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帮注塑成型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2156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鞋帮注塑成型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帮注塑成型鞋,解决了现有普通注塑鞋只能在外层形成注塑层,品质相对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鞋帮注塑成型鞋,包括鞋外层,鞋外层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该封闭端用于和鞋底固定连接,开口端作为鞋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在鞋外层封闭端处设有透口,在鞋外层的内侧自透口处注塑成型有鞋中间层,鞋中间层与鞋外层贴合固定在一起。
【专利说明】
鞋帮注塑成型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成型鞋,特别涉一种多层结构的鞋帮通过注塑成型的鞋。【背景技术】
[0002]通常,现有的注塑成型鞋一般为两层结构,即鞋内层和鞋外层,鞋内层一般为布作为保温层。利用成型模具对此类鞋进行制备成型,现有的这种成型模的结构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一端侧铰接有左动模和右动模,在底座的中部位置处固定有内楦,内楦上端部造型成型有人脚状的脚部。在进行制备时,先把鞋内层套接在内楦上,合上左动模和右动模,利用注塑机往模具型腔内注入物料,待固化后形成有两层结构的鞋帮,然后再在鞋帮的底部注塑成型鞋底,或者在鞋帮的底部把预成型好的鞋底固定到鞋帮的底部,而形成成品鞋。
[0003]中国发明专利(公告号:CN 103223710A)公开了一种无底鞋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和设置于下模的模腔内的模芯,所述模芯包括前模块、后模块、位于前模块和后模块之间的过渡模块,所述下模在模腔底壁设有若干插孔,前模块、后模块以及过渡模块均具有插杆且分别借助于各自的插杆插设于模腔底壁的对应插孔内而定位,所述过渡模块包括由至少三块嵌块左右并排设置并由插销锁固而成的前脚掌组件以及嵌于前脚掌组件和后模块之间的定位嵌件,所述前模块、后模块和过渡模块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依次衔接形成的连续并环绕模芯表面的成型胶位。
[0004]这种成型模具所成型的无底鞋也为两层结构,即包括内层和外层,其中外层是由注塑成型的。而鞋的外在感观是由鞋外层决定的,现有的这种鞋成型模具只能注塑鞋外层, 虽然可以通过在鞋模型腔表面上设置一些花纹来美观鞋,但这一方面会增加模具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造型手段单一,所得到的鞋的美观程度会受限。另外,鞋外层要兼顾美观方面的要求、粘接牢固的要求,以及抗老化的要求,这几种要求叠加在同一种材料上,同一种材料的特性不太可能同时兼顾这几方面的要求,即这种鞋各方面的要求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鞋帮注塑成型鞋,其品质高于现有普通的鞋帮注塑成型鞋。
[0006]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鞋帮注塑成型鞋,包括鞋外层,鞋外层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该封闭端用于和鞋底固定连接,开口端作为鞋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在鞋外层封闭端处设有透口,在鞋外层的内侧自透口处注塑成型有鞋中间层,鞋中间层与鞋外层贴合固定在一起。鞋外层是预制成型的,制作材料可以是纺织品、革、PVC、 PU革等,片状的材料一般是通过缝合而形成鞋外层结构,鞋外层也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成型后的鞋外层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在进行这种鞋的制备时,自鞋外层的开口端把鞋外层套接在内楦上,鞋外层的封闭端套接到内楦的外端上。在进行鞋内层的注塑成型时,物料自鞋外层的透口位置处进入到鞋内层内,并在鞋内层内流动充填而形成鞋中间层。这种鞋成型后,鞋外层的开口端为鞋的口部,脚自鞋的口部伸入到鞋内,脚会踩到鞋外层的封闭端处, 即鞋内底上。
