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片材落料防划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794发布日期:2018-09-18 21:22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片材落料防划伤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包装罐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先将卷材用剪切机切成金属平板坯料,然后涂漆和装演印刷,再裁成制备盒罐所需的尺寸,之后进行磨边,然后将合适尺寸的坯料卷成圆筒再将所形成的纵向接合线通过高频焊接熔接起来,形成侧封口,圆筒的一个端头和圆形端盖用机械方法形成凸缘并滚压封口,从而形成罐身;另一端在装入产品后再封上罐盖。

金属平板坯料磨边后,通常是由输送带向前输送,然后金属平板坯料逐渐脱离输送带,直接落在位于输送带末端的料框内。金属平板坯料前端先脱离输送带因而其前端先下落,下落过程中平板坯料保持倾斜状态落入料框内,这样,不仅会导致金属平板坯料边缘碰到料框而被划伤,而且平板坯料落入料框内的位置不固定,导致落料不整齐,需要人工整理,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金属片材落料装置不仅可能导致金属平板坯料边缘碰到料框而被划伤,而且平板坯料落入料框内的位置不固定,导致落料不整齐,需要人工整理,降低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片材落料防划伤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磁吸件;支架上还设置有推块,推块与驱动装置连接,推块运动方向与金属片材平面垂直。

支架上还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支座上,支座上设置滑孔,传感器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孔内;传感器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与电磁阀电连接。

磁吸件为磁铁或电磁铁。

传送带包括至少一个,当传送带包括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传送带平行设置;推块与传送带相邻设置,推块包括至少一个,当推块包括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推块对称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材落料防划伤装置设置由传送带,传送带可吸附金属片材,当金属片材运动至料框正上方时,传感器检测到金属片材时,电磁阀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驱动气缸向下运动,将金属片材从传送带上推下,金属片材垂直落入料框内,这样可避免金属平板坯料边缘碰到料框而被划伤,而且平板坯料落入料框内的位置固定,落料整齐,无需人工整理,可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片材落料防划伤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传送带,2、推块,3、传感器,4、支座,5、滑孔,6、金属片材,7、料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片材落料防划伤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传送带1,传送带1上设置磁吸件,磁吸件为磁铁或电磁铁。传送带1包括至少一个,当传送带1包括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传送带1平行设置。支架上还设置有推块2,推块2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与电磁阀电连接。推块2运动方向与金属片材平面垂直。推块2与传送带1相邻设置,推块2包括至少一个,当推块2包括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推块2对称设置。

支架上还设置有传感器3,传感器3例如可以是红外传感器3。传感器3设置在支座4上,支座4上设置滑孔5,传感器3可滑动地设置在滑孔5内;传感器3与驱动装置电连接。可根据金属片材的尺寸调节传感器3在滑孔5内的相对位置。金属片材运动至能被传感器3检测到的位置时,金属片材位于料框7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金属片材6磨边后,由输送带向前输送,当金属片材6前端脱离输送带后被吸附在落料防划伤装置的传送带1底部,并随着传送带1继续前进。当传感器3检测到金属片材6时,电磁阀根据传感器3的检测信号驱动气缸向下运动,将金属片材从传送带1上推下,金属片材垂直落入料框7内,这样可避免金属平板坯料边缘碰到料框7而被划伤,而且平板坯料落入料框7内的位置固定,落料整齐,无需人工整理,可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