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涂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14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体涂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尤其涉及当被涂装物经过涂装室时,通过向被涂装物喷上粉体涂料而对被涂装物进行涂装的粉体涂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粉体涂装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2004-148805号公报中被公开。这种现有的粉体涂装装置,在被悬挂的被涂装物经过涂装室内时,利用设置于涂装室内的静电涂装枪等向被涂装物喷上粉体涂料,从而对被涂装物进行涂装。在涂装室内喷向被涂装物的粉体涂料并不是全部附着于被涂装物,因此通过排出涂装室内的空气,将没有被涂装的、 浮游于涂装室内的粉体涂料从涂装室排出。但是,仅通过排出涂装室内的空气,不能将没有附着于被涂装物的粉体涂料从涂装室中全部排出,一部分将会附着于涂装室的壁上。因此,当更换涂装的颜色时,为了防止与更换前的颜色混合,需要对涂装室内进行清扫。对此通常的做法是,暂时中断涂装作业, 由操作员在涂装室内通过吹气等方式进行清扫,从而在更换颜色时比较费时。因此,为了缩短更换颜色的时间,日本专利公开2006-239587号公报的粉体涂装装置,将朝侧壁喷出空气的侧壁吹风部设置成相对于侧壁进行上下移动,由此在涂装完成后能够对附着于侧壁的粉体涂料进行清扫。但是,对于日本专利公开2006-239587号公报的粉体涂装装置而言,由于清扫侧壁上所附着的粉体涂料的侧壁吹风部为可上下移动的结构,因此存在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成本,即可防止粉体涂料附着到侧壁上的粉体涂装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粉体涂装装置包括涂装室,具有顶板、两个侧壁、两个端壁以及底板;固定于所述两个侧壁各自的上部的第一空气喷出单元,以用于沿着侧壁朝下方流通空气;分别固定于两个侧壁下部的空气排出单元,以用于抽吸沿着侧壁流动的空气,并将该空气排出至涂装室的外部。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粉体涂装装置的涂装室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粉体涂装装置的涂装室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2的箭头A的方向观察的正面图;图4为示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粉体涂装装置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粉体涂装装置的涂装室的立体图。涂装室 1整体略呈长方体形状,且由在长度方向上面对设置的两个端壁la、lb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面对设置的两个侧壁lc、ld以及顶板Ie和底板If构成,而且这些均由树脂材料制成。两个端壁la、Ib分别设有入口部2和出口部3。入口部2和出口部3分别通过门 4和门5进行开闭。侧壁lc、ld上分别形成有涂装用开口 6,用于设置向涂装室1的内部喷出粉体涂装的涂装枪(未图示)。涂装室1的顶板Ie和入口部2的上面以及出口部3的上面形成有直线状的沟部。被涂装物(未图示)在悬挂于悬挂部(未图示)的状态下在涂装室内移动,其中该悬挂部沿沟部7移动。如图2所示,在涂装室1的内部,用树脂制成的矩形板状部件8(相当于第一板状部件)设置于各侧壁lc、Id的上部。板状部件8的一侧的长边部8a固定于顶板le,另一侧的长边部8b固定于侧壁lc、ld。板状部件8的两个短边部8c、8d(参照图3)分别固定于端壁Ia和端壁Ib (参照图3)。由板状部件8、顶板le、侧壁lc、ld以及端壁la、lb而形成空间9(相当于第一空间)。在长边部8b与侧壁lc、ld之间的固定部分,沿涂装室1的长度方向隔着适当的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喷出孔10 (相当于第一喷出孔)。其中,喷出孔10的形状和大小、相邻喷出孔10之间的间隔等,属于适当地进行设计的事项。并且,在涂装室1的内部,用树脂制成的矩形的板状部件11(相当于第二板状部件)设置于各侧壁lc、ld的下部。板状部件11的一侧长边部Ila通过铰链12而连接于侧壁lc、ld,由此板状部件11可沿箭头B的方向转动。