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70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离子型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胺化物,具体涉及一种络合锂的中心离子为三价的氨基芳氧基稀土胺化物及其作为催化剂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酰胺和双酰胺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芳香和脂肪族酰胺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功能基团,它广泛存在于聚合物、天然产物及药物中,酰胺键的形成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因此研究它
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传统的催化醛和胺合成酰胺的反应需要苛刻的条件,比如在氧化剂碘和过氧化氢共同作用下(参见 Jie,J. ; Fang, J, M. J. Org. Chem. 2003, 68,1158),氮杂环卡宾和强喊条件下(参见①Harit U. Vora. ; Tomislav Rovis. J. Am. Chem. Soc. 2007,129, 13798 -’② Jeffrey ff. ; Bode, Stephanie, S,Sohn. ; J. Am. Chem. Soc. 2007,129,13798),在催化剂条件下加入当量胺基锂盐(参见①Ishihara, K.; Yano, T. Org.Lett. 2004, 6, 1983 -’② Zhang, L. J. ; Wang, S. ff. ; Zhou, S. L. ; Yang, G. S.;Sheng, E. H. J. Org. Chem. 2006,71,3149)。2008年Marks报道了中性三硅胺基稀土化合物Ln [N(TMS) 2]3 (参见Seo,S,Y.;Marks, T. J. Org. Lett. 2008, 10,317)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避开了传统的苛刻的反应条件,显示出稀土金属催化剂在这个反应中的应用潜力;但是该催化体系适应的底物范围较窄,对于环状脂肪胺的催化活性很低。2009年沈琪报道了阴离子型芳氧基稀土钠配合物[Sm(OAr)4] [Na(DME)3](参见Li,J, M. ; Xu, F. ; Zhang,Y. ; Shen, Q. ; J. Org. Chem. 2009,74,2575)和稀土锂配合物[Li (DME) 3] [L2Ln](参见Wang, J, F. ; Li, J, M. ; Xu, F. ; Shen, Q. Adv. Synth. Catal. 2009, 351, 1363)可以作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并且表现出比单金属催化剂更好的反应活性和底物适应性。至今为止,文献报道的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的催化剂中,未见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的报道。同时,也未见用稀土金属催化剂催化单醛和双胺生成双酰胺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酰胺和双酰胺的应用。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一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酰胺或双酰胺的应用,所述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一锂胺化物的通式为[N0]2Ln[N(TMS)2] [Li (THF) ]2,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一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酰胺或双酰胺的应用,所述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一锂胺化物的通式为[NO]2Ln[N(TMS)2][Li (THF) ]2,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2.一种应用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一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酰胺或双酰胺的方法,所述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一锂胺化物的通式为[NO] 2Ln [N (TMS) 2][Li (THF) ]2,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用量为胺的摩尔数的1% 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用量为胺的摩尔数的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酰胺时醛和胺的摩尔比为1:1 4:1 ;制备双酰胺时醛和二胺的摩尔比为2:1 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酰胺时醛和胺的摩尔比为3:1;制备双酰胺时醛和二胺的摩尔比为5: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甲苯、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I 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3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锂胺化物作为催化剂催化醛和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酰胺或双酰胺的应用,所述氨基芳氧基稀土金属-锂胺化物的通式为[NO]2Ln[N(TMS)2][Li(THF)]2,式中,[NO]代表胺基芳氧基配体,X选自氢、C1~C4的饱和烷基或卤素中的一种,R2和R3分别选自甲基或叔丁基中的一种;Ln表示中心离子,选自镨、钕、钐、镱或钇中的一种,TMS为四甲基硅烷。该配合物作为催化醛和胺合成酰胺的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
文档编号C07C233/65GK102755906SQ20121024712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姚英明, 沈琪, 王超, 黄玲玲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