蹼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蹼具结构,包括:一套体,供手部套设,且其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合块;一定位件,呈板体且其一侧设有多个贯穿该定位件的第一卡合孔、多个第二卡合块及一卡合机构,该第一卡合孔供该套体的第一卡合块对应卡合;一蹼板,设有多个贯穿该蹼板的第二卡合孔及卡槽,该第二卡合孔供该定位件的第二卡合块对应卡合,该卡槽供该定位件的卡合机构对应卡合。
【专利说明】蹼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蹼具结构,尤指一种于游泳时,提供手指、掌或脚部划水功效的蹼具,借由其组件之间的对应卡合,可置换不同尺寸的手部或脚部套体。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带蹼手套,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M284407所示,其具一开口连通于掌部空间,该掌部空间分别连通于具独立空间的指头空间,且相邻的指头间具蹼片的连结,且经隔绝线为隔离。然而,上述的带蹼手套有一些缺点,即,(一)、每个使用者掌部5根手指长短不一,当5根手指套进指头空间时,常常其中有些手指的长度大于指头空间的长度,以致于手指弯曲地卡在指头空间内而导致不舒适;甚至于同时,其他手指的长度小于指头空间的长度,造成手指于指头空间内空间过大而无法紧密套合并掌控手套;(二)、由于前述的带蹼手套无论在蹼片或掌部空间尺寸均为固定,且无法替换掌部空间或更换蹼片尺寸,故只能供某一特定单人使用,而无法多人替换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蹼具结构,使掌部空间及指头空间能与使用者掌部及5根手指完全套合,且能置换掌部空间或更换不同尺寸的蹼片以供多人替换或共同使用。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一套体,供手部套设,且其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合块;
[0006]一定位件,呈板体且其一侧设有多个贯穿该定位件的第一卡合孔、多个第二卡合块及一卡合机构,该第一卡合孔供该套体的第一卡合块对应卡合;
[0007]—蹼板,设有多个贯穿该蹼板的第二卡合孔及卡槽,该第二卡合孔供该定位件的第二卡合块对应卡合,该卡槽供该定位件的卡合机构对应卡合。
[0008]本实用新型主要的功效是借由该套体、定位件及蹼板之间的对应卡合,得替换不同尺寸的套体与蹼板,在使用上具有较佳的舒适感及方便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套与定位片呈卡合状态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片与蹼片呈卡合状态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卡合机构的局部放大立体组合图。
[0015]图7是图6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卡合机构的侧面剖视图(向下框形作动片正常状态)。
[0017]图9是本实用新型卡合机构的侧面剖视图(向下框形作动片下压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综合参阅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蹼具结构,包括:一套体10,供手部套设,且其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合块11 ;一定位件20,呈板体且其一侧设有多个贯穿该定位件20的第—^合孔21、多个第二卡合块22及—合机构23,该第—^合孔21供该套体10的第一卡合块11对应卡合;一蹼板30,设有多个贯穿该蹼板30的第二卡合孔31及卡槽32,该第二卡合孔31供该定位件20的第二卡合块22对应卡合,该卡槽32供该定位件20的卡合机构23对应卡合。
[0019]其中,该套体10供脚部套设。
[0020]其中,该套体10具一开口并连通多个具有独立空间且呈开放端的指头空间101。
[0021]其中,该第一卡合块11及第一卡合孔21呈圆形,并该第一卡合块11具有大径部111及小径部112,且该第一卡合孔21则具有大孔径211及小孔径212借以对应卡合;另,该第二卡合块22具有大径部223及小径部224,该第二卡合孔31则呈方形借以对应卡合。
[0022]其中,该蹼板30的面积大于该套体10及定位件20的面积,并该定位件20呈弧形板体,该蹼板30与定位件20对应的位置区域则呈同向弧形借以相互紧密对合。
[0023]其中,该卡槽32呈方形,该卡合机构23则呈方形对应卡合,该卡合机构23包括有:一框体24、一调整组件25及一盖体26,该框体24呈方形并具有相对应的第一框板241、第二框板242及相对应的第三框板243、第四框板244,该第一框板241与第二框板242对应形成有开放剖槽245且其内侧对应平行分设有二平行立板246,而该第三框板243与第四框板244对应形成有横向剖槽247且其内侧对应分设有二支撑立板248,该支撑立板248向上延伸且分设有第一弧面2481与第二弧面2482,另,该框体24底面中央设有一凹孔249,该凹孔249向上凸设有第一凸柱2491,该第一凸柱2491供一弹簧2492 —端套设;该调整组件25包括有二相对应的卡合件251、二定位片252及一向下框形作动片253,其中,该二定位片252设有对应的第一长形孔2521及第二长形孔2522,该二卡合件251具有一卡合部2511,该卡合件251与卡合部2511之间连结有一弹簧254,该二卡合2511部分别穿设该二横向剖槽247,使该二卡合部2511部份外露于该第三框板243与第四框板244外侧,且该二卡合部251的相异位置延伸有平行的第一棒体2512及第二棒体2513,该第一棒体2512两端分别穿设该二定位片252的第一长形孔2521,该第二棒体2513两端则分别穿设该二定位片252的第二长形孔2522,并该第一棒体2512及第二棒体2513分别跨置在该支撑立板248的第一弧面2481与第二弧面2482上,该向下框形作动片253向下设有一第二凸柱2531,该第二凸柱2531供该弹簧2492另端套设,且该向下框形作动片253同时跨置于该二呈平行状态的定位片252上;该盖体26向下具有多个卡合柱262,该卡合柱262扣卡在该框体24的卡合孔2493以卡合并覆盖结合在该框体24上,并该盖体26中央设有一剖槽261,该剖槽261使该向下框形作动片253部份外露以供压挚作动。
