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序号:125345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制药领域,涉及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从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根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制备蒽醌类化合物,并通过体外抗补体活性评价试验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强的抑制作用。所述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抑制作用的CH50为6±2~500±25μg/ml,对旁路途径抑制作用的AP50为50±5~350±20μg/ml。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补体药物。
【专利说明】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0002]补体系统是体内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参与体内多数病理生理过程。补体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正常激活对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和维持机体平衡有重要作用,但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目前对此类疾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因此临床上急需高效、低毒、专一的新型补体抑制剂。直接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补体抑制剂的成本较低且安全性好,因此近年来从天然来源中寻找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药物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已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不少具有补体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为抗补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0003]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 Zucc.)为寥科(Polygonaceae)寥属(Polygonum)植物,多年生灌木状草本。虎杖的干燥根及根茎味微苦,性微寒。具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效,主要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虎杖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保肝、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临床可用于治疗肺炎、痛风、黄疸、痤疮等疾病。近年从虎杖中分离得到了一系列蒽醌、萘醌、二苯乙烯及黄酮类成分,但未见抗补体活性化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物质,具体涉及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化合物大黄素(I )、大黄素 _8_ 甲酿(2)、Emodin-8_0- β -D_glucoside(3)、Fallacinol(4)、Citreorosein (5)和 Xanthorin (6)。
[0005]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0006]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对植物药中的抗补体活性物质进行研究,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干燥根的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蒽醌类化合物,并证实这些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
[0007]本发明涉及的蒽醌类化合物具有下述结构通式的化学结构:
[0008]

【权利要求】
1.具有下述结构通式的蒽醌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蒽醌类化合物分别为: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蒽醌类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虎杖根粗粉,以5倍量95%乙醇50° C提取3次,每次2小时;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浸膏悬浮于蒸馏水中,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乙酸乙酯萃取物;取乙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甲醇梯度洗脱,所得流分经重结晶或不同洗脱剂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聚酰胺、RP-18制备色谱和S印hadexLH-20纯化,分离得到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素-8-甲酿、Emodin-8-Ο-β -D-glucoside、FallacinoK CitreoroseinJfIXanthorin0
【文档编号】A61K31/704GK104042594SQ20131008456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陈道峰, 沈路路, 卢燕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