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使用该成型模具的玻璃成型装置及玻璃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18752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成型模具、使用该成型模具的玻璃成型装置及玻璃成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将玻璃原料成型为玻璃壳体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上模相对的成型顶面。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在相互合模时所述上模仅通过所述压合区域将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本发明还提供使用该成型模具的玻璃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专利说明】成型模具、使用该成型模具的玻璃成型装置及玻璃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模具、使用该成型模具的玻璃成型装置及玻璃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玻璃成型装置包括用于承载玻璃原料的下模及设置在下模上方的上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玻璃原料的成型结构。在成型过程中,所述上模需要向下对加热软化的玻璃原料施加压力以使玻璃原料与成型结构紧密结合而成型出所要求的形状。然而,现有的上模通常为整体实心的板状结构,在进行冲压时上模的整个下表面会完全与高温的玻璃原料相接触,如此大面积的接触容易造成玻璃与模具表面的损伤或磨耗。

【发明内容】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少模具损伤或磨耗的成型模具、使用该成型模具的玻璃成型装置及玻璃成型方法。
[0004]一种成型模具,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上模相对的成型顶面。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在相互合模时所述上模仅通过所述压合区域将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
[0005]一种玻璃成型装置,其包括承载机构、至少一成型模具及成型腔室。所述玻璃原料放置于成型模具内。所述成型模具由所述承载机构支撑在所述成型腔室内。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上模相对的成型顶面。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 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在相互合模时所述上模仅通过所述压合区域将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
[0006]一种玻璃成型方法,用于将玻璃原料成型为玻璃壳体。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上模相对的成型顶面。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
[0007]将玻璃原料放置在下模的成型结构上并加热至软化状态。
[0008]将所述上模向下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所述上模下表面上的压合区域将软化的玻璃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成型为玻璃壳体。
[0009]将成型后的玻璃壳体冷却至室温。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型模具仅通过上模的环形压合区域将高温原料压在对应的下模上,使得上模接触高温原料的面积大大缩减,从而减少了上模表面所受
到的损伤或磨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玻璃成型装置的侧视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上模沿直线II1-1II的剖视图。
[001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中上模沿直线V-V的剖视图。
[0016]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上模相对的成型顶面,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在相互合模时所述上模仅通过所述压合区域将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开设有贯穿上表面至下表面的通孔以形成环形框体,所述压合区域为该环形框体与该成型结构对应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用于将玻璃原料成型为玻璃壳体,所述玻璃壳体包括位于不同平面上的主体部及侧壁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及侧壁的连接部,所述成型结构包括用于成型主体部的第一成型面、用于成型侧壁的第二成型面及用于成型连接部的过渡成型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大小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为成型凹槽,所述第一成型面为所述成型凹槽的内底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为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面,所述过渡成型面为成型凹槽内侧面与内底面之间的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外周缘的尺寸与所述成型凹槽内周缘的尺寸一致以使得所述上模能够装入所述成型凹槽内,所述上模包括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侧面,所述压合区域及侧面的形状分别与成型凹槽内底面及内侧面的形状相同以使得所述上 模装入成型凹槽后所述压合区域及侧面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及第二成型面贴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为自成型顶面向上模凸出的凸块,所述第一成型面为凸块的顶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为凸块的外侧面,所述过渡成型面为凸块顶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外周缘尺寸与所述下模的外周缘尺寸一致以使得上模能够刚好覆盖住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形状大小与所述凸块相吻合的内凹槽以使得所述上模压在下模上时所述凸块能收容在所述内凹槽中,所述通孔由上模的上表面贯通至所述内凹槽的内底面,当所述上模下压至成型结构上时,所述内凹槽除去通孔部分外的内表面将加热软化的玻璃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块,所述下模至少在与磁块相对的位置为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当所述上模下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时,所述磁块通过与下模之间的磁力将所述上模与下模紧紧相吸。