[0024]借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情形说明如下:
[0025]先将二相对应的卡合件251共同穿设在二定位片252上,使该二卡合件251的卡合部2511分别穿设且部份外露于该第三框板243与第四框板244外侧,并使该二卡合件251的第一棒体2512及第二棒体2513分别跨置在该支撑立板248的第一弧面2481与第二弧面2482上,再将该向下框形作动片253套设该弹簧2492 —端,再使该弹簧2492的另端套设于该框体24底面凹孔249的第一凸柱2491上,同时,并使该向下框形作动片253跨置于该二呈平行状态的定位片252上,最后,利用该盖体26的卡合柱262扣卡在该框体24的卡合孔2493,以将该盖体26覆盖结合在该框体24上,即完成该卡合机构23的组装(同时亦完成定位件20的组装)。其次,利用该第二卡合块22及第二卡合孔31之间的对应卡合,使该定位件20与蹼板30相对结合;再利用该定位件20的第一卡合孔21对应卡合该套体10的第一卡合块11,借以对应结合该套体10与定位件20,即完成整个蹼具的组装。
[0026]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0027](一 )、该套体10的指头空间102呈开放端,所以,使用者的指头的长度并不会有不适合该指头空间102长度的问题,使用者在使用上具有较佳的舒适感。
[0028]( 二)、该套体、定位件及蹼板之间利用对应卡合的方式结合,使用者可替换不同尺寸且合适的套体与蹼板,在使用上具有较佳的方便性。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有效解决常见结构缺陋,并能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知识者所理解而轻易实施,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套体,供手部套设,且其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合块; 一定位件,呈板体且其一侧设有多个贯穿该定位件的第一卡合孔、多个第二卡合块及一卡合机构,该第一卡合孔供该套体的第一卡合块对应卡合; 一蹼板,设有多个贯穿该蹼板的第二卡合孔及卡槽,该第二卡合孔供该定位件的第二卡合块对应卡合,该卡槽供该定位件的卡合机构对应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套体供脚部套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套体具一开口并连通多个具有独立空间且呈开放端的指头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卡合块及第一卡合孔呈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卡合块具有大径部及小径部,该第一卡合孔则具有大孔径及小孔径借以对应卡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件呈弧形板体,该蹼板与定位件对应的位置区域则呈同向弧形借以相互紧密对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蹼板的面积大于该套体及定位件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卡合块具有大径部及小径部,该第二卡合孔则呈方形借以对应卡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槽呈方形,该卡合机构则呈方形对应卡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蹼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合机构包括有:一框体,呈方形并具有相对应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及相对应的第三框板、第四框板,该第一框板与第二框板对应形成有开放剖槽且其内侧对应平行分设有二平行立板,而该第三框板与第四框板对应形成有横向剖槽且其内侧对应分设有二支撑立板,该支撑立板向上延伸且分设有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另,该框体底面中央设有一凹孔,该凹孔向上凸设有第一凸柱,该第一凸柱供一弹簧一端套设;一调整组件,包括有二相对应的卡合件、二定位片及一向下框形作动片,其中,该二定位片设有对应的第一长形孔及第二长形孔,该二卡合件具有一卡合部,该卡合件与卡合部之间连结有一弹簧,该二卡合部分别穿设二该横向剖槽,使该二卡合部部份外露于该第三框板与第四框板外侧,且该二卡合部的相异位置延伸有平行的第一棒体及第二棒体,该第一棒体两端分别穿设该二定位片的第一长形孔,该第二棒体两端则分别穿设该二定位片的第二长形孔,并该第一棒体及第二棒体分别跨置在该支撑立板的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上,该向下框形作动片向下设有一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供该弹簧另端套设,且该向下框形作动片同时跨置于二该呈平行状态的定位片上;一盖体,向下具有多个卡合柱,该卡合柱扣卡在该框体的卡合孔以卡合并覆盖结合在该框体上,并该盖体中央设有一剖槽,该剖槽使该向下框形作动片部份外露以供压挚作动。
【文档编号】A63B31/11GK203944084SQ20142024092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林秀铃, 张丽玲 申请人:林秀铃, 张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