发动机舱的吊钩9,可以方便的调整角度以勾住发动机舱。为了进一步稳固发动机舱,吊钩9带有用于与发动机舱相配合的定位销孔10,使用时通过定位销实现吊钩和发动机舱的相互定位,避免发动机舱发生错位。[0029]横梁11带有吊耳,电动葫芦7的牵引索8连接在该吊耳上。设有安装在承重梁3上的用于感应横梁11上升极限位置的传感器(图中省略),该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电动葫芦7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并排布置的两个剪式伸缩架,可以减小剪式伸缩架底部的横梁的晃动,提高发动机舱升吊时的平稳性,使用时将发动机舱固定在吊钩的定位销孔处,开动 电动葫芦提升发动机舱,当横梁上升至极限时,电动葫芦停止运行,控制行进机构使承重梁带动发动机舱沿导轨运动至指定位置,再放下发动机舱,完成发动机舱的升吊和运输。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包括通过行进机构(I)与导轨(2)配合的承重梁(3),该承重梁(3)上设有电动葫芦(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葫芦(7)的两侧并排布置有第一剪式伸缩架(6)和第二剪式伸缩架,这两个剪式伸缩架的顶部与所述的承重梁(3)连接,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设有横梁(11),该横梁(11)的两端设有用于承载发动机舱的吊钩(9),所述的电动葫芦(7)的牵引索(8)连接在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1)带有吊耳,所述的电动葫芦(7)的牵引索(8)连接在该吊耳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连接在承重梁(3)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4),所述的两个剪式伸缩架的顶部分别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4)两个相对的边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二矩形框架(5),所述的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分别连接在第二矩形框架(5)两个相对的边上,且所述的横梁(11)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上(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梁(3)和第一矩形框架(4)之间,以及所述的横梁(11)与第二矩形框架(5)之间可以通过螺栓或捆扎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1)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5)的中线部位。
7.如权利要求I 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9)带有用于与发动机舱相配合的定位销孔(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9)通过转轴(12)铰接在所述的横梁(11)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感应横梁(11)上升极限位置的传感器,该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的电动葫芦(7)的控制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在承重梁(3)或第一矩形框架(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包括通过行进机构与导轨配合的承重梁,该承重梁上设有电动葫芦,所述的电动葫芦的两侧并排布置有第一剪式伸缩架和第二剪式伸缩架,这两个剪式伸缩架的顶部与所述的承重梁连接,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设有横梁,该横梁的两端设有用于承载发动机舱的吊钩,所述的电动葫芦的牵引索连接在两个剪式伸缩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升吊运输装置稳定性好、安全性高,运用简单的机械部件无需另设电动、气动等动力装置,通过两个剪式伸缩架避免了发动机舱升吊过程中的晃动,减少了在升吊过程中等待升吊装置平稳的时间,具备较强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6C19/00GK202465104SQ20112057129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安聪慧, 徐玉伟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