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外固定支架一键锁紧式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90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外固定支架一键锁紧式固定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治疗骨折、矫治骨与关节畸形和肢体组织延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外固定支架一键锁紧式固定器。



背景技术:

骨科外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在骨折的近心和远心骨段经皮穿放钢针(pins),再用连接杆端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新的空间力学稳定体系,以固定骨折。

现代骨科外固定概念是指根据应力刺激组织再生与重建理论,在微创原则下,应用体外固定调节装置经皮骨穿针与骨构成的复合系统,治疗骨折、矫治骨与关节畸形和肢体组织延长的技术,简称骨科外固定(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 ESF),用于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装置成为骨科外固定支架(external fixation, EF)。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骨科外固定支架一键锁紧式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四个独立固定单元、两个双向固定单元和三根连接杆;其中,两个独立固定单元为一组,配合一根连接杆,固定于一个断骨之上;剩余的两个独立固定单元为另一组,配合与另一根连接杆,固定于另一块断骨之上;一个双向固定单元分别与已经组合固定好的一根连接杆、再一根连接杆连接;另一个双向固定单元分别与已经组合固定好的另一根连接杆、再一根连接杆连接。

所述的独立固定单元包括压力把手、夹块、骨针、销轴、碟簧、中心轴和锁针夹块;其中夹块含有大小不一、相互垂直的两个通孔,一个通孔用来穿中心轴,另一个通孔是用来容纳连接杆,夹块中部设有内侧槽口,外部的一侧设有齿槽,外部的另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的碟簧放置在夹块的凹槽内。

所述的压力把手一端是由通孔穿过销轴连接在中心轴上,完成绕销轴的旋转,同时旋转的边缘是一个凸轮结构,可以产生轴向的位移,另外一端的平直造型减小了体积及重量,同时也有一个骨针卡槽,该槽的大小与骨针的顶端结构相配合,用来防止骨针的转动。

所述的中心轴两头段各有一个通孔,两通孔大小不一,方向相互垂直;一端的通孔是销轴孔;通过安装定位销轴,连接压力把手的销轴孔;另一端的通孔是骨针孔,用于穿骨针。

所述的锁针夹块带有骨针限位槽,使骨针夹紧时不旋转,另一侧具有与夹块相配的齿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四个独立固定单元、两个双向固定单元和三根连接杆;其中,两个独立固定单元为一组,配合一根连接杆,固定于一个断骨之上;剩余的两个独立固定单元为另一组,配合与另一根连接杆,固定于另一块断骨之上;一个双向固定单元分别与已经组合固定好的一根连接杆、再一根连接杆连接;另一个双向固定单元分别与已经组合固定好的另一根连接杆、再一根连接杆连接。

所述的双向固定单元包括压力把手、夹块、销轴、碟簧和中心轴;其中夹块有两个,每个夹块含有大小不一、相互垂直的两个通孔,一个通孔用来穿中心轴,另一个通孔是用来容纳连接杆,夹块中部设有内侧槽口,其中一个夹块的外部的一侧设有齿槽,外部的另一侧设有凹槽,另一个夹块的一侧设有齿槽,外部的另一侧设有圆槽,所述的碟簧放置在夹块的凹槽内。

所述的压力把手一端是由通孔穿过销轴连接在中心轴上,完成绕销轴的旋转,同时旋转的边缘是一个凸轮结构,可以产生轴向的位移,另外一端的平直造型减小了体积及重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基础上缩小了体型,由于该实用新型使用在骨外固定领域,体型越小,重量越轻,则病患的负重越小,有利于病患术后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独立固定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独立固定单元的剖视图。

图2c是图2b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压力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锁针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碟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A-A向视图。

图8a是双向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双向固定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锁杆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常规骨科外固定支架是通过螺丝拧紧的方式固定,操作繁琐,不安全,使用过程中会增加患者痛苦。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的锁紧方式,采用凸轮、骨针卡槽等机械设计,达到一键锁死的功能,简化了操作流程,缩短手术时间,使用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具体是采用以下设计方案实现的:通过旋转压力把手,使把手端凸轮旋转,推动锁紧夹具,夹紧连接杆和骨针,此时凸轮中心到锁紧夹具接触面半径R,不断加大,当R最大时,受力最大,连接杆和骨针最紧,之后继续旋转,R值减少到适宜数值,此时由于过R最大值,把手难以打开,且压力把手上的骨针卡槽卡住骨针,防止其位移,整体部件完成夹紧。当没有骨针活扳时,也可以利用压力把手上的骨针卡槽代替骨针活扳使用。整个过程只通过旋转压力把手完成,一键锁紧,安全快捷。

并且,在旧型的锁扣式外固定支架上,增加了碟簧部件,夹紧方式从原有部件挤压夹紧改变为碟簧受力回弹夹紧,将受力变形位置从部件转移到碟簧,解决了部件因持续受力造成的不可逆变形而导致的部件失效的问题。由于原有的夹紧方式使得在实际生产中,每个部件的加工精度必须很高,但在增加碟簧之后,使得原有部件的加工要求及精度要求大大减小,降低了实际生产的成本,使之可以大批量生产。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为:

