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视听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75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五线谱视听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教具。
在普及五线谱和某些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教学中,乐谱和音响是通过视与听两个渠道传授给学生的,教师讲授时这两个渠道很难同时进行。因此在形象、位置等视觉概念和音高、音色、音长等听觉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有视听合一的教具常见于识字语言方面,如民主德国专利14976、某些画面与声音结合较好的说明、某些科教电影电视片等。但它们都需要事先制备磁带、拷贝等,使用时只能是已制备内容的再现,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成本较高,而且这种形式限制了教师在讲授时的主观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在教学中使乐曲记谱的视觉形象和相应音响效果同时显现的五线谱视听教具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五线谱视听教具包括电子琴,记有五线谱表的谱板,联接谱板与电子琴的电气控制开关及附属部件等几个部分,在记有五线表的谱板内还含有谱板开关电路,谱板开关电路是包括分别与五线谱表各线、间的位置、长度一一对应、固定在谱板上的条状导体,相邻导体间设有保证彼此绝缘的绝缘材料;在这些条状导体与记有五线谱表的板面之间还设有弹性导体,弹性导体与条状导体间在谱表各音位全长上留有保持彼此绝缘的空隙,空隙的最大值应使弹性导体在谱表音位全长上的任何部位皆可借助变形与该处条状导体良好接触。条状导体的背面应固定在刚性的绝缘底板上,两部分导体的固定部位保持绝缘。谱板、谱板开关电路、底板共同固定在谱板板架之上。谱板板面为记有五线谱表并可记录曲谱的绝缘谱板,谱板板面还可以制成记有五线谱表的绝缘板面,在板面上再敷以可以书写记谱用的透明保护层。上述谱板开关电路的弹性导体还可以制成游离于谱板的导体,但这时谱板面表须由裸露的条状导体表面和条状导体之间绝缘材料平行于谱板板面的外表面代替,这两部分表面应处于同一平面之内,并注意选材的可重复书写性能。本视听教具的电气控制开关是一组三位开关,即一组含一个定触点、三个动触点的开关,可称之为升、降音转换开关。各开关的常接触点与谱板开关电路的各条状导体相联,其余三个触点与该开关常接触点相联条状导体对应音高相同的电子琴发声电路、及与该音的升、降音发声电路的输出接头相联。弹性导体或游离于谱板的导体与电子琴的公共输出接头相联。这组开关所含三位开关的数目与条状导体的数目即谱板上五线谱表所含的线、间总数是相等的。当控制开关接通时,处于通路的谱板开关电路即可使电子琴发声,对于在谱板上记录的音符,只要由教师或学员触及板面记有音符的部位,并用力向板内压下,就可以使弹性导体变形,消除弹性导体与条状导体之间的间隙,使该路谱板开关电路接通。对于采用游离导体形式的结构,裸露的条状导体即可分别表示五线谱的线与间,游离的导体只要触及记在板面上音符,则与五线谱各线、间一一对应的条状导体就被接通,即该音符的谱板开关接通,电子琴即可发出该音符所代表的音响来,当手抬起,弹性导体靠本身的弹力脱离与条状导体的接触,恢复初始位置,或游离导体脱离接触,音响停止,这时对音符的指示也随之消失。三位开关不同的接通触点可以使被谱板开关接通的电路发出该音的本音,该音的升音或该音的降音三种不同的音响。各音符的时值是用谱板开关电路被接通的时间来表示的。这样由于或游离导体所触及音符的形象,在线谱中的位置,以及该音符(包括其升、降符号)所代表音响的高度,时值皆同时显现,收到了教学中视听合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是一套成对使用的双位开关,每对中的一个常接触点与一条条状导体相联,该开关的另一触点与该对开关的另一常接触点相联,该对开关中其余的三个触点分别与常接触点所联条状导体在谱表中对应音、对应音的升、降音相应的电子琴发声电路的输出接头相联。