[0007]在鞋外层的内侧设有垫片,透口的口部搭接在垫片上,垫片上具有位于透口内的注口,垫片位于中间层内。通过设置垫片,可以在透口位置处把鞋外层顶离开内楦或鞋内层,以供物料在鞋外层的内侧顺畅流动充填而形成鞋中间层。
[0008]在垫片背离鞋外层的表面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出的隔体。这些隔体的设置可以保证垫片与鞋内层之间,或垫片与内楦表面之间形成间隔,从而能够保证物料的顺畅流动。在没有隔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把垫片悬设在内楦表面上的定位针上,而让垫片与内楦表面之间形成间隔。
[0009]隔体为条状的隔条,这些隔条以注口为圆心呈放射状布置在垫片上。隔条以这种方式设置在垫片上,能够很好地适应物料的流动要求。[〇〇1〇]垫片为圆形,垫片的面积大于透口的面积。这样能保证鞋外层上的透口能够完全搭接在垫片上,在实现注塑时,物料不易溢出到鞋外层封闭端的表面上。
[0011]还包括鞋内层,鞋内层与鞋中间层贴合固定在一起。在进行此类鞋的制备时,先把鞋内层套接到内楦上,然后再把垫片放置到鞋外层的外侧,再在鞋外层上于垫片位置处制透口。设置有鞋内层,能够有效提高鞋脚穿时的舒适性。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这种鞋的鞋帮具有多层结构,而且鞋外层是预制成型的。可以把预制的鞋外层和鞋内层牢固地粘接在一起,鞋外层可以有较为丰富的造型设计,能够丰富注塑鞋的外观造型,鞋外层可以是纺织品、革、PVC、PU革等材料制成,使得注塑鞋美观大方,在外观种类上能够丰富注塑鞋的品种,能有效拓展注塑鞋的消费群体。鞋外层的材料可选用耐磨耐腐蚀材料制成,鞋外层材料没有粘接性的要求,可以选用耐磨性较高的材料制成,能够保证注塑鞋的耐用度。通过选用粘接性好的材料作为鞋中间层的材料,而使得鞋外层与鞋内层能够牢固地粘接在一起。而且,由于鞋中间层处于鞋外层和鞋内层之间,内、外两层可以为鞋中间层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鞋中间层不易老化,通过本成型方法生产的鞋的耐用度高。鞋帮为所述的多层结构,对各层材质的要求相对较为单一,可以选用更适合的材料来制备鞋帮,最终的成品鞋的品质能够得到保证。【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利用成型模具进行鞋帮注塑成型时的工作状态参考图。
[0014]图2是垫片的结构图。
[0015]图3是鞋外层与垫片装配在一起的参考图。
[0016]图4是鞋外层与垫片装配在一起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制备为例,对本鞋帮注塑成型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本鞋帮注塑成型鞋是由成型模具进行制备的,该成型模具上的一些动作主要利用人工来进行。结构包括底座7,左动模8和右动模5铰接在底座7的一端侧,在底座7的中部位置处固定有内楦6。左动模8和右动模5彼此朝向的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型腔,合模后型腔把内楦6包裹住。左动模8和右动模5的自由端处设有扣接结构,在合模后,操作扣接结构使左动模8和右动模5扣紧在一起。[〇〇19]该成型模具也可以是为卧式设置,卧式设置的成型模具可以不包括底座7,左动模 8和右动模5分别直接固定在自动制鞋机上的动力机构上,内楦6的内端部固定在自动制鞋机上。合模和开模动作可以实现自动化作业,左动模8和右动模5只是平移,而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0020]图中显示的内楦6具有顶部和腿部,顶部呈人脚的形状,腿部像人体的小腿部形状。这种成型模用于对高筒鞋进行制备成型,若腿部的高度减小,也可以制备低筒鞋或无筒鞋。
[0021]在内楦6的上端面上直立地设有四根定位针,垫片4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孔,垫片4装配到定位针上后,一根定位针插接到一个定位孔中。垫片4装配到定位针上后,垫片4的背面朝向内楦6,垫片4的背面一体成型有若干隔条11。垫片4为圆形,垫片4的圆心位置处设有注口 10,这些隔条11以注口 10为圆心而呈放射状布置在垫片4的背面上。
[0022]在右动模5的上端部铰接有活动模3,活动模3上设有注塑口 2,注塑口 2用于和注塑机的输料管相联通。在完成左动模8和右动模5的合模后,翻转活动模3,使活动模3扣接在左动模8和右动模5上端部所形成的口部上,以实现鞋帮的注塑成型。
