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454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在零件的热处理的需求非常大,特别是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方面的使用非常广泛,为了满足精度高,品质优良产品的需要,市场有多种工艺方法和加工设备,如目前针对传动轴表面的淬火普遍采用表面淬火感应器进行加热和淬火,目前对传动轴表面感应淬火感应器主要包括接触板、导电板、冷却管、有效圈、导磁体等。

但是现有传动轴表面感应淬火感应器存在如下的缺陷:

1. 现有的感应器与机床连接板的连接形式为螺栓连接,感应器装夹时需将螺栓全部拆卸下来,操作耗费大量时间,过程繁杂。

2. 现有的感应器导磁体为全部插满或留有很小的空间,扇形面在热胀冷缩之后,导磁体容易褪出,导致导磁体脱落。同时,导磁体大量集聚,会造成有效圈发热严重,导致有效圈损坏。

3. 现有的感应器耳板与有效圈焊接位置为有效圈底部或中部,感应器要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工件,喷水圈也要随之调节。现有结构造成喷水圈调节范围小。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表面感应淬火感应器,来改变现有的感应器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它可以实现感应器快速装卸,使操作人员更加简便的操作,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感应器导磁体的褪出和脱落,减少了对感应器有效圈的损坏;并且扩大了喷水圈的使用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包括上接触板、下接触板、上导电板、下导电板、上冷却管、下冷却管、有效圈、导磁体、绝缘板、耳板和喷水圈;所述上接触板的下端与的上导电板左端垂直连接,下接触板的上端与的下导电板左端垂直连接,绝缘板设置在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中间,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右侧与有效圈连接,上冷却管设置在上导电板的上面上,下冷却管设置在下导电板的下面上,导磁体设置在有效圈上,喷水圈设置在有效圈的下部,有效圈与喷水圈中心轴同轴,耳板一端与有效圈连接,另一端与喷水圈连接;所述的有效圈为圆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一侧设置有断口,断口的两端分别与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连接,内部的空腔与冷却管连通,有效圈的内圆下部为圆柱孔,圆柱孔的直径大于传动轴工件的外圆直径。

所述的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上下对称设置,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对应,通孔内设置有导电板紧固件,导电板紧固件与上导电板、下导电板和绝缘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为平板结构,上下对称设置,上接触板左侧面与下接触板左侧面在一个平面。

所述的导磁体为门字形结构,内部的缺口的形状与有效圈横截面上部和外部的形状一致,导磁体均匀的分段设置在有效圈的上部和外部。

所述的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为两个对称的矩形管,上冷却管上面上设置有上冷却水管接头,下冷却管下面上设置有下冷却水管接头。

所述的耳板为长方形薄片,耳板一端与有效圈上面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耳板通孔。

所述的喷水圈为圆环形结构,内圆为倒锥面,内圆上设置有喷水孔,外圆上设置有喷水圈管接头,喷水圈上表面设置有喷水圈紧固件,,喷水圈紧固件与耳板通孔连接,喷水圈可以在耳板上进行前后的调整。

所述的喷水圈紧固件由螺丝、螺母与垫片构成,垫片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的导电板紧固件由螺丝、螺母和垫片构成,垫片由绝缘材料制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能提高传动轴的淬火质量,又能避免温度过高烧坏有效圈,同时对不同直径的工件由较大的调节范围,并且能够更快捷在淬火机床上装卸,缩短辅助时间,、准确的完成零件的热处理,使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中:1、上接触板,1.1、下接触板,2、上导电板,2.1、下导电板,3、上冷却管,3.1 、下冷却管,4、上冷却水管接头,4.1、下冷却水管接头,5、导电板紧固件,6、喷水圈紧固件, 7、有效圈,8、导磁体,9、喷水圈管接头,10、喷水圈,11、耳板,12、绝缘板,13、喷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如附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包括上接触板1、下接触板1.1、上导电板2、下导电板2.1、上冷却管3、下冷却管3.1、有效圈7、导磁体8、绝缘板12、耳板11和喷水圈10;所述上接触板1的下端与的上导电板2左端垂直连接,下接触板1.1的上端与的下导电板2.1左端垂直连接,上导电板2和下导电板2.1上下对称设置,上导电板2和下导电板2.1上均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对应,通孔内设置有导电板紧固件5,导电板紧固件5与上导电板2、下导电板2.1和绝缘板12固定连接,导电板紧固件5由螺丝、螺母和垫片构成,垫片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的上接触板1和下接触板1.1为平板结构,上下对称设置,上接触板1左侧面与下接触板1.1左侧面在一个平面;所述的绝缘板12设置在上导电板2和下导电板2.1中间,所述的上导电板2和下导电板2.1右侧与有效圈7连接,有效圈7为圆环形结构,内部为中空结构,一侧设置有断口,断口的两端分别与上导电板2和下导电板2.1连接,内部的空腔与上冷却管3和下冷却管3.1连通,有效圈7的内圆下部为圆柱孔,圆柱孔的直径大于传动轴工件的外圆直径;所述的上冷却管3设置在上导电板2的上面上,下冷却管3.1设置在下导电板2.1的下面上,上冷却管3和下冷却管3.1为两个对称的矩形管,上冷却管3上面上设置有上冷却水管4接头,下冷却管3.1下面上设置有下冷却水管接头4.1;所述的导磁体8设置在有效圈7上,导磁体8为门字形结构,内部的缺口的形状与有效圈横截面上部和外部的形状一致,导磁体8均匀的分段设置在有效圈7的上部和外部;所述的喷水圈10设置在有效圈7的下部,有效圈7与喷水圈10中心轴同轴,喷水圈10为圆环形结构,内圆为倒锥面,内圆上设置有喷水孔13,外圆上设置有喷水圈管接头9;所述的耳板11一端与有效圈7连接,另一端与喷水圈10连接,耳板11为长方形薄片,耳板一端与有效圈7上面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耳板通孔;所述的喷水圈10上表面设置有喷水圈紧固件6,喷水圈紧固件6与耳板通孔连接,喷水圈10可以在耳板通孔内进行前后的调整,喷水圈紧固件6由螺丝、螺母与垫片构成,垫片由绝缘材料制成。

在使用时,首先把传动轴工件在淬火设备上夹持到位,新型传动轴表面淬火感应器上接触板1和下接触板1.1左侧面安装在淬火机床上的连接位置,位于需要淬火部位的上方。开始淬火时传动轴上移,进入有效圈7中,并保持一定的间隙。传动轴由淬火设备的旋转机构带动旋转。淬火感应器的有效圈7全包在工件外围,保持有效圈7与工件的间隙合理均匀,此冷却管2内通冷却水对感应器有效圈7进行冷却,机床变压器给上接触板1上和下接触板1.1通过合适频率的电流,通过有效圈7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当工件加热到合适温度时,淬火液通过喷水圈10上的喷水圈管接头9进入喷水圈10内部,并由喷水孔12喷出对工件加热完毕的传动轴表面进行喷水急冷,完成一个传动轴表面的同时感应淬火。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