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酯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精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83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馏酯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精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酯化反应装置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精馏酯化制取生物柴油的
精馏装置。
背景技术
酯化反应式如下R_C00H+CH30H — R_C00H3+H20[0003] 脂肪酸+甲醇一脂肪酸甲酯+水 由于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当反应生成以后,在水的作用下,逆反应就愈加激烈,不但会延缓反应,而且还会使酯化反应所降低的酸值升高,如不及时将水转移出去,酯化反应就不能顺利进行。 常规的酯化反应技术是单纯用甲醇冷凝回流,高酸值油和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不断搅拌接触反应。高酸值油要通过酯化反应先将酸值降下来,俗称预酯化。在酯化反应时将脂肪酸与甲醇起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而使酸值降低。常规的预酯化工艺只单纯的将挥发的甲醇冷凝回流再参加酯化反应,如图2所示,在酯化器1内产生的低沸点甲醇蒸汽直接进入冷凝器3冷凝后再回流到酯化器1中参加酯化反应。这种酯化反应装置根本不解决将水移出的关键问题,以致逆反应的发生使酯化反应不能彻底进行,造成酸值回升,有的仓促排水,造成甲醇消耗大增。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精馏酯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精馏装置。有效解决酯化反应中的逆反应问题,通过在酯化反应时不断将水带出酯化反应器,使反应向生成脂肪甲酯方向进行,中止和避免了逆反应的发生,保证酯化反应的彻底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由酯化器、精馏塔和冷凝器所组
成,精馏塔包括再沸器和填料精馏柱,再沸器中设置有蒸汽加热盘管,精馏塔上部出口经过
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经过管路与所述酯化器的进口连通,酯化器
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精馏塔的进口连通,在精馏塔的下端部设置有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精馏塔参与酯化反应,不仅能源源不断提供给反应所需的高浓
度甲醇,而且可以将反应水顺利排除,彻底解决了酯化反应时由于水的产生而发生的逆反
应,使酯化反应所降低的酸值无回升的可能,保证酯化反应的彻底进行。有效降低了甲醇消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2是传统酯化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酯化器,2、精馏塔,3、冷凝器,4、再沸器,5、填料精馏柱,6、蒸汽加热盘管,7、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酯化器1、精馏塔2和冷凝器3所组成,酯化器1和冷凝器3采用的是公知的设备。酯化器1带加热盘管或外夹套加热,酯化反应需要动力搅拌,反应物料同时加入、升温、搅拌,由于甲醇在常温下与油互相不溶,所以需不断升温和搅拌,以加强反应速率。精馏塔2由再沸器4和填料精馏柱5所组成(已申请中国专利,专利号200620130237. 2),再沸器4中设置有蒸汽加热盘管6以保持所需必须精馏温度。精馏塔2上部填料精馏柱5上端的出口经过管路与冷凝器3的进口连通,冷凝器3的出口经过管路与酯化器1的进口连通,酯化器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精馏塔2的进口连通,在精馏塔2的下端部设置有排水口7。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由酯化器1蒸发的溶剂蒸汽夹带着水份进入再沸器4,低沸点的甲醇蒸汽通过精馏柱5上端的出口进入冷凝器3冷凝后再重新回到酯化器1中再参加酯化反应。由于水的沸点较高,再沸器内的温度保持65 7(TC仅够甲醇溶液汽化,为此进入再沸器4的水蒸汽被截留下来留存在塔底,待到一定程度定期从排水口 7排出,这样酯化器1内酯化反应所产生的水分就被不断带出,使反应向生成脂肪酸甲酯方向进行,中止了逆反应的发生。为增加反应速率和保证酯化反应的水分被挥发,设置在再沸器4中的蒸汽加热盘管6可使酯化反应时的温度控制在90 95t:左右。
权利要求一种精馏酯化技术制取生物柴油的精馏装置,包括酯化器(1)和冷凝器(3),其特征是还包括由再沸器(4)和填料精馏柱(5)所组成的精馏塔(2),再沸器(4)中设置有蒸汽加热盘管(6),精馏塔(2)上部出口经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3)的进口连通,冷凝器(3)的出口经过管路与所述酯化器(1)的进口连通,酯化器(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精馏塔(2)的进口连通,在精馏塔(2)的下端部设置有排水口(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精馏酯化制取生物柴油的精馏装置由酯化器(1)、精馏塔(2)和冷凝器(3)组成,精馏塔包括再沸器(4)和填料精馏柱(5),再沸器中设置有蒸汽加热盘管(6),精馏塔上部出口经过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经过管路与所述酯化器的进口连通,酯化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精馏塔的进口连通,在精馏塔的下端部设置有排水口(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精馏塔参与酯化反应,不仅能源源不断提供给反应所需的高浓度甲醇,而且可以将反应水顺利排除,彻底解决了酯化反应时由于水的产生而发生的逆反应,使酯化反应所降低的酸值无回升的可能,保证酯化反应的彻底进行,有效降低了甲醇消耗。
文档编号C07C69/003GK201530814SQ200920090830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6日
发明者吴志国, 王荣南, 过祥鳌, 闫子绪 申请人:河南金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