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4926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FeCl2/助剂的催化体系而促进了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手段对组分的最佳组合进行了优化而获得了最佳的复配催化体系,该制备工艺开拓了酰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且反应收率高,具有广阔的规模化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市场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FeCl2/助剂催化制备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医药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酰亚胺类结构广泛存在于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之中,并已在实际的药物合成领域中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变曲霉素、阿尼西坦和许多包含杂环化合物天然产物的合成。
[0003]众所周知,酰氯作为酰化试剂用于构筑酰亚胺化合物是较为传统的合成策略,然而该种方法所涉及的酰氯试剂具有不稳定性、腐蚀性等诸多缺憾。除此以外,由C-H键和N-H键间的直接氧化偶联用于C-N键的构建也是现有技术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采用的NH亲核试剂有胺类化合物或特定的酰胺(如吡啶酰胺或伯酰胺等),示例如下:
[0004]Liang Chungen 等(“Efficient Diastere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Rhodium-Catalyzed C-H Amination,,, Angew.Chem.1nt.Ed., 2006, 45, 4641-4644)报道了一种铑催化的C-H胺化反应,其采用磺酰亚胺酰胺化合物为氮宾前体和含C-H键的底物作为限定组分,用于铑催化的分子内C-H胺化反应,反应式如下所示:
[0005]
【权利要求】
1.一种式(III)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反应釜中加入式(I)化合物和FeCl2,搅拌并通入氮气维持氮气氛围,然后向体系中加入溶剂甲苯,搅拌下再加入式(II)化合物、TBHP和助剂,继续通通入氮气后密封,升温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水淬灭、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真空浓缩后,残余物经硅胶柱色谱纯化,即可得到式(III)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2-二环己基膦-2,,4’,6’ -三异丙基联苯(Xphos)、I, 10-邻菲咯啉和I2O5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中2-二环己基膦-2’,4’,6’ -三异丙基联苯、1,10-菲咯啉和I2O5的质量比为1:0.2-0.5:0.1-0.3,优选1:0.4:0.2。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和FeCldA摩尔比为 1:0.02-0.1,优选为 1:0.04-0.07。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5,优选为1:2.5-4。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TBHP的摩尔比为1:2-3,优选为1:2.2-2.5。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与甲苯的摩尔体积比为l:5-8mol/L,优选为1:5.5-6.5。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摩尔计的所述式(I)化合物与以克计的助剂的比为l:8-12mol/g。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10-14h;反应温度为 45-55°C。
【文档编号】C07C233/92GK103880699SQ20141014243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娜 申请人:李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