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袋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703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袋机的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开袋机的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开袋机是一种对衣料进行缝纫口袋盖板的装置,衣料在加工过程中会随着开袋的过程不断移动,并最终移动至开袋机所在工作台的台面边缘,且所述衣料有部分悬挂于开袋机的工作台上,最后对开袋完毕的衣料进行收集。目前市场上为了提高对衣料收集的工作效率,往往会对开袋机配备收料装置,进而通过收料装置防止加工完成后的衣料在开袋机的出料口堆积的同时也不需要再通过工作人员对开袋机的出料口的衣料进行收集,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公告号为CN20375497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针多功能的开袋缝纫机,包括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的开袋机构,工作台的一侧还设置有取料装置,取料装置包括底座、摇臂和取料机构,摇臂包括纵向臂和横向臂,纵向臂的下端枢接在底座上,纵向臂中部与底座之间还通过取料气缸连接,取料机构固定在横向臂上,取料机构包括夹持气缸、活动块和夹臂,夹持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横向臂上,有上下两块活动块铰接在缸体上,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块固定连接,上下两块活动块均固定连接有夹臂,上下夹臂相互平行,在夹臂的两端设置有夹块,活动块转动时,上下夹臂两端的夹块会自动闭合或分开。

这种取料装置通过取料气缸带动摇臂靠近工作台,并通过夹持气缸带动与其相铰接的上下活动块与夹臂对进行夹持,再通过取料气缸将摇臂推离工作台并松开夹臂使衣料落入用于收集衣料的收集台。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的衣料堆积得较为凌乱,还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对衣料重新进行整理,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平整铺放衣料的开袋机的收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袋机的收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的固定杆以及固定于固定杆两端的放置板,所述壳体设置有将衣料铺放至置物组件上的翻折组件,所述翻折组件包括挤压杆和拨杆,所述挤压杆位于固定杆和拨杆之间且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挤压杆带动衣料的一端移动至与固定杆抵触并挤压于挤压杆和固定杆之间;所述拨杆所在高度高于挤压杆所在高度,所述拨杆带动一端固定的衣料翻转至放置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衣料能够逐件通过挤压杆和拨杆的配合被平整地铺放在放置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置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相对于挤压杆位于固定杆的另一侧,所述按压杆与壳体活动连接,在挤压杆远离固定杆时所述按压杆与固定杆相抵触,当所述挤压杆与固定杆相抵触时,所述按压杆脱离所述放置板的所在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衣料的一端始终固定于固定杆,从而不会在衣料不断叠高后产生滑脱,且在拨杆的摆动过程中不会将衣料带动至按压杆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联动驱动拨杆和按压杆同步摆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按压杆和拨杆得到同步摆动进而使拨杆带动的衣料不会和摆动过程中的按压杆抵触,从而防止了衣料铺放的不平整,同时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拨杆和按压杆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拨杆的液压缸,所述拨杆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壳体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拨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与壳体相铰接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于铰接端上方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顶端转动连接有过渡杆,所述过渡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固定连接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按压杆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拨杆和按压杆能够同步摆动,从而使拨杆拨动的衣料不会被挂在按压杆上,保证了衣料每次都能准确地铺放在放置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杆由固定于壳体侧壁的伺服电机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挤压杆提供了准确的摆动方向和摆动幅度,保证了衣料通过拨杆翻转时衣料底端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外侧套接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由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按压杆和收料杆与固定辊之间的挤压存在缓冲过程,进而降低驱动源对摆动幅度的精确性要求,进而降低了对驱动源的成本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辊外表面设置有多条沿固定辊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衣料与固定辊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防止衣料的滑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板呈背离固定杆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衣料在被固定在固定辊上时能够沿着放置板的斜面下滑,进而达到自动铺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挤压杆固定连接有抵接杆,所述挤压杆在背离固定杆摆动后抵接杆与限位块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挤压杆提供了稳定的初始状态,同时缩短了挤压杆所需摆动的路程,降低了伺服电机的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能够将衣料在放置板上依次铺平;

2. 铺放过程中衣料不会滑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挤压杆、拨杆和按压杆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挤压杆、拨杆和按压杆摆动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和挤压杆、拨杆以及按压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增加壳体侧壁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固定板;3、固定杆;4、工作台;5、衣料;6、驱动机构;61、液压缸;62、活塞杆;63、支撑杆;64、钢丝绳;65、连接杆;66、第一转动杆;67、第二转动杆;68、过渡杆;69、输出杆;610、第一转动轴;611、第二转动轴;612、驱动齿轮;613、从动齿轮;7、挤压杆;8、拨杆;81、直杆;82、横杆;9、按压杆;10、固定辊;11、放置板;12、凸条;13、限位块;14、抵接杆;15、固定块;16、抵接块;17、第一连接块;18、第二连接块;19、固定条;20、置物组件;21、翻折组件;22、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开袋机的收料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衣料5的置物组件20,所述置物组件20包括固定于固定板2的固定杆3以及固定于固定杆3两端的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固定杆3位于放置板11的最高端。所述壳体1设置有将衣料5从工作台4移动至置物组件20上的翻折组件21,所述翻折组件21包括挤压杆7、拨杆8,所述挤压杆7的轴端转动连接于壳体1且挤压杆7的另一端高于壳体1的最高端,所述挤压杆7位于固定杆3和拨杆8之间,所述挤压杆7带动衣料5的一端移动至与固定杆3抵触并挤压于挤压杆7和固定杆3之间,所述拨杆8所在高度高于挤压杆7所在高度,所述拨杆8带动一端固定的衣料5翻转至放置板11上。所述壳体1还转动连接有按压杆9,所述按压杆9相对于挤压杆7位于固定杆3的另一侧,所述按压杆9与壳体1活动连接,在挤压杆7远离固定杆3时所述按压杆9与固定杆3相抵触,当所述挤压杆7与固定杆3相抵触时,所述按压杆9脱离所述放置板11的所在区域,所述挤压杆7、拨杆8以及按压杆9均呈L性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杆3套接有与挤压杆7以及按压杆9相配合对衣料5进行固定的固定辊10,所述固定辊10设置为由弹性材料制成且上表面设置有多条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凸条12,所述凸条12沿固定辊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板2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挤压杆7朝向限位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杆14,所述挤压杆7在背离固定辊10摆动后抵接杆14与限位块13相抵接并使挤压杆7形成稳定的初始状态。

