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789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 叠、并且以可存》文或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座^"。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的车辆座椅包括能够使该座^"存放在车辆的顶
篷(ceiling)的底部的结构(参照美国专利No.6224132 )。该
车辆座椅具有以可折叠的方式彼此连接的坐垫和座椅靠背。另 外,在座椅靠背的任一横向侧的上部上设置臂,并且该臂的末 端部被可转动地联接到车辆的顶篷。因此,车辆座椅在坐垫被 折叠到座椅靠背侧的折叠状态下被存放在顶篷的底部。
坐垫和座椅靠背分别具有矩形框架,在使用位置,每个框
架均被闩锁连接(latch-connect)到车辆侧的撞栓(striker )。 每个框架均具有紧固有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固定装置。然而, 由于框架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因此,当在车辆碰撞等情 况下强有力地向前4立座片争安全带时,力趋于4义施加到框架的设 置安全带固定装置的一侧。因此,必须增强框架的设置安全带 固定装置的一侧的强度,这使框架的结构复杂化,并且增加了 框架的重量。
从而,现有技术中需要具有如下结构的车辆座椅由坐垫 和座椅靠背分散地接收当向前拉座椅安全带时施加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包括具有坐垫、座椅靠背、锁定机构 和安全带固定装置的车辆座椅。坐垫具有坐垫框架。座椅靠背
具有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到坐垫框架的靠背框架。锁定机 构被设置在框架的每 一 方上,并且被闩锁连接到车辆侧的撞栓。 安全带固定装置被设置在两个框架中的一方上,并且紧固有座 椅安全带。力传递结构被设置在两个框架之间,当向前拉座椅 安全带时,使安全带固定装置和撞栓之间的构件变形, 一个框 架侧的构件推另 一 个框架侧的构件,从而将力从 一 个框架侧传 递到另 一个4匡架侧。
因此,力传递结构被设置在坐垫框架和靠背框架之间。并 且,由力传递结构将力(来自拉座椅安全带)从一个框架侧传 递到另一个框架侧。因此,由坐垫侧的区域和座椅靠背侧的区 域分散地支承力。因此,减少了靠背框架所需的强度,从而可 以简化框架结构或者可以减少重量。


在阅读完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之后,本
发明的附加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l是车辆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2是车辆座椅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3是框架结构的邻近力传递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4是框架结构的邻近力传递结构的 一 部分的前视图5是另 一种构造的车辆座椅的框架结构的邻近力传递结 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6是图5的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的前视图7是另 一种构造的车辆座椅的框架结构的邻近力传递结 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8是另 一种构造的车辆座椅的框架结构的邻近力传递结 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并且
图9是图8的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上下文公开的每一个附加特征和示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 其它特征和示教结合使用以提供改进的车辆座椅。现在将参照 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例子,在这些典型例子中,既单独 使用多个附加特征和示教,又彼此结合地使用多个附加特征和 示教。该详细说明仅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示教用于实践 本示教的优选方面的进一步细节,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仅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下面的详细说明 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可能不是在最宽的意义中实践本 发明所必需的,而仅仅是示教以特别说明本发明的典型例子。 此外,可以以没有具体列举的方式组合典型例子的各种特征和 从属权利要求,以提供本示教的其它有用的构造。
如图l所示,在车辆中可以安装三排座椅。通过使用设置
在车身20的地—反面上的导轨(rail)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以 可移动的方式安装第一排或第二排的座椅21。借助于臂5使第 三排的座椅l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20的顶篷20a上,并且 该座椅1可被存放在顶篷2 0 a的底侧。
