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494阅读:1181来源:国知局
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纺织领域的一种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及加工工艺,涤纶长丝超仿棉原料组成为:棉型涤纶160D/144f、吸湿排汗涤纶75D/72f。其加工工艺包括织造、经纬密设置、染整工艺、坯布检验、配缸、精练、脱水、预定形、染色脱水、后定形、呢毯整理和成品、柔软拉幅定形整理和呢毯整理,抗起毛起球性为4.5级,温度为:(2l±1)℃,相对湿度为:(65±2)%。本发明具有工艺合理、原料配方简单、产品柔和舒适、吸湿散湿和抗起毛球性能优良等优点。
【专利说明】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及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的一种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产品中,超仿棉产品看起来像棉(视觉)、摸起来像棉(触觉)、穿起来像棉(亲和性、舒适性)、用起来比棉方便(洗可穿性),有仿棉似棉、仿棉胜棉的优良特性,是聚合改性纺丝、纺纱、织造、染整多项技术的相互融合、整合发挥的产物。超仿棉涤纶长丝面料具有手感滑糯膨松、光泽柔和、服用舒适、挺括不易变形、吸湿散湿效果好、抗起毛球优良等特性,具有较好的超仿棉效果,市场竞争力较大。早期一般是以涤纶短纤为原料进行仿棉,单纯利用短纤维的特点仿制棉纤维的毛感,从而体现一定的柔软、蓬松的表观特性,但大多还只能用作棉型填充料或制织厚重织物。随着化纤纺丝技术的进步,超细旦、多组分复合、原料复配等新型纤维层出不穷,加上纳米技术的运用,功能性长丝不断被开发出来。而涤纶长丝因其工艺流程短、能耗小、易组合、性能多样,在仿棉方面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抗紫外、自然降温和蓄热保暖等特点的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及加工工艺。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其特征在于:涤纶长丝超仿棉原料组成为:
棉型涤纶160D / 144f 吸湿排汗涤纶75D / 72f0
[0005]其加工工艺步骤为:
1)织造
采用平纹组织;
2)经纬密设置;
3)染整工艺
工艺流程为:坯布检验、配缸、精练、脱水、预定形、染色脱水、后定形、呢毯整理和成
品;
4)柔软拉幅定形整理
工艺流程为:浸轧和烘干定形,轧余率为70%?80%,温度为160?170°C,时间40S;
5)呢毯整理
工艺参数:给湿率10%?12% ;车速20?30m/m ;
6)测试
抗起毛起球性为4.5级,温度为:(21±1)°C,相对湿度为:(65±2) %。
[0006]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工艺合理、原料配方简单; 2.产品柔和舒适;
3.吸湿散湿、抗起毛球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开发思路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超仿棉聚酯纤维的开发思路
1.模仿棉纤维特征
棉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性、柔软性、保暖性,其织物服用性能优良,但导湿性、脱湿性、防水、防污、防霉等方面存在问题。超仿棉产品在满足仿棉的基本功能指标柔软性、蓬松性、亲水性、抗静电、抗起毛起球、回潮率的基础上,还可强化其功能指标,根据需求添加抗菌、阻燃、防紫外线等功能。
[0008]超仿棉产品外观上仿棉:改变纤维的截面形状,性能上仿棉:改善纤维可染性和吸湿排湿性,并从外观和手感上接近棉织物,功能上仿棉: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手感及服用性能,而且在吸水透气、抗静电性、热稳定性等方面超越棉织物。
[0009]超仿棉模仿毛感及膨松性,涤纶长丝集束性较高,表面光滑,要使其表面形成棉型毛感,必须对纤维进行结构的改变。目前改善涤纶毛感及膨松性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利用空气网络形式,将长丝吹散,交缠形成不规则结构;利用不同原料组合形成立体卷曲膨松形态等。从毛感来观察,空气网络变形仿棉丝细度不均匀,毛感差别较大,不同原料组合的仿棉丝细度均匀,毛感在后整理时才能突出表现,一般不影响后道工序生产。
[0010]2.模仿棉纤维的吸湿性
目前改善涤纶吸湿性的方法主要包括:
利用细旦或超细旦丝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提高毛细芯吸速度;对纤维截面进行改性,增加吸湿导湿沟槽,加快吸湿速度;对纤维进行亲水改眭,在纤维上增加亲水基团,增强纤维的吸湿能力。
[0011]3.模仿棉纤维的光泽
要改善涤纶的光泽度并达到棉纤维的效果,需让纤维表面形成漫反射,以减弱光线的反射能力。减弱光泽的方法有: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作用降低或吸收部分光线,形成柔和光泽;利用细旦或超细旦丝,提高漫反射能力,使光线柔和。
[0012]二.超仿棉能弥补纯棉面料的缺陷
第一代超仿棉产品利用涤纶的特性,既弥补了棉制面料的不足,还能利用不同的细旦丝组合改变纤维的表面形态,在蓬松性、吸湿性和光泽等方面模仿棉纤维的基本特征,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如涤纶耐光性、耐热性、耐霉菌等耐候性能较好,可弥补棉面料耐用性方面的不足;涤纶初始模量较大,硬挺,不易变形,具有较好的保形性,可弥补棉制面料易皱、易变形、不耐磨等不足。
[0013]三.第二、三代超仿棉聚酯纤维的特征
