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9256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该滤杯2的入口端22切齐,借以导引气流确实流向该滤杯2的各螺旋沟槽212,而不会在流入各螺旋沟槽212前就溢散到该滤网32内。
[0043]该滤网32的网目小于欲以冷却液进行冷却调质的物件尺寸,使得该些物件可被该滤网32拦留,而冷却液则可通过该滤网32。又,该滤杯2的环墙21呈锥状时,该滤网32也呈锥状以容设于该滤杯2的内部。
[0044]据由前述结构,本发明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使用时,可将该转动连接件I的外环12结合于一热处理收料装置的循环管路,并使该滤杯2的入口端22朝向该循环管路的开口,以承接已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液与物件;另,该滤杯2的底部可设有一挡料滤板,使热处理后的物件能被留在该滤杯2及滤网32中,并于盛装收集该些物件达预设重量时,移开该挡料滤板使该些物件掉落至一集料盒中;冷却液则通过该滤杯2而继续在该循环管路中循环使用。
[0045]值得注意的是,请参照图3、4,该滤件3的进气孔312可被通入气体(例如:压缩空气)以形成一股气流F,该气流F流入螺旋沟槽212后将形成数个不同方向的分力,其中包含一下料分力F1、一推转分力F2及一气旋分力F3。该下料分力Fl沿该滤杯2的径向流动,可将物件沿径向地向中间吹动,使物件向下掉落堆积而不会沾黏在滤网32上;该推转分力F2正交于螺旋沟槽212的槽壁以形成一推力,使该滤杯2可与该内环11 一起相对于该外环12产生转动;该气旋分力F3则是顺着螺旋沟槽212的方向流动,形成一螺旋气流,以辅助提升该下料分力Fl及推转分力F2所产生的效果;特别是,当该滤杯2的环墙21呈锥状时,该气旋分力F3朝该滤杯2的出口端23流动的过程中,更可因为流体的动态压力提升,使该下料分力Fl及推转分力F2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助提升物件不沾黏于滤网32的效果及该滤杯2的旋转顺畅度。
[0046]请参照图5,其是本发明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大致上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其差异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另设有一转动杯4,该转动杯4容置于该滤杯2的内部而位于该滤杯2与该滤网32之间。
[0047]更详言之,该转动杯4的内部呈中空而具有一内壁面4a及一外壁面4b,该转动杯4设有数个旋向相同的螺旋通道41,各该螺旋通道41贯穿该转动杯4的内壁面4a及外壁面4b ;其中,该转动杯4的数个螺旋通道41具有一第一旋向,该滤杯2的数个螺旋沟槽212具有一第二旋向,该第一旋向与该第二旋向相反(例如该第一旋向为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旋向为逆时针方向)。
[0048]此外,请配合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动杯4可以配合该滤杯2而呈锥状,在该转动杯4的轴向截面上,该转动杯4的外壁面4b的锥状夹角β可以为45?70度,以产生较佳的流体加压效果。又,该转动杯4的螺旋通道41数量可以为12?24个,该数个螺旋通道41呈等距地间隔设置而相互平行,各该螺旋通道41的旋向延伸线与该转动杯4的轴心线之间所形成的螺旋角Y约为2(Γ70度,其中又以45飞O度为佳。
[0049]请参照图7,组装时,该转动杯4容放于该滤杯2中,该转动杯4的外壁面4b可与该滤杯2的环墙21的内壁面21a接触,使该转动杯4与该滤杯2维持松配结合的型态。另一方面,该滤网32则穿伸容设于该转动杯4的内部,并与该转动杯4的内壁面4a相距预设距离而不接触。又,该定位环31的进气孔312可选择对位于该滤网32与该转动杯4的内壁面4a之间,或是如图所示,对位于该转动杯4的外壁面4b与该滤杯2的内壁面21a之间,使通入的气流可直接吹入该转动杯4与该滤杯2之间,使该转动杯4略微浮起而不与该滤杯2的内壁面21a接触。
[0050]请参照图7、8a,当该滤件3的进气孔312被通入气体时,一部分的气流F会流入该转动杯4的外壁面4b与该滤杯2的内壁面21a之间,另一部分的气流T则流入该滤网32与该转动杯4的内壁面4a之间;其中,该气流F包含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下料分力F1、推转分力F2及气旋分力F3,而该下料分力Fl在本实施例中还具有使该转动杯4略微浮起的效果O
[0051]请参照图7、8b,该气流T则在流入该转动杯4的螺旋通道41后形成数个不同方向的分力,其中包含一下料分力Tl、一推转分力T2及一气旋分力T3。该下料分力Tl沿该转动杯4的径向流动,可与前述的下料分力Fl共同将物件沿径向地向中间吹动,使物件向下掉落堆积而不会沾黏在滤网32上;该推转分力T2正交于螺旋通道41的侧壁以形成一推力,使略微浮起的该转动杯4可相对于该滤网32产生轴向旋转;该气旋分力T3则是顺着螺旋通道41的方向流动,形成一螺旋气流,并借助呈锥状的转动杯4逐渐提升该气旋分力T3的动态压力,使该下料分力Tl及推转分力T2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有助提升物件不沾黏于滤网32的效果及该转动杯4的旋转顺畅度。
[0052]其中,由于该转动杯4的螺旋通道41与该滤杯2的螺旋沟槽212的旋向相反,因此气流T、F的气旋分力T3、F3将分别带动该转动杯4及滤杯2产生旋向相反的旋转动作,并形成内、外双层旋向相反的螺旋气流,使物件更容易从该滤网32上脱离,借以确保热处理后的物件不易沾黏于该滤网32上,而可顺利地被导入集料盒中收集,达到提升收料效率的效果。
