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用浆料及利用其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

文档序号:367553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涂膜用浆料及利用其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涂膜用浆料及利用该浆料的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向含有高分子合成树脂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混合硬化剂,使之发生硬化反应及熟成反应,以形成具有弹性物质的凝胶(Gel)物质的步骤,其中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具有高吸油性或弹性性质;将所述凝胶(Gel)物质放入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的步骤;使用搅拌设备的同时提供超声波和冷却方式,使放入所述凝胶(Gel)物质的溶剂形成为以微细粒子形态分散的溶胶(Sol)物质的步骤;向形成有所述溶胶(Sol)物质的溶剂中混合粘合剂,以形成浆料的步骤;以及将形成的所述浆料涂布于膜的上部表面,以形成涂层的步骤。
【专利说明】涂膜用浆料及利用其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膜用浆料及利用该浆料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涂膜用浆料制造能够附着于显示装置的屏幕,保护所述屏幕的保护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在,显示装置已从过去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大尺寸装置变成了如今广泛使用的具有质量轻、厚度薄、低电能损耗等特点的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 Display;LCD)。
[0003]具体来讲,液晶显示装置随着液晶材料的改良及微像素加工技术的开发,画面质量得到了改善,当前广泛应用于TV领域、笔记本电脑领域、计算机领域、平板电脑领域、导航仪领域等。
[0004]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的屏幕部分,容易受划伤(Scratch)等物理损伤或化学损伤而暴露出来,因此为了保护所述液晶显示装置,防止这些损伤,在所述屏幕上粘贴液晶保护膜。
[0005]当所述液晶保护膜反复受到所述划伤等物理损伤时,可能影响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因此优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予以更换。
[0006]尤其对于触摸手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液晶显示装置,此类电子产品的屏幕触摸次数多,使得出现所述划伤的可能性极高,因此所述液晶保护膜的更换频率比其他领域更高,这是在所难免的。

【发明内容】
`
[0007]技术问题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涂膜用浆料的方法,所述涂膜用浆料用于形成能够去除划伤等物理损伤,从而恢复到原状态的涂层。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形成有涂层的保护膜,所述涂层由所述浆料形成。
[0010]技术方案
[0011]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涂膜用浆料可通过以下步骤制造而成:向含有高分子合成树脂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混合硬化剂,使之发生硬化反应及熟成反应,以形成具有弹性物质的凝胶(Gel)物质的步骤,其中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具有高吸油性或弹性性质;将所述凝胶(Gel)物质放入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的步骤;使用搅拌设备的同时提供超声波和冷却方式,使含有所述凝胶(Gel)物质的溶剂形成为以微细粒子形态分散的溶胶(Sol)物质的步骤;以及向形成有所述溶胶(Sol)物质的溶剂中混合粘合剂的步骤。
[0012]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可以包含聚氨酯类物质。所述粘合剂可以具有羧基(-C00H)或羟基(-0H)的高分子树脂物质。并且,所述粘合剂可以包含第二硬化剂,以使所述涂层硬化成包含所述羧基或所述羟基的网状结构系统(Sem1-Reticulate-Structure System)形态。
[0013]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包括:向含有高分子合成树脂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混合硬化剂,使之发生硬化反应及熟成反应,以形成具有弹性物质的凝胶(Gel)物质的步骤,其中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具有高吸油性或弹性性质;将所述凝胶(Gel)物质放入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的步骤;使用搅拌设备的同时提供超声波和冷却方式,使含有所述凝胶(Gel)物质的溶剂形成为以微细粒子形态分散的溶胶(Sol)物质的步骤;向形成有所述溶胶(Sol)物质的溶剂中混合粘合剂,以形成浆料的步骤;以及将形成的所述浆料涂布于膜的上部表面,以形成涂层的步骤。[0014]或者,在形成所述涂层的步骤中,通过热风干燥系统可以硬化所述涂层。并且,在形成所述涂层的步骤中,通过微型凹版涂布热风干燥道或刮刀式涂布热风干燥道方式或丝网印刷热风干燥道方式可以进行涂布。所述涂层的厚度形成可以为6至60 μ m。并且,所述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膜的底面形成用于将所述膜附着到所述屏幕的粘贴层的步骤。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形成所述浆料的步骤之后过滤所述浆料的步骤,以去除所述溶胶(Sol)物质中尺寸超过20 μ m的微细粒子。
[0016]技术效果
[0017]根据如上所述的涂膜用浆料及利用该浆料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在膜的上部表面形成涂层,以制造液晶保护膜,其中所述涂层包含具有能够抗外力的弹性恢复力的微细粒子,因此当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受到外力时,即所述涂层受到划伤等物理损伤时,由于所述微细粒子具有弹性恢复力,因此所述划伤在约3秒至30分钟之内自行消失,从而能够恢复到原状态。
[0018]因此,当把所述液晶保护膜粘贴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上使用时,划伤等物理损伤能够恢复,因此只要不发生化学损伤,便可半永久性使用。
[0019]从而,如果使用者采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液晶保护膜,那么无需反复更换液晶保护膜,因此不仅消除了麻烦,而且还能够节减由此产生的费用。
[0020]由此可知,除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之外,所述液晶保护膜还能够适用于其他可能出现划伤等物理损伤的所有产品的表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概括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涂膜用浆料及利用该浆料的液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为说明根据图1的流程图制备的浆料的微细粒子的恢复原理的示意图;
[0023]图3为说明根据图1的流程图制备的浆料通过硬化反应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系统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概括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按照图1的流程制造而成的液晶保护膜的示意图;
