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蒌叶乙醚提取物及其作为果蔬保鲜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6721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蒌叶乙醚提取物及其作为果蔬保鲜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蒌叶乙醚提取物及其作为果蔬保鲜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果蔬保鲜剂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合成和天然果蔬保鲜剂,长期以来,人们利用各种化学合成物对果蔬进行保鲜贮藏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保鲜防腐效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用天然果蔬保鲜剂代替化学合成保鲜剂的开发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报道蒌叶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但蒌叶中低极性组分,例如蒌叶的乙醚提取物可作为果蔬保鲜剂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蒌叶乙醚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蒌叶乙醚提取物由如下方法制备:

(1)取新鲜蒌叶,加入其质量8至15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醚,在恒温水浴40℃的条件下,以索氏提取法提取24至48小时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粗浸膏;

(2)步骤(1)得到的浸膏经活性碳柱吸附,用60-70%乙醇洗脱,收集3-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收后,进一步经大孔树脂柱吸附,用50-60%乙醇洗脱,收集3-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所需蒌叶乙醚提取物。

步骤(1)中所述“加入其质量8至15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醚”是指1g蒌叶加8-15mL无水乙醚。

步骤(2)所述的大孔树脂选自D101型或AB8型。

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蒌叶乙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新鲜蒌叶,加入其质量8至15倍量体积的无水乙醚,在恒温水浴40℃的条件下,以索氏提取法提取24至48小时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粗浸膏;

(2)步骤(1)得到的浸膏经活性碳柱吸附,用60-70%乙醇洗脱,收集3-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收后,进一步经大孔树脂柱吸附,用50-60%乙醇洗脱,收集3-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所需蒌叶乙醚提取物。所述大孔树脂选自D101型或AB8型。

本发明提供上述蒌叶乙醚提取物作为果蔬保鲜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蒌叶乙醚提取物配制成乙醇溶液用于浸泡或喷涂果蔬;配制成乙醇溶液中蒌叶乙醚提取物的浓度为5-20mg/mL,优选为10mg/mL;所述果蔬优选辣椒,进一步优选黄灯笼辣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蒌叶乙醚提取物与现有技术中蒌叶或其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在化学成分上具有显著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保鲜效果(失重率、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2)本发明蒌叶乙醚提取物在5-20m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尤其是本发明蒌叶乙醚提取物在10mg/mL浓度时各项保鲜指标(失重率、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达到最佳效果。本发明不仅提供一种适用于果蔬保鲜的蒌叶乙醚提取物,而且通过不同浓度实验确定了其作为保鲜剂的最佳使用浓度。

附图说明

图1:不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溶液、乙醇对照、空白对照对黄灯笼辣椒失重率的影响

图2:不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溶液、乙醇对照、空白对照对黄灯笼辣椒好果率的影响

图3:不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溶液、乙醇对照、空白对照对黄灯笼辣椒Vc含量的影响

图4:葡萄糖溶液与吸光度的关系图

图5:不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溶液对黄灯笼辣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蒌叶乙醚提取物A的制备

(1)取200g新鲜蒌叶,加入1600mL无水乙醚,在恒温水浴40℃的条件下,以索氏提取法提取24小时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粗浸膏;

(2)步骤(1)得到的浸膏经活性碳柱吸附,用60-70%乙醇洗脱,收集3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收后,进一步经AB8型大孔树脂柱吸附,用50-60%乙醇洗脱,收集3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蒌叶乙醚提取物A(2.6g)。

实施例2蒌叶乙醚提取物B的制备

(1)取500g新鲜蒌叶,加入7.5L无水乙醚,在恒温水浴40℃的条件下,以索氏提取法提取48小时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醚得粗浸膏;

(2)步骤(1)得到的浸膏经活性碳柱吸附,用60-70%乙醇洗脱,收集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收后,进一步经D101型大孔树脂柱吸附,用50-60%乙醇洗脱,收集5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蒌叶乙醚提取物B(7.9g)。

实施例3蒌叶乙醇提取物C的制备

(1)取200g新鲜蒌叶,加入1600mL乙醇,在恒温水浴80℃的条件下,以索氏提取法提取24小时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粗浸膏;

(2)步骤(1)得到的浸膏经活性碳柱吸附,用60-70%乙醇洗脱,收集3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收后,进一步经D101型大孔树脂柱吸附,用50-60%乙醇洗脱,收集3倍量柱体积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蒌叶乙醇提取物C(3.1g)。

