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的自动化装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跳动笔自动化装配过程中,笔杆能够正确导向在装配过程中非常重要,而现有的一种跳动笔笔杆装配装置主要包括料箱,错位装置和落料槽,当笔杆在错位装置由水平方向落入落料槽时笔杆的一端被落料槽上端槽壁阻挡而使笔杆的另一端向下坠落形成竖直方向上的落入落料槽中最终在落料槽下端的出料口出料并竖直放在笔杆座上,但是这种装置有一个弊端就是不能识别笔杆的正反方向,而笔杆在外观上两端没有明显的区分特征,仅仅通过操作人员向料箱中放笔杆来纠正不仅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因此对企业来说一种能够自动识别方向并能正确纠正方向的自动化装置是亟待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笔杆在下料过程中不能自动纠正笔杆方向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包括料箱,所述料箱下端设定有排料部件,所述排料部件内部设有可使自由下落的笔按顺序排列的流道;将笔杆错位传送的笔杆错位装置,所述笔杆错位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料箱下端的排料部件上;能够检测 笔杆正反方向的方向检测装置,所述方向检测装置与所述笔杆错位装置固定连接,以及根据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笔杆正反方向的结果而进行调控使笔杆始终正向朝下掉落的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所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笔杆错位装置的下端;其中,所述方向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源,用于固定第一动力源的固定座以及用于检测笔杆正反向的探头,所述第一动力源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探头与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包括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和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所述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和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以两者之间的中心轴为轴呈轴对称装置。
所述跳动笔笔杆内部设有台阶,当笔杆在料箱的流道内中到达笔杆错位装置内部后,方向检测装置的第一动力源驱动驱动轴带动探头伸入笔杆内部,当探头完全深入到笔杆内部,此时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驱动第二挡板并向前移动至第二档点,笔杆在水平落下时笔杆的反向端被第二挡板阻挡,使笔杆的正向端向下继续掉落,从而笔的正向端朝下竖直下落完成笔杆反向时的纠正过程,当探头不能完全伸入到笔杆内部时,此时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驱动第一挡板并向前移动到第一档点,笔杆在水平落下时,笔杆的反向端被第一挡板阻挡,同理,实现笔杆的正向朝下掉落。
优选地,所述笔杆错位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源,接料板和错位板,所述第二动力源通过驱动轴与错位板连接,所述错位板设置于所述接料板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且将接料板分成上下两部分。
所述错位板可以在所述接料板上自由滑动完成笔杆错位过程。
所述错位板设有笔槽,所述笔槽仅能够容纳一根笔杆。
所述接料板上端设有上落料槽和下端设有下落料槽,所述流道与所述上落料槽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包括第三动力源和第一档杆,所述第一档杆与所述第三动力源的连接,所述第三动力源驱动第一档杆可以 到达第一档点位置;所述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包括第四动力源和第二档杆,所述第二档杆与所述第四动力源连接,所述第四动力源能够驱动第二档杆到达第二档点位置。
所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正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下方的调整部件,所述调整部件中间设有开口朝上且呈漏斗状的调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方向检测装置和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实现笔杆的自动调整为正确方向,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右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错位装置错位前的剖视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错位装置错位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错位装置错位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方向检测装置检测笔杆为正向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方向检测装置检测笔杆为反向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主档正向时笔杆的剖视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主档反向时笔杆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图1中,3、方向检测装置,4、笔杆方向选择装置,5、笔杆台阶,31、第一动力源,32、固定座,33、探头,41、第三动力源,42、第四动力源,43、调整部件,411、第一档杆,412、第一档点,421、第二档杆,422、第二档点,431、调整槽;
