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及以其制成聚酯掺合物的制法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96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及以其制成聚酯掺合物的制法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降低聚酯掺合物中乙醛含量的乙醛捕捉齐IJ,特别是涉及一种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
背景技术
:由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酉^(PET)制成的容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阻隔性佳、质量轻、价格便宜、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因此其已普遍地被使用于制备食品、饮料等,例如碳酸饮料、矿泉水、果汁、食用油等的包装容器。然而,PET聚酯在合贿synthesis)、固态聚合(solidstatepolymerization)、加工成形(例如射出成形、吹塑成形)等制造过程中,容易因为热裂解而产生乙醛。当采用PET聚酯制造饮料或t,7JC的包装瓶时,若聚酯中的乙醛含量过高,会因聚酯瓶中的乙醛扩散至饮料或水中,导致饮料或水产生不佳的味道,例如苦味,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如何^f氏PET聚酯中的乙醛含量,一直是待克服的难题。利用乙醛捕捉剂(AAscavenger)与PET酯粒混炼来斷氐乙醛含量是目fm常见的作法,例如美国专利案US4,837,115、US5,258,233、US6,191,209、US6,239,233、US6,790,499等,分别揭露以酰胺类(amide)、胺类(amine)、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或多元醇(polyhydricalcohol)等物质作为乙醛捕捉剂。另外一种作法,则借改善PET聚酯聚合制程以降低乙醛含量,例如美国专利案US5,656^221、US6,099,778、US5,648,032等,在熔体(melt)中通入氮气或添加胺类、类等皿物质;例如美国专利案US5,922,828、US6,559,271使用牵她媒及磷系安定剂;或例如美国专利案US6,489,434添力咹定剂及抗氧化剂等方式。然而,无论是以魏的乙醛捕捉剂与PET混炼或在形成PET制程的熔体中添加M物质,含氮物质均会与乙醛形成共轭亚胺(conjugatedimine),导致酯粒的色相变黄,因而使其在爐容器制品的使用上受到限亂同样地,使用钛触媒也会有酯粒变黄的缺点。此外,利用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多元醇等物质与PET酯粒混炼时,因为该等物质耐热性不足以致于加工中因受热而发^)Sf,此不但会造成产品着色,且裂解的产物也可倉敏一步促使PET发生热裂解现象,致使产品品质劣化。至于添加安定剂及抗氧化剂的方式则对斷氏乙醛含量的效果仍十分有限。如上所述,如何有效地降低PET聚酯的乙醛含量,同时不影响聚酯的透明,品质,仍是一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前述课题,发明人经由多方研究与实验,提出一种利用碳数315的二醇化合物与碳数8~16的芳香族二羧,或其酯类衍生物所形成的芳香族聚酯^/或芳香族共聚酯以作为乙醛捕捉剂,以及以其与PET聚酯所形成的聚酯掺合物,借以获得具有较低乙醛^*的聚酯掺合物;尤其,若配合混'炼制程于压出前抽真空,更可显著斷氏所制成的聚酯掺合物的乙醛含量,而且不会有一般技术中酯粒色相变黄的缺点,此在包装容器,尤其是饮料包装瓶的制作上极为有利。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Jlf共一种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本发明的一种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能用以降低聚酯中乙醛的含量,其为由至少一种碳数8~16的芳香族二羧,或其酉跌衍生物,与至少一种碳数315的二醇化合物所形成的芳香族聚酯l或芳香族共聚酯。具体而言,形成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所使用的芳香族二羧,或其酯类衍生物可举例如,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acid)、间苯二甲酸(isophthalicacid)、邻苯二甲酸(phthalicacid)、二苯甲酸(bi-benzoicacid)、双(对羧苯基)甲烷(bis(p"Carboxyphenyl)methane)、1,5-萘二酸(l,5-naphthalenedicarboxylicacid)、2,6~萘二酸(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acid)、2,7-萘二酸(2,7-nq3hthalenedicarboxylicacid)、对氧基(对羧苯基)苯甲酸(poxy(p-carboxyphenyl)benzoicacid)、乙烯基-双(对氧基苯甲酸)(ethylene國bis(pK)xybenzioicacid))、菲二酸(phenanthrenedicarboxylicacid)、^^二酸(anthracenedicarboxylicacid)、4~4,-磺酰基二苯甲酸(4,4,-sulfonyldiben2Dicacid)等,A或其等的酉跌衍生物,但是不只限于此;其中,以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邻苯二甲酸较佳。