这样只要改变每对双位开关触点的开合状态,即可形成分别联通某音的本音及其升、降音三个不同发声电路的通路,使与常接触点相联的一条条状导体能联通电子琴的三个不同的发声电路,而这种情况正是谱表中同一音位在记谱时表示升、降音和本音所需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双位控制开关是多刀联动的型式,即两对或多对双位开关的移动触点分别由使之同时动作的两套联杆联接,组成一对两组或多组双位联动的组合开关。采用这样联动的开关正适合乐曲中不同音高的同音名音统一升降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控制开关还包含一套双位开关,可称之为高低音转换开关。各双位开关的常接触点分别与谱板上低音谱表即下半个板面的所有条状导体相联,原与该条状导体相联的升降音转换开关的触点,现改与新联入的双位开关的另一个触点相联,所余的一个触点与将板面低音谱表改作高音谱表使用时新联双位开关常接触点联接条状导体所代表高音谱表中音高相同的高音谱表(即上半个谱板)中相应的条状导体相联。新联入双位开关的数目与低音谱表(即下半板谱表)的线间总数,即下半板条状导体总数相等。新联双位开关处于联通联接高音谱表的条状导体的触点时,低音谱表则成为谱板高音谱表的延续和移行,被改作高音谱表使用。新联入双位开关处于联通联接原成对双位开关的一个常接触点的触点时,其效果和没联入本双位开关时一样,即低音谱表仍作低音谱表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低音谱表条状导体与控制开关中新联入的双位开关是多组联动的型式,即各双位开关的动触点皆由使之同时动作的联杆相联,组成一个组合开关。这种开关可用一个动作使低音谱表的全部条状导体同时接入高音谱表的电路之中,或再将其恢复成低音谱表电路待用。
本实用新型的谱板分为两个铰接的部分,在折缝处除板架上有折叠机构外,在谱板开关电路的折缝处各相应条状导体由挠性导体相联,或由两个分别与各半板条状导体相联的弹性导体相联,两弹性导体在分离状态时的固定位置皆突出谱板折缝联接表面,并可变形至与折缝面相平。这样,两半谱板折叠后挠性导体和两部分弹性导体皆不会妨碍折叠的动作,使教具在非使用状态下最大尺寸减小;当展开联接成平面时,挠性导体仍能适应新的联接状态;弹性导体可由变形后的弹力保持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属部件主要包括各种电器,如与电子琴和谱板电路相匹配的交、直流电源电路、音响设备、教具所需的各种支撑吊挂部件、板面的装饰。本实用新型应注意对导体裸露部分的防锈保护。如选用铜合金。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结构可制成大小不同的几种型式,比如课堂教板或便于携带的袖珍有声谱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简单的结构,巧妙地解决了五线谱教学中视听分离的矛盾,演示者只要在讲授时按要求接通谱板开关电路两部分导体,即可使音符的形状、位置和音高、时值等同时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还可以得到键盘等乐器演奏基本指法的启示。采用升降音转换开关,而不用键盘乐器上黑白键的方式实现升、降音和变调,更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五线谱用升降号表示各种不同调号与升降音的方法,这样演示者的演示就与五线谱的记谱方式几乎完全一致,更便于讲述和理解,有利于学员的思维和认识,有利于学员在乐理乐感方面的基本训练。高低音转换开关还扩大了教具的使用范围,袖珍有声谱夹为学习五线谱提供了又一种方便的形式,皆为教学提供便利。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
