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在敞开空间中延伸的驱动主轴的剃刮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6878发布日期:2018-08-04 11:5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剃刮单元,其至少包括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并入这种剃刮单元的剃刮装置。



背景技术:

剃刮单元和设备用于剃刮,特别是用于剃刮男性的面部下部区域和颈部区域的皮肤。在这样的剃刮应用中,这样剃刮单元和装置的具体任务是跟随皮肤的轮廓以达到良好的剃刮结果。在下巴或颚的下边缘的区域,这样的轮廓跟随是特别困难的。

一般地,已知这样的剃刮装置,其中切割单元相对于剃刮装置的手柄枢转,以便改善切割单元跟随皮肤轮廓的能力。然而,这样简单的枢转动作总是导致切割单元的外部切割构件的剃刮轨道的一些扇区(sector)或甚至较大的扇区不与皮肤接触。因此剃刮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us6584691b1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刀片的电动剃刮刀,该两个刀片绕它们的中心线旋转并且同时绕另一轴线转动。该轴线和中心线彼此保持平行的定向,并且因此不能允许良好的轮廓跟随。进一步,由于刀片不容易触及,剃刮头的清洁将是困难的并且传动系的敏感部件在这种清洁过程期间可能被涉及和损坏。

cn101683739b公开了一种具有三个切割单元的剃刮装置。每个切割单元包括由传动系驱动的可旋转刀片。该传动系包括驱动三个从动齿轮的中心驱动齿轮,该三个从动齿轮与切割器耦合。切割单元和传动系由壳体隔离环境封装。剃刮刀的清洁需要打开切割单元,因为否则不可能触及。这种打开过程使清洁变得繁琐,并且使得切割单元的设计复杂化。

us2006/156550a1公开了一种具有三个切割单元的剃刮装置。每个切割单元包括由传动系驱动的可旋转刀片。该传动系包括驱动三个从动齿轮的中心驱动齿轮,该三个从动齿轮与切割器耦合。该切割单元和该传动系由壳体隔离环境封装。提供了用于去除切割的毛发的特定通道,该通道将引入到切割单元中的水或空气排放出剃刮头。由此,在剃削头内侧提供特定的附加结构,这增加了制造成本。

wo2006/067721a1公开了一种剃刮装置,包括容纳马达的主壳体,以及剃刮单元,该剃刮单元借助于中心耦合构件可释放地耦合到主壳体。剃刮单元的中心耦合构件容纳中心驱动轴,当剃刮单元耦合到主壳体时,该中心驱动轴耦合到主壳体中的马达的马达轴。剃刮单元包括三个切割单元,三个切割单元每个可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绕各自的枢转轴线枢转。切割单元均包括壳体,该壳体容纳与切割单元的内部切割构件耦合的从动齿轮。切割单元的从动齿轮由容纳在中心支撑构件中并且耦合到中心驱动轴的中心齿轮驱动。为了在切割单元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的枢转运动期间维持中心齿轮与从动齿轮的接合,中心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切线与每个切割单元的枢转轴线重合。在该剃刮装置的配置中,齿轮和切割单元被设置为装置的紧凑的剃刮单元,该紧凑的剃刮单元仅具有用于三个切割单元的单个中心驱动轴,该三个切割单元可以容易地与主壳体解耦,以便例如用另一功能附件更换剃刮单元或清洁剃刮单元。该配置还确保了从中心驱动轴到内部切割构件的机械刚性扭矩传动。因此,提供了在传动路径中具有小的损失并且无声旋转传动的可靠设计。然而,该设计已经表明这些优点伴随有以下问题:当跟随皮肤轮廓时,切割器的枢转运动的移动范围有限以及在清洁切割器和去除切割毛发时有限地触及切割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剃刮单元和一种并入这种剃刮单元的剃刮装置,其中可释放剃刮单元具有单个中心驱动轴,该中心驱动轴能够可释放地耦合到主壳体中的马达的马达轴,以提供剃刮单元从主壳体的轻松拆卸和附接,并且提供对剃刮单元的轻松触及,以便从切割单元清理出切割的毛发,而同时向切割单元提供可靠且有弹性的扭矩传动和改善的切割单元跟随皮肤轮廓的能力。

该目的通过用于剃刮装置的剃刮单元实现,该剃刮单元包括至少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其中:

-第一切割单元包括第一外部切割构件、第一内部切割构件以及第一壳体,该第一外部切割构件具有限定第一剃刮轨道的多个毛发进入开口,该第一内部切割构件可相对于第一外部切割构件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该第一壳体容纳第一毛发收集腔室;

-第二切割单元包括第二外部切割构件、第二内部切割构件以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外部切割构件具有限定第二剃刮轨道的多个毛发进入开口,该第二内部切割构件可相对于第二外部切割构件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该第二壳体容纳第二毛发收集腔室;

该剃刮单元进一步包括中心支撑构件,该中心支撑构件包括耦合构件,该剃刮单元借助于该耦合构件可以可释放地耦合到该剃刮装置的主壳体,其中:

-该耦合构件容纳连接到中心传动元件的中心驱动轴;

-该第一壳体借助于布置在第一旋转轴线与第二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一主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到中心支撑构件;

-该第二壳体借助于布置在第二旋转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之间的第二主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到中心支撑构件;

-该第一内部切割构件经由第一驱动主轴连接到第一从动传动元件;

-该第二内部切割构件经由第二驱动主轴连接到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并且

-该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被布置成由中心传动元件驱动;

其中该中心传动元件以及该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被布置为该耦合构件与该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之间的传动单元,其中该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从该传动单元经由敞开空间并且通过相应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底壁中的开口延伸,该敞开空间存在于该传动单元与该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之间并且围绕中心支撑构件。

根据本发明,剃刮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切割单元,并且特别地可以包括三个、四个、五个或甚至更多个切割单元以形成两头、三头、四头或五头或多头剃刮单元。每个切割单元包括外部切割构件,该外部切割构件设置有多个类似圆形开口或狭缝的毛发进入开口,待切割的毛发可以穿过该开口或狭缝。该外部切割构件在毛发入口处提供切割边缘,该切割边缘与可相对于外部切割构件旋转的内部切割构件处的切割边缘相互作用。通过内部切割构件对外部切割构件的这种旋转,由内部切割构件和外部切割构件的切割边缘对穿过毛发进入开口的毛发施予剪切力,并且该剪切力或切割力产生剃刮动作。切割的毛发落入毛发收集腔室中,该毛发收集腔室被设置在每个切割单元所并入的壳体中。

具有内部切割构件、外部切割构件和并入毛发收集腔室的壳体的每个切割单元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绕主枢转轴线枢转,优选地独立于其他一个或多个切割单元单独地枢转,以允许切割单元沿着皮肤的良好跟随轮廓。

进一步,提供用于驱动每个内部切割构件关于外部切割构件旋转的传动系。该传动系包括中心驱动轴,特别地是单个中心驱动轴,该中心驱动轴被容纳在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的中心耦合构件中。单个中心驱动轴适于耦合到主壳体中的驱动单元(如电动马达)的主驱动轴。为此,中心驱动轴可以具有适合的耦合元件,该耦合元件当耦合到主驱动轴的匹配耦合元件上时将被主驱动轴的匹配耦合元件驱动旋转。中心驱动轴与中心传动元件(如中心齿轮等)连接,该中心传动元件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如从动齿轮)接合,使得中心传动元件的旋转产生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旋转。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相应地经由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耦合到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以便相应地驱动第一内部切割元件和第二内部切割元件旋转。

主轴延伸到中心支撑构件的外部,该中心支撑构件用以中心支撑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该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在敞开空间延伸,该敞开空间存在于传动单元(包括中心传动元件以及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与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之间。敞开空间被理解为是与剃刮单元的环境没有物理分离的空间,即该空间未被壳体封装。就此而言,敞开空间被理解为可从外部触及,即敞开空间可用于引导冲洗水流或气流或压缩空气射流来清洁切割单元。通过该主轴的这种布置,包括中心传动元件以及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传动单元被布置成与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相距一定距离并且与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由敞开空间分离。

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以及可选的另外的切割单元形成剃刮单元的由中心支撑构件承载并通过该中心支撑构件连接到传动单元的一种类型的切割头。主轴在围绕中心支撑构件的敞开空间中从中心支撑构件侧向延伸。由此,切割单元具有大的跟随皮肤轮廓的运动范围并且可以绕大角度和多个枢转轴线枢转。特别地,切割单元绕它们的主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不受中心传动元件与从动传动元件之间所需的接合的限制。进一步,邻近切割单元的底侧设置的敞开空间允许去往容纳毛发收集腔室的切割单元的壳体的直接通道,并且因此促进对切割单元的毛发收集腔室的触及,以便清洁切割单位并且将切割的毛发从切割单元去除。