长边部Ila与侧壁lc、ld之间形成有缝隙13,该缝隙13构成第一抽吸孔。底板If上设有多个突起14,当板状部件11转动而另一侧的长边部lib位于底板If的邻近处时,由该多个突起14抵接长边部lib。由于长边部 lib被抵接于突起14,从而在长边部lib与底板If之间形成缝隙15 (参照图3),该缝隙15 构成第二抽吸孔。板状部件11的两个短边部llc、lld(参照图3)分别与端壁la、lb (参照图3)接触。由板状部件11、底板If、侧壁lc、ld以及端壁la、lb而形成空间16(相当于第二空间)。其中,板状部件11可以是一张板,但是如图3所示,优选为沿长度方向分割为多个分割板状部件lie Ilh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底板If上设有空气喷出部17 (相当于第二空气喷出单元),该空气喷出部17在两个板状部件11、11之间从底板If突出,且沿涂装室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空气喷出部17中,在面向两侧的板状部件11、11位置上沿长度方向隔着适当的间隔设有多个喷出孔18 (相当于第二喷出孔)。其中,喷出孔18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相邻的喷出孔18之间的间隔等,属于适当地进行设计的事项。此外,喷出孔18可以是从空气喷出部17的一端朝另一端延伸的细长的一条狭缝,而不是由多个孔构成的结构。在底板If的下方,平行于底板If而设有用树脂制成的下方底板19。在底板If与下方底板19之间相互隔着适当的间隔而设有垂直于底板If和下方底板19的两张平行的用树脂制成的壁板20、20。由底板If、下方底板19以及两张壁板20、20而形成空间21 (相当于第三空间)。即,空间21形成于底板If的下侧。并且,空间21与空气喷出部17连通。如图1所示,端壁Ia上设有与各空间9 (参照图2)连通的两个空气供给管22 (相当于第一空气供给管)。并且,端壁Ia设有与空间21 (参照图2)连通的空气供给管23 (相当于第二空气供给管)。空气供给管22和空气供给管23各自连接于鼓风机(未图示),通过该鼓风机分别向空间9和空间21供给空气。尤其,端壁Ia上设有与各空间16(参照图 2)连通的两个空气排气管M。空气排气管M连接于排气扇(未图示),通过该排气扇排出空间16内的空气。这里,板状部件8(参照图2)和空气供给管22构成第一空气喷出单元, 板状部件11 (参照图2)和空气排气管M构成空气排出单元。虽然在图1至图3中没有示出,但可以实施为如下。即,设置一端连接于侧壁Id 且另一端连接于与空气排气管M连接的排气扇的配管、设置于该配管的途中的旋风除尘器以及袋式除尘器,以通过该排气扇,使浮游于涂装室1内的粉体涂料与空气一起经过该配管被排出到涂装室1外,由此能够利用该旋风除尘器回收粉体涂料。在此,这种结构为公知的结构,其可变更为通过排出涂装室1内的空气而分离并回收伴随空气排出的粉体涂料的其他公知的结构。接着,基于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粉体涂装装置的动作。被涂装物(未图示)通过入口部2而被搬入到涂装室1内。其中,在进行涂装作业时,门4、5处于打开的状态。搬入到涂装室1内的被涂装物在涂装室1内进行移动的期间,由涂装枪(未图示)通过涂装用开口 6而喷上粉体涂料,由此进行涂装。没有被涂装到被涂装物的、浮游于涂装室1内的粉体涂料,通过连接于侧壁Id的配管(未图示)而从涂装室1排出。另外,浮游于涂装室1内的一部分粉体涂料被附着于涂装室1的侧壁lc、ld而有可能滞留在涂装室1内。因此,在涂装室1内对被涂装物进行涂装期间,鼓风机(未图示) 通过空气供给管22持续向空间9内供给空气。供给至空间9内的空气从喷出孔10喷出, 并沿着侧壁lc、ld而朝下方流动。据此,浮游于涂装室1内的粉体涂料靠近侧壁lc、ld时, 将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流动,由此防止粉体涂料附着到侧壁lc、ld上。并且,在进行上述动作的同时,排气扇(未图示)通过空气排气管M抽吸空间16 内的空气,将该空气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这样一来,沿侧壁lc、ld朝下方流动的空气通过缝隙13而被抽吸到空间16内,进一步通过空气排气管M而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艮口, 沿侧壁lc、ld朝下方流动的空气中所伴随的粉体涂料,与空气一同被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由此防止粉体涂料滞留在涂装室1内。进一步地,在进行这些动作的同时,鼓风机(未图示)通过空气供给管23而向空间21内供给空气。被供给至空间21内的空气从空气喷出部17的喷出孔18喷出。由于从喷出孔18喷出的空气沿底板If流动,因而与掉落到底板If上的粉体涂料一同流动。