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二卤代硫代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36553阅读:来源:国知局
3. 52g(0.Olmol) 2-氨基-3, 5二溴-N-异丙基硫代苯 甲酰胺、20mL乙腈2. 02g(0. 02mol)三乙胺和3. 37g(0. 01mol)3-溴_1_(3, 5-二氯-2-吡 唑基)-1H-吡唑-5-羧酸(参考CN101333213A方法制备),冰盐浴控温-5~0°C,滴加由 0. 012mol甲基磺酰氯和10mL乙腈的混合液,滴毕,室温搅拌3h,滴加50mL水,抽滤,滤饼用 50%甲醇水溶液洗涤,烘干,得黄色固体,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淡黄色固体4. 51g,收率 71%。NMR(500MHz,DMS0-d6)S(ppm): 1.074 (d,6H),4. 395-4. 463 (m,lH),7.218 (s,lH), 7. 461 (s,1H),7. 756 (s,1H),8. 158 (s,1H),8. 477 (s,1H),10. 190-10. 205 (d,1H),10. 408 (s, 1H)〇
[0051] 按照以上方法可以制备本发明通式I中的其它化合物。
[0052] 部分通式I化合物的1HNMR(500MHZ,DMS0-d6,Sppm)数据如下:
[0053]化合物 2 :2. 988 (s,3H),7. 216 (s,1H),7. 411 (s,1H),7. 756 (s,1H),8. 151 (s,1H), 8. 478 (s,1H),10. 191 (s,1H),10. 257 (s,1H)。
[0054]化合物 3 :1. 074(d,6H),4. 395-4. 463 (m,1H),7. 218(s,1H),7. 426(s, 1H),7. 587-7. 613 (m,1H),7. 760 (s,1H),8. 142-8. 158 (d,1H),8. 468-8. 477 (d,1H), 10. 191-10. 207(d,1H),10.408 (s,1H) 〇
[0055]化合物 4 :1. 076(d,6H),4. 395-4. 463(m,1H),7. 224(s,1H),7. 428(s,1H), 7. 776 (s,1H),8. 1488 (s,1H),8. 478 (s,1H),10. 191-10. 207 (d,1H),10. 408 (s,1H)。
[0056]化合物 5 :3. 801 (s,2H),5. 049-5. 184 (d,2H),6. 227-6. 538(m,1H) 7. 313 (s,1H), 7. 381 (s,1H),7. 578-7. 622(m,1H),7. 756 (s,1H),8. 153-8. 174 (d,1H),8. 485-8. 516 (d, 1H),10. 127-10. 208 (t,1H),10. 301 (s,1H) 〇
[0057]化合物 6 :3. 801 (s,2H),5. 049-5. 184 (d,2H),6. 227-6. 538(m,1H) 7. 321 (s,1H), 7. 379 (s,1H),7. 756 (s,1H),8. 168 (s,1H),8. 516 (s,1H),10. 132-10. 211 (t,1H),10. 301 (s, 1H) 〇
[0058]化合物 7 :2. 988(s,3H),7. 216(s,1H),7. 421 (s,1H),7. 579-7. 608(m,1H), 7. 760 (s,1H),8. 146-8. 159 (d,1H),8. 463-8. 476 (d,1H),10. 207 (s,1H),10. 435 (s,1H)。
[0059]化合物 8 :2. 988(s,3H),7. 209(s,1H),7. 419(s,1H),7. 760(s,1H),8. 151(s,1H), 8. 468 (s,1H),10. 207 (s,1H),10. 435 (s,1H)。
[0060] 化合物 9 :1. 174(d,6H),4. 396-4. 437 (m,1H),7. 341 (s,1H),7. 439(s, 1H),7. 586-7. 612 (m,1H),7. 950 (s,1H),8. 139-8. 155 (d,1H),8. 467-8. 476 (d,1H), 10. 150-10. 165(d,1H),10. 394 (s,1H)。
[0061]化合物 11 :3. 811 (s,2H),5. 046-5. 181 (d,2H),6. 224-6. 535 (m,lH) 7.316 (s,lH), 7. 383 (s,1H),7. 577-7. 621 (m,1H),7. 760 (s,1H),8. 157-8. 176 (d,1H),8. 485-8. 516 (d, 1H),10. 147-10. 198 (t,1H),10. 341 (s,1H)。