形成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所使用的二醇化合物可举例如,丙二醇(propyleneglycol)、丁二醇(butyleneglycol)、戊二醇(pentamethyleneglycol)、2,2-二甲基丙二醇(2,2"dimethyltrimethyleneglycol)、己二醇(hexamethyleneglycol)、癸200710006615.5说明书第3/12页二醇(decamethyleneglycol)、2-甲基-l,3-丙二醇(2-methyl-l,3-propanediol)、3-甲基_1,5-戊二醇(3-methyl-l,5-pentyleneglycol)、环己二醇(dihydroxycyclohexane)、环己烷二甲醇(cyclohexanedimethanol)、间苯二酚(resorcinol)、对苯二酚(hydroquinone)、1,5-萘二醇(1,5^dihydroxynaphthalene)、双(对羟基)联苯(bis(p"hydroxy)diphenyl)、双(对羟苯基)甲烷(bis(p-hydroxyphenyl)methane),及双(对羟苯基)丙烷(bis(p-hydroxyphenyl)propane)等,但是不只限于此;其中,以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2-甲基-l,3-丙二醇,及己二醇为较佳。而前述芳香族二羧,或其酯类衍生物与前述二醇化合物所形成的芳香族聚酯或芳香族共聚酯中以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olyprop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iso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戊二醇酯(polypent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酉旨(polyhexyleneterephthalate),及聚对苯二甲酸-2-甲基-l,3-丙二醇酯(poly(2-methyl-l,3-propylene)terephthalate)等在作为乙醛捕捉剂的使用上为较佳。另外,为使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于PET聚酯混炼时,较易于进行加工,因此其化学性质以相近于PET聚酯者为较佳,例如,其相对粘度值较佳介于0.5~5.0,更佳为1.0~4.0,最佳为1.5-3.0;熔点较佳介于30~280°C,更佳为40~265。C,最佳为5(K250。C。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低乙醛含量聚酯掺合物的方法,及其所制得的聚酯掺合物。本发明的低乙醛含量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前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温度介于20(K29(rC的环境下熔融共混后,再于一抽真空环境下,经压出冷却处理,以制得聚酯掺合物。该制备方法可在例如,单或双螺杆挤压机等设备中执行,其中,该抽真空环境是指压力低于大气压的环境,该环境压力愈低效果较好,以目前常见的挤压机所搭配的真空设备的抽气能力而言,以不高于500torr较佳,更佳为不高于200torr或介于卜200torr。由于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的制造成本高于PET聚酯,因此虽然降低聚酯掺合物的乙醛含量的效果会随着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的含量增加而提高,但M:却会增加聚酯掺合物的成本,所以当考量成本时,本发明的聚酯掺合物中,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的含量以占聚酯掺合物总重量的0.1~30wt。/。为较佳,更佳为0.1~10wt%。一般技艺者经由阅读本发明说明书的叙述后,即可轻易地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聚酯掺合物进一步以固态聚合反应进行聚合以形成制备包装瓶用的酯粒,以及再利用成形设备,例如射出成形机,将该等酯粒制成成形体。综合上述,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因为不含含氮物质,所以不会造成酯粒色相变黄,且其耐热性较一般作为乙醛捕捉剂的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多元醇等物质为佳,所以不会因加工中受热产生热1而导致产品顿。另外,当与PET聚酯共同混炼形成聚酯掺合物时,其可有效地大幅斷氐聚酯掺合物的乙醛含量。此外,若在混炼压出前使熔融态的掺合物进一步经过抽真空处理,更能增加降低聚酯掺合物中乙醛含量的效果。再者,若该聚酯掺合物同时再具有与PET聚酯相近的热性质时,则可使其顿用于目前常用的PET聚酯的加工制程中,此举将更有利于本发明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于产业上的使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借由实施例详细说明本
