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407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选用了非金属材料领域高分子材料为主料,结合汽车密封胶行业的材料,如特种核壳结构的环氧树脂、CTBN合成橡胶、增韧剂、粘结剂、填充剂、固化剂等,使用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先将液态树脂等材料加入搅拌器,再将难以分散的调料助剂先加入,进行混合分散,然后再将容易分散的填料加入搅拌器分散,最终达到完全均匀混合的目的,混合完成后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再用压盘泵将产品压出到包装容器,整个过程避免了空气混入,本发明提高车身刚度,增强车身结构,提高碰撞的安全性,减少高强度钢板的使用,提高车身静态刚度,同时降低车身设计的轻量化参数。
【专利说明】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提高车身刚度和耐久性,增强车身结构,很多汽车车身设计师都采用增加高强度钢板的方法,这样虽能增强局部的刚性,但是很难提高整车刚性,同时又增加了整车重量,不便于轻量化的设计。怎样才能既提高整车的刚度,增强车身结构,又不过度增加整车重量。设计师的眼光都关注了非金属车身结构胶方面,但是目前汽车上使用的10多种车身结构胶中,都很难满足设计师的要求,主要不足是粘合强度低、韧性比较差。强度最大的在2000kg/cm2左右,韧性最好的也只有100N/25mm左右,并且冲击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极差,这些参数都不能满足提高车身刚度和增强车身结构的要求。作为提高车身刚度,增强车身结构的新车身结构胶材料,首先要具备与金属牢固粘结,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高的冲击强度,但任何一种单一的材料都很难满足这些要求,这就亟需一种能够满足此需求的材料。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提高车身刚度,增强车身结构,提高碰撞的安全性,减少高强度钢板的使用,提高车身静态刚度,同时降低车身设计的轻量化参数。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选用了非金属材料领域高分子材料为主料,结合汽车密封胶行业的材料,如特种核壳结构的环氧树脂、CTBN合成橡胶、增韧剂、粘结剂、填充剂、固化剂等,使用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先将液态树脂等材料加入搅拌器,再将难以分散的调料助剂先加入,进行混合分散,然后再将容易分散的填料加入搅拌器分散,最终达到完全均匀混合的目的,混合完成后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再用压盘泵将产品压出到包装容器,整个过程避免了空气混入。
[0005]本发明还可以完全取代相应部位的点焊密封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相应部位的焊点,降低整车成本,也可以取代原来折边部位使用的折边胶。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强车身结构,提高车身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选用了非金属材料领域高分子材料为主料,结合汽车密封胶行业的材料,如特种核壳结构的环氧树脂、CTBN合成橡胶、增韧剂、粘结剂、填充剂、固化剂等,使用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先将液态树脂等材料加入搅拌器,再将难以分散的调料助剂先加入,进行混合分散,然后再将容易分散的填料加入搅拌器分散,最终达到完全均匀混合的目的,混合完成后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再用压盘泵将产品压出到包装容器,整个过程避免了空气混入。使用时,在车体焊接车间钢板的相应部位涂抹此产品,车体焊接后,经过油漆车间随着电泳烤漆线和油漆烘干线,慢慢变硬,并把车身钢板牢固的粘结在一起。本发明使用特种核壳结构的环氧树脂与橡胶材料相结合的办法,研制出的胶黏剂强度高,韧性好,强度可以达到310kg/cm2,剥离强度可以达到250N/25mm左右,冲击强度45N/mm以上,同时具备弹性模量1500MPa左右,能够很好的满足提高车身刚度和耐久性,增强车身结构的目的。[0008]上述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汽车车身结构胶黏剂及其制作方法,选用了非金属材料领域高分子材料为主料,结合汽车密封胶行业的材料,如特种核壳结构的环氧树脂、CTBN合成橡胶、增韧剂、粘结剂、填充剂、固化剂等,使用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先将液态树脂等材料加入搅拌器,再将难以分散的调料助剂先加入,进行混合分散,然后再将容易分散的填料加入搅拌器分散,最终达到完全均匀混合的目的,混合完成后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再用压盘泵将产品压出到包装容器,整个过程避免了空气 混入。
【文档编号】C09J11/00GK103450833SQ201310335345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李林森, 王野 申请人:天津静达保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