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镇痛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24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炎镇痛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镇痛药,它是将桂枝、麻黄、川乌、闹羊花、三七、赤芍、柴胡按比例混合,一剂药煎3次,每次煎先武火,开锅后文火煎30min,3次药汁混匀(禁用铝、铁器煎药),煎药是水面超过药物3公分,每天服一剂,分3次服下,饭后半小时服用(忌腥辣食物),本产品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
【专利说明】一种消炎镇痛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消炎镇痛药。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的止疼药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饭前吃很可能会出现胃酸、恶心等情况。少数人还会有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等反应,或是肠胃出血、转氨酶突然升高、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另外,有极少部分有过敏体质的人,会出现皮疹、过敏性肾炎、膀胱炎、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或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症。
[0003]桂枝:主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寒湿痹证、肢节酸痛、胸痹痰饮、腹中寒痛、闭经痛经、小便不利等病症。
[0004]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0005]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06]闹羊花:麻醉、镇痛、平喘。
[0007]三七:止血、祛瘀、消肿、止痛。
[0008]赤芍:清泄肝火,散瘀活血,止痛。
[0009]柴胡:疏气、解郁、散火。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炎镇痛药。
[0011]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炎镇痛药,其特征在于以下原料重量比:桂枝8-16份,麻黄5-14份,川乌8-20份,闹羊花10-15份,三七8-15份,赤芍7-10份,柴胡10-15份。
[0012]所述桂枝12g,麻黄10g,川乌14g,闹羊花12g,三七118,赤芍88,柴胡12g。
[00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炎镇痛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药性温和、止疼效果好,且不会让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反应,无毒副作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5]实施例1:
一种消炎镇痛药,它是将桂枝8份,麻黄5份,川乌8份,闹羊花10份,三七8份,赤芍7份,柴胡10份等原料混合,一剂药煎3次,每次煎先武火,开锅后文火煎30min,3次药汁混匀(禁用铝、铁器煎药),煎药是水面超过药物3公分,每天服一剂,分3次服下,饭后半小时服用(忌腥辣食物)。
[0016]实施例2: 一种消炎镇痛药,它是将桂枝10份,麻黄7份,川乌9份,闹羊花12份,三七11份,赤芍8份,柴胡13份等原料混合,一剂药煎3次,每次煎先武火,开锅后文火煎30min,3次药汁混匀(禁用铝、铁器煎药),煎药是水面超过药物3公分,每天服一剂,分3次服下,饭后半小时服用(忌腥辣食物)。
[0017]病例:
由实施例制备所得的一种消炎镇痛药,经过10名由20-50岁不同年龄段的人试用,月艮用后发现,其能够有效的缓解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等症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消炎镇痛药,其特征在于以下原料重量比:桂枝8-16份,麻黄5-14份,川乌8-20份,闹羊花10-15份,三七8-15份,赤芍7_10份,柴胡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消炎镇痛药,其特征是:桂枝12g,麻黄10g,川乌14g,闹羊花12g,三七llg,赤芍8g,柴胡12g。
【文档编号】A61K36/714GK104173485SQ20141045060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苏刘花, 杨存 申请人: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