[0025]图5至图7为以图4的液晶保护膜为对象进行划伤实验得到的实际照片。【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利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涂膜用浆料制造具有恢复功能的保护膜的方法。本发明可做多种修改,具有多种形态,在附图中例示特定实施例并在以下内容中对此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而应理解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范围所包含的所有修改、等同替换及替代物。另外,在说明各附图时对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类似的附图标记。
[0027]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用语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而并非限定本发明。只要在句子中未特别言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具有”等用语表示具有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工作、构成要素、构件或其组合产物,而不应理解为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工作、构成要素、构件或其组合产物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0028]若无另行定义,包括技术或科学用语在内的所有用语,表示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意思
[0029]通常使用的事先定义过的用语,应解释为与相关技术的文章脉络的意思相一致的意思,若本发明中无明确定义,不得解释为理想或过度形式性的意思。
[0030]涂膜用浆料及利用i亥浆料的液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0031]图1为概括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涂膜用浆料及利用该浆料的液晶保护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说明根据图1的流程图制备的浆料的微细粒子的恢复原理的示意图,图3为说明根据图1的流程图制备的浆料通过硬化反应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系统的示意图。
[0032]参照图1至图3,在步骤SlO中,为了制备具有恢复功能的涂膜用浆料,通过搅拌设备向含有高分子合成树脂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混合硬化剂(Crosslinker),使之进行硬化反应(Crosslinking),以形成凝胶(Gel)状的物质,其中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具有高吸油性质或弹性性质。
[0033]在所述步骤SlO中,为了形成所述凝胶(Gel)物质,使混合的所述高分子树脂溶液和硬化剂熟成预定时间。此时,所述熟成过程可在约40至80°C的温度下进行I至24小时。
[0034]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可以包括具有高吸油性质或弹性性质的聚氨酯类物质。由于所述聚氨酯类高分子合成树脂具有高吸油性,因此耐湿气性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耐候性也良好,因此还有助于确保根据本方法制造的液晶保护膜的稳定性。
[0035]并且,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可以包括具有弹性性质的丙烯酸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及聚苯乙烯类树脂及聚氨酯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36]为了形成所述凝胶(Gel)物质,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可以包含10至60重量份的含有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的固体。这是因为当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所述固形粉的含量不足10重量份时,由于凝胶化比例过低,因此不优选,而当含量超过60重量份时,由于混合时粘性过大,因此搅拌困难,而且在形成所述凝胶(Gel)物质时出现不良的概率极高。并且更为优选的是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含20至40重量份的固形粉。
[0037]以下的表1是显示形成所述凝胶(Gel)物质的高分子合成树脂的核心单体的含量改变时与之对应的吸油力与粘性(粘着性)特性的实验数据。
[0038]具体来讲,以下表1是显示分别调整异氰酸甲酯(Methylisocyanate)、乙二醇(Ethylenglycol)、异佛尔酮二胺(Isophronediamine)及三乙烯二胺(Triethylenediamine)的摩尔(Mol)含量的同时使之聚合(Polymerization)后的吸油量与粘性的变化的实验数据。
[0039]表1
[0040][Table I]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护显示装置屏幕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含有高分子合成树脂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溶液中混合硬化剂(Cross I inker),使之发生硬化反应及熟成反应,以形成具有弹性物质的凝胶(Gel)物质的步骤,其中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具有高吸油性或弹性性质; 将所述凝胶(Gel)物质放入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的步骤; 使用搅拌设备的同时提供超声波和冷却方式,使含有所述凝胶(Gel)物质的溶剂形成为以微细粒子形态分散的溶胶(Sol)物质的步骤; 向形成有所述溶胶(Sol)物质的溶剂中混合粘合剂,以形成浆料的步骤;以及 将形成的所述浆料涂布于膜的上部表面,以形成涂层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分子合成树脂包含聚氨酯类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包含具有羧基(-C00H)或羟基(-0H)的高分子树脂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包含第二硬化剂,以使所述涂层硬化成包含所述羧基或所述羟基的网状结构系统(Sem1-Reticulate-Structure System)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化剂包含异氰酸酯(Isocyanate)类硬化剂,所述第二硬化剂包含氮丙啶(Aziridine)类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涂层的步骤中,通过热风干燥系统硬化所述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涂层的步骤中,通过微型凹版涂布热风干燥道或刮刀式涂布热风干燥道方式或丝网印刷热风干燥道方式进行涂布,从而形成所述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涂层的步骤中,将所述涂层的厚度形成为6至60 μ 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膜的底面形成用于将所述膜附着到所述屏幕的粘贴层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双轴拉伸聚丙烯、聚碳酸酯类中的某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的厚度为30-250 μ 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形成所述浆料的步骤之后过滤所述浆料的步骤,以去除所述溶胶(Sol)物质中尺寸超过20 μ m的微细粒子。
【文档编号】C08J7/04GK103814067SQ20128003446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郑协和, 郑再协 申请人:郑协和, 微米-赢德斯有限公司, 郑再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