图1是一种新型五线谱视听教具的外形;图2是谱板折叠机构示意;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表示条状导体在谱板上嵌镶的结构;图4是两种转换开关的接线图;图5是谱板电路公用接线端全固定形式的谱板结构图。
第一个实施例HY-1型音乐电教板谱板电路的公用接线端是部分固定的。其结构如图1、图2、图3。在图1中谱板的左侧为电子琴,右侧大半为五线谱谱板,两部分之间上有音箱,下有控制板,控制板由上至下除标牌、生产者及装饰部分外,还有波段开关即高低音转换开关,直键开关即升降音转换开关,电源开关,指示灯,它们共同固定在板架4上。板架4上还有折叠合页3和吊耳5。
本实施例与已公开的“会唱歌的黑板”的区别在于它有一个一端游离的教棒2,它可以作为教师的教鞭,另一端通过插销1与电子琴发声电路公用接线端相联,用教棒2触及谱板上的音区即可使教板发声。其谱板表面有上表面裸露的条状导体7,它是嵌镶在由绝缘塑料板制成的板面6上,上表面与板面6相平,由粘结剂8固定。
本实施例另外几部分的具体结构如下条状导体7在折缝处附近有接线柱14,通过导线10与弹簧座11相联,弹簧座11是固定在接线砧木9上的,球13被限制在接线砧木9折缝侧的端面上,球13的表面突出端面但不能脱出,球13的另一侧通过弹簧12与弹簧座11相联,使球13与条状导体7保持通路。这就是上文折叠机构中弹性结构联接导体的一种形式。当谱板展平时左右两折缝侧面上突出的球13被压入谱板,受压缩的弹簧12保持两球接触,维持左右两侧条状导体7相通、折叠时球13脱离接触,谱板左右两半绕合页3的轴转动。
谱板电路通过三层波段开关和十四组直键开关实现与电子琴发声电路的联接,其中波段开关每层有四组,谱板电路中共有24条条状导体,上下各12条分别与波段开关的不同接点相联;十四组直键开关中每两个同音名的直键为一组,按五线谱的七个音名命名,每组中各有一个升音和降音直键开关,分别与谱表中各同名音位的条状导体和电子琴中相应的发声电路相联。由于谱表同时包括了多个同名音,每个直键开关都设有四刀双位接点以备联接,图4给出了部分线路与这两种开关的联线。波段开关某组中常接接点i经导线22与下半板音名为f的条状导体相联,同组的接点j经导线23与上半板音为d2的条状导体相联,同时还与直键开关降D中相应一刀的常接接点h相联,同组波段开关的另一接点K与降F直键开关中相应刀的常接接点l相联,该刀中的一个接点n与同组升F直键开关中相应刀的常接接点t相联,#F键的一个接点v经导线21与电子琴中f发声电路相联,降F开关中的接点m经导线25与电子琴中降f发声电路相联,升F开关中的接点u经导线24与电子琴中升f发声电路相联,其它各种接点的联线都可照此接法对应相联。这种接线通过开关的不同动作形成两种不同的道路一种是经f条状导体由i、k、l,通过直键开关与电子琴发声电路相联,这是下半板作低音谱表的情况,另一种是f条状导体由i、j、h,通过直键开关发声,这时是下半板改作高音谱表、f条状导体此时改作较高的上半板d2音区的延续音区,而不再代表小字组f音区了。直键开关本身的动作与否会使波段开关联通的电路有三个通路,即f条状导体经i、k、l、n、t、v与电子琴中小字组f发声电路相联,f条状导体经i、k、l、m与琴中小字降f发声电路相联,f条状导体经i、k、l、n、t、u与琴中小字升f发声电路相联,作为上半板的条状导体d2直接经i、h,由直键开关降D或升D与琴发声电路相联。其它情况可照此类推。因此接通电源后只要教棒2触及条状导体,就会有相应的音发出。如保持教棒与教师身体良好接触,由手来触及条状导体,也会有声发出。
本实施例外形尺寸为2070×930×120,采用模拟风琴音电路的电子琴。输出电源功率300mw,谱表可记录大字组E到小字2组g的曲谱、线条状导体用铝条、间条状导体用铜条、教棒用镀铬铜棒。
第二实施例,外形如文汇报1985年1月10日一版照片,与图1大致相同,只是没有教棒,其谱板的结构如图5。谱板表面是聚脂类薄膜作书写的板面18,下面是绘图纸19,纸上记有高低音谱表,第三层是青铜箔20,作为谱板电路的公用接线端,最下面是底板17,在底板17和青铜箔20之间有条状硬纸板15和青铜箔条16,在折缝处各部导体以挠性导线相联即可,其中青铜箔20厚可选0.04~0.1mm,青铜箔条16宽10mm,青铜箔条16与硬纸板15的厚度差应在1mm之内,为保护板面可将板架四周高出板面,或制成其它凸起或衬以垫板,防止折叠后的磨擦。这种实施方案谱板电路不在外裸露、教师用手指在各音区将青铜箔20压向青铜箔条16,使两者接触接通电子琴的发声电路,即有相应的音发出。当手指抬起,青铜箔20靠本身变形的弹力、硬纸板15的弹力又恢复到初始的位置,发音终止。这种形式教师可在教板上奏出和声,并能给学生以弹奏指法的启示。本实施例在外形尺寸及其它参数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类似。
