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55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转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转炉,包括:底部安装有环形挡板的炉体,还包括能正好从炉体底部筒口嵌入炉体的筒状炉底,在筒状炉底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炉底附着塞,炉体附着塞与筒状炉底通过第一锁紧件相锁紧固定,在炉体附着塞的外壁一体延伸有凸环,当筒状炉底由下向上嵌入炉体后,炉底附着塞的凸环正好向上抵着炉体底部的环形挡板,凸环与环形挡板通过第二锁紧件相互锁紧固定。本发明具有拆卸方便、能缩短转炉检修时间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小型转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80吨以下的一种小型转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使用的转炉的结构为:包括呈筒状的炉体、能嵌入炉体底部筒口的炉底,在炉体的底部安装有环形挡板,炉底由炉底本体与在炉底本体外壁上一体延伸出的凸环组成,当炉底由下向上嵌入炉体的底部筒口时,炉底的凸环正好与炉体底部的环形挡板相对接,凸环与环形挡板通过锁紧螺母相锁紧。安装时,先在炉底的顶部铺设炉衬,接着将铺有炉衬的炉底由下向上从炉体底部筒口嵌入炉体,当炉底本体嵌入炉体后,炉底的凸环正好向上抵着炉体底部的环形挡板,接着再通过锁紧螺母将凸环与环形挡板相锁紧,从而完成炉体与炉底的固定;然后在炉体内壁铺设炉衬,所有炉衬铺设完成后,再向炉衬与伸入炉体内部的炉底之间形成的环缝中内浇注耐火材料。这种转炉的缺点是:转炉在达到一定炉龄后,就需要对转炉进行拆卸以便于检修及更换炉衬,但由于炉底在吹炼过程中易被钢水烧蚀而与炉衬上的溅渣层相粘合、以及耐火材料在环缝中的鼓胀作用等原因,炉底很难从炉体内拆卸下来,只能用挖机等拆炉机械从炉口伸入炉体、并从炉体内由上至下对炉底进行敲打,由于炉体的炉口小、炉膛深,导致挖机等拆炉机械操作十分困难,最少需耗时11个小时才能完成转炉拆卸操作,严重影响了整个检修进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能缩短转炉检修时间的一种小型转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包括:底部安装有环形挡板的炉体,还包括能正好从炉体底部筒口嵌入炉体的筒状炉底,其特征在于:在筒状炉底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炉底附着塞,炉体附着塞与筒状炉底通过第一锁紧件相锁紧固定,在炉体附着塞的外壁一体延伸有凸环,当筒状炉底由下向上嵌入炉体后,炉底附着塞的凸环正好向上抵着炉体底部的环形挡板,凸环与环形挡板通过第二锁紧件相互锁紧固定。
[0005]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其中:所述的第一锁紧件由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一锁紧螺母组成,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穿过筒状炉底及炉体附着塞后与第一锁紧螺母相螺纹锁紧。
[0006]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其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从炉体内向下依次穿过筒状炉底及炉体附着塞后与第一锁紧螺母相螺纹锁紧。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其中:所述的第二锁紧件由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二锁紧螺母组成,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穿过凸环及环形挡板后与第二锁紧螺母相螺纹锁紧。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具有拆卸方便、能缩短转炉检修时间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小型转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所示的筒状炉底与炉底附着塞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包括:底部安装有环形挡板1的炉体2,还包括能正好从炉体2底部筒口嵌入炉体2的筒状炉底3,在筒状炉底3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炉底附着塞4,炉体附着塞4与筒状炉底3通过第一锁紧件相锁紧固定,在炉体附着塞4的外壁一体延伸有凸环5,当筒状炉底3由下向上嵌入炉体2后,炉底附着塞4的凸环5正好向上抵着炉体2底部的环形挡板1,凸环5与环形挡板1通过第二锁紧件相互锁紧固定,从而将炉体2与炉底附着塞4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锁紧件由第一锁紧螺栓6与第一锁紧螺母7组成,所述第一锁紧螺栓5穿过筒状炉底3及炉体附着塞4后与第一锁紧螺母7相螺纹锁紧,从而将炉体2与炉底附着塞4相固定,这种锁紧件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螺栓6从炉体2内向下依次穿过筒状炉底3及炉体附着塞4后与第一锁紧螺母7相螺纹锁紧,这样工人在安装及拆卸时,只需站在炉体2的外部就能旋松第一锁紧螺母7,不必再钻入炉体2内部进行旋松操作,大大提高了拆装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锁紧件由第二锁紧螺栓8与第二锁紧螺母9组成,所述第二锁紧螺栓8穿过凸环5及环形挡板1后与第二锁紧螺母9相螺纹锁紧,这种锁紧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安装时,先将筒状炉底3对准放置在炉底附着塞4的顶部,接着通过若干第一锁紧螺栓6与第一锁紧螺母7将筒状炉底3及炉底附着塞4固定成一整体,然后在筒状炉底3的顶部铺设炉衬,接着成一整体的炉底附着塞4及筒状炉底3从炉体2的底部筒口嵌入炉体2,当筒状炉底3完成嵌入炉体2时,炉底附着塞4的凸环5正好向上抵着炉体2底部的环形挡板1,接着再通过第二锁紧螺栓8及第二锁紧螺母9将凸环5及环形挡板1相固定,从而将炉底附着塞4与炉体2相固定,通过上述操作,即完成了对转炉的装配操作;当转炉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进行拆卸检修时,先站在炉体外旋松并取出第二锁紧螺母9,接着再取出第二锁紧螺栓8,然后站在炉体外再旋松并取出第一锁紧螺母7,此时,可以取下炉底附着塞4,接着再通过拆炉机械在炉体2外由下向上敲打筒状炉底3,直至取下筒状炉底3即完成了转炉的拆卸操作;本发明具有优点是:转炉安装方便,并且在炉底拆卸过程中,挖机等拆炉机械在炉体外就能对炉底进行拆卸操作,不必再伸入炉体内进行拆卸操作,大大提高了转炉拆卸效率,只需1-2小时即能完成转炉拆卸操作,进而大大能缩短转炉检修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转炉,包括:底部安装有环形挡板的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正好从炉体底部筒口嵌入炉体的筒状炉底,其特征在于:在筒状炉底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炉底附着塞,炉体附着塞与筒状炉底通过第一锁紧件相锁紧固定,在炉体附着塞的外壁一体延伸有凸环,当筒状炉底由下向上嵌入炉体后,炉底附着塞的凸环正好向上抵着炉体底部的环形挡板,凸环与环形挡板通过第二锁紧件相互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紧件由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一锁紧螺母组成,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穿过筒状炉底及炉体附着塞后与第一锁紧螺母相螺纹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螺栓从炉体内向下依次穿过筒状炉底及炉体附着塞后与第一锁紧螺母相螺纹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锁紧件由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二锁紧螺母组成,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穿过凸环及环形挡板后与第二锁紧螺母相螺纹锁紧。
【文档编号】C21C5/48GK104404203SQ201410636881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杨明轩, 陈建新 申请人: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