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鲁士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33524发布日期:2019-08-03 13:04阅读:3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普鲁士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型储能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鲁士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加重,传统化石能源不断减少,人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在此大环境下,清洁、可再生、价格低廉的新型能源成为各国政府开发的对像,目前风能、太阳能及海洋能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这些可再生能源受天气及时间段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不连续和不可控特性,需要开发和建设配套的电能储存(储能)装置即电池来保证发电、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且大规模的电池储能在电力工业中用于电力的“削峰填谷”,将会大幅度改善电力的供需矛盾,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大型储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要求有一定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外,对成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铅酸电池虽然成本低,但其原料主要为铅和硫酸,存在易污染环境、使用寿命令短、存在记忆效应,电池重量大也存在运输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但锂原料储量有限,锂离子电池成本高,安全性能不佳,从长远来看,不能满足大规模储能的要求。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资源丰富,安全性能好,且具有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优点,非常适合大规模储能应用。

某些普鲁士蓝类材料由于结构中含有较大的空位及具有开放结构,有利于体积较大的钠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因此容量较高,特别是含锰的材料充放电电压较高,适合于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这类化合物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不理想,因此,需要优化制备工艺路线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原料组成,所得产物具有很好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电极中,可显著提高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该制备方法也有利于降低合成成本,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冲击。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普鲁士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亚铁氰化钠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溶液i;

2)将可溶性二价锰盐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溶液ii;

3)将钠盐和表面活性剂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溶液iii;

4)将溶液i和ii同时滴入溶液iii中,经共沉淀反应及后处理得到所述的普鲁士蓝材料。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步骤1)中,

作为优选,所述溶液i中亚铁氰化钠的浓度为0.03~0.3mol/l,原料除选自亚铁氰化钠,还可选自亚铁氰化钠的水合物。在此条件下,产物结晶性较好,产物中钠的含量较高。

步骤2)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液ii中锰盐的浓度为0.1~1mol/l;所述的可溶性二价锰盐为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醋酸锰或以上二价锰盐的水合物;溶液ii中锰盐和溶液i中亚铁氰化钠的摩尔比为1.0~1.2:1;在此条件下,产物结晶性较好,晶体中缺陷较少。

步骤3)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液iii中钠盐的浓度为0.1~1mol/l;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氟化钠、溴化钠、硝酸钠或醋酸钠,在此条件下,产物结晶性较好,晶体中缺陷较少。

步骤4)中,滴加时,溶液i和溶液ii的体积比为1~5:1,溶液i和溶液iii的体积比为1:1~5;作为优选,所述共沉淀反应的温度为50~90℃;在此条件下,产物结晶性较好,晶体中缺陷较少,产物具有微纳结构,同时具有高的活性和化学/电化学稳定性。

共沉淀反应后的产物还需经后处理,包括冷却、洗涤、分离、干燥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普鲁士蓝材料,其特征在于,产物具有naxmnfe(cn)6通式,式中,naxmnfe(cn)6为所述的普鲁士蓝材料,具有单斜相结构,1≤x≤2;所述的普鲁士蓝材料具有微纳结构,一次颗粒大小为400纳米~900钠米,一次颗粒相互粘结,形成的二次颗粒尺寸4微米~10微米,纳米结构有利于产物活性的提高,从而提高容量,微米结构又有利于产物化学/电化学稳定性的提高,从而提高循环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得产物具有很好的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电极中,可显著提高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该制备方法也有利于降低合成成本,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冲击。本发明通过同时引入钠盐,提高共沉淀反应的温度,提高产物钠含量,提高产物晶格完整性,使产物具有微纳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材料的扫描电镜(sem)图谱;

图3为以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材料组装得到的钠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亚铁氰化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以亚铁氰根离子计浓度为0.03mol/l的溶液i;将氯化亚锰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以mn2+计浓度为0.18mol/l的溶液,其中亚铁氰化钠溶液体积是氯化亚锰溶液体积的5倍,经充分搅拌得到溶液ii;将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0.3mol/l的溶液iii,其中溶液iii体积和溶液i体积相同;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将溶液i和溶液ii同时加入到溶液iii中,在90℃下经共沉淀反应,再经冷却、洗涤、分离、干燥后得到普鲁士材料naxmnfe(cn)6。

图1为本实施制备的普鲁士材料的xrd,经分析为单斜相。图2为本实施例制备的普鲁士蓝材料的sem照片,一次颗粒尺寸为400纳米~900钠米,一次颗粒相互粘结,形成的二次颗粒尺寸4微米~10微米。以本实施例制备的普鲁士蓝材料作为正极,以金属钠为负极,玻璃纤维(牌号whatmangf/d)为隔膜,napf6的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装配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电流密度15ma/g,电压范围2~4v,充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产物的初始容量可达142mah/g,经过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9%。

对比例1

材料的制备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溶液iii中没有加入氯化钠,虽然得到单斜结构的naxmnfe(cn)6材料,但电化学测试表明,产物起始容量为121mah/g,经过100次循环,产物的容量保持率为73%。

对比例2

材料的制备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亚铁氰化钠的浓度为0.02mol/l,虽然得到单斜结构的naxmnfe(cn)6材料,但一次颗粒尺寸低于300纳米,并且没有形成微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产物起始容量为141mah/g,经过100次循环,产物的容量保持率为70%。

对比例3

材料的制备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共沉淀反应在40℃下进行,没有得到完整的单斜结构的naxmnfe(cn)6材料,且一次颗粒尺寸低于300纳米,并且没有形成微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产物起始容量为110mah/g,经过100次循环,产物的容量保持率为67%。

对比例4

材料的制备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氯化亚锰的浓度为0.2mol/l,虽然得到单斜结构的naxmnfe(cn)6材料,但电化学测试表明,产物起始容量为124mah/g,经过100次循环,产物的容量保持率为77%。

实施例2

将亚铁氰化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以亚铁氰根离子计浓度为0.1

mol/l的溶液i;将硫酸亚锰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以mn2+计浓度为0.33mol/l的溶液,其中亚铁氰化钠溶液体积是硫酸亚锰溶液体积的3倍,经充分搅拌得到溶液ii;将氟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0.3mol/l溶液iii,其中溶液iii体积为溶液i体积的3倍;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将溶液i和溶液ii同时加入到溶液iii中,在70℃下经共沉淀反应,再经冷却、洗涤、分离、干燥后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单斜相的普鲁士材料naxmnfe(cn)6。经电化学测试,产物的初始容量可达141mah/g,经过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5%。

实施例3

将十水合亚铁氰化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到以亚铁氰根离子计浓度为0.3mol/l的溶液i;将硝酸亚锰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以mn2+计浓度为0.3mol/l的溶液,其中十水合亚铁氰化钠溶液体积和硝酸亚锰溶液体积相同,经充分搅拌得到溶液ii;将醋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0.6溶液iii,其中溶液iii体积为溶液i体积的5倍;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将溶液i和溶液ii同时加入到溶液iii中,在50℃下经共沉淀反应,再经冷却、洗涤、分离、干燥后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单斜相普鲁士材料naxmnfe(cn)6。经电化学测试,产物的初始容量可达135mah/g,经过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