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二苯酮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956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首乌二苯酮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泰山白首乌二苯酮(以下称白首乌乙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和耐药性结核病药物中的应用。泰山白首乌是萝蘑科鹅绒藤属植物戟片年夜浪Cynanchum bungei Decne.的块根。白首乌乙素是从泰山白首乌中分离并鉴定得到的一种新的二苯酮类化合物(见附图
),分子式C24H2tlO9,分子量452。实验研究发现,白首乌乙素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结核有良好的抑制性,可用于制备抗耐药性结核菌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世卫组织(WHO)在《2011 — 2015遏制结核病全球计划》纲要中指出,目前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900万名,其中有150万名患者同时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50万名患者患有耐药性结核病,每年全球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到200万。全世界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其它所有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已成为成人传染病死亡的“第一杀手”;且大部分 病例发生在东南亚(35%)、非洲(30%)和西太平洋地区(20% )。HIV阳性患者有11% 13%的患病率,非洲地区大约占有80% [1]。全球现有1/3 (约20亿)的人群受结核病威胁,现有结核病人约2000万。据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5%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15 50岁之间,严重影响了劳动力生产,结核病将使中国的GDP未来10年累计减少400亿元收入;结核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在我国80 %的结核病人在农村,而且老、少、边、贫地区疫情更严重。令医药界科学家头疼的是在全世界每年新增结核病例中,有5%是多药耐药结核患者,从2010年结核耐药性基线调查汇总数据看,我国现有耐药结核患者约56万人,占世界耐药结核患者的近1/4。而且目前的一线药物有较大的肝脏毒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今后在世界范围内抗击结核病的工作任务将十分艰巨[2_5 ]。再是耐多药结核病与艾滋病混合感染(MDR-TB/HIV)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6 ],HIV ( + )患者中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缩短HIV感染的潜伏期,加速发展为AIDS。可见HIV ( + )和结核分枝杆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疾病发展。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寻找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天然药物或者有效成分的工作时不我待。目前抗耐药性结核菌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研制抗混合感染(MDR-TB/HIV)的、低毒药物更是临床所急需的。在我国,被视为“超级癌症”的艾滋病患者,每年呈递增趋势,这方面的新药研发刻不容缓!
泰山白首乌乙素是一种在泰山白首乌中新发现的具有抗艾滋病和抗耐药性结核菌的新化合物,结构基本母核是二苯酮。在目前国内外临床使用的抗结核药和抗艾滋病药物中没有该类成分[7_12],从本课题组的实验结果看,对耐药性结核菌的最小抑制浓度32g -πιΓ1,达到这样有效级别的抗结核天然化合物非常罕见,完全可以作为抗耐药性结核菌的首选药物进一步深入研究。另有资料显示,有一种合成的二苯酮类成分作为抗艾滋病的非核苷类HIV-I RT抑制剂已于2010年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完成了药代学和安全性评价,开始进入II期临床[13_16],说明国外已经开始将二苯酮类成分作为抗艾滋病新药来开发了,侧面证明泰山白首乌的二苯酮新化合物应该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尽快完成泰山白首乌乙素(二苯酮类新成分)的基础研究,为开发治疗全球性最顽固的疾病MDR-TB/HIV混合感染的新药做准备,让泰山白首乌这味传统中药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并为全人类健康做贡献。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Global Plan to Stop TB 2011—2015 [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2010. 10/25
[2]MargarethDalcolmo, Peter Cegielski, Christoph Lange, et al. Advancesin MDR-TB treatment: findings from recent 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clinicaltrials[J], TB, HIV and Lung Health. 2010, 7(11):8-15
[3]崔玉林,曹胜华,蒋晓磊.抗结核药物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5) :321-333.
[4]E. Pukenyte, F. X. lescure, D. Rey, et al. HIV 感染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严重肝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J].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2007,2
(I):5-11.
[5]安慧茹,吴雪琼.抗结核病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10)4-7.
[6]陈品儒,萧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研究现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 :48-50.
[7]王天,周金培,张惠斌.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41( 4 ) :299-305.
[8]Van dcn Boogaard J, kibiki G S, Kisanga E R, et al. New drugs againsttuberculosis: Problems, progress, and evaluation of agents in clinicaldevelopment[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 53(3):849-862.
[9]欧强,卢洪洲·抗HIV药物研究进展[J]·世界感染杂志,2008,8 (6) : 397-400.
[10]王珍燕,卢洪洲.HIV-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11) :680-683.
[11]Tramontano E. Di Santo R. HIV-I RT-associated RNase Hfunction inhibitors: Recent advances in drug development. Curr MedChem. 2010;17(26):2837-2853.
[12]赵冬梅,张学辉,钟武.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结核新药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 (12) :8-11.
[13]Robert G. Ferris, Richard J. Hazen, Grace B. Roberts, et al. AntiviralActivity of GW678248, a Novel Benzophenone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Inhibitor.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5, 49 (10):4046-4051.
[14]De Serres M, Moss L, Siqafoos J, et al. The disposition and metabolismof GW695634: a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NRTi) fortreatment of HIV/AIDS. [J]· Xenobiotica, 2010, 40 (6) :437-445.
[15]王霞,马洪涛,温瑞兴.抗HIV药物及其靶点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9,36(11) :1454-1459.
[16]Boone LR. Next-generation HIV-I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inhibitors[J]. Curr Opin investing Drugs. 2006, 7(2):128-135.