图2中,1、料箱,2、笔杆错位装置,11、排料部件,21、第二动力源,22、驱动轴,23、接料板,24、错位板,111、流道,231、上落料槽,232、下落料槽,241、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包括料箱1,笔杆错位装置2,方向检测装置3,笔杆方向选择装置4,所述料箱安装在所述笔杆错位装置2的上方,所述方向检测装置3位于所述笔杆错位装置2一侧,所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4固定安装在所述笔杆错位装置2的下方;笔杆从料箱1到达笔杆错位装置2时方向检测装置3对其进行方向检测,随后笔杆错位装置2将检测完毕的笔杆进行错位输送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4的上端,笔杆方向选择装置4在方向检测装置3检测笔杆方向之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做好准备工作阻挡笔杆的反向端,随笔杆的平行下落,笔杆反向端遇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的阻挡来实现笔杆的正向端朝下。
下面描述方向检测装置3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根据笔杆的内部结构为空心圆筒且内部在笔的正前端处有一个笔杆台阶5而设计方向检测装置3,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动力源31,固定座32和探头33,所述第一动力源31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2内,所述探头33安装在所述第一动力源31的前端,当笔杆到达相应位置时,第一动力源31驱动探头33向前推进并伸入笔杆的内部,如果探头33完全伸入到笔杆的内部,表明笔杆为反向,当探头33不能完全伸入到笔杆内部,说明探头被笔杆台阶5阻挡表明笔杆为正向。
接下来描述笔杆方向选择装置4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笔杆方向选择装置4包括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和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正向 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和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笔杆错位装置2下方的两侧并呈轴对称装置,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包括第三动力源41和第一档杆411,所述第一档杆411连接在所述第三动力源41的前端;所述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包括第四动力源42和第二档杆421,所述第二档杆421连接在所述第四动力源42的前端。
当方向检测装置3检测出笔杆为正向时,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接收信号同时第四动力源42驱动第二档杆421向前推至第二档点422位置,笔杆平行下落时,笔杆反向端被第二挡杆421阻挡,笔杆正向端继续下落,并最终达到在竖直方向上笔杆正向端朝下的目的,当方向检测装置3检测出笔杆为反向时,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接收信号同时第三动力源41驱动第一档杆411向前推至第一档点412位置,笔杆平行下落时,笔杆反向端被第一挡杆411阻挡,笔杆正向端继续下落,并最终达到在竖直方向上笔杆正向端朝下的目的。
下面描述笔杆错位装置2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笔杆错位装置2包括第二动力源21,驱动轴22,接料板23和错位板24,所述接料板23,驱动轴22,第二动力源21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错位板24位于所述接料板23的中间层,将接料板23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错位板24设有笔槽241,所述笔槽241为可容纳一根笔杆水平放置的高度,所述接料板23上端设有上落料槽231和下端设有下落料槽232。笔杆先进入上落料槽231后,第二动力源21驱动带动错位板24向右移动至上落料槽231与笔槽241相对应位置,接着笔杆落入笔槽241内,第二动力源21驱动载有笔杆的错位板24向左移动,当错位板24恢复原位时笔槽241与下落料槽232位置对应,笔杆落入下落料槽232内,完成笔杆的错位选择。
下面完整的描述跳动笔笔杆下料选向装置的工作流程,结合图1至图6所示,当笔杆为正向时:料箱1内进入排料部件11内部的流动111做自由落体并进入上落料槽231下端面时,第一动力源31驱动探头33向前推 动并伸入笔杆内部,探头33不能完全进入笔杆内部,此时信号传送为正向端,此时反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接收到信号并且第四动力源42驱动第二档杆421向前到达第二档点422位置,同时第一动力源31驱动探头33回位,笔杆错位装置2中的第二动力源21驱动带动错位板24向如图2所示的右侧移动到上落料槽231与笔槽241相对位置,检测后的笔杆在重力作用下落进笔槽241内,第二动力源21驱动错位板24回位,笔槽241内的笔杆落入下落料槽232内并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第二档杆421位置反向端被阻挡,正向端继续向下,最终达到笔杆正向垂直落入调整槽431内。
当笔杆为反向时:料箱1内进入排料部件11内部的流动111做自由落体并进入上落料槽231下端面时,第一动力源31驱动探头33向前推动并伸入笔杆内部,探头33完全进入笔杆内部,此时信号传送为反向端,此时正向笔杆方向选择装置接收到信号并且第三动力源41驱动第一档杆411向前到达第一档点412位置,同时第一动力源31驱动探头33回位,笔杆错位装置2中的第二动力源21驱动带动错位板24向如图2所示的右侧移动到上落料槽231与笔槽241相对位置,检测后的笔杆在重力作用下落进笔槽241内,第二动力源21驱动错位板24回位,笔槽241内的笔杆落入下落料槽232内并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第一档杆411位置反向端被阻挡,正向端继续向下,最终达到笔杆正向垂直落入调整槽431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调整笔杆为正确方向,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