按照文献:“蒌叶提取物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研究”,梁辉,等,2011年第32卷第5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第57-59页记载的方法,分别得到蒌叶乙醇提取物D和蒌叶果实乙醇提取物E。

实施例4不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对黄灯笼辣椒保鲜效果实验(失重率、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

(1)溶液的配制

称取2.0g蒌叶乙醚提取物A用无水乙醇溶解,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得40mg/mL的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然后按成倍稀释得20、10、5、2.5、1.25、0.625mg/mL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

0.5%淀粉溶液:称取2.5g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用煮沸的蒸馏水溶解,移至500mL容量瓶中,定容。

2mol/L醋酸溶液:量取235mL浓醋酸至2000mL容量瓶,蒸馏水定容。

6%苯酚溶液:称取12g新蒸苯酚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移至200mL棕色容量瓶,定容。

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无水葡萄糖20.0m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到浓度为0.04mg/mL的标准溶液。所用无水葡萄糖是经105℃干燥至恒重的。

(2)黄灯笼辣椒失重率的测定

采用称重法,每天称取黄灯笼辣椒的重量,并分别记录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失重率/%=(G1-G2)/G1×100

G1:处理前黄灯笼辣椒的重量G2:测定时黄灯笼辣椒的重量

取9组形态、质量基本相同的黄灯笼辣椒(每组20个),用配制好的浓度依次为40、20、10、5、2.5、1.25、0.625mg/mL的乙醚提取物A溶液分别浸泡7组黄灯笼辣椒5min,自然晾干,放入经过灭菌的,且带有孔的保鲜袋,以便果实在袋子里面进行呼吸作用;并用相应量的无水乙醇浸泡第8组黄灯笼辣椒5min,自然晾干,放入经过灭菌的,且带有孔的保鲜袋作为乙醇对照组;同时第9组黄灯笼辣椒不经处理,直接灭菌,放入带有孔的保鲜袋作为空白对照组。

黄灯笼辣椒的失重率都随保鲜时间的延长而升高,6d之前,各组的失重率大致保持一样,在2.5-20mg/mL的浓度范围内浸泡的黄灯笼辣椒的失重率都比空白和乙醇要略低些,而经过浓度为1.25和0.625mg/mL提取液泡过的黄灯笼辣椒的失重率则比空白要高。6d后,空白组的失重率大幅度升高,失重比任何一组浸泡过的黄灯笼辣椒都要严重。这说明经过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浸泡过后的黄灯笼辣椒,都能有效的抑制黄灯笼辣椒的呼吸作用,从而降低它的失重率,尤其在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浓度为10mg/mL时,黄灯笼辣椒的失重率相对较小,当贮藏10d时失重率为13.58%(图1)。相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B溶液也能达到与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类似的效果。

(3)黄灯笼辣椒好果率的测定

采用观察法,每天记录黄灯笼辣椒的好果数,再用以下公式计算:

好果率/%=(M1-M2)/M1×100

M1:总的黄灯笼辣椒数量M2:烂的黄灯笼辣椒数量(出现黑斑、流汁水、严重萎蔫变软,发霉或发生腐烂的果)

好果率都随保鲜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随时间的延长,各组的黄灯笼辣椒都有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霉,腐烂,流汁等现象,但在蒌叶乙醚提取物A浓度为2.5-20mg/mL这个范围内浸泡过的黄灯笼辣椒相对其他组的都要好。尤其是10、5和2.5mg/mL这三个浓度,均在第六天才出现坏果,而空白组有的黄灯笼辣椒在第三天就已经开始腐烂。而经高浓度40mg/mL或低的三个浓度泡过的保鲜效果不太理想,高浓度的提取液可能会破坏黄灯笼辣椒的表皮,而低浓度的提取液可能没有达到保鲜的效果。当蒌叶乙醚提取物A浓度为10mg/mL时,黄灯笼辣椒的好果率较高,当贮藏10d时,好果率为25.0%(图2)。相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B溶液也能达到与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类似的效果。