如图1所示,座椅l是长条座椅,并且具有坐垫2和座椅靠 背3。坐垫2和座椅靠背3中的每一方均具有和车身20的宽度大 致相同的横向长度。坐垫2的后端侧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被连 接到座椅靠背3,在使用位置,由锁定机构15将坐垫2 (在任一 前侧)闩锁连接到车身20的地板面上。在使用位置,由锁定机 构16将座椅靠背3的下端侧闩锁连接到车身2 0的侧表面。当释 放锁定机构15时,由弹簧(未示出)将坐垫2抬升到座椅靠背3 侧,使得座椅l被折叠。然后,当释放锁定机构16时,在由举
升装置(dumper) 6协助对臂5施力的状态下将座椅l抬升到存 放位置,并且由锁定机构(未示出)将座椅l闩锁连接到顶篷 20a的底部。
如图l所示,坐垫2和座椅靠背3分别具有坐垫框架12和靠 背框架13。如图2所示,坐垫框架12和靠背框架13分别形成为 矩形形状,在框架之间设置用于使框架彼此连接的一对连杆 14。每个连杆14的 一端14a被固定到坐垫框架12的任一横向侧 的后部。如图3和图4所示,由侧架的较低位置中的销14d使连 杆的每一个末端部14b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到靠背框架13 的每一个侧架13b。
如图2所示,锁定机构15在坐垫框架12的任一横向侧的较 前侧位置(与中央相比的前侧位置)被联接到坐垫框架12。锁 定机构15以可拆卸的方式被闩锁连接到固定到车身20侧的撞 栓22。锁定机构16被联接到靠背框架13的下端部(左右)侧架 13b。锁定机构16以可拆卸的方式被闩锁连接到固定到车身20 侧的撞栓23。
如图2所示,靠背框架13具有加强框架13d。加强框架13d 在靠背框架13的横向的大致中央位置、从下框架13a到上框架 13c地垂直延伸。上框架13c联接有两对保持件13e。每对保持 件13e以上下位置可调的方式安装有头枕4 (参照图1 )。
如图2所示, 一对安全带固定装置17在下框架13a的大致中 央位置处被固定在下框架13a上。每个安全带固定装置17紧固 有座椅安全带的内带18。内带18具有被紧固到安全带固定装置 17的带18a和将被安装到带18a的前端的带扣18b。带扣18b通 过座椅靠背3和坐垫2之间的间隙被引导到坐垫2上的位置以被 紧固到未示出的外带。以可从座椅靠背3的任一横向侧的上侧 拉出的方式安装在车身20中的外带被拉出并且与内带18联结,从而限制坐垫2上的乘坐姿态中的乘客。
如图2所示,在靠背框架13的两个横向侧设置臂5。每个臂 5的 一端5a被固定到靠背框架13的侧架13b的上端,并且其另一 端5b被可转动地联接到车身20的顶篷20a (参照图1 )。举升装 置6被可转动地联接在一个臂5和车身20之间。举升装置6对一 个臂5施力,从而对座椅l施加朝向顶篷20a侧的力。
力传递结构7被设置在靠背框架13和坐垫框架12之间(参 照图2 ),该力传递结构7将当强有力地向前拉内带18时施加的 力从靠背框架13侧传递到坐垫框架12侧。每个力传递结构7由 连杆14和锁定4几构16构成。
如图3所示,锁定机构16具有基部16a和钩16b。基部16a 的两侧具有一对板,每个板均具有可插入到撞栓23中的凹部 16al。钩16b以可倾斜的方式被安装在基部16a中,并且被装配 在凹部16al中的撞栓23闩锁。可以由未示出的缆索和杆(pole ) 使钩16b倾斜,从而使钩16b从与撞栓23的闩锁状态释放。
锁定机构16也是力传递结构7的构件。也就是说,如图3所
13b。如图4所示,锁定机构16被布置成在座椅宽度方向(车辆 宽度方向)上与连杆14重叠,并且被布置成在连杆14的后侧形 成到连杆14的间隙。当在使用位置和存放位置之间使用座椅l 时,锁定机构16不会碰撞连杆14。然而,当强有力地向前(特 别地,向上和向前)拉内带18时,锁定机构16推连杆14的后端 14c。
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强有力地向前拉内带18,从而使 部件变形,例如,安全带固定装置17、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 16以及撞栓23中的至少一方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从而,如图 3和图4所示,锁定机构16动作,使得基部16a的前板16a2碰撞
连杆14的大致中央处的后端14c。结果,锁定机构16从后向前 推连杆14,从而将力从靠背框架13侧传递到坐垫框架12侧。
因此,如图3所示,力传递结构7被设置在坐垫框架12和靠 背框架13之间。因此,由力传递结构7将拉座椅安全带的力从 靠背框架13侧传递到坐垫框架12侧。因此,由坐垫2侧的区域 和座椅靠背3侧的区域分散地支承力(载荷)。因此,减小了靠 背框架13所需的强度,从而可以简化框架结构或者可以减少重 量。
如图2和图3所示,力传递结构7由连杆14和锁定机构16构 成。在该结构中,当向前拉内带(座椅安全带)18时,锁定机 构16从后向前推连杆14。连杆14用于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 坐垫框架12和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16用于将座椅靠背3闩锁 连接到车身20。从而,由于部件共用,车辆座椅l可以由少量 的部件构成。
将参照图5和图6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构造。该构造与图 l至图4中示出的构造类似。然而,图5和图6与图l至图4的不同 之处在于锁定机构16的位置和力传递结构。下面将说明图5和 图6,说明集中在与图l至图4的不同之处。