结合图1和图2,所述挤压杆7的初始位置被覆盖于工作台4下方,所述挤压杆7的顶端所在高度高于衣料5悬挂部分底端的高度且挤压杆7在摆动过程中能够带动衣料5的底端朝向固定杆3方向移动,所述固定杆3套接有用于配合挤压杆7将衣料5底端夹紧的固定辊10。所述拨杆8的初始位置被覆盖于工作台4下方且拨杆8的高度高于挤压杆7的高度,在挤压杆7将衣料5的一端固定于固定辊10后驱动拨杆8摆动并带动衣料5朝向放置板11摆动,所述拨杆8的摆动幅度足以拨动衣料5翻转至放置板11上。所述按压杆9的初始位置为与固定辊10远离工作台4的一侧相挤压,所述按压杆9与拨杆8同步背离工作台4方向摆动,进而使衣料5不会在脱离拨杆8后掉落至按压杆9上端。所述挤压杆7、拨杆8以及按压杆9完成一次衣料5收集后,驱动拨杆8和按压杆9复位,使按压杆9将衣服固定于按压杆9和固定辊10之间,再驱动挤压杆7摆动脱离固定辊10复位至工作台4下方并对下一块衣料5重复上述摆动进行收集。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联动驱动拨杆8以及按压杆9的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带有活塞杆62的液压缸61,所述液压缸61远离活塞杆62的一端枢接有两端位于液压缸61两侧的支撑杆63,两根所述支撑杆63枢接有固定与壳体1底壁的固定块15,所述活塞杆62抵接有呈三角形且斜边与活塞杆62相垂直的抵接块16,所述抵接块16固定于壳体1底壁。所述拨杆8包括位于壳体1内部的直杆81以及用于拨动衣料5的横杆82,所述液压缸6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7,所述横杆82靠近液压缸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8,所述第一连接块17与第二连接块18通过钢丝绳64相连接。所述直杆81靠近液压缸61的一侧还枢接有连接杆65,所述连接杆65的末端还枢接有固定于壳体1底壁的固定条19。所述直杆81末端的远离液压缸61的一侧还铰接有平行于壳体1底壁的第一转动杆66,所述第一转动杆66末端的上端面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转动杆66且于第一转动杆66一体连接的第二转动杆67,所述第一转动杆66末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与壳体1形成转动连接的铰接杆。所述第二转动杆67的顶端枢接有过渡杆68,所述过渡杆68的末端枢接有输出杆69,所述过渡杆68和输出杆69呈夹角设置且夹角的顶角朝向壳体1底壁设置。所述输出杆69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轴610,所述第一转动轴610于壳体1和输出杆69之间固定套接有驱动齿轮612,所述驱动齿轮612啮合有从动齿轮613,所述从动齿轮613设置有贯穿从动齿轮613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611,所述第二转动轴611贯穿壳体1侧壁并与按压杆9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挤压杆7的伺服电机22。

运动过程:

驱动伺服电机22带动挤压杆7朝向固定辊10摆动并带动衣料5的底端挤压于固定辊10与挤压杆7之间,驱动液压缸61通过活塞杆62与抵接块16的挤压将液压缸61朝向背离抵接块16方向推动,并带动直杆81以连接杆65为半径摆动,进而使横杆82拨动衣料5朝向放置板11摆动,随着横杆82的进一步摆动带动衣料5脱离横杆82并掉落至放置板11上方。直杆81的摆动带动第一转动杆66以铰接杆为轴心线向上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杆67向下转动,进而使第二转动杆67挤压过渡杆68使过渡杆68与输出杆69之间的夹角缩小并使输出杆69以第一转动轴610为轴心向下转动,进而带动驱动带动与驱动齿轮612啮合的从动齿轮613转动,从动齿轮613带动第二转动轴611转动,进而带动按压杆9与拨杆8同步并朝向背离固定辊10方向摆动。

驱动液压缸61使活塞杆62缩回液压缸61内,进而带动拨杆8和按压杆9同步摆动并回复至初始位置并通过按压杆9将收集的衣料5挤压于固定辊10于按压杆9之间,驱动伺服电机22反转,使挤压杆7回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