发明内容。酯粒种类下表1所示为实施例与比较例所用酯粒种类及其化性。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远东纺织公司制造,商品型号CRB-827,PET,与PETn分别为不同批次生产的PET。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长春人造树脂公司制造,商品型号PBTGrade:画-211A。PBTI: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发明人自行于实验室合成,反应物中,间苯二甲酚(对苯二甲酸二甲酉^间苯二甲酸)的比例35mo1。/。,而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酉B+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2/1。PP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杜邦公司制造,商品型号SORONAJ2229。PH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发明人自行于实验室合成,反应物中,己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2/1。PMPT:聚对苯二甲酸-2-甲基l,3-丙二醇酯,发明人自行于实验室合成,反应物中,2-甲基l,3-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2/1。PPDT:聚对苯二甲酸戊二醇酯,发明人自行于实验室合成,反应物中,戊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摩尔比为2/1。PETI: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勒乙二醇酯,远东纺织公司制造,商品型号CS475M。PET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勒乙二醇酯,远东纺织公司制造,商品型号CS-113。RV为酯粒的分子量指针。L、La、Lb为酯粒的色相指针,是以色差计量测而得。DEG(二乙二斷与酸价为酯粒的常规检验项目,在此一并列入以供参考。H-AA表示HightemperatureAA,为酯粒或瓶胚中已存在的乙醛含量(fieeAA);其量观仿式是先将预测定样品駄小型研磨粉碎机中,加入液态氮浸泡5分钟后进行粉碎,再用筛网筛出301^6811(0.3~0,8醒)的粉末,秤取粉末1.0000克放入样品瓶内,并利用硅化聚四氟乙烯垫片及铝盖以封盖器将样品瓶密封;再将盛有粉末的样品瓶置入顶空进样器中,以15(TC加热60,后,以注射器(syringe)自动抽取瓶中气^a入气相层析仪(GC,gaschromatogr^hy)测试,并由电子计算器求出乙醛含量;GC操作^(牛为注射口,125。C、分析柱2mXl/8"PROPAKQ8(M00mesh、柱温165。C、检测IIM270°C、氮气(99.9999%)流量为5.0ml/min、氢气流量为40ml/min、空气流量为400ml/min。E-AA表示ExtractAA,为酯粒或瓶胚中已存在的乙醛含量及其可形成乙醛的前驱物的含量的总合(fireeAA+potentialAA),其量领仿式与量测H-AA的步骤大致相同,其差异之处在于秤取粉末重量为0.2500克并与0.5000克蒸馏7jC—起方j(A样品瓶中,而在顶空进样器中是以15(TC加热120射中,其余步骤与量测H-AA相同。混炼条件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是禾,双螺杆挤压机(JSWTEX30a)使乙醛捕捉剂与PET聚酯熔融掺合以形自酯掺合物;挤压机的螺杆M分布设定在2(XK260'C的温度区间,螺杆各区段^分布约为201°C、236°C、237°C、236°C、243°C、244°C、248。C、246°C、260°C、256。C、255°C、257°C;模头鹏约250~260°C;熔#^$低于270°C;模头压力约0.7MPa;螺杆繊约250ipm/50Hz;进料量约19kg/hr;挤压机末段可抽真空,真空度如各实施例及比较例所示。由模头压出的酯条经过水槽冷却后切粒,切粒^1100ipm,并于烘干酯粒后进行化性分析。文中所有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对照组是以未添加乙醛捕捉剂的PET酯粒做比较。<实施例1-11-12〉将PETJ旨粒以13(TC烘干6小时,PBT酯粒以100'C烘干4小时,再分别取烘干后的PET,酯粒及PBT酯粒混合均匀形成聚酯掺合物共3公斤,各该聚酯掺合物中PBT含量(以PBT+PET产100wty。计)如表2所示。将各该聚酯掺^l加入双螺杆挤压机的料斗中,进行双轴混炼,不同PBT含量的聚酯掺合物所搭配的末段抽真空压力,及压出后的聚酯掺合物的化性分析详见表2。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表2中,真空度是指双螺杆挤压丰;i^段抽真空环境的压力值,其中常压即表示未抽真空时的压力。实施例1-12的数据显示,在挤压机末段为常压的状态下,添力口10wt^/。的PBT与PETI共混,就能使共混后的聚酯掺合物的H-AA及E-AA值较未添加PBT的PETI酯粒降低约50%。另外,实施例的繊显示,添加PBT并进一步搭配抽真空处理,聚酯掺合物的H-AA和B"AA值较未以抽真空处理者,可获得更低的数值,且随着真空度的提高,亦即压力愈低,聚酯掺^tJ的H-AA<紐E-AA值有持续降低的趋势。尤其实施例1-1更令人意外地显示,即使只添加0.1w^/。的PBT,也能使聚酯掺合物的H-AA值降低约80%,且E-AA值的降幅也可达约64%左右的效果。此外,从表2的,中可得知聚酯掺合物的RV值仍与未改质的PET,相近,由此可见PBT的添加不会影响聚酯的固态聚^ij程以及其所制成的产品的机械性质,另外各项色相指针的数值也显示,添加PBT不魏成聚酯掺合物的黄化。再者,所获得的聚酯掺合物的DEG与酸价与PEL相近,甚至较PET,还低,据此可证,添加PBT在大幅降低聚酯掺合物的乙醛含量之余,依然可使聚酯掺合物的其它化性仍维持与PET,相近的水准。