根据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心传动元件可绕中心传动轴线旋转,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可绕第一传动轴线旋转,并且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可绕第二传动轴线旋转,其中中心传动元件以及第一传动轴线和第二传动轴线被布置在相对于耦合构件的静止位置。根据该实施例,中心传动元件的传动轴线以及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相对于耦合构件处于恒定定向,使得在任何切割单元的枢转运动的情况下,传动轴线和从动传动轴线中的每一个都不会改变它相对于耦合构件的角定向,并且传动轴线和从动传动轴线不会相对于彼此改变它们的角定向。由此,经由传动系从耦合构件中的中心驱动轴到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传动没有任何枢转运动,使得在传动中以所涉及的部件的低摩擦和磨损来实现旋转运动和扭矩的传动。特别地,当跟随皮肤轮廓时,在切割单元的枢转运动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从动传动元件关于中心传动元件的枢转运动。由此,可以避免传动中增加的磨损和摩擦,并且可以以低噪音水平来驱动剃刮单元。应理解的是,如前所描述,中心传动元件和从动传动元件的轴线相对于耦合元件的静止位置并不排除传动系的其他部件的枢转运动,以便跟随切割单元或任何这种部件的平移运动。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心传动元件以及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被容纳在传动壳体中,该传动壳体被布置在耦合构件与敞开空间之间相对于耦合构件的静止位置。根据该实施例,中心传动元件、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被封装在传动壳体中并且因此被保护以免受冲击或环境影响。应理解的是,传动壳体可以是容纳附加部件的壳体的一部分,并且传动壳体可以具有包括耦合构件的区段,以实现将剃刮单元可释放地耦合到主壳体。优选地,敞开空间被定位于切割单元与传动壳体之间,使得由所述敞开空间提供切割单元的枢转运动的足够范围,而不使切割单元在任何枢转位置接触传动壳体。

进一步优选的是,中心传动元件包括中心齿轮,并且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均包括从动齿轮。根据该实施例,经由中心传动元件和从动传动元件的传动由齿轮(例如,正齿轮、锥齿轮等)完成。齿轮可以与增速器提供齿轮减速或齿轮传动比,以便将驱动单元的旋转速度调整为内部切割构件的合适的旋转速度。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剃刮单元的改进在于,在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第一主枢转轴线被布置在第一剃刮轨道与第二旋转轴线之间,并且其中,在平行于该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看,该第二主枢转轴线被布置在该第二剃刮轨道与第一旋转轴线之间。通过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的这种特别布置,实现了切割单元的剃刮轨道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绕主枢转轴线枢转,即使得整个剃刮轨道不仅进行枢转动作,而且进一步在关于相应的主枢转轴线的切线方向进行平移运动。因此,在平行于切割单元的内部切割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看,剃刮轨道的任何扇区被定位在距相应的主枢转轴线的一定距离处。由此,如果切割单元绕主枢转轴线枢转,则整个剃刮轨道将在相同方向沿着弯曲路径进行平移运动,即沿朝向皮肤的方向或远离皮肤的方向。应理解的是,取决于与主枢转轴线的距离,一些扇区可能比其他扇区进行更大的移动。然而,要避免的是:剃刮轨道的任何扇区不能进行这样的平移运动,而是被定位在固定位置,并且在跟随皮肤轮廓时仅改变它关于皮肤的角定向,或者甚至可能进行与剃刮轨道的其他区域相反的平移运动。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特别地通过避免剃刮轨道的部分在平移运动方面的这种固定位置并且通过避免剃刮轨道的部分对剃刮轨道的其他部分的这种相反的平移运动,剃刮轨道的接触表面与皮肤之间的压力峰值得以避免,上述压力峰值导致剃刮过程不舒服和不方便,并且具有较差的剃刮效率。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重合。这种重合的枢转轴线将允许第一切割单元与第二切割单元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同时提供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的枢转动作的刚性机械设置。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心支撑构件包括具有耦合构件的静止部分,和可动部分,该可动部分可相对于静止部分绕次枢转轴线枢转,其中借助于第一主枢转轴线,第一壳体可枢转地安装到可动部分,并且借助于第二主枢转轴线,第二壳体可枢转地安装到可动部分,并且其中该次枢转轴线不平行于该第一主枢转轴线和该第二主枢转轴线。根据该实施例,提供了次枢转轴线,使得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两者能够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的静止部分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以及绕所述次枢转轴线枢转。次枢转轴线不平行于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为此目的,中心支撑构件包括两个部分,即静止部分和可动部分,其中可动部分可相对于静止部分绕所述次枢转轴线枢转。应理解的是,可动部分对静止部分的这种枢转运动可以通过将可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相互耦合的轮轴或轴来设置,但代替经由轮轴或轴的这种耦合,中心支撑构件的可动部分和静止部分可以经由包括弯曲路径等的导向结构耦合,沿着该导向结构可动部分相对于静止部分被导向,使得次枢转轴线被提供作为中心支撑构件外侧,特别是在剃刮单元的外侧的虚拟轴线,像例如在由第一剃刮轨道或第二剃刮轨道的皮肤接触表面限定的平面内或靠近该平面。次枢转轴线没有被布置成平行于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使得绕次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跟随与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不同的路径和方向,并且因此提供切割单元的增加的皮肤轮廓跟随能力。第一主枢转轴线、第二主枢转轴线和/或次枢转轴线可以位于彼此平行的平面中。应理解的是,虽然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可以单独地并且彼此独立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相应地枢转,但是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绕次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是两个切割单元的同步枢转运动。

包括次枢转轴线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并且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的相应方向上看具有高度,并且次枢转轴线与包括第一剃刮轨道的第一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次枢转轴线与包括第二剃刮轨道的第二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高度的50%小。在该实施例中,次枢转轴线的位置相对接近第一剃刮轨道和第二剃刮轨道的皮肤接触表面,其中应理解的是,次枢转轴线可以被定位于剃刮单元的内侧或外侧。结果,次枢转轴线的位置被优化,以使得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绕所述次枢转轴线平稳枢转运动,其中枢转运动所需的枢转力较低。应理解的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高度可以类似,并且所述高度对应于所述两个壳体中的单个壳体的高度,使得次枢转轴线与第一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壳体的一半高度。特别地,次枢转轴线可以被定位于包括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的平面中,或者次枢转轴线可以优选地布置在剃刮单元的外侧,使得第一剃刮轨道和第二剃刮轨道被定位在次枢转轴线与第一内部切割构件和第二内部切割构件之间。次枢转轴线可以被实现为物理的或虚拟的次枢转轴线。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均包括主轴轴线,其中次枢转轴线和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在共同的假想平面中延伸,并且其中第一主要枢转和第二主枢转轴线垂直于次枢转轴线延伸。次枢转轴线和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的位置在共同的假想平面中允许切割单元绕次枢转轴线枢转而不需要驱动主轴的任何所需的移位,并且特别是不需要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离开所述假想平面的任何所需的移位。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垂直于次枢转轴线的定向另外地允许切割单元绕主枢转轴线枢转,而不需要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离开所述假想平面的任何所需的移位。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驱动主轴相对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可枢转地布置,并且第二驱动主轴相对于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可枢转地布置。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相应地关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这一枢转布置,允许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相应地跟随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的枢转运动。这可以包括驱动主轴跟随切割单元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和/或绕次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的任何枢转运动。特别地,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可以通过允许这种枢转运动的外形锁定(form-locking)扭矩传动元件的方式相应地耦合到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相应地相对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枢转运动的枢转轴线可以相应地垂直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旋转轴线定向,并且可以特别地与相应的从动传动元件的旋转轴线相交。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相对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的枢转运动可以使得绕两个垂直枢转轴线的运动或任意的枢转运动是可能的,以便相应地在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之间形成万向接头或球形接头轴承。这将允许在相应的从动传动元件的任何旋转位置,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跟随由相应的驱动主轴驱动的切割单元的内部切割构件的枢转运动。