[0053]本发明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特别适合运用于以冷却液对「精微」物件进行冷却调质的热处理收料设备中,借助气流的下料分力及气旋分力,可有效帮助精微物件克服冷却液对其与滤网之间所造成的沾黏力,使进入到滤网中的精微物件都能顺利脱离滤网表面而可被导入集料盒中收集。只是本发明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的运用对象并不仅限于此,可运用于任何以冷却液对物件进行冷却调质的热处理收料设备中,为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理解,而不为本发明所限制。
[005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可使热处理后的物件不易沾黏于滤网上,而易被导入集料盒中收集,以提升收料效率。
[0055]只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转动连接件,具有一个内环及一个外环,该内环可转动地设于该外环的内部; 一个滤杯,结合于该内环,该滤杯的内壁面设有数个旋向相同的螺旋沟槽;及 一个滤件,具有相连接的一个定位环及一个滤网,该定位环连接该外环,该滤网容设于该滤杯的内部,该定位环设有一个贯穿的进气孔,且该进气孔对位于该滤网与该滤杯的内壁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个螺旋沟槽呈等距地间隔设置而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螺旋沟槽的旋向延伸线与该滤杯的轴心线之间所形成的螺旋角为2(Γ7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螺旋沟槽的螺旋角为45?60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沟槽的数量为12?24个。
6.如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杯具有一个环墙、一个入口端及一个出口端,该入口端及出口端分别位于该环墙的二端,该环墙具有一个内壁面及一个外壁面,该数个螺旋沟槽设于该环墙的内壁面,该滤杯以该环墙的外壁面结合于该内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杯由该入口端朝出口端渐缩内径,使该环墙呈锥状;该滤网也呈锥状以容设于该滤杯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滤杯的轴向截面上,该环墙的外壁面的锥状夹角为45?70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杯的环墙在该入口端处形成一个结合部,该环墙在该结合部处的外径均等,该滤杯以该结合部紧配卡掣于该内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环的内环面向下延伸形成一个挡墙,该滤网连接于该挡墙的端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网与该挡墙的连接处与该滤杯的入口端切齐。
12.如权利要求1飞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个转动杯,该转动杯容置于该滤杯的内部而位于该滤杯与该滤网之间,该转动杯设有数个旋向相同的螺旋通道,各该螺旋通道贯穿该转动杯的内、外壁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杯的数个螺旋通道具有一个第一旋向,该滤杯的数个螺旋沟槽具有一个第二旋向,该第一旋向与该第二旋向相反。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环的进气孔对位于该转动杯与该滤杯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个螺旋通道呈等距地间隔设置而相互平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螺旋通道的旋向延伸线与该转动杯的轴心线之间所形成的螺旋角为2(Γ70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螺旋通道的螺旋角为45?60度。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通道的数量为12?24个。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杯呈锥状,在该转动杯的轴向截面上,该转动杯的外壁面的锥状夹角为45?70度。
【专利摘要】一种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用以解决以往热处理的物件易沾黏于滤网上,以致收料效率不佳的问题。该热处理设备的收料装置包含:一个转动连接件,具有一个内环及一个外环,该内环可转动地设于该外环的内部;一个滤杯,结合于该内环,该滤杯的内壁面设有数个旋向相同的螺旋沟槽;及一个滤件,具有相连接的一个定位环及一个滤网,该定位环连接该外环,该滤网容设于该滤杯的内部,该定位环设有一个贯穿的进气孔,且该进气孔对位于该滤网与该滤杯的内壁面之间。
【IPC分类】C21D9-00
【公开号】CN104711409
【申请号】CN201310686747
【发明人】杨济华, 黄家宏, 卓廷彬
【申请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