<实施例11-111-6>实施例n与实施例i的差异在于以PBn(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取代PBT作为乙醛捕捉剂与PET,均匀混合成聚酯掺合物。在此,以实施例11-1n-4的^f牛各制得3公斤的样品,而以II-5、1I"6的^f牛各制得10公斤的样品,之后分别取样进行处,分析。各实施例中PBTI添加量与抽真空环境的压力如表3所示,共混后的聚酯掺合物的化性分析结果也示于表3。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表3的显示,添加pbh作为乙醛捕捉剂同样可以降低聚酯掺合物中的乙醛含量,且随着真空环境的压力愈低,斷氏乙醛含量的效果愈好。<实施例111-1111-6>实施例iii和实施例i的差异在于以ppt(舰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取代pbt作为乙醛捕捉剂与pet,均匀混合成聚酯掺合物,其中ppt添加量及共混后的聚酯掺合物的性质测试结果列示于表4。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本实施例中不同含量的PPT搭配同为76torr压力的抽真空环境,均能使H-AA斷氏约80°/。左右,而E-AA的降幅约65%左右,其结果与实施例I中同样使用76torr压力的结果相似,显示较低的抽真空环境压力(较高的真空度)可以增进斷氏乙醛含量的效果。〈实施例IVVI〉实施例IV、V、VI除^fflPETH酯粒取代PETj旨粒,并分别添加lw^/。的PPDT(舰苯二甲酸戊二醇酯)、PMPT(聚对苯二甲酸-2-甲基-l,3-丙二醇酯)及PH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作为乙醛捕捉剂外,其余和前述实施例相同,所制得的聚酯掺合物的化性分析结果列于表5。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表5显示,以PPDT、PMPT、PHT作为乙醛捕捉剂也肯腿到斷氏乙醛含量的效果。<比较例1-2〉比较例1的聚酯掺合物含有10wt。/。的PETI与90wt。/。的PET!,比较例2的聚酯掺合物含有10wt。/。的PETA与90wt。/。的PET"以和前述各实施例相同的制程制得聚酯掺合物。值得注意的是,PEL、PET1与PETA等聚酯的二醇成分均为乙二醇,亦即碳数低于3的二醉。比较例1~2所帝i傅的聚酯掺合物化性示于表6。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酯形成聚酯掺合物时,即使在真空度达到76tort的抽真空环境下,其斷氐聚酯掺合物中的乙醛含量的效果,却还不及实施例I-12在挤压ltt段并未抽真空之下由90wt。/。的PET聚酯和本发明所揭露的乙醛捕捉剂10wt^所形成的聚酯掺合物。另外,在只达456torr的低真空度下进行掺合的实施例II-ln4,即使PET聚酯中所添加的本发明的乙醛捕捉剂未达10wt%,其斷氏聚酯掺合物中乙醛含量的效果依然优于各比较例。热性质测试利用示差扫描热量分析仪(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er,DSC)量测PET,及实施例I-ll、n-5、IIW等聚酯掺合物的热性质,借以评估本发明的乙醛捕捉剂是否影响聚酯掺合物的成形加工性质。量测所得的熔点、结晶热、熔融热分别列示于表7。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表7的结果显示,分别添加有PBT、PBTT、PPT的聚酯掺合物的熔点虽斷氐于PET,的熔点,但是各聚酯掺合物的结晶热与熔融热仍与PEL相近,因此可以确保加工条件不会有太大的变异,且制成成形体后仍应能保有良好的尺寸安定性及强度。g态聚合及成形性测试实施例VH是取实施例n-5所制得的聚酯掺合物8公斤倒入容积为250公升的固态聚合反应器内,在温度为235'c、压力不超过1.5torr的环境下进行固态聚合反应3小时,并测定固聚后的酯粒化性,结果示于表8。比较例3是由纯PET,经固态聚合而成的酯粒,其化性同样示于表8以作为对照组。表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表8中实施例vn的固有粘度值(iv)均与比较例3相近,显示添加pbh并未影响固聚制程,且肖總一步制成M。<实施例環及比较例4>实施例VDI及比较例4是分别将前述实施例W及比较例3的酯粒禾俩射出成形机(琮玮公司制造,型号JW-150SD-PET)制成iffi,并测其化性其结果如表9所示。由于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射出成形机为实验用机台,其剪切率较生产用机台高,而较高的剪切率会提高瓶胚的乙醛含量,因此以比较例4为空白实验,可ifl古添加乙醛捕捉剂的聚酯掺合物在形成1H后,是否仍具有低乙醛含量的效果。表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表9中实施例VID的E-AA值较比较例4明显斷氐,显示添加乙醛捕捉剂的聚酯掺合物在形成瓶胚时仍具有较低的乙醛含量。亦即,实施例vn和实施例vifl戶斥选用的实施例ii-5的聚酯掺合物,经过射出鹏后,戶賴喊的ote和纯pet,戶賴喊者相较,斷氏H-AA值和E-AA值效果和表3所示的结果仍然相当一致,据此可知,由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与PET聚酯所形成的聚酯掺合物,在经过固聚和射出成形后,依然可以对应地维持斷氏H-AA值和E-AA值的效果。