从喷出孔18喷出的空气最终通过缝隙15而被抽吸至空间16内,进一步通过空气排气管M而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即,从喷出孔18喷出的空气中所夹带的粉体涂料,与空气一同被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由此防止粉体涂料滞留在涂装室1内。在涂装室1内进行了涂装的被涂装物通过出口部3从涂装室1搬出。由于通过上述动作,滞留于涂装室1内的粉体涂料变得少,因此即使在不进行涂装室1内的清扫作业的情况下更换颜色,也能够将与变更前的颜色混合的影响抑制为最小。并且,通过利用旋风除尘器(未图示)等回收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的粉体涂料,从而使被废弃的粉体涂料减少, 因此可提高涂装效率。其中,伴随空气而被抽吸至空间16内的粉体涂料未必全部都通过空气排气管M 而排出到涂装室1的外部,其一部分有可能附着于空间16中的端壁la、lb、侧壁lc、ld、底
5板If、板状部件11上。但是,由于空气通过缝隙13、15而被抽吸至空间16内,因此附着于空间16内的粉体涂料不会通过缝隙13、15而流出。在结束涂装作业之后,可由操作员等将板状部件11向上转动而回收附着于空间16内的粉体涂料。在此,如果板状部件11由一张板构成,则当涂装室1的长度方向较长时,板状部件11变重而难以进行开闭作业。但是,如果将板状部件11沿涂装室1的长度方向分割成多个分割板状部件lie llh,则仅开闭各个分割板状部件即可,使板状部件11的开闭作业变得容易,因此可提高粉体涂料的回收作业效率。如此,固定于两个侧壁lc、ld各自的上部的第一空气喷出单元,使空气沿着侧壁 IcUd朝下方流动,于此同时,固定于两个侧壁lc、ld各自的下部的空气排出单元,抽吸沿着侧壁lc、ld朝下方流动的空气并将该空气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由此,浮游于涂装室1 内的粉体涂料不会附着于侧壁lc、ld,而是伴随着空气而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因此可通过简单的结构和低成本来防止粉体涂料附着到侧壁lc、ld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供给管22、23以及空气排气管M全都设置于端壁la,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空气供给管22、23可分别设置于端壁Ib或侧壁lc、ld,空气排气管 24可设置于端壁lb。即,空气供给管22、23只要被设置成与空间9、16连通即可,空气排气管M只要被设置成与空间21连通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8的长边部8b被固定于侧壁lc、ld上,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长边部8b与侧壁lc、ld之间可以不进行固定,而可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细长的狭缝状的缝隙。即,只要可以配置成长边部8b位于比长边部8a更靠近侧壁lc、ld 的位置即可。此时,该狭缝状的缝隙构成第一喷出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被涂装物进行涂装的过程中,从喷出孔10连续地喷出了空气,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可以设置成从喷出孔10断续地喷出空气,即可以以脉冲方式喷出空气。此时,当不喷出空气时,粉体涂料有可能附着于侧壁lc、ld上,但是根据脉冲方式的空气喷出,可以去除附着于侧壁lc、ld上的粉体涂料。据此,能够防止粉体涂料附着到侧壁lc、ld上。在此,喷出空气的间隔以及各个喷出的持续时间属于适当地进行设计的事项。在本实施方式中,涂装室1的端壁la、lb、侧壁lc、ld、顶板le、底板If以及板状部件8、11分别用树脂制成,但并不局限于此,其可用任意的材料制成。但是,优选为即使附着有粉体涂料也可通过吹气而容易地去除粉体涂料的材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考虑材料的强度、成本等而容易地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底板If上设置突起14且使板状部件11的长边部lib抵接于突起14,由此在长边部lib与底板If之间形成了缝隙15,但并不局限于该方式。例如,如图4所示,可具有如下结构。即,对于通过铰链12而连接于侧面Ic的各分割板状部件lie Ilh而言,在面对侧面Ic侧的长边部Ila的邻近处设置至少一个梯形板状的支撑板30,从而当各分割板状部件lie Ilh转动时,通过支撑板30抵接于侧面lc,由此限制其以上的转动,其结果,在长边部lib与底板If之间形成缝隙。虽然在图中没有示出,但对于通过铰链12而连接于侧面Id的各分割板状部件lie Ilh来说,也同样适用。根据该结构,在底板If上无需设置突起14(参照图2),因此具有容易清扫底板If的效果。并且, 支撑板30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梯形板状,可具有任意的形状。尤其,不应对支撑板30的设置方法进行限制,只要在长边部lib与底板If之间能够形成缝隙15,任何结构都可以。
