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518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尼莫地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莫地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尼莫地平、载体、稳定剂和水,其中载体选用了新型辅料脂肪酸泊洛沙姆胆固醇酯(PPGC)和脂肪酸PEG胆固醇酯(PEGP),制备的纳米粒粒径≤1um,具有载药量高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背景技术
尼莫地平化学名称为1-甲基乙基-2-甲氧乙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酯。分子量为418.45。
尼莫地平是一种Ca通道阻滞剂。正常情况下,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Ca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尼莫地平通过有效的阻止Ca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动物实验证明,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的作用远较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的作用强许多,并且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嗜脂性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当用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治疗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12.5ng/ml。由此推论,临床上可用于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血管痉挛,然而在人体应用该药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此外尚具有保护和促进记忆、促进智力恢复作用。所以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显著减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流循环改善。
尼莫地平为水难溶性药物,水中溶解度小,具有较强的肝首过代谢作用,致使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健康受试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5%~13%和3%~28%,并且口服起效较慢,这就决定了尼莫地平在用于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流循环改善等病症时,最好采用静脉注射给药,以便快速起效。而目前市售尼莫地平注射液中均含有促进主药溶解的乙醇等有机溶剂,导致产生注射疼痛;另外尼莫地平注射液在临床使用时,由于药物与普通的输液管能发生吸附,主药损失严重,为克服该问题,需要使用昂贵的PE管,其价格几与药物等价,不具备优势。
聚乙二醇(PEG)为环氧乙烷和水缩聚而成的混合物,其分子量范围为1500-40000。
泊洛沙姆(Poluoshamu)商品名叫pluronic(普流罗尼)F-68。是白色或微黄色半透明蜡状固体,微有异臭。在水中和乙醇中易溶,在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中溶解。用途用作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栓剂基质、赋形剂等。Poloxamer因有显著的防止溶血作用,可用于静脉注射制剂,对某些药可以起到助溶作用。
泊洛沙姆分子式H(C2H4O)a(C3H6O)b(C2H4O)cOH,其中a和c为2~130,b为15~67,含聚氧乙烯为81.8%±1.9%。平均分子量为1000~7000的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平均分子量为7000。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由留体部分和一条长的侧链组成。在纳米制剂中常作为稳定剂使用。
如果能够将尼莫地平制备成纳米粒,将药物包裹于高分子材料囊中,一方面避免了有机溶剂的加入,减少了药物与输液管的黏附,更促进包裹药物的乳粒迅速进入靶组织释放药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安全性和临床顺应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药物释放,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本发明组根据制剂的要求,采用了由泊洛沙姆(POL)或聚乙二醇(PEG)和胆固醇以脂肪二酸或脂肪酸酐结合的新型辅料(Poloxamer-G-Cholesterol,POGC)或(PEG-G-Cholesterol,PEGC),并以之作为主要辅料制备了尼莫地平纳米粒,由于新敷料亲水端泊洛沙姆和PEG很好的乳化特性及疏水段胆固醇和尼莫地平以分子间力很好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纳米粒的载药能力,保证了药物在纳米粒中的稳定存在。