权利要求
1.包括电子琴、五线谱板、电气控制开关的五线谱视听教具,其特征在于五线谱板内部还含有谱板开关电路,谱板开关电路是包括分别与五线谱表各线、间的位置、长度--对应的固定在谱板上的条状导体16,相邻导体间设有保证彼此绝缘的绝缘材料15,在这些条状导体与谱板板面18、19之间还设有弹性导体20,弹性导体20与条状导体16间在谱表各音位全长上相对表面是裸露的,并留有保持彼此绝缘的空隙,空隙的最大值应使弹性导体在谱表音位全长上的任何部位,皆可借助变形消除该处间隙、与条状导体良好接触,两部分导体固定部位彼此绝缘,谱板板面除可制成记有五线谱表的绝缘板面19,在板面上再敷以可书写记谱用的透明保护层外,上述谱板开关电路的弹性导体20还可以制成游离于谱板的导体2,但这时谱板表面是由条状导体7裸露的表面和绝缘材料6平行于谱板板面的外表面代替,这时两表面应处于同一平面之内;电气控制开关是一组三位开关,各开关的常接触点与谱板开关电路的各条状导体16分别相接,其余三个触点与该开关常接触点相联的条状导体在谱表中对应音高相同的、对应音的升、降音的电子琴发声电路分别相联;谱板开关电路中的弹性导体20或游离于谱板的导体2与电子琴的公共输出接线相联。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视听教具,其特征在于控制开关是一套成对使用的双位开关,每对中的一个常接触点与一条条状导体7或15相联,该开关的另一触点与该对开关中的另一常接触点相联,该对开关中所剩下的三个触点分别与常接触点所联条状导体在谱有中对应音、对应音的升、降音相应的电子琴发声电路的输出接头相联。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视听教具,其特征在于双位开关是多刀联动的型式,即两对或多对双位开关的移动触点分别由使之同时动作的两套联杆联接,组成一对两组或多组双位联动的组合开关。
4.如权利要求
1、2、3所述视听教具,其特征在于控制开关中还包含一套双位开关,各双位开关的常接触点i分别与谱板上低音谱表(即下半个板面)的一条条状导体7或15相联,原与条状导体相联的控制开关的融点L现改与新联双位开关中的另一触点K相联,各开关中余下的一个触点j与将板面纸音谱表改作高音谱表使用时本开关常接触点i所联条状导体代表的音高相同的高音谱表(上半板)中相应的条状导体相联。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视听教具,其特征在于双位开关是多组联动的型式,即各组中的动触点由使之同时动作的联杆相联,组成一套双位组合开关。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视听教具,谱板分为铰接的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两部分联接处除在折缝处板架上有折叠机构外,在谱板开关电路的折缝处,各相应条状导体由绕性导体相联,或由两个分别与各半板条状导体相联的弹性导体11、12、13相联,两弹性导体在分离状态时固定位置皆突出谱板折叠联接表面,并可变形至与折缝面相平。
专利摘要
五线谱视听教具有一种音乐教具,由电子琴、五线谱板、电气控制开关、折叠机构等主要部件构成,具有条状谱板电路、不同组合的开关、绕性或弹性联接导体等多种特殊结构。这种教具具有视听合一的效果。当教师触及谱板上谱表中的音符时,电子琴就会发出该音符所代表的声音来。
文档编号G09B15/00GK86203614SQ86203614
公开日1988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绍禄 申请人:山西省太原市国营三益电子计算机公司劳动服务公司, 王绍禄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