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7296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茶类饮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将新鲜蜈蚣藻淡水抓洗、滤干、晾晒以去腥,切成小段后恒温烘干备用;对成品三角草挑选、去根后切成小段备用,对成品槐米烘炒后备用,筛选成品姜皮与苦瓜干分别粉碎成小段备用,将干品莲子研末后备用,将新鲜采摘的金银花通风晾晒后去杂、挑拣并剪切成小段备用;将成品冬虫夏草手工进行虫体与菌座的分离,并分别粉碎后备用;称取蜈蚣藻原料和三角草、槐米、姜皮、苦瓜干、莲子及金银花按照配方的重量比例手工搅拌混合,再按每小袋2~10克标准置于小袋中,最后加入冬虫夏草粉末并抽真空密封制成袋装;其制备工艺成熟,配方科学,无毒副作用,适应人群范围广。
【专利说明】一种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类饮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治疗咽炎的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以蜈蚣藻为主要原料,配以三角草、槐米和姜皮等辅料,经配比加工制成可用于治疗咽炎的蜈蚁藻茶。
【背景技术】:
[0002]咽炎有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之分,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需要及时就医诊治;慢性咽炎是粘膜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适、发干、有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多见成年人,且病程长、易复发,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选择消炎茶来进行辅助治疗,市场上常见到的有藤茶、金银花茶、七叶参茶和姜茶等,其对慢性咽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是该类茶性凉不宜长期饮用,而且功能单一,例如中国专利200910172432.X公开的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其以百合、枇杷叶、冬凌草、薄荷、竹叶、金银花、茵陈、艾叶、绿茶和蜂蜜为原料,经粉碎、煎熬、搅拌、烘干、制粒等工艺精制而成,能够消除咽喉部位炎症、生津止咳和化痰消肿,对慢性咽炎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该保健茶治标不治本,只能够单纯实现降火消炎和化痰消肿的作用,没有抗病毒和抑菌的功效,也不能强心安神、补虚健体;另有一种神农金康莓茶,其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对急慢性炎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0003]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植物资源,其中以各类海藻为主,大体包括硅藻、红藻、蓝藻、褐藻、甲藻和绿藻等11门,其中近百种可食用,但是当前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很不充分,现有技术中以海藻类植物为原料进行相关产品开发的技术较为少见,更未见有充分利用海藻类植物的药用价值而研究开发出的相关产品。蜈蚣藻,生于外海及浪较大的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其含有的硫酸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对喉炎、咽炎和肠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本发明以蜈蚣藻为原料,配以其他辅料,经大量配比实验及科学论证,寻求设计一种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用于咽炎的预防保健和日常治疗。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蜈蚣藻茶制备方法,选用丝状眉藻和红毛藻作为主要原料,配以大枣、川乌、杏仁和山羊角等其他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用于辅助治疗咽炎的饮品茶,并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抑菌的效果,同时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蜈蚣藻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06]( I)将检验、挑选出来的新鲜蜈蚣藻在细纱网上用淡水进行抓洗2-4次,滤干后晾晒3-5天以去腥,再用机械或手工将蜈蚣藻切断成20?50mm的小段,放置在恒温30?60°C条件下烘干至含水分重量百分比为15?25%作为蜈蚣藻原料;
[0007](2)对成品三角草进行挑选、去根,并切断成20_50mm的小段备用,对成品槐米控温60-90°C烘炒至含水分重量百分比10-15%备用,筛选成品晒干的姜皮与苦瓜干分别粉碎成15-40_的小段备用,将干品莲子研末后过40-60目筛备用,将新鲜采摘的金银花于芦席上摊开通风晾晒1-2天,忌暴晒,晒至九成干后去杂、挑拣并剪切成30-60mm的小段备用;
[0008](3)对精选的成品冬虫夏草手工进行虫体与菌座的分离,并采用机械或手工方法将虫体与菌座分别粉碎至500-2000目,使得冬虫夏草的细胞壁破碎,便于有效成分迅速溶出;
[0009](4)精准称取步骤(1)中制备的蜈蚣藻原料和步骤(2)中制备的三角草、槐米、姜皮、苦瓜干、莲子和金银花按照配方中的重量比例进行手工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按每小袋2~10克标准置于小袋中;
[0010](5)按照配方的重量比例称取步骤(3)中制备的冬虫夏草粉末分别加入步骤(4)中的小袋茶中,然后进行抽真空密封制成袋装蜈蚣藻茶,并装盒存放。
[0011]本发明涉及的蜈蚣藻茶配方成份包括蜈蚣藻和各种辅料,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0012]
【权利要求】
1.一种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 (1)将检验、挑选出来的新鲜蜈蚣藻在细纱网上用淡水进行抓洗2-4次,滤干后晾晒3-5天以去腥,再用机械或手工将蜈蚣藻切断成20~50mm的小段,放置在恒温30~60°C条件下烘干至含水分重量百分比为15~25%作为蜈蚣藻原料; (2)对成品三角草进行挑选、去根,并切断成20-50mm的小段备用,对成品槐米控温60-90°C烘炒至含水分重量百分比10-15%备用,筛选成品晒干的姜皮与苦瓜干分别粉碎成15-40mm的小段备用,将干品莲子研末后过40-60目筛备用,将新鲜采摘的金银花于芦席上摊开通风晾晒1-2天,忌暴晒,晒至九成干后去杂、挑拣并剪切成30-60_的小段备用; (3)对精选的成品冬虫夏草手工进行虫体与菌座的分离,并采用机械或手工方法将虫体与菌座分别粉碎至500-2000目,使得冬虫夏草的细胞壁破碎,便于有效成分迅速溶出; (4)精准称取步骤(1)中制备的蜈蚣藻原料和步骤(2)中制备的三角草、槐米、姜皮、苦瓜干、莲子和金银花按照配方中的重量比例进行手工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按每小袋2~10克标准置于小袋中; (5)按照配方中重量比例称取步骤(3)中制备的冬虫夏草粉末分别加入步骤(4)中的小袋茶中,然后进行抽真空密封制成袋装蜈蚣藻茶,并装盒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藻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中成份包括蜈蚣藻和辅料,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
【文档编号】A23F3/34GK103859117SQ201410119918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7日
【发明者】王鑫 申请人:青岛崂好人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