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塔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478发布日期:2019-05-21 21:0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三管塔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基站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管塔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0年30%”的目标,更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送来政策东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星火燎原,在为行业带来新气象的同时,建筑行业业态或将面临洗牌和重构。在2016年2月21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政策东风频吹,未来十年,装配式建筑或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预制好的房屋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通过这种建筑防水使得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其构成建筑物的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如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节能环保,具有较大节省资源的优势。

东风起,战鼓擂。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崛起,传统的建造方式、运营模式、建造理念或将遭到颠覆,建筑业将迎来一场变革。

在通货膨胀形势愈发严峻、建筑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日益缩小的今天,实践'工厂化'的组织模式,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厂化形式,不失为一条能帮助建筑企业突破市场竞争重围,重塑市场竞争力的可行出路。

而在装配式建筑的生产企业中,怎样提高建筑构件的精度、怎样制造更加简单可靠的构件是行业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焊接精度高,大批量生产确保产品一致性的工装,主要应用于三管塔焊接时,为了确保每段的跟开尺寸保证一致性,避免发生焊接扭曲,尺寸偏差等问题创新设计的工装,保证批量生产时候的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三管塔焊接工装,包括支撑部和用于容纳基站塔主杆的限位部;所述支撑部上端对称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奇数个的所述限位部,其中仅一个限位部设于支撑部的最高处,其余的限位部对称设置在最高处的两侧且任意两个位于同一高度。

本方案的实现原理为:

应用于通信基站领域的通信塔建设,主要是针对三管塔,通过不同高度的限位部的设置,将三管塔的一个主杆放置在最高处的限位部上,另外2个主杆放置在位于同一高度的另外2个限位部,然后在三个主杆之间焊接副杆。副杆是指斜材、辅材、水平材等管材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管材与主杆通过焊接设置组成一个基站塔。通过采用本方案的工装,能对准三个主杆上的位置,减少副杆焊接位置的焊接角度偏差。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为一平板,平板中部为最高部位,平板左右两侧为对称的台阶结构,所述最高部位及任意一台阶上都设有一所述限位部。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限位部为由平板表面向下凹陷设置的第一通孔槽,所述第一通孔槽贯穿限位部的前端面、后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槽为半圆形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任意一个限位部上设有一用于限制主杆移位的卡箍。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位于第一通孔槽的两端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卡箍为“n”形或倒“V”形结构,所述卡箍的两个下端部开有第二安装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将卡箍安装在限位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箍为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分别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通过所述螺栓实现第一固定片、支撑部、第二固定片的依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于支撑部下方的支撑管,支撑部还设有贯穿支撑部的前端面、后端面的第二通孔槽,所述第二通孔槽用于容纳支撑管。支撑管设计,便于放置多个三管塔焊接工装,通过支撑管设计,多个三管塔焊接工装能准确放置在一个直线上,避免多个三管塔焊接工装摆放位置不准造成三管塔的主杆与副杆之间焊接位置不准确。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槽为支撑部底面向上弯曲的弧形槽。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槽,所述第三通孔槽与所述第二通孔槽位置对应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支撑管的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适用于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了批量生产的精确性,保证了多个杆之间焊接的高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三管塔焊接工装的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多个三管塔焊接工装平行设置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第三通孔槽11,支撑部2,第二通孔槽21,限位部3,第一通孔槽31,第一安装孔32,支撑管4,轴心线41,主杆5,卡箍6,第二安装孔61,三管塔焊接工装7,平板71,前端面71,后端面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使得本方案更加清楚、明白。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管塔焊接工装,包括底座1、支撑部2及限位部3,所述限位部3、支撑部2、底座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底座1,用于支撑基站塔的主杆及支撑部2、奇数个的限位部3;

所述支撑部2,用于设置限位部3以及通过限位部3支撑三管塔的主杆;