进一步,一般优选的是,相应地在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之间具有耦合,该耦合允许对应于万向接头或球形接头轴承的枢转运动,但是同时相应地提供绕第一主轴轴线和第二主轴轴线的扭矩传动,以及它们的耦合。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均具有主轴轴线,其中,第一驱动主轴可以在平行于第一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可移位并且抵抗第一弹簧力,并且其中第二驱动主轴可以在平行于第二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可移位并且抵抗第二弹簧力。根据该实施例,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适于补偿相应的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与相应的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之间的距离的改变。如果切割单元绕相应的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或绕次枢转轴线枢转,则可能会出现这种距离的改变。表述“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相应地相对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可移位”可理解为使得整个驱动主轴进行平行于相应的主轴轴线的平移运动,例如,使得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通过耦合结构相应地耦合到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该耦合结构允许驱动主轴关于从动传动元件的这种平移运动,并且同时维持将扭矩从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相应地传递到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备选地,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可以移位,使得每个驱动主轴的第一轴向区段可以进行与驱动主轴的第二轴向区段有关的平行于驱动主轴轴线的移位,使得驱动主轴可能改变它的长度。弹簧力被理解成在使得驱动主轴偏置到它的最大延伸配置的方向上作用,即,通过弹簧力使得驱动轴偏置向相关联的切割单元。在其中驱动主轴具有两个相互可移位的轴向区段的实施例中,驱动主轴的两个轴向区段通过弹簧力被偏置到驱动主轴的最大延伸配置。由此,在切割单元的与从动传动元件有关的在平行于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的任何移位期间(特别是作为切割单元的任何枢转运动的结果),由驱动主轴提供从从动传动元件到内部切割构件的永久接触和传动。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驱动主轴相对于第一内部切割构件可枢转地布置,并且第二驱动主轴相对于第二内部切割构件可枢转地布置。根据该实施例,驱动主轴关于内部切割构件进行可枢转布置,为了传动旋转运动和扭矩,驱动主轴相应地与内部切割构件耦合。这种布置进一步改进了驱动主轴跟随切割单元的任何枢转运动的能力。优选地,驱动主轴关于从动传动元件是可枢转的并且关于内部切割元件也是可枢转的,使得内部切割元件相对于从动传动元件的角定向的改变——这可以作为切割单元绕主枢转轴线或绕次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的结果——可以由驱动主轴补偿或跟随,并且在切割单元的任何枢转位置,从从动传动元件到内部切割构件的扭矩传动经由驱动主轴维持。应理解的是,如前面关于驱动主轴相对于从动传动元件的枢转运动所描述的,驱动主轴对内部切割构件的枢转运动可以通过允许依据球形接头轴承(其具有绕主轴轴线的扭矩传动)来自由移动的耦合结构来完成,或者通过提供形成万向接头的两个枢转轴线的耦合结构来完成。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剃刮单元包括第三切割单元,该第三切割单元包括具有多个毛发进入开口的第三外部切割构件、相对于第三外部切割构件绕第三旋转轴线可旋转的第三内部切割构件、以及容纳第三毛发收集腔室的第三壳体,其中:

-第三壳体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绕布置在第三旋转轴线与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第三主枢转轴线枢转;

-该第三内部切割构件经由第三驱动主轴连接到传动单元的第三从动传动元件,该传动单元的第三从动传动元件被布置成由中心传动元件驱动;并且

-第三驱动主轴从传动单元经由敞开空间并且通过第三壳体的底壁中的开口延伸。

根据该实施例,提供了第三切割单元,该第三切割单元可相对于中心支撑结构绕第三主枢转轴线枢转。所述第三主枢转轴线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中的每一个与由第三外部切割构件的毛发进入开口限定的第三外部切割构件的剃刮轨道之间,并且特别地可以布置在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中的每一个与第三外部切割构件之间,如前面关于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相应地相对于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的对应位置所描述的。

第三切割单元的第三壳体可以直接地可枢转地安装到中心支撑构件,或者可以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壳体、安装到第二壳体或者安装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特别地,第三主枢转轴线可以被安装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使得它允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枢转运动,但是同时提供第三壳体的枢转轴线承。

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三主枢转轴线垂直于第一主轴线和第二主轴线延伸。第三主枢转轴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第一主轴线和第二主轴线形成t形布置,特别是在第一主轴线和第二主轴线重合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枢转轴线形成的所述t形布置可以被定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切割单元之间。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枢转轴线可以相对于彼此被布置成三角形布置,例如使得由所述三个主枢转轴线形成的三角形被定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切割单元之间。

第三切割单元的内部切割构件经由第三驱动主轴连接到第三从动传动元件。所述第三驱动主轴可以以与第一驱动主轴和第二驱动主轴相同的方式配置并且可以平行于第三驱动主轴的主轴轴线移位,并且可关于第三从动传动元件和/或第三内部切割元件枢转,以跟随第三切割单元的枢转运动。第一、第二和第三驱动主轴可以被布置使得关于中心传动元件的旋转轴线以角度关系均匀分布,即彼此成120度的角位移。所有三个驱动主轴可以在敞开空间中延伸,以便为三个切割单元提供足够的枢转运动范围,并且为清洁目的提供对切割单元的良好触及。

在包括如前所描述的第三切割单元的剃刮单元中,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并且相应地借助于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第三壳体连接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均包括接合轴承衬的轴承销,其中在沿着第三主枢转轴线的纵向截面视图中看,轴承衬具有非柱形的轴承表面,特别是凸出的轴承表面,以便允许轴承销和轴承衬绕平行于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的轴线相互旋转。一般地,优选的是,第三主枢转轴线不平行于第一主枢转轴线和/或第二主枢转轴线,以便允许三个切割单元的不平行的枢转运动以实现剃刮单元良好的轮廓跟随效率。尽管一般地,每个切割单元的枢转耦合可以直接在切割单元的壳体与中心支撑构件之间建立,但是根据该实施例,优选的是,第三切割单元的壳体直接可枢转地耦合到第一切割单元和第二切割单元两者的壳体。这允许三个切割单元的紧密布置,其在三个切割单元中的每一个之间具有相对小的距离,这对于有效的剃刮过程是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为第三主轴线设置的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补偿了第一切割单元和/或第二切割单元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的任何枢转运动。为此目的,在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中,接收轴承销的轴承衬不是形成为直的柱形衬套,而是具有凸出的轴承表面,以允许轴承衬中的相关联轴承销以一定程度进行倾斜运动。这允许轴承销在容纳于轴承衬中的同时跟随轴承衬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或第二主枢转轴线的任何枢转运动,并且因此补偿轴承销(当相对于第三切割单元的壳体安装在固定位置时)相对于轴承衬(当分别相对于第一切割单元或第二切割单元的壳体安装在固定位置时)的倾斜布置。轴承衬的轴承表面的形状可以是锥形的,例如,会聚的,即漏斗形的以允许轴承销的这种倾斜,或者轴承表面可以具有直径对应于轴承销的直径的中心部分,其中轴承衬的直径从中心部分朝向轴承衬的两个端部变宽。结果,提供一种轴承表面的双锥形形状,例如,从沙漏中已知的,该轴承表面的双锥形形状允许轴承销在轴承衬中以一定程度倾斜。第三主枢转轴线可以由沿着第三主枢转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轴承销形成,所述轴承销被容纳在相应的至少一个轴承衬中,其中所述轴承销或轴承衬被设置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中,并且所述轴承衬具有会聚形状或沙漏形状以允许该轴承销绕第一主枢转轴线或第二主枢转轴线枢转。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在它的底壁的它的开口附近包括相应地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对称的第一密封结构,其中,第一内部切割构件和第二内部切割构件均包括第二密封结构,该第二密封结构相应地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对称,并且被布置用于相应地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一密封结构配合。根据该实施例,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相应地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以及设置在第一内部切割构件和第二内部切割构件中,使得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与相应的第一内部切割构件和第二内部切割构件之间提供密封。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彼此接合和配合,使得在内部切割构件与壳体之间提供密封间隙。这些密封间隙特别是防止切割的毛发经由驱动主轴延伸通过的壳体的开口而逸出容纳在壳体中的毛发收集腔室。密封间隙可允许冲洗水从外侧,特别是从敞开空间流入毛发收集腔室,以便通过将切割的毛发从毛发收集腔室去除来产生毛发收集腔室的清洁。第一密封结构可以是环状结构(如环形平面),并且第二密封结构可以是与第一密封结构相对的另一环状结构,使得在所述两个环状结构之间设置密封间隙。环状结构两者可以具有环形配置并且可以关于相关联的内部切割构件的旋转轴线旋转对称。特别地,密封间隙在纵向截面视图中可以具有会聚几何结构,使得密封间隙的宽度在从壳体中的开口到毛发收集腔室的流动方向上减小。密封间隙的这种特定的会聚形状将防止切割的毛发穿过密封间隙,但是同时将允许冲洗水通过密封间隙进入毛发收集腔室中。

应理解的是,第三内部切割构件和第三壳体也可以并入该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以及由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以相同方式形成的密封间隙,使得将第三壳体中的开口密封以防止切割的毛发通过所述开口从毛发收集腔室中逸出,并且允许冲洗水进入第三毛发收集腔室以去除切割的毛发。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剃刮装置,该剃刮装置包括容纳马达的主壳体,并且包括如前面所描述的剃刮单元,其中剃刮单元借助于该耦合构件可释放地耦合到主壳体。所述剃刮装置可以在所述主壳体中并入驱动单元(如电动马达),以当该剃刮单元借助于耦合构件耦合到主壳体时驱动第一、第二和第三(若存在)内部切割构件。驱动单元可以具有主驱动轴,当剃刮单元耦合到主壳体时,该主驱动轴耦合到中心驱动轴,该中心驱动轴被容纳在剃刮单元的耦合构件中。主壳体进一步可以包括与剃刮单元的耦合构件配合的主耦合构件。

应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剃刮单元和根据本发明的剃刮装置可以具有类似和/或完全相同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如从属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也可以是从属权利要求或上文实施例与相应独立权利要求的任意组合。

根据下文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参考这些实施例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剃刮单元的三个枢转配置的正视图;

图2a至图2c示出了图1a至图1c的剃刮单元的三个枢转配置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沿着图4中的线1的图1a至图1c的剃刮单元的横截面视图;

图4示出了图1a至1c的剃刮单元的局部切掉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剃刮单元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正视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剃刮单元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5的剃刮单元的透视的、局部切掉的上部正视图;

