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轧辊躲避芯棒的方法,属于轧机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芯棒式无缝管轧机机组芯棒使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最大,芯棒表面质量制约成品管质量水平。
从芯棒使用的情况分析,影响芯棒寿命的主要原因是轧辊对于芯棒的磨损,轧制结束后,芯棒伸出第五架8米左右。第二芯棒支撑机架开口度大,加之芯棒伸出过长同时受重力影响,造成芯棒向下倾斜,芯棒倾斜后,与连轧机第五架2、3号辊的下辊侧壁接触。随后芯棒开始加速返回,在此过程中高速旋转的轧辊与芯棒返回的方向相反,芯棒表面出现擦伤,长时间形成圆坑状掉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克服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轧辊与芯棒摩擦损坏的不足,避免轧辊在轧制过程中对芯棒造成的摩擦损坏,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提高无缝管产品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轧辊躲避芯棒的方法具体为:主机抛钢后轧辊的位置给定值在正常轧钢时轧辊的位置给定值基础上减小,轧辊回缩,孔型放大;
芯棒完全撤出轧机后,恢复正常轧钢时轧辊的位置给定值。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正常轧钢时轧辊的位置给定值为115mm。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中主机抛钢后轧辊的位置给定值在正常轧钢时轧辊的位置给定值基础上减小5mm,轧辊回缩5mm,孔型放大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轧辊躲避芯棒的方法,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使用中,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提高无缝管产品质量,减少芯棒的使用成本,降低芯棒的吨钢消耗。本发明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反应快速的液压辊缝控制系统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未使用本发明方法的轧辊与芯棒位置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使用本发明方法之后的轧辊与芯棒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轧辊躲避芯棒的方法基本原理为,在连轧每一架轧机轧制结束后轧辊缩回5mm,孔型放开10mm,避免高速旋转的轧辊与回退过程中的芯棒摩擦,减少芯棒损伤。当芯棒完全撤出轧机后,轧辊伸出5mm到轧制位,等待轧制下一根。
未使用本发明方法的轧辊与芯棒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芯棒使用的情况分析,影响芯棒寿命的主要原因是轧辊对于芯棒的磨损,轧制结束后,芯棒伸出第五架8米左右。第二芯棒支撑机架开口度大,芯棒支撑机架的机械结构间隙较大,加之芯棒伸出过长同时受重力影响,造成芯棒向下倾斜,芯棒倾斜后,与连轧机第五架2、3号辊的下辊侧壁接触。随后芯棒开始加速返回,在此过程中高速旋转的轧辊与芯棒返回的方向相反,芯棒表面出现擦伤,长时间形成圆坑状掉肉。
使用本发明方法之后的轧辊与芯棒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hccs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控制软件(logicad),通过修改hccs程序,完成连轧轧辊躲避芯棒功能,在连轧每一架轧机轧制结束后轧辊缩回5mm,孔型放开10mm,避免高速旋转的轧辊与回退过程中的芯棒摩擦,减少芯棒损伤。当芯棒完全撤出轧机后,轧辊伸出5mm到轧制位,等待轧制下一根。
本发明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减少芯棒表面损伤,提高成品管内壁质量水平
2、提高芯棒使用寿命:以某轧机生产线为例,改善前芯棒吨钢消耗在55-58元/吨。一根芯棒可以轧制1200支,改善后可以轧制1500支,每支钢管平均2吨。年产量为50万吨。
改善后吨钢消耗=1200支×2吨×55元÷1500支÷2吨=44元
460作业区年节约成本=(55元-44元)×50万吨=550万元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