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16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冲孔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冲孔凸模、冲孔凹模、导向件、定位件、项料件和缓冲件,缓冲零件常用弹簧或者聚氨酯橡胶,此种单工序冲孔模一次只能完成一个型面上的冲孔。如果一个较复杂的零件在不同的型面上分布较多的孔时,就需要多次冲孔。这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工序多,加工周期长。同时,现有的用于将酸、碱或者强氧化性等腐蚀性粉末或者颗粒状物质冲压成片或者环状的模具大多数都是采用模具钢或者硬质合金制成,在冲压时,跟酸、碱或者强氧化性等腐蚀性粉末或者颗粒物质的接触面很容易腐蚀磨损,造成模具无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耐腐蚀性强、缩短加工周期、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的冲压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冲压模具,它包括有上、 下模座以及对应安装在该上、下模座相对面上互相配合的凸、凹模,所述的上、下模座均为圆饼形,且它们之间至少通过三组沿其周向等距排布的相互配套的导柱和导套进行导向, 同时该互相配合的凸、凹模至少有三个以上,并且每个凸模的外表面和每个凹模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的耐腐蚀层的厚度为1 10纳米。所述的耐腐蚀层由碳化硅陶瓷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减少操作工的搬运工作量、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硅陶瓷制作而成的耐腐蚀层,由于碳化硅陶瓷的耐腐性好,可以有效地防止加工时凸、凹模被酸、碱或者强氧化性等腐蚀性粉末或者颗粒状物质腐蚀,提高了凸、凹模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冲压模具,它包括有上、下模座1、2以及对应安装在该上、下模座1、2相对面上互相配合的凸、凹模3、4,其中,所述的上、下模座 1、2均为圆饼形,且它们之间通过三组沿其周向等距排布的相互配套的导柱5和导套6进行导向,同时该互相配合的凸、凹模3、4有四组,并且每个凸模3的外表面和每个凹模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由碳化硅陶瓷制作而成的耐腐蚀层7,该耐腐蚀层7的厚度为1 10纳米。采用以上设计后,由于碳化硅陶瓷的耐腐性好,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防止加工时凸、凹模被酸、碱或者强氧化性等腐蚀性粉末或者颗粒状物质腐蚀,提高了凸、凹模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凸、凹模3、4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能减少操作工的搬运工作量、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冲压模具,它包括有上、下模座(1、2)以及对应安装在该上、下模座(1、2)相对面上互相配合的凸、凹模(3、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模座(1、2)均为圆饼形,且它们之间至少通过三组沿其周向等距排布的相互配套的导柱(5)和导套(6)进行导向,同时该互相配合的凸、凹模(3、4)至少有三个以上,并且每个凸模(3)的外表面和每个凹模(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腐蚀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腐蚀层(7)的厚度为 1 1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腐蚀层(7)由碳化硅陶瓷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它包括有上、下模座以及对应安装在该上、下模座相对面上互相配合的凸、凹模,所述的上、下模座均为圆饼形,且它们之间至少通过三组沿其周向等距排布的相互配套的导柱和导套进行导向,同时该互相配合的凸、凹模至少有三个以上,并且每个凸模的外表面和每个凹模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腐蚀层。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优点在于减少操作工的搬运工作量、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硅陶瓷制作而成的耐腐蚀层,由于碳化硅陶瓷的耐腐性好,可以有效地防止加工时凸、凹模被酸、碱或者强氧化性等腐蚀性粉末或者颗粒状物质腐蚀,提高了凸、凹模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316772SQ2011204606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9日
发明者柴利华 申请人:柴利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