[0023]成型模具的前述结构用于形成鞋的鞋帮,可以在左动模8的上端部铰接鞋底模1, 在鞋帮部分注塑成型后,打开活动模3,而把鞋底模1翻转扣接到左动模8和右动模5上端部形成的口部上。通过鞋底模1上的注塑孔利用注塑机往鞋底模1的型腔内注入构成鞋底的物料,而实现鞋底的制备。
[0024]这种成型模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自鞋外层12内侧注塑成型一层结构,一次可以实现鞋帮的两层结构粘接到一起,通常是实现三层结构的鞋帮制备,即鞋外层12、鞋内层和鞋中间层,其中鞋中间层是新注塑成型的。若要实现更多层鞋帮的成型,可以用不同尺寸规格的成型模具来进行鞋帮的多次制备。
[0025]以三层鞋帮结构为例,在使用本成型模具注塑成型鞋时,包括如下步骤:套鞋内层,鞋内层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自鞋内层的开口端把鞋内层套接在内楦6上;套鞋外层12, 鞋外层12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自鞋外层12的开口端把鞋外层12套接在内楦6上,鞋外层12 位于鞋内层的外侧;把垫片4装配到内楦6的外端面的定位针上,隔条11与鞋内层的表面相接触。制透口,在鞋外层12上于垫片4的位置处剪开一个透口;合模,合上左动模8和右动模5 和活动模3,注塑口 2与注塑机上的输料管相联,注塑口 2和垫片4上的注口 10相配合;注塑, 注塑机的输料管通过注塑口 2把物料自鞋外层12上的透口注入到鞋外层12和鞋内层之间; 固化,待物料固化后,形成鞋中间层,垫片4留在鞋中间层内。然后打开活动模3,合上鞋底模 1,用于对鞋底进行注塑成型,而得到成品鞋,作业速度快。
[0026]在对鞋中间层注塑过程中,物料不能够无限制地流动,这需要通过在动模型腔内设置有限定结构,以截止物料的流动。具体是在左动模8和右动模5型腔下端侧的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条状压口 9,条状压口 9沿型腔的内表面延伸,左动模8和右动模5合模后,它们上面的条状压口 9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形凸条。一般选用相对较长的鞋外层12和鞋内层,在把鞋外层12和鞋内层套到内楦6上后,鞋外层12和鞋内层伸出到条状压口 9的下侧,环形凸条把鞋外层12和鞋内层压紧到内楦6的外表面上。也可以是在该两动模型腔的表面上形成台阶口,在合模后两动模上的台阶口两端贴靠在一起。
[0027]在左动模8和右动模5型腔的外侧上均设置有位置一致的凹口,过长的鞋外层12和鞋内层的开口端可卷绕在一起,凹口用于容纳该卷绕物。
【主权项】
1.一种鞋帮注塑成型鞋,包括鞋外层,鞋外层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该封闭端用于和鞋 底固定连接,开口端作为鞋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在鞋外层封闭端处设有透口,在鞋外层的 内侧自透口处注塑成型有鞋中间层,鞋中间层与鞋外层贴合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帮注塑成型鞋,其特征在于,在鞋外层的内侧设有垫片,透 口的口部搭接在垫片上,垫片上具有位于透口内的注口,垫片位于中间层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帮注塑成型鞋,其特征在于,在垫片背离鞋外层的表面上设 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出的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帮注塑成型鞋,其特征在于,隔体为条状的隔条,这些隔条 以注口为圆心呈放射状布置在垫片上。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鞋帮注塑成型鞋,其特征在于,垫片为圆形,垫片的面积 大于透口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鞋帮注塑成型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鞋内层,鞋内层 与鞋中间层贴合固定在一起。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5567979SQ201620385764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日
【发明人】李建华
【申请人】李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