茚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

文档序号:1253455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茚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药物化学和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新型茚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本发明提供了式(1)所示的茚酮类衍生物:式中,R1为氢原子、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1~3个卤素取代的支链烷基、卤素、三氟甲基;R2为氢原子、羟基、卤素、三氟甲基、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3为氢原子、R4为羟基,或R3R4为氧。本发明经药理试验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所述的茚酮类化合物具有其可以剂量依赖地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iNOS和IL-1β的表达,该抑制作用是通过p38MAPK和JNK1/2磷酸化通路进行的,结果所述的茚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制成包含安全有效量茚酮类化合物及药用载体的各种制剂。
【专利说明】茚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和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茚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用用途。

【背景技术】
[0002]抗炎药用于治疗组织受到损伤后所发生的反应一炎症的药物。现有技术公开了抗炎药包括有两大类:一类是留体抗炎药,即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及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另一类是非留体抗炎药(non-steroid-ant1-1nfIammatorydrugs, NSAIDs), NSAIDs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100多年来已有百余种上千个品牌上市,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0003]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NSAID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它们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环素(PGI1),前列腺素(PGE1,PGE2)和血栓素A2(TXA2)。NSAID除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外,还可抑制炎症过程中缓激肽的释放,改变淋巴细胞反应,减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和吞噬作用。也正因为NSAID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所以除了有止痛和抗炎作用外,还同时出现相应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胃肠道与肾脏两方面。
[0004]Isopaucifloral F是从植物金雀根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其生物活性尚未见文献报道。Isopaucifloral F属于取代茚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拟提供一种新型茚酮类衍生物,并经药理实验显示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比白藜芦醇更好的抗炎活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茚酮类衍生物及其药用用途。
[0006]本发明提供的茚酮类衍生物具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
[0007]式中,R1为氢原子、I~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I~3个卤素取代的支链烷基、卤素、三氟甲基;R2为氢原子、羟基、卤素、三氟甲基、I~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3为氢原子、 R4为羟基,或R3R4为氧。
[0008]

【权利要求】
1.式(I)结构的茚酮类衍生物:
式中,R1为氢原子、I~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I~3个卤素取代的支链烷基、三氟甲基;R2为氢原子、羟基、卤素、三氟甲基、I~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R3为氢原子、R4为羟基,或R3R4为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茚酮类衍生物,其特征是所述的R1中,含有I~4个碳原子的直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支链烷基选自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所述的R2中,卤素选自氟、氯、溴或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茚酮类衍生物,其特征是通过下述方法合成茚酮类化合物: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茚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31/122GK104045533SQ20131008454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孙逊, 钟晨, 昌军, 唐美麟, 刘希希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