如图5所示,锁定机构16在连杆3 0上方的上侧处被联接到 靠背框架13的侧架13b的侧面。力传递结构由侧架13b和连杆30 构成。连杆30的一端30a被固定到坐垫框架12,并且其前端30b 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到侧架13b的侧面。如图5和图6所示, 连杆30具有向侧架13b的前侧弯曲的弯曲部30c。
如图5所示,弯曲部30c在座椅宽度方向(车辆宽度方向) 上与侧架13b重叠,并且被布置成相对于侧架13b具有微小的间 隙。在座椅l的通常使用状态下,弯曲部30c不会接触侧架13b。 然而,如图3所示,强有力地向前拉内带18,从而使部件变形,
例如,安全带固定装置17、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16以及撞栓
23中的至少一方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导致侧架13b接触弯曲 部30c。结果,由侧架13b从后向前推连杆30,从而将力从座祠-靠背3侧传递到坐垫2侧。
因此,力传递结构具有连杆30。连杆30具有弯曲部30c, 并且被构造成当向前拉座椅安全带时,由靠背框架13从后向前 推弯曲部30c。连杆30用于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坐垫框架 12和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16用于将座椅靠背3闩锁连接到车 身20。从而,由于部件的共用,车辆座椅l可以由少量的部件 构成。
将参照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个构造。该构造与图l至 图4中示出的构造类似。然而,图7与图1至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 锁定机构16的位置和力传递结构。下面将说明图7,说明集中 在与图l至图4的不同之处。
如图7所示,锁定机构16在连杆31上方的上侧处被联接到 靠背框架13的侧架13b的侧面。力传递结构由连杆31和力施加 部32构成。连杆31的一端31a被固定到坐垫框架12,并且其前 端31b被可转动地连接到侧架13b的侧面。力施加部32从侧架 13b的侧面横向突出,并且以在座椅宽度方向(车辆宽度方向) 上与连杆31重叠的方式设置在连杆31之后的位置中。
力施加部32被布置成相对于连杆31具有微小的间隙。在座 椅l的通常使用状态下,力施加部32不会接触连杆31。然而, 如图3所示,强有力地向前拉内带18,从而使部件变形,例如, 安全带固定装置17、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16以及撞栓23中的 至少一方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从而力施加部32接触连杆31的 大致中央位置中的后边缘31c。结果,由力施加部32从后向前 推连杆31,从而将力从座椅靠背3侧传递到坐垫2侧。
因此,力传递结构具有连杆31和力施加部32。当向前拉座 椅安全带时,力施加部32从后向前推连杆31。因此,力传递结 构可由力施加部32被设置在靠背框架13上的简单结构构成。
将参照图8和图9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个构造。该构造与 图1至图4中示出的构造类似。然而,图8和图9与图l至图4的不 同之处在于锁定机构16的位置和力传递结构。下面将说明图8 和图9,说明集中在与图1至图4的不同之处。
如图8和图9所示,锁定机构16在连杆33上方的上侧处被联 接到靠背框架13的侧架13b的侧面。力传递结构由侧架13b和形 成在连杆33中的力接收部33c构成。连杆33的一端33a被固定到 坐垫框架12,并且其末端33b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连接到侧架 13b的侧面。连杆33在其大致中央位置的上边缘上具有力接收 部33c。
力接收部3 3 c从连杆3 3突出于侧架13 b的前侧,并且力接收 部33c相对于侧架13b形成微小的间隙。在座椅l的通常使用状 态下,力接收部33c不会接触侧架13b。然而,如图3所示,强 有力地向前拉内带18,从而使部件变形,例如,安全带固定装 置17、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16以及撞栓23中的至少 一方变形, 从而侧架13b接触力接收部33c。结果,由侧架13b从后向前推 连杆3 3 ,从而将力从座椅靠背3侧传递到坐垫2侧。
虽然已经参照具体构造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进行许多选择、变型和修改。因此, 本发明旨在包括可以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 有选择、变型和修改。例如,本发明不应该限于典型构造,而 是可以如下所述进行变型。
(1)在图3中,安全带固定装置17被设置在靠背框架13 侧,并且由传递结构将来自座椅安全带的力从靠背框架侧传递
到坐垫框架侧。然而,可以使用安全带固定装置设置在坐垫框 架侧,并且由传递结构将力从坐垫框架侧传递到靠背框架侧的 结构。
(2) 在图3至图9中,各力传递结构是经由连杆14、 30、 31或33将力从座椅靠背13侧传递到坐垫框架12侧的结构。然 而,代替这种结构,将力从座椅靠背13侧传递到坐垫框架12侧 的构件被设置在框架12和13中的 一 方上的构造也是可以接受的。
