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盖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013阅读:1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新型涉及一种铝制品处理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铝盖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铝制品由于它本身具有金属光泽和质感,使得铝制品的使用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而铝制本身的性质使得铝制品在装饰瓶以及化妆瓶领域上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有技术中铝盖生产工艺所用到的设备包括剪板机、冲压机、切边机、抛光机、氧化池、染色池和甩干机等;操作步骤包括:S1、通过剪板机对铝片进行裁剪;S2、通过冲压机对裁剪后的铝片进行冲压定型;S3、通过切边机对定型后铝盖的端面进行修剪;S4、修剪后的铝盖进入到抛光机进行抛光增亮;S5、抛光后的铝盖进入到氧化池进行氧化上色;S6、对氧化后的铝盖进入到染色池进行上色;S7、并将染色后的铝盖送入到装配车间装配成铝盖。

剪板机在对铝片进行修剪、冲压机在对铝片进行冲压定型以及切边机在对铝盖进行切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料。而铝材的材料成本较高且可回收,使得现有的工厂在生产的过程中都会对废料进回收。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三道工序产生的废料颗粒大小不同,都是通过人工单独手动对废料进行单独收集,并对收集后的废料进行汇总收集。而在收集的过程中,会耽误工作人员的一部分工作时间,影响铝盖的生产效率;且废料的堆积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自己在收集的过程中一但将废料打翻,则会导致废料散落一地,并由于设备的存在以及废料的颗粒较小,会进一步增加废料的清理难度。

发明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盖生产工艺,该工艺能对剪板机、冲压机以及切边机产生的固定废料进行自动化收集处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环境。

本发明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铝盖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包括:

S1、将铝片放置在剪板机上对铝片进行裁剪切割,通过剪板机将铝片裁剪成块状,再将裁剪后铝片产生的废料放置在第一传输带上传输到收集腔室内;

S2、将裁剪后的铝片放置在冲压机的模具上,冲压机对铝片进行冲压形成铝盖,将冲压成型时产生的废料以及在冲压过程中造成的次品均通过第二传输带传送到所述的收集腔室内;

S3、将铝盖套设在切边机的固定模上,固定模旋转并靠近切边机上的刀轮,对铝盖的端面进行切割并将切割产生的废料通过第三传输带传输到所述的收集腔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铝板进裁剪时,将铝板产生的废料放置在第一传输带上,通过第一传输带的传输将废料输送到收集腔室内进行集中收集;工作人员对裁剪后的铝板进行冲压时,将冲压铝板产生的废料放置在第二传输带上,通过第二传输带的传输将废料传输到收集腔室内进行集中收集;工作人员对冲压成形的铝盖进行切边时,将切出的废边放置在第三传输带上,通过第三传输带的传输将废料传输到收集腔室内,通过该种设置对上述三道工序产生的废料进行集中收集且不会浪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环境。

进一步设置为:将若干的剪板机沿第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将若干的冲压机沿第二传输带的传输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将若干切边机沿第三传输带的传输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能将铝板或铝盖产生的废料随手放置在位于设备一侧的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或第三传输带上,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废料进行放置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移动,使操作更加便捷并提升加工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通过在收集腔室出料口的正下方设有收集袋,用于实现对废料的收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到收集腔室内的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出料口下方的收集袋内,对废料进行收纳,减少了废料打包的操作步骤。

进一步设置为:S4、将切好边的铝盖根据形状的规则度分为规则铝盖与不规则铝盖,将规则铝盖与不规则铝盖分别放置在不同的传输带上,规则的铝盖则被传输到自动抛光机进行外表面抛光、不规则的铝盖则被传输到手动抛光机上进行人工手动的外表面抛光,该步骤的铝盖在传输的过程中会进行手动刷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铝盖的形状规格不同,将铝盖放置在不同的传输带上分别传输到自动抛光机与手动抛光机上,并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手对铝盖进上油,使得铝盖在抛光的过程中不会对铝盖的表面造成过度磨损,从而用于提升铝盖的抛光质量。

进一步设置为:S5、自动抛光机与手动抛光机产生的粉尘均通过抽风管道连接到集风腔室,在集风腔室内设置雾状喷头对粉尘进行沉降,集风腔室位于所述的收集腔室下方,集风腔室的下方设有收集池,集风腔室与收集池之间通过滤板进行阻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抛光机与手动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抽风机将粉尘抽到集风腔室内,通过雾状喷头喷出的水雾对粉尘进行沉降,并将干净的空气排入到大气中。被沉降的粉尘堆积在滤板上,而粉尘内含有的水分则穿过滤板进入到下方的收集池内,对水分与粉尘进行分离处理。