该品种开发成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能够替代现有的尼莫地平注射液,给广大患者带来安全、有效和便宜的治疗过程。
本发明采用高压乳化低温固化法,以POGC或PEGC为载体材料,制备尼莫地平纳米粒,并考察其物理稳定性及体内代谢行为,此项工作国内外目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尼莫地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尼莫地平、载体、稳定剂和水,其重量份数为尼莫地平0.01-1载体0.5-10稳定剂 1.0-20水 70-99其中载体选择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修饰的胆固醇酯,其中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具体指泊洛沙姆、聚乙二醇中的一种,形成的物质分别命名为脂肪酸泊洛沙姆胆固醇酯(POGC)和脂肪酸PEG胆固醇酯(PEGC);其中脂肪酸碳原子数为2-10。
稳定剂选择卵磷脂、三脂肪酸甘油酯、单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具体包括豆寇酸、棕榈酸、山榆酸、辛酸、癸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单豆寇酸甘油酯、单棕榈酸甘油酯、单山榆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单癸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豆寇酸甘油酯、二棕榈酸甘油酯、二山榆酸甘油酯、二辛酸甘油酯、二癸酸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豆寇酸三甘油酯、棕榈酸三甘油酯、山榆酸三甘油酯、辛酸三甘油酯、癸酸三甘油酯;卵磷脂包括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氢化大豆磷脂、氢化蛋黄磷脂、双肉豆寇磷脂酰胆碱、双肉豆寇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
本发明尼莫地平纳米粒还可以含有冻干保护剂,选自葡萄糖、山梨醇、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海藻糖及低分子右旋糖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尼莫地平纳米粒,其中纳米粒的粒径≤1um。
本发明用新型辅料泊洛沙姆(POL)或聚乙二醇(PEG)和胆固醇以脂肪二酸或脂肪酸酐结合的新型辅料(Poloxamer-G-Cholesterol,POGC)或(PEG-G-Cholesterol,PEGC)其合成方法如下将3~10g胆固醇和0.1~1g 4-二甲胺基吡啶(DMAP)置于0.01~1ml二氯甲烷(或者DMF)中,搅拌,缓慢加入0.5~2.0g脂肪酸酐,氮气保护下反应2h,自然冷却后顺序加入20-50g聚乙二醇或100~150g泊洛沙姆和1.0~3.0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缓慢搅拌24hr至1周,反应完成后旋转蒸发,产物以氯仿溶解,经乙醚沉淀得粗品;再经反复沉淀精制即得脂肪酸泊洛沙姆胆固醇酯或脂肪酸聚乙二醇胆固醇酯。
其中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2-10。
尼莫地平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将处方量的尼莫地平、POGC或PEGP及稳定剂加热溶融,加入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溶解;混合上述两种体系,加水至100ml,高速搅拌得初乳;通氮气条件下,将制备好的初乳用高压均质机均质至经过激光粒度仪检测符合粒度要求,调节PH值5.0~7.0,上述液体中加入处方量的冻干保护剂,搅拌溶解,除菌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即得。
尼莫地平纳米粒为白色疏松块状物,复溶后平均粒径控制在0.3μm以下,尼莫地平的包封率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组方尼莫地平0.01-1.0g、POGC0.5~10.0g、单硬脂酸甘油酯1.0~6.0g、脂肪酸1.0~6.0g、卵磷脂2.0~6.0g、甘露醇2.0~10.0g,注射用水添至30ml。
制备方法一a)将单硬脂酸甘油酯2.0g、脂肪酸1.0g、卵磷脂1.0g、POGC2.0g及尼莫地平1mg加热熔融,加入处方量的注射用水(PH10-11)和甘露醇5.0g搅拌制成初乳,调节PH值4.5~7.0,再用高压均质机对初乳体系进行循环高压均质乳化至粒度符合规定。
b)上述乳剂过滤后,冷冻干燥,充氮气压盖既得。
制备方法二
a)将单硬脂酸甘油酯3.0g、脂肪酸1.0g、卵磷脂1.0g、POGC 10.0g及尼莫地平50mg加热熔融,加入处方量的注射用水(PH10-11)和甘露醇10.0g搅拌制成初乳,调节PH值4.5~7.0,再用高压均质机对初乳体系进行循环高压均质乳化至粒度符合规定。
b)上述乳剂过滤后,冷冻干燥,充氮气压盖既得。
实施例二组方尼莫地平0.01-1.0g、PEGC1.0~10.0g、单硬脂酸甘油酯1.0~6.0g、卵磷脂2.0~6.0g、甘露醇2.0~6.0g,注射用水添至30ml。