图8示出了如图7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局部切掉透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剃刮单元的第三实施例中的主枢转轴线的布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剃刮单元的第四实施例中的主枢转轴线的布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a至1c的剃刮单元的截面正视图,其描绘了用于剃刮单元的切割单元的传动系;

图12示出了图11的剃刮单元的截面侧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1的剃刮单元中的切割单元和部分传动系的详细视图;

图14示出了如图13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另一详细视图;

图15示出了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细节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其图示了剃刮单元的切割单元的冲洗过程;

图16示出了并入图11的剃刮单元中的切割单元的壳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图16的俯视图,其中外部切割构件被安装在壳体中;以及

图18a和图18b示出了从图11的剃刮单元的壳体的上部正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至图1c,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剃刮装置的剃刮单元。该剃刮单元具有两个切割单元,即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这些切割单元示出为相对于彼此处于三个不同的枢转位置。每个切割单元10a、10b包括外部切割构件12,该外部切割构件12在图3中是部分可见的。该外部切割构件12包括多个毛发进入开口13,例如以细长狭缝的形式。经由毛发进入开口13,皮肤上存在的毛发可以进入切割单元10a、10b。毛发进入开口13限定第一切割单元10a的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的第二剃刮轨道11b。在图1a至图1c中,剃刮轨道11a、11b相应地相对于第一切割单元10a的第一壳体20a的上表面和第二切割单元10b的第二壳体20b的上表面突出而部分地可见。每个切割单元10a、10b进一步包括内部切割构件,该内部切割构件被容纳在相应的壳体20a、20b中并且可相对于外部切割构件12绕相应的第一旋转轴线6a和第二旋转轴线6b旋转。切割单元10a、10b的内部切割构件在图1a-1c中是不可见。它们可以具有带有多个切割元件的结构,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将不再进一步详细描述。每个内部切割构件经由相应的驱动主轴40a、40b耦合到剃刮单元的传动单元60。传动单元60可以包括一组传动齿轮,用于将可绕主驱动轴线9旋转的中心驱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成驱动主轴40a、40b的旋转运动。该中心驱动轴(在图1a至图1c中是不可见的)被容纳在剃刮单元的耦合构件70中。借助于耦合构件70,剃刮单元可以可释放地耦合到剃刮装置的主壳体上(这在图中也未示出)。耦合构件70是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50的一部分。该中心支撑构件50支撑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

第一切割单元10a的第一壳体20a借助于第一主枢转轴线1a被枢转地安装到中心支撑构件50,并且第二切割单元10b的第二壳体20b借助于第二主枢转轴线1b被枢转地安装到中心支撑构件50。在图1a至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重合。主枢转轴线1a和主枢转轴线1b也可以不重合,即它们可以构成两个分离的平行或非平行的主枢转轴线,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分别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50绕该枢转轴线枢转。在图1a至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被布置在内部切割构件的第一旋转轴线6a和第二旋转轴线6b之间。更特别地,在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6a的方向上看,第一主枢转轴线1a被布置在第一剃刮轨道11a与第二旋转轴线6b之间,并且在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6b的方向上看,第二主枢转轴线1b被布置在第二剃刮轨道11b与第一旋转轴线6a之间。主枢转轴线1a和主枢转轴线1b的这种布置在图1a-图1c中示出。主枢转轴线101a和主枢转轴线101b的这种布置也在图6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可见,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在图1a至图1c以及图6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在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6a和第二旋转轴线6b的方向上看,第一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a,1b;101a,101b被特别地分别布置在切割单元10a、10b;110a、110b的外部切割构件12;114a、114b之间。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剃刮单元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主枢转轴线可以被布置在不是或不完全是在切割单元的外部切割构件之间的位置,例如,在其中主枢转轴线在外部切割构件的圆周区域中与外部切割构件交叉的位置。然而,在图1a至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主枢转轴线1a被布置在第一剃刮轨道11a与第二旋转轴线6b之间,并且第二主枢转轴线1b被布置在第二剃刮轨道11b与第一旋转轴线6a之间。即第一主枢转轴线1a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6a沿径向方向从第一剃刮轨道11a向外定位,并且因此在第一旋转轴线6a的方向上看,不与第一切割单元10a的外部切割构件12的任何毛发进入开口13交叉或不覆盖第一切割单元10a的外部切割构件12的任何毛发进入开口13。这同样适用于第二主枢转轴线1b相对于第二剃刮轨道11b和第二旋转轴线6b的情形。此外,主枢转轴线1a、1b均平行于其中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相应地延伸的平面延伸。

如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描述,中心支撑构件50包括静止部分以及可动部分,该静止部分包括耦合构件70。切割单元10a的第一壳体20a和切割单元10b的第二壳体20b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枢转。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50的静止部分绕次枢转轴线3枢转,如图1a至图1c中所指示。一般地,次枢转轴线3不与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平行。在图1a至图1c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重合,次枢转轴线3垂直于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而延伸。

图1a示出了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处于弹簧偏置的中立枢转位置,其中,第一切割单元10a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a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成最大枢转角度,该最大枢转角度由图中未示出的机械止动件界定,并且其中第二切割单元10b绕第二主枢转轴线1b以逆时针方向枢转到最大枢转角度,该最大枢转角度也由图中未示出的机械止动件界定。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的这些枢转位置导致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以及第一切割轨道11a和第二切割轨道11b的凹入的v形配置。

图1b示出了切割单元10a、10b的枢转位置,其中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两者以逆时针方向绕主枢转轴线1a、1b枢转。在切割单元10a、10b的这些枢转位置中,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以关于主驱动轴线9倾斜定向的共同平面形状进行延伸。

图1c示出了切割单元10a、10b的枢转位置,其中第一切割单元10a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a以逆时针方向枢转,而第二切割单元10b绕第二主枢转轴线1b以顺时针方向枢转。切割单元10a、10b的这些枢转位置导致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以及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的凸出的v形配置。应理解的是,图1a至图1c中所示的切割单元10a、10b的枢转位置是可能的,因为切割单元10a、10b可单独地并且相互独立地绕主枢转轴线1a、1b枢转。即第一切割单元10a可独立于第二切割单元10b绕第二主枢转轴线1b的任何枢转运动而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a执行任何枢转运动,并且,反之亦然。

图2a至图2c示出了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处于绕次枢转轴线3的三个不同的枢转位置的侧视图。在图2a中,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连同经由主枢转轴线1a、1b与之连接的切割单元10a、10b,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50的静止部分以逆时针方向绕次枢转轴线3枢转。图2b示出了可动部分的中立位置,其中,切割单元10a、10b没有绕次枢转轴线3枢转。图2c示出了第三枢转配置,其中,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连同经由主枢转轴线1a、1b与之连接的切割单元10a、10b,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50的静止部分以顺时针方向绕次枢转轴线3枢转。

图3示出了图1a至图1c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并且图4示出了所述剃刮单元的俯视图,其中切割单元10a、10b的部分被去除。如在这些图中可以看出的,在切割单元10a、10b绕主枢转轴线1a、1b和次枢转轴线3的非枢转位置中,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和次枢转轴线3在垂直于主驱动轴线9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4中所示,第一切割单元10a的第一壳体20a容纳第一毛发收集腔室27a,并且第二切割单元10b的第二壳体20b容纳第二毛发收集腔室27b。第一毛发收集腔室27a和第二毛发收集腔室27b均具有环状形状。第一毛发收集腔室27a围绕设置在第一壳体20a的底壁28a中的中心开口25a。同样地,第二毛发收集腔室27b围绕设置在第二壳体20b的底壁28b中的中心开口25b。如在图4中可以看出,相应地设置在驱动主轴40a、40b的上端部分上的耦合元件41a、41b相应地延伸通过开口25a、25b。在切割单元10a、10b的装配状况下,耦合元件41a、41b相应地接合第一切割单元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0b的内部切割构件,以将驱动主轴40a、40b的旋转运动传递给内部切割构件。应理解的是,切割单元10a、10b的内部切割构件和外部切割构件在图4中未示出,而在图3中仅可见第一切割单元10a的外部切割构件12。

如图3和图4中所示,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由第一铰链结构限定,该第一铰链结构将第一壳体20a和第二壳体20b互相连接,以及由第二铰链结构限定,该第二铰链结构将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20a和第二壳体20b的组件连接到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上。图3进一步示出了中心支撑构件50的静止部分52。所述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具有重合的铰链轴线。第一铰链结构包括相应地连接到第一壳体20a和第二壳体20b的相配合的第一铰链元件21a和第二铰链元件21b,以及相应地连接到第一壳体20a和第二壳体20b的相配合的第三铰链元件22a和第四铰链元件22b。形成在第二铰链元件21b上的轴承销接合形成在第一铰链元件21a中的轴承腔,以及形成在第三铰链元件22a上的轴承销接合形成在第四铰链元件22b中的轴承腔。第二铰链结构包括两个轴承销55和55',它们整体地形成在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上。两个轴承销55和55'被同轴地布置并且彼此面对。轴承销55接合形成在第二铰链元件21b中的轴承腔,并且与形成在第二铰链元件21b上的轴承销同轴地布置。轴承销55'接合形成在第三铰链元件22a中的轴承腔,并且与形成在第三铰链元件22a上的轴承销同轴布置。包括形成在壳体20a、20b上的铰链元件21a、21b、22a、22b和形成在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上的两个轴承销55、55'的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以简单且稳健的方式提供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在组装剃刮单元期间,铰链元件21a、21b和铰链元件22a、22b可以简单地彼此扣合,从而形成第一壳体20a和第二壳体20b的组件。随后,所述组件可以简单地扣合在两个轴承销55、55'之间。最后,如图3中所示,填充元件24a、24b可以被布置在相应的铰链元件21a、22b与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之间,以填充装配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所需的间隙。填充元件24a、24b在使用剃刮单元期间防止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的无意识拆卸。

