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300阅读:1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属于锌合金铸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目前压铸模具的设计中进胶口靠着产品端面边缘,在产品成型后,取出后,进行去料头作业时,常常出现去料头咬肉的情况,导致产品缺料,不能满足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加工,无需考虑后道工序去料缺料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所述进胶结构与压铸模具配合成型预成型产品,包括连接杆件和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件两端的滑块件;所述滑块件外端部具有进胶口,内部具有与进胶口相通的进胶腔,该滑块件内端部具有出胶口且与预成型产品的端面相接;所述滑块件包括锥形段和柱形段;所述柱形段位于具有所述出胶口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柱形段长度为0.5~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柱形端连接于所述锥形段的小径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在所述柱形段内壁且位于所述出胶口端部设有环形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无需考虑后道工序去料缺料问题,对于模具要求和工人技术要求均较低,从而经济成本低,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进胶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预成型产品;2-连接杆件;3-滑块件;4-进胶口;5-进胶腔;6-出胶口;31-锥形段;32-柱形段;33-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进胶结构,进胶结构与压铸模具配合成型预成型产品1,进胶结构包括连接杆件2和分别设置在连接杆件2两端的滑块件3;滑块件3包括锥形段31和柱形段32,柱形段32连接于锥形段31的小径端,锥形段31的大径端设有进胶口4,滑块件内部具有与进胶口4相通的进胶腔5;柱形段32位于滑块件的内端,其上具有出胶口6且与预成型产品1的端面相接。

如附图2所示,柱形段32长度为0.5mm,在柱形段内壁且位于所述出胶口端部设有环形板33,在产品成型后,端部多出0.5mm的肉厚,因为环形板的设置,在多出的0.5的肉厚与产品端面间形成一环形槽结构,使在去料头时,能够比较省力的实现手工去料,且保证产品不会缺料。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