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566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包括铸焊模具和驱动铸焊模具升降的升降架,所述铸焊模具两端各设有两根冷却水管,所述升降架包括承载铸焊模具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连接的提拉杆,所述铸焊装置还包括将铸焊模具固定在升降架上的夹具,所述夹具为两副,分别用于固定铸焊模具的两端,所述夹具包括:上夹板,位于铸焊模具上方;下夹板,位于支撑板下方;连接杆,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并穿过相邻两根冷却水管之间的间隙;以及与连接杆螺纹配合调节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间距的螺母。本实用新型中的铸焊模具安装及拆卸非常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背景技术】
[0002]铅酸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正、负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
[0003]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程中,都是以按容量配制串一起的极板组即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极群为若干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组成,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一侧,所有负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另一侧,同极极耳间通过与汇流排铸焊进行串联。
[0004]利用现有技术的汇流排铸焊装置进行焊接时,将装有极群的极群夹具倒置的放在定位框上,铸焊模具盛装铅液上升至预定位置后,驱动装置驱动极群夹具下降,直至极群夹具中各极耳伸入铸焊模具相应的模腔中;冷却铸焊模具固化铅液,再驱动极群夹具上升至指定位置,铸焊模具复位。
[0005]在现有技术中,铸焊模具固定安装于升降架上,通过驱动升降架来实现铸焊模具的升降。通常情况下,铸焊模具与升降架之间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因此安装较为繁琐,而且一旦需要对铸焊模具进行更换或是维修时,需要将螺钉拆卸,才能取出铸焊模具,所需拆卸时间的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便于铸焊模具的安装和拆卸。
[0007]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包括铸焊模具和驱动铸焊模具升降的升降架,所述铸焊模具两端各设有两根冷却水管,所述升降架包括承载铸焊模具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连接的提拉杆,所述铸焊装置还包括将铸焊模具固定在升降架上的夹具,所述夹具为两副,分别用于固定铸焊模具的两端,所述夹具包括:
[0008]上夹板,位于铸焊模具上方;
[0009]下夹板,位于支撑板下方;
[0010]连接杆,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并穿过相邻两根冷却水管之间的间隙;
[0011]以及与连接杆螺纹配合调节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间距的螺母。
[0012]本实用新型中夹具的连接杆穿过相邻两根冷却水管之间的缝隙,调节螺母,使位于铸焊模具上方的上夹板向下滑动直至与冷却水管的管壁接触,拧紧螺母使上夹板压紧固定于冷却水管的管壁上,同时由于下夹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从而将铸焊模具和支撑板夹紧固定于夹具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实现铸焊模具和升降架的固定连接。
[0013]所述铸焊模具两端的冷却水管,其中一端为进水管,另一端为出水管。
[0014]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结构,两端设有供连接杆通过的缺口,所述提拉杆为四根,固定于支撑板的四个角上。通过提拉杆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铸焊模具的升降驱动。
[0015]为了便于铸焊模具浸没于铅液槽,所述冷却水管与铸焊模具连接的部分为水平设置,在支撑板端部相应位置处竖直向上弯折,再在提拉杆顶端相应位置处向外水平弯折。
[0016]所述铸焊模具同一端的冷却水管朝远离铸焊模具方向间距逐渐增大。