轴承销55、55'限定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相对于壳体20a、20b的位置。在平行于切割单元10a、10b的旋转轴线6a、6b的方向上看,如例如图4中,轴承销55、55'被布置在壳体20a、20b之间。如在图1a和图1b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在平行于次枢转轴线3的方向上看,在第一切割单元10a(图1a)的中立枢转位置中,第一主枢转轴线1a被布置在第一剃刮轨道的皮肤接触表面11a与第一壳体20a的底部之间。类似地,在平行于次枢转轴线3的方向上看,在第二切割单元10b(图1b)的中立枢转位置中,第二主枢转轴线1b被布置在第二剃刮轨道11b的皮肤接触表面与第二壳体20b的底部之间。在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6a并且平行于第二旋转轴线6b的相应方向上看,第一壳体20a和第二壳体20b均具有相同的高度h。在切割单元10a、10b的如图1a和图1c中所示的枢转位置之间的中间枢转位置,其中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第一主枢转轴线1a与第一剃刮轨道11a的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d(特别地在包括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中心驱动轴线9的中心假想平面中测量)小于高度h的50%。同样地,在切割单元10a、10b的所述中间枢转位置中,第二主枢转轴线1b与第二剃刮轨道的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d'(特别地在包括第二主枢转轴线1b和中心驱动轴线9的中心假想平面中测量)小于高度h的50%。

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沿着弯曲路径57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50的静止部分52被枢转地导向。在图3中的剃刮单元的横截面视图看,弯曲路径57包括具有半径和中心点的圆弧段,这将次枢转轴线3的位置限定为虚拟轴线。次枢转轴线3垂直于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延伸并且与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近似地位于共同的平面中。在如图1a和图1c中所示的枢转位置之间的切割单元10a、10b的中间枢转位置中,所述共同的平面近似地平行于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的皮肤接触表面而延伸,其中,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结果,在切割单元10a、10b的所述中间枢转位置中,次枢转轴线3与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的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d”(特别地在包括次枢转轴线3和中心驱动轴线9的中心假想平面中的测量)等于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与如图1b中所示的第一剃刮轨道11a和第二剃刮轨道11b的皮肤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d、d',即,所述距离d”小于切割单元10a、10b的壳体20a、20b的高度h的50%。将清楚的是,其中在次枢转轴线3和主枢转轴线1a、1b不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的实施例中,距离d”可以不同于距离d、d”。

如在图3中可以进一步看到,两个弹簧元件23a、23b被布置在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中的重合的主枢转轴线1a、1b的下方。弹簧元件23a、23b在切割单元10a、10b的壳体20a、20b上施加弹簧负载,以便将切割单元10a、10b在如图1a中所示它们的凹入的枢转位置偏置,其中,剃刮轨道11a、11b的皮肤接触表面具有v形几何结构。应理解的是,在剃刮单元的实施例的变型中,弹簧元件可以将切割单元10a、10b偏置到不同的枢转位置,例如,偏置到其中剃刮轨道11a、11b的皮肤接触表面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并且因此具有平坦的几何结构的枢转位置,或者偏置到其中剃刮轨道11a、11b的皮肤接触表面具有凸出的几何结构的枢转位置。

此外,切割单元10a、10b的组件通过另一弹簧元件23c被偏置到相对于次枢转轴线3的中立枢转位置。另一弹簧元件23c被布置在中心支撑构件50的静止部分52中,并且在中心支撑构件50的可动部分51上施加偏置力。从如图3中所示的相对于次枢转轴线3的中立枢转位置开始,切割单元10a、10b的组件可以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绕次枢转轴线3进行枢转运动。

图5至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剃刮单元。该剃刮单元包括三个切割单元,即第一切割单元110a、第二切割单元110b和第三切割单元110c。三个切割单元110a、110b、110c中的每一个包括壳体120a、120b、120c,具有多个毛发进入开口的外部切割构件114a、114b、114c,该多个毛发进入开口限定环状剃刮轨道161a、161b、161c,以及内部切割构件(未在图中详细示出),该内部切割构件可相对于外部切割构件114a、114b、114c绕旋转轴线106a、106b、106c旋转并且该内部切割构件被布置在壳体120a、120b、120c中。环状剃刮轨道161a、161b、161c每个具有皮肤接触表面。外部切割构件114a、114b、114c每个被布置在相应地壳体120a、120b、120c的环状盖部分112a、112b、112c中并且由相应地壳体120a、120b、120c的环状盖部分112a、112b、112c保持。每个盖部分112a、112b、112c还具有围绕相关联的剃刮轨道161a、161b、161c的皮肤接触表面的皮肤接触表面。壳体120a、120b、120c均容纳毛发收集腔室。

第一切割单元1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150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枢转。如在图1至图4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一主枢转轴线101b被布置为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和第二主枢转轴线。借助于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第一切割单元1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150的可动部分151枢转。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是通过与用于实现图3至图4的实施例中的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b的铰链结构相类似的铰链结构来实现。

第三切割单元110c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150绕第三主枢转轴线102枢转,该第三主枢转轴线102垂直于重合的第一枢转轴线线101a和第二枢转轴线线101b延伸。在平行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旋转轴线106c的方向上看,第三主枢转轴线102被布置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剃刮轨道161c与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旋转轴线106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旋转轴线106b之间,如图6中所示。在平行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旋转轴线106c的方向上看,第三主枢转轴线102特别地被布置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外部切割构件114c与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旋转轴线106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旋转轴线106b之间。然而,在备选实施例中,第三主枢转轴线102可以被布置在不是或不完全是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外部切割构件114c与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旋转轴线106a和第二切割线110b的旋转轴线106b之间的位置中,例如,在其中第三主枢转轴线102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外部切割构件114c的圆周区域中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外部切割构件114c交叉的位置。在这样的备选实施例中,第三主枢转轴线102仍可以被布置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剃刮轨道161c与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旋转轴线106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旋转轴线106b之间,即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剃刮轨道161c在关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旋转轴线106c的径向方向向外布置,并且因此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旋转轴线106c的方向上看,不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外部切割构件114c的任何毛发进入开口交叉或不覆盖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外部切割构件114c的任何毛发进入开口。

在图5至图8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可枢转地被安装到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壳体120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壳体120b两者。因此,第三切割单元110c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150绕第三主枢转轴线102枢转,第三主枢转轴线102是第三切割单元110c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150以及第一枢转轴线1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两者枢转的枢转轴线。第三主枢转轴线102借助于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实现,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借助于第一铰链结构连接到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壳体120a,并且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借助于第二铰链结构连接到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壳体120b。如图8中详细示出的,所述第一铰链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壳体120a的固定位置的轴承销126a,以及安装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的轴承衬127a。同样地,所述第二铰链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壳体120b的固定位置的轴承销126b,以及安装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的固定位置的轴承衬套127b。轴承销126a、126b相应地与轴承衬127a、127b接合并且相应地被轴承衬127a、127b接收。轴承衬127a、127b同轴地被布置在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上,并且由此限定第三主枢转轴线102相对于第三切割单元110c的壳体120c的位置。如图8中所示,在沿着第三主枢转轴线102的纵向截面视图中看,轴承衬127a、127b每个具有非圆柱形的、特别是凸出的内部轴承表面,该凸出的内部轴承表面与相关联的轴承销126a、126b接触。换而言之,轴承衬127a、127b的内部轴承表面朝向它们两端具有斜面形状,即,所述内部轴承表面具有类沙漏的形状。结果,第一铰链结构的轴承销126a和轴承衬127a能够绕平行于第一主枢转轴线1a的轴线相互旋转。同样地,第二铰链结构的轴承销126b和轴承衬127b可以绕平行于第二主枢转轴线1b的轴线相互旋转。结果,第一铰链结构和第二铰链结构适于独立地跟随第一切割单元110a的壳体120a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的枢转运动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的壳体120b绕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的枢转运动。因此,在第一切割单元110a和第二切割单元110b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的任何枢转位置,第三切割单元110c绕第三主枢转轴线102自由枢转。