第二、三代超仿棉纤维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能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使用领域的不同及一些特定功能的需求而开发,一些甚至具有比纯棉面料更优越的性能和使用性能。利用不同的亲水剂和不同的截面形态对纤维进行改性,可使超仿棉纤维的吸湿性有不同特征,满足不同运动量的服用需求。信息技术、仿生技术的综合应用,使纤维具有逼真的棉纤维自然卷曲的中空形态,还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应用纳米技术、添加功能材料,超仿棉纤维可具有抗菌、抗紫外、自然降温、蓄热保暖等不同功能,满足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服用需求。
[0014]此外,将回收的饮料瓶、废弃的咖啡渣等再利用进行超仿棉纤维生产,赋予超仿棉纤维绿色环保的新特性。
[0015]四.超仿棉涤纶长丝的应用开发.1.原料组成
原料:160D / 144f 棉型涤纶,
75D / 72f
吸湿排汗涤纶
在原料配比方面,将不同特性的原料进行组合,以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减弱面料对光的反射,使光泽柔和。利用两种原料的收缩率不同,在面料表面呈现出较多的毛圈,具有棉型感,同时也减弱了光的反射现象。
[0016]2.织造工艺 (I)组织结构
超仿棉纤维的棉型效果首先取决于织物的组织结构.由于纤维较细,毛细现象较强,加上异形截面形态,吸湿性好。但在织物组织结构中,为加强其吸湿性,要按照面料不同应用领域进行织物组织设计。有时平纹组织较好,有斜纹组织较好,本款产品采用平纹组织,布面平整,纤维皮肤接触面积最大,吸湿速度加快。加上细旦纤维的毛效应及其异形截面的导湿作用,散湿性优良,穿着舒适。
[0017](2)经纬密设置
由于超仿棉纤维的特殊性能, 考虑到纤维在后整理过中的收缩特性,经纬密要设计得当,以使纤维在经过热收以后,充分体现面料的厚实感和蓬松感。
[0018]3.染整工艺 (I)工艺选择
超仿棉纤维的仿棉效果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后整理才体现出来的,由于原料的特殊性能,为加强棉型效应,要经过坯定处理,这样纤维才能充分收缩,蓬松性才更突出。
[0019](2)工艺流程
还布检验一配缸一精练一脱水一预定形一染色脱水一后定形一呢毪整理一成品。
[0020]( 3 )柔软拉幅定形整理
由于涤纶模量较大,面料表现比较挺括,克服了纯棉面料易变形、不耐用的缺点。但硬挺性太强,穿着会不舒服。使面料具有适度柔软的手感,需对面料进行柔软整理。并在织物受热收缩的过程中,在考虑织物已有充分收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拉幅定形,以加强织物的棉型感。
[0021]工艺流程:
浸轧(轧余率70%~80% ) 一烘干定形(160~170°C,40S)。
[0022](4)呢毯整理
经过呢毯整理后,织物手感更加丰满、柔软,进一步提高了仿真度和服用性能。
[0023]工艺参数:给湿率10%~12% ;车速20~30m/min 4.测试结果
(I)硬挺度测试结果测试按ASTMD1388 2007织物硬挺性测试方法ptionA进行,结果超仿棉织物的硬挺度更好。
[0024](2)起毛起球测试结果按GB / T4802.1一 1997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规定执行。实验参数按E类参数执行。尽管涤纶的模量较大,但由于单丝较细,接近1D,且经过柔软处理,因此抗起球效果明显。结果显示,超仿棉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为4.5级,32 /I精纺纯棉面料则为3级,前者优于后者。
[0025](3)超仿棉面料吸湿散湿性测试结果
参照AATCC195—2009进行测试,温度:(21 ± I) °C,相对湿度:(65±2) %,
5.结论
在本款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原料组合,使纤维形成了适度的棉型感;利用细旦异形丝,增加了纤维的吸湿散湿性;利用预收缩及呢毯整理增强了面料的膨松性及棉型感;通过柔软整理,提高了面料的柔软舒适性。实践证明,超仿棉涤纶长丝面料具有手感滑糯膨松、光泽柔和、服用舒适、挺括不易变形、吸湿散湿效果好、抗起毛球优良等特性,具有较好的超仿棉效果。
[0026]超仿棉产品不仅在纤维表面形态和面料风格上接近棉织物,更重要的是其面料的性能及功能上仿棉、超棉,并具有优良的动态热湿舒适性能。故其纤维可广泛应用于针织、梭织、运动服、休闲服、衬衫、内衣、外套、家纺等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涤纶长丝超仿棉工艺配方,其特征在于:涤纶长丝超仿棉原料组成为: 棉型涤纶160D / 144f 吸湿排汗涤纶75D / 72f0
2.—种涤纶长丝超仿棉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步骤为: 1)织造 采用平纹组织; 2)经纬密设置; 3)染整工艺 工艺流程为:坯布检验、配缸、精练、脱水、预定形、染色脱水、后定形、呢毯整理和成品; 4)柔软拉幅定形整理 工艺流程为:浸轧和烘干定形,轧余率为70%?80%,温度为160?170°C,时间40S; 5)呢毯整理 工艺参数:给湿率10%?12% ;车速20?30m/m ; 6)测试 抗起毛起球性为4.5级,温度为:(21±1)°C,相对湿度为:(65±2) %。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3469444SQ201310480152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贤国 申请人:江苏顺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