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保鲜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550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果保鲜剂,用于枇杷采后的保鲜。
背景技术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果实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枇杷果实在温暖潮湿的初夏成熟,采后常温贮藏容易衰老变质,更容易遭潜伏病菌侵染,导致大面积腐烂。近年来,炭疽病已成为枇杷果实采后贮运期间腐烂的最主要侵染性病害之一,炭疽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在果实采后成熟期表现症状,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尤为严重,造成了果实的大量腐烂,严重影响其品质及产量。生产上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化学杀菌剂,化学农药具有残留性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开发安全、无毒且高效的病害抑制剂尤为重要。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重要的经济植物在南北各地广为种植,以东北、华北地区种植的产量最大。桔梗富含多糖、桔梗苷、二氢梓醇苷、桃叶珊瑚苷及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多糖类化合物是桔梗中的一类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抑菌、降低血糖、止血、抑制肿瘤生长,抗炎、抗肝损害、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桔梗多糖是其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桔梗多糖有抗肿瘤、抗氧化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对桔梗多糖的抑菌及抗氧化性研究鲜见报道。齐齐哈尔大学的杨晓杰、董亚楠、李娜、孙百良等人发表的《桔梗多糖的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究》证实桔梗多糖对黑根霉、青霉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丁香酚(eugenol),化学名称: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丁香酚是无色或苍黄色液体,有强烈的丁香香气,不溶于水。主要用于抗菌,降血压。植物精油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抑菌剂,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低毒、环境友好等特点,且能诱导寄主自身产生抗性,成为代替化学杀菌剂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探索了众多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效果,例如用丁香酚和丁香精油处理采后苹果,发现能有效抑制腐烂率,延缓苹果衰老,保持良好的品质和风味。此外,植物精油为植物天然化学成分,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具有使用浓度低,处理方法简便等优点,符合当今世界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鉴于枇杷在保鲜、储运过程中易病害的侵染,有必要提出一种能抑制枇杷炭疽病且能延长货架期的安全保鲜产品。目前以桔梗多糖、丁香酚混配作有效成分的枇杷水果保鲜剂还未见有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天然无污染的水果保鲜剂,用于枇杷采后的保鲜。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果保鲜剂,有效成分由桔梗多糖和丁香酚组成,其中桔梗多糖和丁香酚的重量比为5-20:1。优选地,桔梗多糖和丁香酚的重量比为10:1。所述的水果保鲜剂其有效成分占水果保鲜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20.0%,食用酒精的重量百分比为10-25%,吐温80的重量百分比为0.2-0.4%,蒸馏水补足至100%。所述水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所述的水果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果保鲜剂用水稀释50-200倍液,将新鲜采收的枇杷直接浸泡稀释液中1-5min,或将稀释液喷、涂在枇杷表面,自然晾干,后储藏保存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有效成分协同增效作用明显,相互混用能减少单一成分的用量,能有效降低采后枇杷炭疽病的发病率,延长枇杷的保鲜期。(2)本发明产品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具有使用简便等优点,符合当今世界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一、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经预试确定桔梗多糖和丁香酚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将桔梗多糖、丁香酚及其混合物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梯度处理,设一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枇杷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物质的ec50值,然后按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物质混用的增效作用,当共毒系数(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表1:桔梗多糖、丁香酚及其混合物对枇杷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表供试药剂配比回归方程(y=a+bx)相关系数ec50(μg/ml)共毒系数桔梗多糖(a)/y=1.1421+1.5327x0.9921328.87/丁香酚(b)/y=1.9755+1.8722x0.990341.26/a:b5:1y=2.0484+1.8872x0.994736.64131.8a:b8:1y=2.4162+1.8137x0.987226.58171.9a:b10:1y=2.6888+1.7153x0.995022.25201.4a:b15:1y=2.7366+1.6164x0.991225.13173.7a:b17:1y=2.5778+1.6468x0.985429.57146.6a:b20:1y=2.4869+1.6336x0.982934.55124.6a:b25:1y=2.3504+1.6524x0.977240.13106.4a:b1:2y=1.1144+1.7936x0.9874146.6767.5由表1可知,桔梗多糖和丁香酚在配比为5-20:1范围内混配时,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枇杷炭疽病的抑制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当桔梗多糖和丁香酚配比为10:1时,其共毒系数尤为突出。二、产品制备实施例实施例1:11%(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称取10%桔梗多糖,1%丁香酚,20%食用酒精,0.2%吐温80,蒸馏水补足至100%;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含有11%(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实施例2:16%(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称取15%桔梗多糖,1%丁香酚,20%食用酒精,0.3%吐温80,蒸馏水补足至100%;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含有16%(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实施例3:18%(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称取15%桔梗多糖,3%丁香酚,25%食用酒精,0.4%吐温80,蒸馏水补足至100%;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含有18%(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实施例4:18%(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称取17%桔梗多糖,1%丁香酚,20%食用酒精,0.4%吐温80,蒸馏水补足至100%;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含有18%(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对比例1:30%桔梗多糖水果保鲜剂称取30%桔梗多糖,25%食用酒精,0.4%吐温80,蒸馏水补足至100%;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含有30%桔梗多糖的水果保鲜剂。对比例2:15%丁香酚水果保鲜剂称取15%丁香酚,25%食用酒精,0.4%吐温80,蒸馏水补足至100%;采用常规的混匀方法,将各组分混合,并充分搅拌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即可得到含有15%丁香酚的水果保鲜剂。三、应用实施例用于枇杷保鲜试验各处理的药剂及浓度如下:试验组1:制备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即得到含有11%(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10:1),用水稀释100倍。试验组2:制备实施例2所得的制剂,即得到含有16%(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15:1),用水稀释140倍。试验组3:制备实施例3所得的制剂,即得到含有18%(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5:1),用水稀释150倍。试验组4:制备实施例4所得的制剂,即得到含有18%(桔梗多糖·丁香酚)水果保鲜剂(17:1),用水稀释150倍。对比组1:制备对比例1所得的制剂,即得到含有30%桔梗多糖的水果保鲜剂,用水稀释100倍。对比组2:制备对比例2所得的制剂,即得到含有15%丁香酚的水果保鲜剂,用水稀释120倍。对比组3:空白对照(ck)。供试枇杷品种为:大五星。试验地点:广西武鸣,试验时间:2016年4月11日。采摘处于成熟期的枇杷果实,挑选大小均匀,表面无机械撞伤,无病虫害,颜色饱满,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枇杷果实。试验设7个处理,即上述试验组1-4和对比组1-3。分别将挑选好的枇杷果实放进较大的塑料网里置于试验组1-4和对比组1-2的保鲜液中浸泡2min,轻轻的提起塑料网,沥干水分,晾干,放入货架;其中对比组3的枇杷果实不浸泡任何保鲜剂,作空白对照ck,直接放入货架。然后将各处理的枇杷果实转入贮藏库中,库温20℃,相对湿度90%。贮藏15天后测定所需的各项数据。测定内容:采用称重法测定枇杷果实失重率,手持数显折光仪测定枇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好果率为好果数/总调查果数×100。其中,枇杷果实贮藏第15天时的测定数据如表2所示。表2桔梗多糖、丁香酚及其混剂用于枇杷果实保鲜的试验结果统计表表2可以看出,试验组1-4对枇杷果实采后有较好的保鲜作用,说明本发明的保鲜剂协同增效,有利于枇杷在储运期间保鲜和有效延长枇杷货架期,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