如图5和图8中所示,中心支撑构件150被布置在切割单元110a、110b、110c的下方并且包括可动部分151和静止部分152。该静止部分152包括耦合构件170,借助于耦合构件170,剃刮单元可以可释放地耦合到剃刮装置的主壳体。如图6中所示,可动部分151相对于静止部分152绕次枢转轴线103枢转,次枢转轴线103垂直于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并且平行于第三主枢转轴线102延伸。次枢转轴线103借助于连接杆导向机构(connecting-link-guidance)实现,该连接杆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沿相应弯曲导向路径导向的连接构件。在图5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杆导向机构包括形式为连接销153a、153b、153c的多个连接构件,连接销153a、153b、153c被安装在中心支撑件150的静止部分152的固定位置上。连接销153a、153b、153c均在设置在中心支撑构件150的可动区段151中的固定位置的相应的弯曲导向槽154a、154b、154c中引导。弯曲导向槽154a、154b、154c每个具有类似的半径并且具有形成限定次枢转轴线103的虚拟轴线的重合中主轴线。借助于所述连接杆导向机构,承载三个切割单元110a、110b、110c的中心支撑构件150的可动部分151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150的静止部分152绕次枢转轴线103枢转。

此外,在图5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重合的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第三主枢转轴线102以及次枢转轴线103每个平行于共同的平面延伸,当切割单元110a、110b、110c处在中间枢转位置时,切割单元110a、110b、110c的剃刮轨道161a、161b、161c的皮肤接触表面在该共同平面中延伸,如图7中所示,其中,剃刮轨道161a、161b、161c的皮肤接触表面均垂直地于剃刮单元的中主轴线109延伸,并且其中切割单元110a、110b、110c的旋转轴线106a、10b、106c相互平行。由于存在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和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第三主枢转轴线102以及次枢转轴线103,为每个切割单元110a、110b、110c提供双重的枢转运动,其中三个切割单元110a、110b、110c可以绕次枢转轴线103执行共同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每个切割单元110a、110b、110c可以进一步相应地绕第一主枢转轴线101a,第二主枢转轴线101b和第三主枢转轴线102执行单独和独立枢转运动。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剃刮单元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该剃刮单元具有三个切割单元210a、210b、210c和三个主枢转轴线201、202、203,即用于第一切割单元210a的第一主枢转轴线201、用于第二切割单元210b的第二主枢转轴线202、以及用于第三切割单元210c的第三主枢转轴线203。如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主枢转轴线1a、1b;101a、101b、102,主枢转轴线201、202、203均构成切割单元210a、210b、210c分别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枢转的枢转轴线,这在图9中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三个主枢转轴线201、202、203被布置成三角形配置。第一主枢转轴线201被布置在第一切割单元210a的剃刮轨道(未示出)与第二切割单元210b和第三切割单元210c的内部切割构件(未示出)的旋转轴线之间。同样地,第二主枢转轴线202被布置在第二切割单元210b的剃刮轨道(未示出)与第一切割单元210a和第三切割单元210c的内部切割构件(未示出)的旋转轴线之间,并且第三主枢转轴线203被布置在第三切割单元210c的剃刮轨道(未示出)与第一切割单元210a和第二切割单元210b的内部切割构件(未示出)的旋转轴线之间。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剃刮单元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视图,该剃刮单元具有三个切割单元310a、310b、310c并且具有主枢转轴线301和主枢转轴线302。在该实施例中,主枢转轴线301、302类似于之前说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主枢转轴线101a、101b、102的布置。第一切割单元310a和第二切割单元310b具有共同的主枢转轴线301,即它们具有重合的主枢转轴线,绕该枢转轴线,切割单元310a、310b可以每个单独地并且独立地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未示出)枢转。第三切割单元310c具有主枢转轴线302,绕该主枢转轴线302,第三切割单元310c可以相对于中心支撑构件枢转。主枢转轴线302垂直于第一切割单元310a和第二切割单元310b的共同主枢转轴线301延伸。共同的主枢转轴线301和主枢转轴线302相应地构成主枢转轴线301、302的t形配置的支柱和横杆。

图11示出了图1至图4的剃刮单元的截面正视图,并且示出了用于剃刮单元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传动系。如图11中所示的剃刮单元包括在剃刮单元的底侧的耦合构件470,借助于该耦合构件,剃刮单元可以可释放地耦合到剃刮装置的主壳体。耦合构件470在它的外圆周处包括静止耦合部件471,用于将剃刮单元可释放地安装到剃刮装置的主壳体(即手柄区段)上。在耦合构件470内侧容纳可旋转的耦合部件472。可旋转的耦合部件472被安装到容纳在耦合部件470中的中心驱动轴478的端部。当剃刮单元耦合到手柄区段上时,可旋转的耦合部件472适于耦合到并入剃刮装置的所述手柄区段的驱动单元的驱动轴,用于从手柄区段中的驱动轴向中心驱动轴478的扭矩传动。

可旋转的耦合部件472和中心驱动轴478是剃刮单元的传动系的一部分。中心驱动轴478连接到中心传动元件,该中心传动元件被实施为中心齿轮473。所述中心齿轮473可绕中心传动轴线409旋转,该中心传动轴线409对应于在之前参考图1至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所描述的主驱动轴线9。在操作期间,在剃刮单元耦合到剃刮装置的手柄区段的情况下,通过手柄区段的驱动单元经由可旋转的耦合部件472和中心驱动轴478,中心齿轮473被驱动绕中心传动轴线409旋转。

相应地被实施为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的第一从动传动元件和第二从动传动元件被布置成由中心齿轮473驱动。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被定位邻近于中心齿轮473并且被定位在中心齿轮473的相对侧上,并且为了传递扭矩,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中的每一个与中心齿轮473接合。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相对于中心传动轴线409从中心齿轮473径向向外定位,并且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中的每一个关于中心传动轴线409以略微倾斜的定向布置。因此,第一从动齿轮475a可绕第一传动轴线405a旋转,该第一传动轴线405a关于中心传动轴线409具有略微倾斜的定向。同样地,第二从动齿轮475b可绕第二传动轴线405b旋转,该第二传动轴线405b也关于中心传动轴线409具有稍微倾斜的定向。第一传动轴线405a和第二传动轴线405b关于中心传动轴线409对称地布置。

第一传动轴线405a和第二传动轴线405b以及中心传动轴线409均相对于耦合构件470并且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450的静止部分452在静止位置上布置。中心齿轮473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被容纳在传动壳体479中,该传动壳体479也相对于耦合构件470并且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450的静止部分452在静止位置上布置。中心齿轮473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被布置为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被容纳在耦合构件470与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之间的传动壳体479中。如图11中所示,在传动壳体479与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之间存在敞开空间490,该敞开空间围绕中心支撑构件450。在传动壳体479与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之间的敞开空间490一般地是敞开的,并且因此可以从关于中心传动轴线409的任何径向方向触及。因此,传动壳体479被布置在耦合构件470与敞开空间490之间。

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借助于第一驱动主轴476a连接到第一从动齿轮475a,并且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借助于第二驱动主轴476b连接到第二从动齿轮475b。第一驱动主轴476a从传动壳体479中的传动单元经由敞开空间490并且通过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壳体420a的底壁中的开口425a延伸到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同样地,第二驱动主轴476b从传动壳体479中的传动单元经由敞开空间490并且通过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壳体420b的底壁中的开口425b延伸到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图11中所示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壳体420a的底壁中的开口425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壳体420b的底壁中的开口425b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第一切割单元的壳体20a的底壁中的开口25a和第二切割单元的壳体20b的底壁中的开口25b。

圆周地设置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并且整体地形成在相应的第一杯形可旋转承载件474a和第二杯形可旋转承载件474b上。第一驱动主轴476a的下端部分接合第一可旋转承载件474a,并且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下端部分接合第二可旋转承载件474b。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下端部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驱动主轴476a、476b能够在与相应的第一杯形可旋转承载件474a和第二杯形可旋转承载件474b的内侧的相应的第一传动轴线405a和第二传动轴线405b平行的两个相对方向上滑动。如图11中所示,机械弹簧被布置在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中的每一个中。第一驱动主轴476a可朝向第一从动齿轮475a移位,抵抗在平行于第一驱动主轴476a的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的相关联的机械弹簧的弹簧力,该第一驱动主轴476a的主轴轴线一般地基本上或几乎平行于第一传动轴线405a延伸。同样地,第二驱动主轴476b可朝向第二从动齿轮475b移位,抵抗在平行于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的相关联的机械弹簧的弹簧力,该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主轴轴线一般地基本上或几乎平行于第二传动轴线405b延伸。

此外,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下端部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驱动主轴476a、476b能够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绕垂直于相应的第一传动轴线405a和第二传动轴线405b的任何轴线以有限的程度进行枢转。最后,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下端部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第一杯形可旋转承载件474a和第二杯形可旋转承载件474b能够通过与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主轴476b的下端部分接合将驱动扭矩传递到相应的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主轴476b。

如图11中进一步所示,耦合元件477a、477b被设置在相应的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上端部分上。耦合元件477a、477b将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与相应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耦合。耦合元件477a、477b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能够将驱动扭矩相应地传递到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因此,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能够将来自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的旋转运动经由耦合元件477a、477b传递到相应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此外,耦合元件477a、477b以这样的方式进行配置,使得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能够相对于相应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绕垂直于相应的第一传动轴线405a和第二传动轴线405b的任何轴线以有限的程度进行枢转。这可以例如通过耦合元件477a、477b的三角形横截面几何结构以及通过为每个内部切割构件480a、480b提供具有用于接收相关联的耦合元件477a、477b的对应几何结构的耦合腔来实现,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众所周知的。应理解的是,耦合元件477a、477b与图4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耦合元件41a、41b相对应。