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状部件11的两个短边部1 lc、Ild分别接触端壁la、lb,但是两个短边部IlcUld与端壁la、lb之间可以形成一点缝隙。
权利要求
1.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装室,具有顶板、两个侧壁、两个端壁以及底板;固定于所述两个侧壁的各自上部的第一空气喷出单元,以用于沿养所述侧壁朝下方流通空气;固定于所述两个侧壁的各自下部的空气排出单元,以用于抽吸沿着所述侧壁流动的空气,并将该空气排出至所述涂装室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喷出单元包括 具有两个长边部和两个短边部的矩形的第一板状部件,所述两个长边部中的一个长边部固定于所述顶板,且所述两个短边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两个端壁,所述两个长边部中的另一个长边部位于比所述一个长边部更靠近所述侧壁的位置,由所述第一板状部件、所述顶板、所述侧壁、所述端壁而形成第一空间;第一空气供给管,以用于从所述涂装室的外部向所述第一空间供给空气, 在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喷出孔,以用于喷出供给至所述第一空间内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装室内进行涂装的期间,所述第一空气喷出单元连续地喷出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装室内进行涂装的期间,所述第一空气喷出单元以脉冲方式喷出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排出单元包括 具有两个长边部和两个短边部的矩形的第二板状部件,所述两个长边部的一个长边部连接于所述侧壁,由所述第二板状部件、所述底板、所述侧壁、所述端壁而构成第二空间, 空气排气管,以用于将所述第二空间内的空气排出至所述涂装室的外部, 第一抽吸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与所述侧壁之间的连接部分,以用于向所述第二空间内抽吸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状部件能够以与所述侧壁的连接部分为中心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从一个所述端壁侧至另一个所述端壁侧分割为多个分割板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的所述两个长边部的另一个长边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第二抽吸孔,以用于向所述第二空间内抽吸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侧的第三空间;第二空气供给管,以用于从所述涂装室的外部向所述第三空间供给空气; 与所述第三空间连通的第二空气喷出单元,该第二空气喷出单元在所述涂装室内从所述底板突出设置,该第二空气喷出单元中设有第二喷出孔,以用于将供给至所述第三空间内的空气朝所述第二抽吸孔喷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在涂装室(1)内对被涂装物进行涂装期间,通过空气供给管(22)朝空间(9)内持续供给空气,由此空气从喷出孔(10)喷出,并沿着侧壁(1c、1d)朝下方流动。沿着侧壁(1c、1d)朝下方流动的空气,通过缝隙(13)而被抽吸到空间(16)内,尤其通过空气排气管(24)排出至涂装室(1)的外部。
文档编号B05B15/00GK102430494SQ20111027232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河添胜年 申请人: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