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952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件开发,零件进行批量生产前需要经历调试阶段,在调试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模具。现在通用的钢板模具01都是通过螺栓、压板、垫板和垫块组合起来固定的,在机床上夹紧结构02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模具局部的夹紧结构示意图,包括压板021、垫片022、垫板023、螺栓024及螺母025;螺栓穿过压板后由螺母螺纹连接,在压板的下方设置垫片及垫板。这种夹紧结构的缺点是每次更换模具,均需要拆卸上下至少八块压板、拧下八个螺母,在安装模具时,同样需要紧固八个压板。而每个车型的钢板模具数量众多,机床模具的更换占用大量的时间,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调试过程中,模具更换占用时间长,工作量大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包括液压缸、压板、进油阀、出油阀、高度控制阀、转轴、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第三进油管、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及第三出油管;

所述第一进油管与所述高度控制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所述高度控制阀的出油口连接;

所述高度控制阀与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液压缸的下端转动连接;

所述液压缸内设置有液压油室,在所述液压缸的前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所述液压油室内;

所述第二进油管与所述进油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进油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油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三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第二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油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三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油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出油口连接。

所述液压缸为l型,包括横边部和竖边部;所述竖边部的下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竖边部的上端与所述横边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横边部的另一端的下表面。

所述液压油室为l型。

在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与待调试紧模具的表面相配合。

所述垫板的厚度小于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高度控制阀调节液压缸的高度,且通过液压缸来实现夹紧待调试模具,并且通过打开进油阀及出油阀即可实现对待调试模具的夹紧及拆卸,减轻的更换待调试模具的劳动量,且缩短更换待调试模具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模具夹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模具局部夹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待调试模具夹紧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模具夹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钢板模具,02夹紧结构,021压板,022垫片,023垫板,024螺栓,025螺母,1更换模具结构,2待调试模具,11液压缸,12垫板,13压板,14转轴,15进油阀,16出油阀,17第三出油管,18第二进油管,19第一进油管,20高度控制阀,21第一出油管,22第三进油管,23第二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1,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液压缸11、压板13、进油阀15、出油阀16、高度控制阀20、转轴14、第一进油管19、第二进油管18、第三进油管22、第一出油管21、第二出油管17及第三出油管23。

第一进油管19与高度控制阀20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出油管21与高度控制阀20的出油口连接。

高度控制阀20与转轴14的下端连接;转轴14的上端与液压缸11的下端转动连接。

液压缸11内设置有l型的液压油室,在液压缸的前端设置有压板13,压板的一端活动设置于液压油室内。

第二进油管18与进油阀15的进油口连接;第三进油管22的一端与进油阀15的出油口连接,第三进油管22的另一端与液压缸11的进油口连接。

第二出油管17的一端与出油阀16的出油口连接,第三出油管23的一端与出油阀16的进油口连接,第三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液压缸11的出油口连接。

液压缸11为l型,包括横边部和竖边部;竖边部的下端与转轴转动连接;竖边部的上端与横边部的一端连接;压板设置于横边部的另一端的下表面。

在压板的下表面还包括垫板,垫板的下表面与待调试紧模具的表面相配合。



本技术:
中,液压缸与转轴之间可以旋转,液压缸通过液压的压力将压力传递给压板,通过压板夹紧待调试模具的上模板或下模板,通过高度控制阀可以控制转轴和液压缸的顶起高度,高度控制阀固定在机床上,通过第一进油管内的油压来调整高度控制阀的顶起高度,通过第一出油管内的油压来调整高度控制阀的下降高度。

待调试模具放到机床上后,通过转轴旋转液压缸和压板的水平位置,调到合理的位置夹住模具的下模板或上模板,通过高度控制阀来调节压板与下模板或上模板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小于5mm时可通过调节垫板12的厚度来实现模具的初步夹紧。

初步夹紧后,打开进油阀,液压油通过第二进油管、进油阀、第三进油管进入液压油室内再压至压板上,压板通过小量的位移将压力传递给垫板或直接传递给下模板或上模板,进一步将下模板或上模板与机床夹紧。

需要卸下模具时,关闭进油阀,打开出油阀,液压油室内的的液压油经过第三出油管、出油阀及第二出油管排出,液压油施加给压板的力消失,转动转轴,将液压缸旋转至机床前后方向平行位置,便于叉车转出机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更换模具结构,包括液压缸、压板、进油阀、出油阀、高度控制阀、转轴、第一进油管、第二进油管、第三进油管、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及第三出油管;第一进油管与高度控制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出油管与高度控制阀的出油口连接;高度控制阀与转轴的下端连接;转轴的上端与液压缸的下端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高度控制阀调节液压缸的高度,且通过液压缸来实现夹紧待调试模具,并且通过打开进油阀及出油阀即可实现对待调试模具的夹紧及拆卸,减轻的更换待调试模具的劳动量,且缩短更换待调试模具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桥;何鹏申;丁文军;阮林凡;陈世涛;徐肖;井芊;李杭;王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17
技术公布日:2017.0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