[0017]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的宽度小于冷却水管竖直段的最小间距。当使用夹具对铸焊模具和升降架进行固定时,无需拆卸上夹板,只需旋转上夹板,使上夹板垂直于下夹板,即可将连接杆与上夹板一起穿过相邻两根冷却水管之间的间隙,再旋转上夹板,使上夹板平行于下夹板,拧紧螺母。而在拆卸铸焊模具时,拧开螺母,旋转上夹板,使上夹板垂直于下夹板,即可取出铸焊模具。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具的上夹板压紧固定于冷却水管的管壁上,同时由于下夹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从而将铸焊模具和支撑板夹紧固定于夹具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实现铸焊模具和升降架的固定连接,使铸焊模具的安装及拆卸非常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铸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铸焊模板与升降架固定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铅液槽4、驱动装置3、铸焊模板I和用于承载极群夹具的定位框5。其中铸焊模板I固定于升降架2上,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升降架2从而带动铸焊模板I升降,铸焊模板I先下降至铅液槽4与铅液接触,当铸焊模板I的模腔内装满铅液之后,升降架2将其带动上升至指定位置,而极群夹具倒置固定安装于定位框5内,驱动装置3驱动定位框5下降,使极群的极耳伸入装有铅液的铸焊模板I的模腔中,冷却铸焊成型。
[002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驱动铸焊模具的升降架2包括承载铸焊模具I的支撑板21以及与支撑板21连接的提拉杆22,支撑板21为长方形结构,两端设有缺口。本实施例中提拉杆22为四根,固定于支撑板21的四个角上,通过提拉杆22与驱动装置3固定连接,实现驱动装置3对升降架2的驱动。
[0024]同样如图2所示,铸焊模板I两端设有冷却水管11,其中一端为进水管,另一端为出水管,并且冷却水管11与铸焊模具I连接的部分为水平设置,在支撑板21端部相应位置处竖直向上弯折,再在提拉杆22顶端相应位置处向外水平弯折,同时铸焊模具I同一端的冷却水管11朝远离铸焊模具方向间距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铸焊装置还包括将铸焊模具I固定在升降架2上的夹具6,夹具6为两副,分别用于固定铸焊模具I的两端。
[0025]如图3所示,夹具6包括上夹板61、下夹板62和连接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的连接杆63,为了调节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之间间距,连接杆63上设有与连接杆63螺纹配合的螺母64。本实用新型的铸焊装置,当用夹具6将铸焊模具I和升降架2进行固定时,首先将夹具6的上夹板61位于铸焊模具I上方,下夹板62位于支撑板21下方,连接杆63穿过支撑板21的缺口以及相邻两根冷却水管11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中夹具6的上夹板61的宽度小于冷却水管11竖直段的最小间距,当使用夹具6对铸焊模具I和升降架2进行固定时,无需拆卸上夹板61,只需旋转上夹板61,使上夹板61垂直于下夹板62,即可将连接杆63与上夹板61 —起穿过相邻两根冷却水管11之间的间隙。
[0026]其次,旋转上夹板61,使上夹板61平行于下夹板62,调节螺母64,使位于铸焊模具I上方的上夹板61向下滑动直至与冷却水管11水平段的管壁接触。
[0027]最后拧紧螺母64,使上夹板61压紧固定于冷却水管11的管壁上,同时由于下夹板62位于支撑板21的下方,从而可将铸焊模具I和支撑板21夹紧固定于夹具的上夹板61和下夹板62之间,实现铸焊模具I和升降架2的固定连接。
[0028]本实用新型的铸焊装置,当需要将铸焊模具I进行拆卸时,只需拧开螺母64,拧开螺母64,旋转上夹板61,使上夹61垂直于下夹板62,即可取出铸焊模具I。
【权利要求】
1.一种铅酸蓄电池的铸焊装置,包括铸焊模具和驱动铸焊模具升降的升降架,所述铸焊模具两端各设有两根冷却水管,所述升降架包括承载铸焊模具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连接的提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焊装置还包括将铸焊模具固定在升降架上的夹具,所述夹具为两副,分别用于固定铸焊模具的两端,所述夹具包括: 上夹板,位于铸焊模具上方; 下夹板,位于支撑板下方; 连接杆,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并穿过相邻两根冷却水管之间的间隙; 以及与连接杆螺纹配合调节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间距的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焊模具两端的冷却水管,其中一端为进水管,另一端为出水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结构,两端设有供连接杆通过的缺口,所述提拉杆为四根,固定于支撑板的四个角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与铸焊模具连接的部分为水平设置,在支撑板端部相应位置处竖直向上弯折,再在提拉杆顶端相应位置处向外水平弯折。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铸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焊模具同一端的冷却水管朝远离铸焊模具方向间距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的宽度小于冷却水管竖直段的最小间距。
【文档编号】B22D25/04GK203599505SQ20132076181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杜灵阳, 赵波, 李振磊, 张增泉 申请人: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