发明内容
一、药材来源本发明所用泰山白首乌系萝蘑科鹅绒藤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的根,另Ij名地葫芦、白首乌、白何首乌等。本品主产于山东泰安,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在该药源不足时,从白首乌的其他二个来源耳叶牛皮消和 隔山消中也能获得本发明所得的新成分。二、技术方法
泰山白首乌根部干燥粉末lkg,95%工业乙醇浸泡24h,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I。残渣用50%工业乙醇浸泡24h,两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2。分别取适量浸膏I和浸膏2,乙醇溶解,用毛细管吸取适量,点于GF254薄层板上,经碘熏和硫酸-乙醇显色后,发现两者斑点大致一样,因此将两者合并得总浸膏。总浸膏经硅藻土固相萃取,萃取溶剂依次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50%乙醇、水。取乙酸乙酯部位15g,经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再经反复S^hadex LH-20、重结晶等分离纯化得到该新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常压色谱柱层析、凝胶色谱柱层析和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UV、ESI-MS、HR-ESI-MS、1D-NMR、2D-NMR等光谱技术和物理、化学方法(甲基化实验)鉴定了一种新化合物(新型二苯酮结构),新命名为白首乌乙素,按照系统命名法则命名为2,6,2’-三羟基-3-乙酰基-4’- (2’’,6’’-二羟基-3’’-乙酰基)苯基-6’-甲基-二苯酮[2,6,2, -trihydroxy-3-acetyl-4, -(2,, ,6,, -dihydroxy-3,’ -acetyl)phenyl-6’-methyl-benzop-henone]。该新化合物的分子式C24H2tlO9,分子量452。结构式如下
OHOOW q
H3C
白首乌乙素为淡黄色针晶,mp 30f302°C,高分辨质谱测得分子量为475.0979 (计算值475. 1000),分子式为C24H20O9Na (M+ Na)。紫外光谱显示强的E2和B吸收带,表明有苯环存在;330 (4. 25)提示有与苯环共轭的羰基存在。样品与三氯化铁溶液呈红棕色,有游离酚羟基存在。1H NMR (DMSO)有 3 个甲基δ 2. 57 (3H,s)和 δ 2. 56 (3Η,s)为乙酰甲基,δ 2. 12(3Η, s)为苯环上的甲基;在低场有6个羟基质子δ 13.09 (1Η,s),δ 12. 99 (1Η,s),δ 10. 49 (2H,s),5 9. 44 (1H,s)和δ 8. 57 (1H,s),其中两个质子与相邻的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向低场位移;在芳香区有两对AB系统信号δ 7. 81 (1Η,d,/=7. 2Hz)和δ 6. 53(lH,d,/=6. 8Ηζ),δ 7. 79 (1H,d,/=7. 2Hz)和 δ 6. 57 (1H,d,/=6. 8Hz),以及一个孤立的芳氢δ6. 73 (lH,s)。在13C NMR (DMSO)中,24个碳信号包含3个酮羰基碳,18个芳香碳,和3个脂肪碳,通过HMQC归属了将与氢相连的碳;将化合物VII与已知化合物白首乌二苯酮[2°]的碳信号进行比较,发现化合物VII多了 I个2’ ’,6’ ’ - 二羟基苯乙酮基的信号,与白首乌二苯酮相比,化合物VII的A环碳信号基本没有改变,B环3 ’位和4 ’位均向低场位移了 4-5ppm,说明2’’,6’二羟基苯乙酮基可能取代在B环的3’位或4’位。HMBC显示C-l’,C-5’,C-1’’均与H-3’相关,说明B环4’位被2’’,6’’ - 二羟基苯乙酮基取代。综合以上分析,化合物VII的结构推定为2,6,2’-三羟基-3-乙酰基-4’- (2’’,6’’-二羟基-3’’-乙酰基)苯基-6’ -甲基二苯酮。甲基化实验,得到甲基化产物化合物-7-1,化合物-7-1的1H NMR (DMSO)比白首乌乙素多出6个甲基信号,芳环上的两对AB系统信号也相应向低场位移,进一步验证了白首乌乙素中含有6个酚羟基。
权利要求
1.一种从白首乌药材包括泰山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 Decne.、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 turn Royie ex Wight、隔山柄應 wi lforaii (Maxim.) Hems 丄的三种植物的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新的ニ苯酮类化合物。
2.该新化合物定名为白首乌こ素,按照系统命名法则命名为2,6,2’-三羟基-3-こ酰基-4’ - (2,’,6’ ’ - ニ羟基-3’ ’ -こ酰基)苯基-6’ -甲基-ニ苯酮[2,6,2’ -trihydroxy-3_acetyl_4,_(2”,6” -aihydroxy-3,,-acetyl)pheny 1-6,-methyl-Denzop-henone]。
3.分子式C24H2tlO9,分子量452。
4.一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化合物作为抗结核菌药物,用以治疗结核病和耐药性结核病以及由此新化合物衍生化而得到的新结构衍生物所制成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ロ服液、注射剂等各种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泰山白首乌二苯酮新化合物(以下称白首乌乙素)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和耐药性结核病药物中的应用。泰山白首乌是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戟叶牛皮消CynanchumbungeiDecne.的块根。白首乌乙素是从泰山白首乌中分离并鉴定得到的一种新的二苯酮类化合物,分子式C24H20O9,分子量452。实验研究发现,白首乌乙素对长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后产生的耐药性结核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抗耐药性结核菌的药物。本品可以从泰山白首乌药材中获得,也可从同属植物耳叶牛皮消或隔山消中获得。
文档编号C07C49/83GK102775289SQ20111012293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庞亚京, 徐凌川, 徐峰 申请人:徐凌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