(4)黄灯笼辣椒中Vc含量的测定

Vc是水果里的一种很好的营养成分,也是检测保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待测果汁的制备:黄灯笼辣椒,洗净,晾干,去果柄,用电子天平称其重量。将整果放入榨汁机,准确加入30mL的蒸馏水,把黄灯笼辣椒榨成汁。将榨好的汁倒入离心管,放入低速台式离心机,设转速为4000,时间为3min,进行一次离心,取上清液。再量取40mL的蒸馏水,清洗榨汁机,倒入离心管进行二次离心,合并两次上清液,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用直接碘量法来测定,每隔一天测定一次。首先用硫代硫酸钠对碘液标定,确定碘液的浓度。精取10mL榨好的待测黄灯笼辣椒果汁于25mL锥形瓶中,吸取10mL 2mol/L的醋酸溶液,加入锥形瓶,再加入2mL 0.5%的淀粉溶液,摇匀。接着用浓度为0.0229×10-2mol/L的碘液来滴定,一直滴到溶液变为浅蓝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消耗的碘液体积。根据碘和Vc按1:1的摩尔比例反应,计算黄灯笼辣椒中Vc的含量。

黄灯笼辣椒的曲线总体都呈波动的趋势,黄灯笼辣椒的Vc含量在存放4d前大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之后再下降,到最后趋于平缓的下降。是因为随时间的延长,黄灯笼辣椒逐渐成熟,Vc含量随之增大,第4d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之后,Vc含量又会逐渐下降。同时,细菌会分解Vc,影响其含量,若Vc含量变化越大,细菌的分解作用就越强,保鲜效果越差,反之则越好。从图中可看出浓度在5-20mg/mL范围内的曲线波动较小,说明此浓度范围的提取液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减少细菌的分解作用。当蒌叶乙醚提取物A浓度为10mg/mL时,黄灯笼辣椒中Vc含量下降缓慢,当贮藏10d时,黄灯笼辣椒中Vc含量为53.04mg/100g(图3)。相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B溶液也能达到与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类似的效果。

(5)黄灯笼辣椒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更是检测水果保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葡萄糖标准液在吸收波长为4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测定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液在波长为490nm处的吸光度,根据所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标准曲线(图4)

回归方程为:Y=0.10478+57.73328X,相关系数R=0.99649,说明葡萄糖溶液在0.0005~0.010mg/m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确吸取5mL(4)中榨好的待测黄灯笼辣椒果汁于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用直接苯酚—硫酸法来测定,隔一天测定黄灯笼辣椒汁溶液可溶性糖的含量。吸取稀释后的果汁0.4mL,于10mL具塞试管中,滴加蒸馏水至2mL,再加入1mL 6%的苯酚溶液,后缓慢地加5mL的浓硫酸,充分振荡摇匀,在空气中放置5min,置于4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5min后,取出,室温下冷却10min。精取2mL的蒸馏水于具塞试管,以同样的方法配制,作为空白参比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490nm处依次测其吸收值,记录其吸光值A。把吸光值代入上述回归方程,算出浓度。

黄灯笼辣椒在存放8d前,曲线大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后,黄灯笼辣椒逐渐成熟,可溶性糖含量也不断增加。第8d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从第8d后,果实开始衰老,同时果自身的呼吸作用也会消耗糖,可溶性糖量开始降低,所以曲线呈下降趋势。从图得知,空白、乙醇和低浓度的提取液的曲线变化较大,不稳定。而浓度为10-20mg/mL的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的曲线波动较前三者要好些,说明这浓度段的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能较好的延缓了黄灯笼辣椒的成熟,当蒌叶乙醚提取物A浓度为10mg/mL时,黄灯笼辣椒可溶性糖含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进而达到保鲜的效果,当贮藏10d时,黄灯笼辣椒中可溶性糖含量为8.93mg/g(图5)。相同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B溶液也能达到与蒌叶乙醚提取物A溶液类似的效果。

综上所述,经蒌叶乙醚提取物A和B处理过的黄灯笼辣椒的好果率、失重率、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普遍比空白组要好;在5-20mg/mL的浓度范围内,蒌叶乙醚提取物对黄灯笼辣椒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当浓度为10mg/mL时,保鲜效果较好。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4记载的方法分别测定蒌叶乙醇提取物C、蒌叶乙醇提取物D和蒌叶果实乙醇提取物E对黄灯笼辣椒的失重率、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5、10、20mg/mL)的蒌叶乙醇提取物C、蒌叶乙醇提取物D和蒌叶果实乙醇提取物E对黄灯笼辣椒的失重率、好果率、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其效果与实施例4中乙醇对照组的效果类似,远低于5-20mg/mL浓度的蒌叶乙醚提取物A和B的保鲜效果。

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结果表明,本发明蒌叶乙醚提取物与一般蒌叶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本发明蒌叶乙醚提取物为蒌叶中小极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果蔬保鲜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