进一步设置为:S6、将抛光好后的铝盖通过人工运输到铝盖氧化区,将铝盖通过人工手动安装在氧化安装架上,先将安装好铝盖的氧化安装架放置在清洗池内,通过超声波水洗洗掉铝盖上的油,再将氧化安装架放置到氧化池进行电解氧化,将氧化好后的铝盖放入到染色池进行染色,清洗池、氧化池和染色池产生的废水通过管道到连通到调节池,水塔与调节池通过管道连通设置,将氢氧化钠与水按照1:20的比例进行混合,将混合好后的水通入到调节池并将pH值调节到7.5到8.0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抛光好后的铝盖安装在氧化安装架上,使铝盖能被充分的电解氧化,提升氧化质量;先将铝盖放入到清洗池中,通过超波水洗去除掉铝盖表面上的油,使铝盖表面能更好的进行氧化。将清洗后的铝盖放入到氧化池内进氧化,并将氧化后的铝盖放入到染色池内进行染色附着。将氢氧化钠按照比例与水进行混合并储存在水塔内,将混合后的氢氧化钠水溶液通入到调节池内与废水进行酸碱中和,通过将氢氧化钠调配成水溶液的方式加速与废水之间的混合速度,提升处理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S7、将调节池内混合好氢氧化钠的液体通入到混凝反应池,在混凝反应池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将pH值调节到7.0到7.5之间后,将混凝反应池内的液体通入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并在沉淀池内加入活性炭增加沉淀速度,将干净的上层清水直接排出,下层的浑浊污泥通入到压滤机内进行压滤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池内的废水通入到混凝反应池,并加入聚合氯化铝进行酸碱的进一步中和,将中和好后的废水通入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并在沉淀池内加入活性炭对废水内的悬浮物进附着,提升废水的沉淀速度。中和后的废水已经达到排放标准,所以可直接将上层的清水进排放;位于下层的浑浊污泥则通入到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

进一步设置为:将收集池与调节池之间通过水管进行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设置将清水池内产生的污水一起通入到调节池进行污水处理。

进一步设置为:S8、将染好色后的铝盖通过氧化安装架悬挂在传送轨道上,将铝盖传输到装配区进行与塑料件之间的装配,在传送轨道上设置高温烘箱,将铝盖上的水分烘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好色后的铝盖通过传送轨道传输到装配区的过程中,通过高温烘箱将铝盖上的水分烘干,从而提升铝盖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高温烘箱包括加热电阻丝与风扇,风扇的背风面朝向高温烘箱的出口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的迎风面朝向加热电阻丝,带动高温气流与铝盖进入接触,使铝盖能充分的与高温气流进行接触,提升烘干速度;风扇的背封面朝向高温烘箱的出口端,使风扇转动能带动出口端上的气流加速流动,加快出口端附近气流的流速,对烘干后的铝盖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防止工作人员在装配的过程中造成手部的烫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剪板机、冲压机和切边机产生的废料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资料的回收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并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将集风腔室设置在收集腔室下方,减少厂房的占用面积,在集风腔室的下方设置收集池并通过滤板用于阻隔收集池与集风腔室,对粉尘和污水进行分离处理,使后期的处理更加方便。通过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对氧化步骤上产生的废水进处理,实现绿色无污染;将收集池与调节池进行连通设置,对收集池内的污水进行同步处理,实现更好的清洁生产。将染色后的铝盖通过传输轨道传输到装配区,通过在传输轨道上设置高温烘箱,将水分的烘干步骤并入到传输轨道,用于提升铝盖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剪板机;2、第一传输带;3、收集腔室;4、冲压机;5、第二传输带;6、切边机;7、第三传输带;8、收集袋;9、自动抛光机;10、手动抛光机;11、集风腔室;12、收集池;13、滤板;14、氧化区;14.1、清洗池;14.2、氧化池;14.3、染色池;15、调节池;16、水塔;17、混凝反应池;18、沉淀池;19、压滤机;20、水管;21、高温烘箱;21.1、加热电阻丝;21.2、风扇;22、装配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铝盖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参考图1,将若干台的剪板机1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将第一传输带2设置在剪板机1沿排列方向的一侧,第一传输带2的长度大于剪板机1的排列长度且与剪板机1侧壁之间距离设置为小于50cm。第一传输带2的出料端连通到收集腔室3侧壁的出料口,收集腔室3侧壁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挂接有收集袋8。工作人员将购买过来的铝片放置在剪板机1上,通过剪板机1将铝片裁剪成条状,铝片在裁剪的过程中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废边,工作人员手动将废边放置在第一传输带2上,废边通过第一传输带2传输到收集腔室3内并落入到收集袋8中。