在操作期间,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被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驱动成相对于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外部切割构件46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外部切割构件460b相应地绕第一旋转轴线406a和第二旋转轴线406b进行旋转运动。如前所述,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可抵抗在平行于它们的主轴线的方向上的弹簧力相应地相对于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移位。此外,如前所述,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相应地相对于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并且相应地相对于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的内部切割构件480b可枢转地布置。结果,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可以跟随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绕它们的主枢转轴线1a、1b的枢转运动,如关于图1至图4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所描述的。被布置在驱动主轴476a、476b中的机械弹簧将驱动主轴476a、476b朝向内部切割构件480a、480b偏置,并且因此在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绕主枢转轴线1a、1b的任何枢转位置,以及在第一旋转轴线406a和第二旋转轴线406b相应地相对于第一传动轴线405a和第二传动轴线405b的任何角度定向,维持耦合元件477a、477b与内部切割构件480a、480b之间的永久接触和接合。

在图1至图4和图11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主轴轴线和次枢转轴线3在共同的假想平面中延伸,如在图4中可以最佳地看到的那样。结果,在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绕次枢转轴线3的枢转运动期间,驱动主轴476a、476b将保持在所述公共假想平面中并且它们在所述共同假想平面中的位置基本上不会改变。当次枢转轴线3延伸通过驱动主轴476a、476b的耦合元件477a、477b时,情况特别如此。在备选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的主轴轴线以及次要驱动轴线3不在共同假想平面中延伸,如在此前面所述的,驱动主轴476a、476b和耦合元件477a、477b的布局将允许驱动主轴476a、476b也跟随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绕次枢转轴线3的枢转运动(如关于图1至图4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所描述的),以及第一切割单元410a和第二切割单元410b绕它们的主枢转轴线1a、1b和次枢转轴线3的组合枢转运动。

应理解的是,在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该剃刮单元包括三个切割单元,例如,如图5至图8中所示,第三切割单元的内部切割构件可以借助于第三驱动主轴连接到传动单元,该第三驱动主轴从传动单元经由敞开空间并且通过第三切割单元的壳体的底壁中的开口延伸到所述内部切割构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主轴可以具有与图11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主轴476a和第二驱动主轴476b类似的布局。将清楚的是,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传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三从动传动元件(例如,第三从动齿轮),该第三从动传动元件被布置成以类似于图11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中的第一从动齿轮475a和第二从动齿轮475b的方式由传动单元的中心齿轮驱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三切割单元的内部切割构件经由第三驱动主轴连接到所述第三从动齿轮。

图13和图14是图11的剃刮单元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详细视图。以下将参考图13和图14来描述图11的剃刮单元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另外的结构元件。应理解的是,图11的剃刮单元的第二切割单元410b具有类似的结构元件。应进一步理解的是,图5至图10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的切割单元也是可以具有类似的结构元件。

图13和图14示出内部切割构件480a处于外部切割构件460a下方的壳体420a中的位置。外部切割构件460a具有多个毛发进入开口,该多个毛发进入开口限定剃刮轨道461a,在操作期间,毛发切割动作将通过外部切割构件460a与相对于外部切割构件460a绕旋转轴线406a旋转的内部切割构件480a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沿着上述剃刮轨道461a进行。任何切割的毛发会被容纳和收集在毛发收集腔室427a中,后者容纳在壳体420a中。图13和图14进一步详细示出了第一驱动主轴476a,该第一驱动主轴476a延伸通过设置在壳体420a的底壁424a中的开口425a。以旋转轴线406a为中心设置开口425a。该毛发收集腔室427a环绕开口425a并且环绕旋转轴线406a环状地布置。第一驱动主轴476a的耦合元件477a接合耦合腔435a,该耦合腔435a的中心设置在内部切割构件480a的中心承载构件436a中。中心承载构件436a承载内部切割构件480a的多个切割元件481a。

开口425a与毛发收集腔室427a流体连通。结果,毛发收集腔室427a可以通过提供清洁液体流(例如水流)经由开口425a进入毛发收集腔室427a来清洁。例如水的这种流可以容易地经由敞开空间490被提供到开口425a,该敞开空间490存在于传动壳体479与切割单元410a、410b之间。为了在正常使用剃刮单元期间防止切割毛发和其他剃刮屑从毛发收集腔室427a经由开口425a逸出到敞开空间490中,密封结构465a被设置在开口425a与毛发收集腔室427a之间的流动路径中。密封结构465a被配置并且布置成防止切割毛发从毛发收集腔室427a经由开口425a逸出,但是允许清洁液体,特别是水,经由开口425a流入或冲洗到毛发收集腔室427a中。以下将描述密封结构465a的一个实施例。应理解的是,第二切割单元410b具有类似的密封结构。

如图14中详细所示,密封结构465a包括相对的密封表面426a、428a和密封表面466a、468a。密封表面426a、428a被设置在壳体420a上,特别是在边缘结构423a上,该边缘结构423a被设置在环绕开口425a的底壁424a中。密封表面466a、468a被设置在内部切割构件480a上,特别是在内部切割构件480a的中心承载构件436a上。相对的密封表面426a、428a和密封表面466a、468a相对于旋转轴线406a旋转对称。结果,密封结构465a相对于旋转轴线406a旋转对称。

特别地,密封结构465a包括第一密封间隙467a,该第一密封间隙467a相对于旋转轴线406a旋转对称,并且具有平行于旋转轴线406a的主延伸方向。第一密封间隙467a由所述相对的密封表面的第一密封表面468a界定,所述相对的密封表面的第一密封表面468a被设置在内部切割构件480a的中心承载构件436a上,以及由所述相对密封表面的第二密封表面428a界定,所述相对密封表面的第二密封表面428a被设置在壳体420a的底壁424a中的边缘结构423a上。第一密封表面468a和第二密封表面428a均相对于旋转轴线406a旋转对称,并且均具有平行于旋转轴线406a的主延伸方向。特别地,由第一密封表面468a和第二密封表面428a以及由第一密封表面468a和第二密封表面428a界定的第一密封间隙467a均是环状的。

进一步,密封结构465a包括第二密封间隙469a,该第二密封间隙469a相对于旋转轴线406a旋转对称,并且具有垂直于旋转轴线406a的主延伸方向。第二密封间隙469a由所述相对密封表面的第三密封表面466a界定,所述相对密封表面的第三密封表面466a被设置在内部切割构件480a的中心承载构件436a上,以及由所述相对密封表面的第四密封表面426a界定,所述相对密封表面的第四密封表面426a被设置在壳体420a的底壁424a中的边缘结构423a上。第三密封表面466a和第四密封表面426a均相对于旋转轴线406a旋转对称,并且均具有垂直于旋转轴线406a的主延伸方向。特别地,由第三密封表面466a和第四密封表面426a以及第三密封表面466a和第四密封表面426a界定的第二密封间隙469a均是环状的。

沿着旋转轴线406a的横截面视图中看,轴向定向的第一密封间隙467a和径向定向的第二密封间隙469a一起为密封结构465a提供了l形间隙结构,该l形间隙结构被设置在边缘结构423a与中心承载构件436a之间,该中心承载构件436a可相对于边缘结构423a绕旋转轴线406a旋转。为了有效地防止在剃刮过程期间切割的毛发从毛发收集腔室427a经由密封结构465a逸出,同时允许有效的水流从开口425a经由密封结构465a进入毛发收集腔室427a,在垂直于旋转轴线406a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一密封表面468a与第二密封表面428a之间的最小距离优选地在0.1mm至1.5mm之间的范围内。出于类似的原因,在平行于旋转轴线406a的方向上测量的第三密封表面466a与第四密封表面426a之间的最小距离优选地在0.1mm至1.5mm之间的范围内。为了进一步改进密封结构465a的密封功能,在从中心开口425a到毛发收集腔室427a的水流方向上看,第一密封间隙467a和第二密封间隙469a可以每个都会聚。

图15示出了清洁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毛发收集腔室427a的冲洗过程。在图15中,剃刮单元被示出为处于颠倒位置以促进水流经由敞开空间490进入壳体420a的底壁424a中的开口425a中。如图15中所图示,在剃刮单元的所述颠倒位置中,敞开空间490允许水流500,例如,从水龙头501经由开口425a直接地进入切割单元410a。这可以简单地通过将来自龙头501的水流500经由敞开空间490引导到切割单元410a的底壁424a上来实现。冲洗水通过设置在壳体420a的底壁424a中的漏斗429a被引导到开口425a中,并且经由设置在开口425a与毛发收集腔室427a之间的流动路径中的l形密封结构465a经过进入毛发收集腔室427a。如图15中由示出通过切割单元410a的水流的虚线箭头所指示,毛发收集腔室427a被水流冲洗。在水流的重力和水压两者的影响下,迫使水流经由设置在外部切割构件460a的剃刮轨道461a中的多个毛发进入开口离开毛发收集腔室427a。这由图15中向下方向指向的两个虚线箭头指示。水流将拾取和携带收集腔室427a中收集的切割毛发和其他剃刮屑。结果,通过经由剃刮轨道461a中的毛发进入开口离开毛发收集腔室427a的水流,切割毛发和其他剃刮屑从毛发收集腔室427a中去除。因此,通过借助于经由敞开空间490供应的并且经由开口425a进入毛发收集腔室427a中的水流来冲洗切割单元410a,毛发收集腔室427a能够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清洁。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是,第二切割单元410b可以以类似的方式清洁,优选地与第一切割单元410a一起清洁。

