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其的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34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其的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以及使用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Pope等人在1965年使用蒽的单晶首次发现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原理。随后, 在1987年,柯达公司的Tang提出了一种具有功能分离型叠层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其 中有机材料层分为两层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经证实,在该有机发光器件中,在不 高于IOV的低电压下获得了 1000cd/m2或更高的高发光亮度(Tang,C.W. ; VanSlyke, S.A.Appl.Phys丄ett.1987,57,913)。以此作为动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开始受到了热切 的关注,并且,最近,对具有功能分离型叠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了许多深入 的研究。然而,有机发光器件的问题在于发光寿命短、耐久性和可靠性低。已知这是 由物理和化学转换、光化学和电化学转换、分层、融合、结晶化和组成有机发光器件的 层的有机材料的热分解及阴极的氧化引起的。因此,需要开发出能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且 可避免上述问题的有机材料。同时,包括咔唑的有机材料,特别是具有包括两个咔唑分子的线性结构的有机 材料已经长时间被频繁地用作复印机的鼓光敏材料或用作光电导材料。此外,具有非线 性结构且包括三个咔唑的三吲哚化合物的三聚体型是已知的。例如,上述化学式中R为 H、CH3或CH2CH2N(CH2CH2) 20的化合物很久以前被认为是生物化学领域中产生的副 产物(JOrgCheml998,63(20),7002-7008, Tetrahedron 1980, 36,1439)。日本专利公 开号2004-123619披露了一种上述化学式中R为H的化合物,其作为有机材料的稳定剂的 有效组分。另外,日本专利公开号2004-055240披露了一种具有上述化学式表示的基本 结构的化合物,其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在有机发光器件领域中,已经对含有咔唑的化合 物作为给电子化合物或者能注入或传输空穴的发光材料的用途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 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261680披露了上述化学式中R为具有2 24碳数的烷基的化合物 作为光电导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或电致发光(EL)材料的用途。然而,在具有如上述非 线性三聚体结构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在生物化学领域中仅仅可以产生或合成胺基由氢或 烷基取代的作为副产物的化合物。即使可以合成具有三聚体结构的化合物,其合成困难 且产量非常低,因此就此很少进行研究。例如,当使用日本专利公开号2001-261680披 露的方法时,可以仅将烷基引入到上述化学式的R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已经对新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发现,该化合物 用作有机发光器件中的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主体或发光掺杂体,从而提 高了该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权利要求
1. 一种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2.—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包括发光层的一个或多个有机材料层和阴 极,其中发光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1化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器件。
文档编号C07D471/14GK102010411SQ2010105547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赵东华 申请人:赵东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