所述限位部3,用于放置基站塔的主杆。

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奇数个,其中一个位于支撑部2 的最高处,其余的限位部对称设置在最高处的两侧且任意两个位于同一高度。最佳的,奇数个限位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三个主杆放置在最高处及两个同一高度的限位部上,使得三个主杆是平行设置,确保了三个主杆上的同一高度能对应。

本实施例中的主杆与各种不同的副杆组成了基站塔的塔架,副杆为斜材,辅材,水平材等各种管材。

图1所示为三管塔焊接工装的正面示意图,也就是工装的前端面,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2选择一平板71,平板71的上端设有所述限位部,平板为阶梯结构,左侧与右侧对称设有台阶,中间为最高阶,所述平板下表面为水平面。如图2所示,支撑部2的前端面、后端面分别对应平板71的前端面 711、后端面712。

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的上端开有贯穿底座1的前端面、后端面的第三通孔槽11,第三通孔槽形状为向下弯曲的半圆形,将支撑管4轴向沿底座1 的前端面、后端面设置,第三通孔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管圆周的下部分。在支撑部2的下端设有贯穿支撑部2的前端面、后端面的的第二通孔槽21,第二通孔槽21形状为向上弯曲的半圆形,第二通孔槽21用于容纳所述支撑管圆周的上部分,通过第二通孔槽21与第三通孔槽11相配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用于固定限制支撑管,通过确保支撑管位置,避免支撑管上的三管塔焊接位置的准确性。最佳的所述第二通孔槽为等距设置的三个,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第三通孔槽设有与第二通孔槽位置相对应的三个,用于容纳支撑管4。如图 2所示,通过支撑管设置,便于多个三管塔工装都在同一直线上,确保主杆与副杆焊接时的位置准确性,便于批量安装及焊接,提供生产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还在支撑部2的上端设有卡箍6,所述支撑部2上的限位部3 上设有第一通孔槽31,第一通孔槽31连通所述支撑部2(也就是平板71) 的前端面、后端面,所述第一通孔槽31为支撑部的表面向下弯曲的弧形如半圆形,主杆5轴向沿所述支撑部的前端面、后端面轴向设置,所述卡箍6 翻转对第一通孔槽中的主杆5进行限位,避免焊接过程中主杆发生移位。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通孔槽为等距设置的三个,而对应的限位部上的第三通孔槽也为三个。而限位部上的即平板上端的第一通孔槽也是对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的通信塔结构,根据主杆规格不同,设置5个或3个或其他的个数。

本实施例的卡箍6的形状可以设置为“n”形或倒“v”形等结构,所述卡箍的两个下端部开有第二安装孔61,所述限位部上开有对称的两个第一安装孔32,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2与第二安装孔62将卡箍6安装在限位部3上。卡箍6在闭合状态下,卡箍6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通孔槽31两端,使得副杆位于第三通孔槽与卡箍形成的封闭圈内,避免了副杆脱落;如焊接完成需要移除副杆则将卡箍一侧从限位部上的固定位置解除固定,翻转卡箍,使得该第三通孔槽上端不受卡箍限制。

本实施例中单个卡箍可以采用两片式的设计:即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分别设于所述限位部的前端面和后端面,通过螺栓实现第一固定片、限位部、第二固定片的依次连接。另外,为了便于翻转卡箍,可以在第一固定片与第一固定片之间设置一个便于手持的把手,当“n”形卡箍一侧的螺栓移除后,通过持握把手翻转卡箍。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主杆、斜材、辅材、水平材等管材切割到设计尺寸,然后放置在工装上,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将斜材、辅材、水平材等钢材焊接在主杆上即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主杆放置在工装的3个第一通孔槽(即最高处及两个位于同等高度第一通孔槽)上,通过固定卡箍将主杆固定;

第二步:依次放置各种副杆到第三通孔槽,焊接斜材、水平材、辅材等钢材;

第三步:将焊接完成的一段结构打磨焊渣后,松开固定用的卡箍,吊装焊接后的三管塔拿掉后,放置下一批的主杆继续焊接。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的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