(3) 在图l中,座椅1是具有臂5的存放在顶篷中的座椅。 然而,车辆座椅不具有臂5、可折叠、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安 装在车身20中的构造也是可以接受的。
(4) 在图3至图9中,各连杆14、 30、 31或33是与坐垫框 架12分开的构件。然而,连杆被一体地形成在坐垫框架上的构 造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申请要求序列号为2007-221015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 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座椅(1),其包括:坐垫框架(12);靠背框架(13),其被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坐垫框架(12);锁定机构(15,16),其被定位在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中的每一方上,并且被闩锁连接到撞栓(22,23);以及安全带固定装置(17),其被定位在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中的至少一方上,并且紧固有座椅安全带(18),其中,力传递结构(7)被设置在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之间,其中,当所述座椅安全带(18)被向前拉,使得所述安全带固定装置(17)和所述撞栓(22,23)之间的构件变形时,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中的至少一方侧的构件推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中的另一方侧的构件,从而将力从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中的所述至少一方侧传递到所述坐垫框架(12)和所述靠背框架(13)中的所述另一方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固定装置(17)被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13)上,所述力传递结构(7)是具有连杆(14)和所述锁定机构 (16)的结构,所述连杆(14)从所述坐垫框架(12)延伸, 并且所述连杆(14)的末端部被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靠背框架 (13),所述锁定机构(16)在相对于所述连杆(14)的后方 位置处被联接到所述靠背框架(13),当所述座椅安全带(18) 被向前拉时,所述锁定机构(16)从后向前推所述连杆(14)。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座椅(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固定装置(17)被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13)上,所述力传递结构(7)具有连杆(30),所述连杆(30) 从所述坐垫框架(12)延伸,并且所述连杆(30)的末端部被 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靠背框架(13),所述连杆(30)具有向 所述靠背框架(13)的前侧弯曲的弯曲部(30c ),当所述座椅 安全带(18)被向前拉时,所述靠背框架(13)从后向前推所 述弯曲部(30c )。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座椅(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带固定装置(17)被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13) 上,并且所述力传递结构(7)具有连杆(31)和力施加部(32), 所述连杆(31 )从所述坐垫框架(12 )延伸,并且所述连杆(31 ) 的末端部被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靠背框架(13),所述力施加 部(32)在相对于所述连杆(31)的后方位置处被设置在所述 靠背框架(13)上,当所述座椅安全带(18)被向前拉时,所 述力施加部(32)从后向前推所述连杆(31)。
全文摘要
一种车辆座椅(1),其具有坐垫、座椅靠背、锁定机构(15,16)和安全带固定装置(17)。坐垫具有坐垫框架(12)。座椅靠背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到坐垫框架(12)的靠背框架(13)。锁定机构(15,16)被设置在框架中的每一方上,并且被闩锁连接到车辆侧的撞栓(23)。安全带固定装置(17)被设置在两个框架中的一方上,并且紧固有座椅安全带(18)。力传递结构(7)被设置在两个框架之间,其中,当向前拉座椅安全带(18)时,使安全带固定装置(17)和撞栓(23)之间的构件变形,一个框架侧的构件推另一个框架侧的构件,从而将力从一个框架侧传递到另一个框架侧。
文档编号B60R22/26GK101376348SQ20081014674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8日
发明者半田雅俊, 奥田真司, 藤本宰 申请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