10.一种玻璃成型装置,其用于将玻璃原料成型为玻璃壳体,所述玻璃成型装置包括承载机构、至少一成型模具及成型腔室,所述玻璃原料放置于成型模具内,所述成型模具由所述承载机构支撑在所述成型腔室内,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在相互合模时所述上模仅通过所述压合区域将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开设有贯穿上表面至下表面的通孔以形成一环形框体,所述压合区域为下表面上通孔的周缘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壳体包括位于不同平面上的主体部及侧壁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及侧壁的连接部,所述成型结构包括用于成型主体部的第一成型面、用于成型侧壁的第二成型面及用于成型连接部的过渡成型面。
13.如 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大小相对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为成型凹槽,所述第一成型面为所述成型凹槽的内底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为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面,所述过渡成型面为成型凹槽内侧面与内底面之间的连接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外周缘的尺寸与所述成型凹槽内周缘的尺寸一致以使得所述上模能够装入所述成型凹槽内,所述上模包括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侧面,所述下表面及侧面的形状分别与成型凹槽内底面及内侧面的形状相同以使得所述上模装入成型凹槽后所述下表面及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型面及第二成型面贴合。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为突出于所述成型顶面的凸块,所述第一成型面为凸块的顶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为凸块的外侧面,所述过渡成型面为凸块顶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外周缘尺寸与所述下模的外周缘尺寸一致以使得上模能够刚好覆盖住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形状大小与所述凸块相吻合的内凹槽以使得所述上模压在下模上时所述凸块能收容在所述内凹槽中,所述通孔由上模的上表面贯通至所述内凹槽的内底面。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块,当所述上模下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时,所述磁块通过与下模之间的磁力将所述上模与下模紧紧相吸。
19.一种玻璃成型方法,用于将玻璃原料成型为玻璃壳体,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及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上模相对的成型顶面,所述下模在所述成型顶面的一侧形成有成型结构,所述上模包括与成型顶面相对的下表面及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对应所述成型结构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压合区域; 将玻璃原料放置在下模的成型结构上并加热至软化状态; 将所述上模向下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所述上模仅通过压合区域将软化的玻璃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以成型为玻璃壳体; 将成型后的玻璃壳体冷却至室温。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开设有贯穿上表面至下表面的通孔以形成一环形框体,所述压合区域为下表面上通孔的周缘部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用于将玻璃原料成型为玻璃壳体,所述玻璃壳体包括位于不同平面上的主体部及侧壁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及侧壁的连接部,所述成型结构包括用于成型主体部的第一成型面、用于成型侧壁的第二成型面及用于成型连接部的过渡成型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一成型面的大小相对应。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为成型凹槽,所述第一成型面为所述成型凹槽的内底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为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面,所述过渡成型面为成型凹槽内侧面与内底面之间的连接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外周缘的尺寸与所述成型凹槽内周缘的尺寸一致以使得所述上模能够装入所述成型凹槽内,所述上模包括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侧面,所述压合区域及侧面的形状分别与成型凹槽内底面及内侧面的形状相同以使得所述上模装入成型凹槽后所述压合区域及侧面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及第二成型面贴合。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结构为自成型顶面向上模凸出的凸块,所述第一成型面为凸块的顶面,所述第二成型面为凸块的外侧面,所述过渡成型面为凸块顶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外周缘尺寸与所述下模的外周缘尺寸一致以使得上模能够刚好覆盖住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形状大小与所述凸块相吻合的内凹槽以使得所述上模压在下模上时所述凸块能收容在所述内凹槽中,所述通孔由上模的上表面贯通至所述内凹槽的内底面,当所述上模下压至成型结构上时,所述内凹槽除去通孔部分外的内表面将加热软化的玻璃原料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磁块,所述下模至少在与磁块相对的位置为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当所述上模下压在所述成型结构上时,所述磁块通`过与下模之间的磁力将所述上模与下模紧紧相吸。
【文档编号】C03B11/06GK103663932SQ20121044050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徐碧聪 申请人:正达国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