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78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压铸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 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铝合金压铸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已经在自动变速器制造行业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铝合金由于具有较大的比热和凝固潜热,较小的结晶温度间隔,组织中常含有相 当数量的共晶体,故具有良好的填充性能及较小的热裂倾向,所以压铸性能较好。但是 铝合金的体收缩值仍然很大,一般在最后凝固处或厚壁处极易产生较大的集中缩孔。[0003]为了有效减轻汽车总质量,铝合金变速器壳体在轻、微型汽车或轿车上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但是铝合金自动变速器壳体在变速器工作时承受很复杂的负荷,而且在力 的传递过程中,会使壳体不同部位承受附加的弯曲和扭曲。变速器接到发动机传递的扭 矩时,壳体要受到扭转,因此壳体要有足够的扭转刚度。为了保证输入、输出轴的轴承 工作可靠,轴承座应有足够的刚度。为了保证变速器密封可靠,离合器壳体和主壳体接 合平面密封部位也应有足够的刚度,否则在预紧螺栓时平面密封部位就会变形漏油,影 响变速器工作。壳体结构复杂,它的尺寸较大,是变速器中最重的零件。[0004]由于变速器壳体结构复杂,采用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难以科学计算变速器壳 体的各部位的应变和应力,就目前的设计水平而言,壳体的厚度一般设计较为保守,所 以难以避免地出现,在变速器壳体定位销孔部位的多处厚壁结构,由于散热条件较差, 凝固时间较晚,极易在此位置出现缩孔,导致产品在此部位缺陷较多成为废品。发明内容[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变速器壳体定位销孔部位的厚壁结构位置出现的缩孔而导致废 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 压装置,该预加压装置能够局部加载压力,使壳体定位销孔部位在大压力下凝固,消除 该部位极易出现的缩孔,从而提高该部位的力学性能,继而提高成品率;而且该装置操 作简单,加工方便。[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7]—种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预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杆、导套、连接杆、油缸和油缸垫脚,连接杆与油缸连接,导套 固定在连接杆上,加压杆安装在连接杆的前端并设置在导套内;用来与自动变速器壳体 定位销孔部位连接的油缸垫脚设置在油缸上。[0008]本实用新型中加压杆行程为5mm-10mm。油缸的压力在2_3吨。加压杆加载 时刻一般为合金整体凝固后的(US-0.5S的范围内。[0009]将铝合金液通浇注于模具中,并实施总体增压,待冲头增压完成后0.加,此时 合金尚未完全凝固,通过本实用新型局部预加压装置的油缸提供初始压力,该装置通过油缸垫脚装配于模具上且位于待加压的定位销孔位置,并通过连接件推动加压杆沿着导 套向前运行,将加压杆以一定压力增压于定位销孔位置,此处由于离浇口位置最远,且 为厚壁结构,散热条件较差,凝固时间较晚,极易在此位置出现缩孔。通过本实用新型 的局部增压装置,使容易出现重大缩孔缺陷的定位销孔部位加压凝固,从而使该处合金 缩孔缩松位置在完全凝固之前实现有效焊合,组织致密。待加压过程结束后,加压杆通 过油缸回退至原始位置,开始第二次增压,从而重复下一过程。[0010]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远离浇口且厚壁位置易出现重大缩孔缺陷的部位加压凝固, 从而使该处合金组织致密。[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中的加压杆、导套、连接杆尺寸灵活可调,本实用新 型适用于铝合金自动变速器壳体厚壁部位的预加压。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预加压位置与浇口位置的关系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6]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 置,见图1,该预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杆1、导套2、连接杆3、油缸4和油缸垫脚5,连接 杆3与油缸4连接,导套2固定在连接杆3上,加压杆1安装在连接杆3的前端并设置在 导套2内;油缸4通过油缸垫脚5设置在自动变速器壳体定位销孔部位6。加压杆行程为 5mm-10mm。油缸的压力在2_3吨。加压杆加载时刻一般为合金整体凝固后的0.3S_0.5S 的范围内。[0017]图2是预加压位置与浇口位置的关系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定位 销孔部位6即为预加压位置,由于预加压位置远离浇注系统位置7,且该处为厚壁结构, 所以该处散热条件较差,凝固时间较晚,极易在此位置出现缩孔。为了改善此处组织较 差的状况,在图3所示的定位销孔部位6安装了预加压装置。待铝合金液通浇注于模具中 后,首先实施总体增压,将合金熔液填充压铸模具型腔。此时合金开始凝固。待凝固后 0.3s时,通过局部预加压装置(该装置通过油缸垫脚5装配于模具上且位于待加压的定位 销孔位置)的油缸4提供初始压力,并通过连接杆3推动加压杆1沿着导套2向前运行, 将加压杆1以一定压力增压于定位销孔位置,使容易出现重大缩孔缺陷的定位销孔部位 加压凝固,从而使该处合金缩孔缩松位置在完全凝固之前实现有效焊合,组织致密。加 压行程为0-7_,待加压时间保持&,过程结束,加压杆1通过油缸4回退至原始位置, 开始实施第二次增压。[001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中的加压杆、导套、连接杆尺寸灵活可调,适用于铝 合金自动变速器壳体厚壁部位的预加压中,能有效的解决铝合金大型复杂压铸件出现的 局部缩孔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预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杆(1)、导套(2)、连接杆(3)、油缸(4)和油缸垫脚(5),连接杆 (3)与油缸(4)连接,导套(2)固定在连接杆(3)上,加压杆(1)安装在连接杆(3)的前 端并设置在导套(2)内;用来与自动变速器壳体定位销孔部位连接的油缸垫脚(5)设置在 油缸(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加压杆(1)行程为5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 其特征在于油缸(4)的压力在2-3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壳体压铸成型定位销孔部位的预加压装置,该预加压装置包括加压杆、导套、连接杆、油缸和油缸垫脚,连接杆与油缸连接,导套固定在连接杆上,加压杆安装在连接杆的前端并设置在导套内;用来与自动变速器壳体定位销孔部位连接的油缸垫脚设置在油缸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远离浇口且厚壁位置易出现重大缩孔缺陷的部位加压凝固,从而使该处合金组织致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尺寸灵活可调,能有效的解决铝合金大型复杂压铸件出现的局部缩孔问题。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1799591SQ201020281428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4日
发明者刘学兴, 吴旭, 陆召虎 申请人:徐州徐航压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