归纳上述,本发明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与PET聚酯经由混炼加工所形成的聚酯掺合物,具有较PET聚酯显著为低的乙醛^,且在混炼加工制程的末段进一步使用抽真空处理,更能大幅降低聚酯掺合物中的乙醛含量,而且本发明的聚酯掺合物没有酯粒黄化的缺点,并且不影响原有PET聚酯的热性质,因此可适用目前PET聚酯的加工条件,有利产业使用,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能用以降低聚酯中乙醛的含量,其为由至少一种碳数8~16的芳香族二羧酸及/或其酯类衍生物与至少一种碳数3~15的二醇化合物所形成的芳香族聚酯及/或芳香族共聚酯。2.如权禾腰求l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该二醇化合物选自由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2,2-二甲基丙二醇、己二醇、癸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l,5-戊二醇、环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酚、对苯二酚、1,5-萘二醇、双(对羟基)联苯、双(对羟苯基)甲烷及双(对羟苯基)丙烷所组成的族群中至少其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2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该二醇化,选自由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2-甲基l,3-丙二醇及己二醇所组成的族群中至少其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该芳香族二羧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苯甲酸、双(对羧苯基)甲烷、1,5-萘二酸、2,6^萘二酸、2,7-萘二酸、对氧基(对羧苯基)苯甲酸、乙烯基-双(对氧基苯甲酸)、菲二酸、蒽二酸及4"4'-磺酰基二苯甲酸所组成的族群中至少其中的一种。5.如权禾頓求4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该芳香族二羧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M:邻苯二甲酸所组成的族群中至少其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苯二甲酸戊二醇酯、,苯二甲酸己二醇酯,及自苯二甲酸-2-甲基-l,3-丙二醇酯所组成的族群中至少其中的一种。7.如权禾腰求l戶膽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相对粘度值介于0.5~5.0。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相对粘度值介于1.(M.O。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相对粘度值介于1.5~3.0。10.如权利要求l戶腿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熔点介于30~280。C。11.如权禾腰求10戶脱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熔点介于4(^265。C。12.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其熔点介于50~250。C。13.—种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使如权禾腰求l所述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介于2(XK29(TC的环境下熔融共混后,再于一抽真空环境下,经压出冷却处理,以制得该聚酯掺合物。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抽真空环境的压力不高于500toiT。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抽真空环境的压力不高于200torr。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的含量占该聚酯掺合物总重量的0.130重量百分比。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的含量占该聚酯掺合物总重量的0.110重量百分比。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戊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及聚对苯二甲酸-2-甲基-l,3-丙二醇酯所组成的族群中至少其中的一种。19.—种低乙醛含量的聚酯掺合物,是以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帝喊。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用以降低聚酯中乙醛的含量的芳香族聚酯系乙醛捕捉剂,其为由至少一种碳数8~16的芳香族二羧酸及/或其酯类衍生物,与至少一种碳数3~15的二醇化合物所形成的芳香族聚酯及/或芳香族共聚酯。文档编号C08G63/181GK101225157SQ20071000661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申请日期2007年1月19日优先权日2007年1月19日发明者吴汝瑜,王震纲申请人:远东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