[0062]化合物 12 :3. 809 (s,2H),5. 046-5. 181 (d,2H),6. 227-6. 538 (m,lH) 7.318 (s,lH), 7. 379 (s,1H),7. 758 (s,1H),8. 163 (s,1H),8. 509 (s,1H),10. 139-10. 195 (t,1H),10. 321 (s, 1H) 〇
[0063] 生物活性测定
[0064] 实例3杀虫活性测定
[0065] 根据待测化合物的溶解性,原药用丙酮或二甲基亚砜溶解,然后用1%。的吐温80 溶液配置成所需浓度的待测液50毫升,丙酮或二甲基亚砜在总溶液中的含量不超过10%。
[0066] 杀甜菜夜蛾活性的测定:
[0067] 将甘蓝叶片用打孔器打成直径1厘米的叶碟,用Airbrush喷雾处理,一定浓度的 测试化合物在每叶碟正反面喷雾,喷雾量为〇. 5毫升,阴干后每处理接入8头试虫(3龄), 每处理3次重复。处理后放入24°C、相对湿度60%~70%、无光照的室内培养,96小时后 调查存活虫数,计算死亡率。
[0068] 部分供试化合物中,下列化合物在浓度lOppm时对甜菜夜蛾的防效较好,死亡率 在90%以上:1,2, 3,4, 5, 7,8,10,11;部分供试化合物中,下列化合物在lppm时对甜菜夜蛾 防效较好,死亡率在90%以上:1,2, 3,4, 5, 7 ;按照以上方法,选取化合物1、已知化合物KC 进行杀甜菜夜蛾活性平行测定。试验结果见表2。
[0069] 表2化合物1与已知化合物KC杀甜菜夜蛾平行比较
[0070]
[0071] 从表2实验结果看出,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较已知化合物KC对甜菜夜蛾有较高杀 虫活性。
[0072] 杀二化螟活性的测定:
[0073] 采用稻茎浸渍法。连根挖取健壮一致的孕穗中期的稻株,洗净,剪成10cm长的连 根稻茎,于阴凉处晾至表面无水痕,备用。将晾干的浸药稻茎适量置于普通培养皿内,接入 2~3龄二化螟幼虫20头,每处理重复3次。接虫后的培养皿置于温度为(26±1)°C,光照 周期为L : D= 16 : 8h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处理后96h剥茎检查死亡虫数,以毛 笔触虫体,不作任何反应为死亡。计算死亡率。选取化合物1,3,7,9和已知化合物KC(式 II化合物,专利CN 1541063A化合物608)进行杀二化螟活性平行测定。试验结果见表3。
[0074] 表3部分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KC杀二化螟平行比较
[0075]
[0076] 从表3实验结果看出,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1,3,7,9较已知化合物KC对二化螟有 较高杀虫活性。
【主权项】
1. 一种3, 5-二卤代硫代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结构如通式I所示: 式I中=R1选自Cl或Br ;R2选自异丙基; R3选自H。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5-二卤代硫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 于式I化合物单一使用或与另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组合使用,对农业或林业害虫有防治效 果。3. -种杀虫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I化合物为活性组分和农业、林业上可 接受的载体。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5-二卤代硫代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I中:R1选自Cl或Br;R2选自异丙基;R3选自H。可用于农业或林业害虫的防治。
【IPC分类】A01N43/56, C07D401/04, A01P7/04
【公开号】CN105153113
【申请号】CN201510541390
【发明人】许良忠, 田帅, 王明慧
【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3年1月25日
【公告号】CN103130770A, CN103130770B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