a)将单硬脂酸甘油酯1.0g、卵磷脂1.0g、PEGC3.0g及尼莫地平0.0005g加热熔融,加入处方量的注射用水(PH10-11)和甘露醇5.0g搅拌制成初乳,调节PH值4.5~7.0,再用高压均质机对初乳体系进行循环高压均质乳化至粒度符合规定。
b)上述乳剂过滤后,冷冻干燥,充氮气压盖既得。
实施例三组方尼莫地平0.01-1.0g、POGC 1.0~8.0g、单月桂酸酸甘油酯1.0~6.0g,卵磷脂1.0~3.0g、甘露醇2.0~6.0g、低分子右旋糖苷2.0~6.0g,注射用水添至100ml。
尼莫地平0.005g、POGC0.5g、单月桂酸酸甘油酯2.0g和卵磷脂1.0g加热溶融,加入甘露醇3.0g的适量水溶液中,搅拌均匀,高速搅拌至乳滴平均粒径≤0.5微米,加入冻干保护剂低分子右旋糖苷2.0g,溶解过滤后,冷冻干燥,充氮气压盖既得。
实施例四组方尼莫地平0.01-1.0g、PEGC 1.0~8.0g、单癸酸甘油酯1.0~6.0g、甘露醇2.0~6.0g,海藻酸钠2.0~10.0g,注射用水添至30ml。
a)将处方量的尼莫地平0.005g、PEGC5.0g、单癸酸甘油酯2.0g加热熔融,加入处方量的注射用水和甘露醇5.0g搅拌制成初乳,调节PH值4.5~7.0,再用高压均质机对初乳体系进行循环高压均质乳化至粒度≤0.5微米;加入适量冻干保护剂海藻酸钠5.0g,过滤后,冷冻干燥,充氮气压盖既得。
实施例五(药代实验比较)试验药物按照实施例(一)提供方法制备,试验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含尼莫地平0.4mg/ml的溶液;尼莫地平注射液从市场购得,规格0.4mg/ml。
试验动物健康大鼠,体重0.16~0.2kg,共20只,每组10只。
给药5ml/Kg采血时间点6,15,30,60min,2,4,6,9h结论本发明纳米粒与市售尼莫地平注射液相比,起效时间基本一致,在体内清除速度更慢,可以减少给药剂量,起到了增效减毒的作用,结果见说明书附图1。
药代实验比较


Mean-F1为本发明按照实施例(一)提供方法制备Mean-F2为尼莫地平注射液(市售)
权利要求
1.一种尼莫地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尼莫地平、载体、稳定剂和水,其重量份数为尼莫地平 0.01-1载体 0.5-10稳定剂1.0-20水70-99。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尼莫地平纳米粒中的载体,其特征在于选择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修饰的胆固醇酯;具体选择泊洛沙姆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形成的物质分别为脂肪酸泊洛沙姆胆固醇酯(POGC)和脂肪酸聚乙二醇胆固醇酯(PEGC),其中脂肪酸碳原子数为2-10。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尼莫地平纳米粒中的稳定剂,其特征在于选择卵磷脂、三脂肪酸甘油酯、单脂肪酸甘油酯和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尼莫地平纳米粒,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含冻干保护剂葡萄糖、山梨醇、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海藻糖及低分子右旋糖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尼莫地平纳米粒,其制备方法为将处方量的尼莫地平、POGC或PEGC及稳定剂加热溶融,加入适量灭菌注射用水,搅拌使溶解;混合上述两种体系,加水至100ml,高速搅拌得初乳;通氮气条件下,将制备好的初乳用高压均质机至经过激光粒度仪检测符合粒度≤1um,除菌过滤,灌装,冷冻干燥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脂肪酸,其特征在于选择饱和脂肪酸,具体包括豆寇酸、棕榈酸、山榆酸、辛酸、癸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单豆寇酸甘油酯、单棕榈酸甘油酯、单山榆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单癸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二豆寇酸甘油酯、二棕榈酸甘油酯、二山榆酸甘油酯、二辛酸甘油酯、二癸酸甘油酯、硬脂酸三甘油酯、豆寇酸三甘油酯、棕榈酸三甘油酯、山榆酸三甘油酯、辛酸三甘油酯、癸酸三甘油酯。
7.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卵磷脂,其特征是所述的卵磷脂包括大豆磷脂、蛋黄磷脂、氢化大豆磷脂、氢化蛋黄磷脂、双肉豆寇磷脂酰胆碱、双肉豆寇磷脂酰甘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莫地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尼莫地平、载体、稳定剂和水,其中载体选用了新辅料脂肪酸泊洛沙姆胆固醇酯(POGC)和脂肪酸PEG胆固醇酯(PEGC),制备的纳米粒粒径≤1μm,具有载药量高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47/24GK1903173SQ20061009103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张文芳 申请人:张文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