本实施将骨科外固定支架一键锁紧式固定器设计成由独立固定单元,连接杆,骨针,双向固定单元构成。其结构如下图1所示,在完整的骨骼治疗中,一套外固定架中至少包括四个独立固定单元2、3、13、15、两个双向固定单元4、12、三个连接杆1、5、14及四根骨针6、7、8、9。其中,在四个独立固定单元其中的两个独立固定单元为一组,配合两根骨针与一个连接杆,固定于一个断骨10之上,同时,剩余的另外两个独立固定单元则配合剩余的两根骨针及一个连接杆,固定于另一个断骨11之上,形成两个相同的结构,将断骨与一键锁紧式外固定支架组合在一起,然后,通过调整两个双向固定单元,和最后一根连接杆的位置,使整个结构锁紧固定彼此,完成通过一键锁紧式外架对断骨在人体外的的锁紧固定,以达到骨骼治疗的效果。

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一个完整的独立固定单元由骨骼治疗使用的压力把手16, 夹块17,骨针18,销轴19,碟簧20,连接杆21,中心轴22和锁针夹块23组成。其中夹块17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零部件,如图3所示,其自身含有大小不一、相互垂直的两个通孔,一个通孔是用来装配中心轴22,装配后可顺延中心轴22的轴向做一定范围内的移动,同时也可以绕中心轴22做任意角度的转动。另一个通孔是用来容纳连接杆21,夹块 17中部设有内侧槽口,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加容易增加其形变量,当压力把手下压,凸轮结构产生横向应力,部件之间间隙减小,碟簧受力压缩,并产生回弹力,持续给与夹块一个夹紧力,以此锁紧连接杆21,已达到固定的目的。其结构有一侧具有齿槽,可以在夹紧时,使锁针夹块23与夹块17不发生位移。本实施例修改了内侧槽型,使得夹块17同时上半部分具有一定刚性,下半部分具有弹性。使其在受力的情况下,即能保证夹紧连接杆,又能保证不会因持续受力发生不可逆的形变。

另一个重要的部件是压力把手16,其结构如图四所示:本实施例在原有的基础上,从将把手的圆弧型转化为平直型,减小了体积及重量,使之更具有实用性。该把手一端是由通孔穿过销轴19连接在中心轴上,完成绕销轴19的旋转,同时旋转的边缘是一个凸轮结构,可以产生轴向的位移,另外一端为平直型,同时也有一个开口槽即骨针卡槽,该槽的大小与骨针18的顶端的方形结构相配合,可以用来防止骨针的转动。

一个基体零件是中心轴22,其是一个圆柱形结构,用于连接其他零件。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在其两段各有一个通孔,两通孔大小不一,方向相互垂直。一端的通孔是销轴孔。其作用是安装定位销轴19,用于连接压力把手16的销轴孔。另一端的通孔是骨针孔,用于穿通骨针18,对骨针18有定位和压紧的作用。

锁针夹块23如图6所示:其结构有骨针18限位槽,使骨针18夹紧时不旋转,另一侧具有齿槽,可以在夹紧时,使锁针夹块23与夹块17不发生位移。

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实施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碟簧20部件,碟簧20放置在夹块的凹槽内,压力把手下压的受力位置从夹块转化为碟簧,夹紧部件的应力从夹块等部件的受力变形产生反弹力,转为碟簧受力产生的回弹力,以此改变了原有的锁紧方式。

独立固定单元的整体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压力把手、中心轴通过销轴是连接为一个整体部件,可通过销轴进行旋转,然后,把连接杆装入夹块中,将其滑入中心轴中,同时把骨针穿入中心轴的一端的骨针定位孔中,完整独立固定单元的组装。

接下来通过不断的转动压力把手,由于其有凸轮曲面的结构,会不断的靠近夹块,当其接触到夹块后,推动夹块一起移动,逐渐的靠近骨针,当接触到骨针后,由于中心轴上骨针定位孔的缘故,骨针会被定位而压紧固定,同时骨针所受的压紧力的反作用力使得锁紧夹具产生形变,压紧连接杆。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压力把手,不断的转动,然后把手上的骨针槽不断的靠近骨针,最终接触到骨针锁定骨针的旋转运动。完成整体的固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为:其双向固定单元的结构如图8a和图8b所示,双向固定单元是由长压紧把手24,长夹块25,锁杆夹块26,长中心轴27,长连接杆28,长连接杆29,长碟簧30,长销轴31组成。其中,长夹块25及锁杆夹块26配合两根连接杆,装入长中心轴27。长压紧把手24通过长销轴31连接在长中心轴上。

同样的,锁杆夹块的结构如图9所示,锁杆夹块结构与独立固定单元中的夹块结构类似,也是用于夹紧连接杆,有圆槽以配合长中心轴装配,使得双向独立单元具有夹持两个连接杆的能力。

其他零部件的结构长压紧把手、长夹块及长碟簧等与前面所述的独立固定单元结构相似,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其工作原理,在使用之前,长夹块及锁杆夹块2已经装入长中心轴中,长压紧把手,长碟簧以及长销轴已经装配好,使用时,只需在需要的地方装入两根连接杆就可以了。装入连接杆后,通过相对旋转调整好角度,转动长压紧把手,在其凸轮曲面的作用下,下压碟簧,产生一个持续的回弹力,推动这个长夹块及锁杆夹块向长中心轴一端的凸台靠近,接触凸台后,将继续转动则会挤压长夹块及锁杆夹块,使其产生形变去压紧连接杆,已达到固定的目的。锁紧原理与独立固定单元的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最大特点在于具有一键锁死,快速锁定功能。能在实际使用操作中更加容易、更加快速、更加安全等,适用于长管状骨、盆骨和腿部创伤病人的骨伤治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