将裁剪好的铝片运输到下一道加工工序进行加工成型,将若干台的冲压机4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将第二传输带5设置在冲压机4沿排列方向的一侧,第二传输带5的长度大于冲压机4的排列长度且与冲压机4侧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50cm且第二传输带5的出料端连通到所述收集腔室3侧壁的出料口。将铝板放置在冲压机4的模具上,冲压机4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以及次品通过人工手动将废料和次品放置在第二传输带5上,传输到收集腔室3内。

将冲压成型后的铝盖运输到下一道加工工序进行切边,使铝盖的端面保持为一个平行面。将若干台的切边机6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将第三传输带7设置在切边机6沿排列方向的一侧,第三传输带7的长度大于切边机6的排列长度且与切边机6侧壁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50cm且第三传输带7的出料端连通到所述收集腔室3侧壁的出料口。通过料斗用于连接出料口与三个传输带(既第一传输带2、第二传输带5和第三传输带7)。将铝盖套设在切边机6的固定模上用于固定铝盖,固定模转动并朝向切边机6刀轮所在的一侧方向移动,将铝盖多余的边切除;工作人员将切除后的废边放置在第三传输带7上,将废边传输到收集腔室3。人工将收集袋8内废料打包,对废料进行回收处理。

铝盖在切边的过程,工作人员根据铝盖形状的规则程度将铝盖分为规则铝盖与不规则铝盖,并将该两种铝盖进行分类归纳。将规则铝盖放入到传输带上传输到自动抛光机9,不规则的铝盖放入到另一传输带上传输到手动抛光机10上。规则铝盖与不规则铝盖在传输带上传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手动对铝盖的抛光面进行刷油。

铝盖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抽风管道将粉尘排入到集风腔室11,集风腔室11固定设置在收集腔室3的下方,减少厂房的占地面积。集风腔室11内设有雾状喷头,通过雾状喷头喷出的水雾用于实现对粉尘的沉降。集风腔室11的下方连通有收集池12,收集池12与集风腔室11之间通过滤板13用于阻隔,使水流能通过滤板13渗透到收集池12进行分离处理,使得粉尘的后期处理更加方便。位于滤板13上方的粉尘找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将抛光后的铝盖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运输到铝盖氧化区14,将铝盖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将铝盖逐个安装到氧化安装架上,将安装好铝盖后的氧化安装架放入到清洗池14.1,通过超声波水洗的方式将铝盖上的油去掉;将去掉油的氧化安装架放入到氧化池14.2进行电解氧化,再将氧化后的氧化安装架放入到染色池14.3内,对铝盖进行染色。

清洗池14.1、氧化池14.2和染色池14.3产生的废水通入到调节池15、收集池12上产生的废水通过水管20连通到调节池15,对废水进行存储。将氢氧化钠与水按照1:20的比例混合存储在水塔16内,将水塔16与调节池15通过管道连通,在调节池15内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将调节池15内的pH值调节到7.5到8.0之间。通过人工手动粘取废水在pH试纸上进行检测,并对比pH色值表,直至将废水的pH值调节到7.5到8.0之间后,将废水通入到混凝反应池17,在混凝反应池17内加入聚合氯化铝,采用上述的检测方式直至将混凝反应池17内的pH值调节到7.0到7.5之间。将调节好后混凝反应池17内的水通入到沉淀池18,并在沉淀池18内加入活性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性增加废水的沉淀速度;沉淀后上层的清水达到排放标准,则可以直接排出;而下层的浑浊污泥通入到压滤机19内进行压滤,压滤出来的水达到排放标准进行直接排放,而产生的泥饼则运输到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处理。

氧化安装架上染色后的铝盖通过氧化安装架悬挂在传输轨道上,在传输轨道上设置高温烘箱21,用于将铝盖上的水分烘干。高温烘箱21包括加热电阻丝21.1与风扇21.2,风扇21.2的迎风面朝向加热电阻丝21.1,则背风面朝向高温烘箱21的出口端。风扇21.2产生气流将热风吹向传输中的氧化安装架,对铝盖上的水分进行烘干;氧化安装架传输到风扇的背风面时,由于风扇加快了气流的流速,使得风扇能对铝盖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氧化安装架通过传输轨道传输过高温烘箱21后进入到装配区22,对铝盖与塑料件进行装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