图16、图17、图18a和图18b是图11的剃刮单元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详细视图。在下文中,图11的剃刮单元的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另外的结构元件将参考图16、图17、图18a和图18b进行描述。应理解的是,图11的剃刮单元的第二切割单元410b具有类似的结构元件。应进一步理解的是,图5至图10中所示的剃刮单元的实施例的切割单元也可以具有类似结构的元件。

如图18a中所示,第一切割单元410a的壳体520包括底座部分551和盖部分530。该盖部分530可释放地耦合到底座部分551。在图18a所示的实施例中,盖部分530借助于第一铰链机构531枢转地耦合到底座部分551。通过相对于底座部分551枢转盖部分530,可以使壳体520从打开状态(如图18a中所示)进入到一个闭合状态(如图11中所示)。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盖部分530搁置在底座部分551的周缘部分529上并且可释放地耦合到底座部分551。为此目的,壳体520可以包括任何适合的可释放的耦合机构,诸如例如图18a中所示的扣合元件553。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设置在底座部分551中的毛发收集腔室527被闭合并且用户不可触及。在壳体520的打开状态下,除了经由第一铰链机构531与底座部分551的永久连接之外,盖部分530从扣合元件553释放,并且由此从底座部分551释放并且去除。在壳体520的打开状态下,用户可以触及毛发收集腔室527。在备选实施例中,盖部分530可以从底座部分551完全地去除。在这样的备选实施例中,可以不存在将盖部分530连接到底座部分551的铰链机构。

图16示出了壳体520的底座部分551的俯视图。如图16和图18a中所示,第一铰链元件521和第二铰链元件522整体地形成在底座部分551上。第一铰链元件521和第二铰链元件522相应地对应于如图4中所示的剃刮单元中的第一切割单元21a的第一铰链元件21a和第三铰链元件22a。第一铰链元件521和第二铰链元件522限定了主枢转轴线501,绕该主枢转轴线501,切割单元可相对于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枢转。因此,底座部分551借助于包括第一铰链元件521和第二铰链元件522的枢转结构连接到剃刮单元的中心支撑构件。图16和18a进一步示出了底座部分551包括壳体520的底壁524,并且开口525被设置在底壁524中的环绕旋转轴线506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如图18a和图18b中所示,切割单元包括保持部件517,该保持部件517可释放地耦合到壳体520的盖部分530上。如图18a和图18b中所示,保持部件517借助于第二铰链机构532可枢转地耦合到盖部分530。第一铰链机构531和第二铰链机构532可以整体形成。然而,在第一铰链机构531和第二铰链机构532的任何实施例中,保持部件517应该可借助于第二铰链机构532相对于盖部分530枢转,该枢转独立于盖部分530相对于底座部分551借助于第一铰链机构531的枢转运动。在图18a所示的保持部件517的位置中,保持部件517借助于可释放的耦合机构533a、533b耦合到盖部分530的内侧,该可释放的耦合机构533a、533b可以被实施作为简单的扣合机构。在该位置,保持部件517用以将外部切割构件560和内部切割构件580保持在盖部分530中的操作位置中。在所述操作位置中,外部切割构件通过设置在外部切割构件560的面朝向毛发收集腔室527的下侧上的周缘569与设置盖部分530的内侧的适合的定位元件(未示出)的接合而保持在盖部分530中。当通过相对于底座部分551枢转盖部分530而打开壳体520时,保持部件517防止外部切割构件560和内部切割构件580掉出盖部分530。通过手动释放耦合机构533a、533b并且将保持部件517相对于盖部分530枢转到图18b中所示的位置,外部切割组件560和内部切割组件580可以简单地从盖部分530去除,例如,用于分别地清洁切割构件560、580或者用新的切割构件替换切割构件560、580。在备选实施例中,保持部件517可以完全地从盖部分530去除。在这样的备选实施例中,可以不存在将保持部件517连接到盖部分517的铰链机构。

如图16中所示,壳体520的底座部分551包括用于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支撑外部切割构件560的支撑结构519a、519b、519c、519d。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519a、519b、519c、519d被设置在底座部分551的底壁524的内侧,并且支撑结构519a、519b、519c、519d环绕中心开口525在相对于旋转轴线506的、中心开口525向外的径向位置设置。在所示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包括四个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这四个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环绕旋转轴线506彼此间隔距离布置。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每个包括邻接表面595,该邻接表面595基本上相对于旋转轴线506垂直地延伸,并且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面向外部切割件构件560。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邻接表面595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在图16中,为了简化,只有支撑元件519b的邻接表面由附图标记595指示。优选地,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整体地形成在壳体520的底座部分551处,例如,借助于注射成型工艺(injectionmoldingprocess),并且优选地它们环绕旋转轴线506均匀地分布。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四个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环绕旋转轴线506布置,其中它们之间的角距大约为90°。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四个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邻接表面595一起形成用于外部切割构件560的邻接结构。

从壳体520的打开状态开始,其中如图18a中所示,外部切割构件560和内部切割构件580由保持构件517保持在盖部分530中的操作位置,用户必须通过相对于基座部分551枢转盖部分530来闭合壳体520,直到盖部分530借助于扣合元件553耦合到底座部分551上。当壳体520以这种方式闭合并且盖部分530借助于扣合元件553耦合到底座部分551时,外部切割构件560的周缘569将邻接抵靠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邻接表面595,并且将保持处于与邻接表面595的邻接接触。结果,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外部切割构件560直接地由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邻接表面595在平行于旋转轴线506的轴向方向上支撑。结果,在使用期间施加在外部切割构件560上的主要在平行于旋转轴线506的轴向方向上的压力,将主要地通过外部切割构件560直接传递到由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形成的支撑结构,并且由此直接传递到壳体520的底座部分551。结果,保持部件517不需要接收和传递所述压力,或者可能只需要接收和传递所述压力的一小部分。为此,保持部件517以及还有耦合机构533a、533b(借助于耦合机构533a、533b,保持元件517可释放地耦合到盖部分530)不需要具有接收和传递所述压力的相对刚性的结构。当盖部分530相对于底座部分551枢转以打开壳体520时,保持部件517应当仅能够将外部切割构件560和内部切割构件580维持在盖部分530中的它们的操作位置。为此,保持部件517以及还有耦合机构533a、533b仅需要具有相对弱的结构。这种相对弱的结构使得用户能够在清洁或更换切割构件560、580期间对保持部件517进行容易且简单的操纵。

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由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邻接表面595形成的邻接结构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并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提供与外部切割构件560的外形锁定接合(form-lockingengagement),其中外部切割构件560被锁定在邻接表面595与盖部分530之间的轴向方向上。优选地,邻接结构还提供在垂直于旋转轴线506的径向方向上的与外部切割构件560的外形锁定接合。为此目的,在图1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均包括另一邻接表面596,该邻接表面596在关于旋转轴线506的切线方向上延伸。在图16中,为了简单起见,仅支撑元件519b的另一邻接表面由附图标记596指示。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另一邻接表面596与旋转轴线506具有相等的距离。结果,在壳体520的闭合状态下,外部切割构件560的环状周缘569也通过另一邻接表面596保持在相对于旋转轴线506的径向集中位置。图17示出了外部切割构件560处于由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支撑的位置,但是没有示出盖部分530。

应理解的是,壳体520的底座部分551在平行于旋转轴线506的轴向方向上对外部切割构件560的直接支撑也可以通过与如在此前面所述的具有四个支撑元件519a、519b、519c、519d的支撑结构不同的支撑结构来实现。该支撑结构可以具有不同数目的支撑元件,尽管在具有多个支撑元件的实施例中,优选至少三个支撑元件用于外部切割构件的稳定支撑。代替设置在底座部分551的底壁524上,支撑结构可以备选地设置在底座部分551的例如侧壁上,例如,作为环绕毛发收集腔室527周向延伸的支撑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限定适合的备选实施例,其中支撑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底座部分中以便在切割单元的壳体的闭合状态下至少在平行于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上支撑外部切割构件。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剃刮装置,包括容纳马达的主壳体并且包括如在此前面所述的剃刮单元。特别地,剃刮单元借助于耦合构件70、170、470是或可以可释放地耦合到主壳体。容纳马达的主壳体以及这样的剃刮装置的任何其他部件,诸如可充电电池、用户接口和电气控制电路在附图中未示出,并且没有进一步进行任何详细的描述,因为它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

根据对附图、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研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时可以理解和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

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